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荟供的要求、密意和殊胜功德


   日期:2015/4/24 20: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大恩上师希阿荣博堪布关于会供的开示

  会供对于我们积累福报和清净业障有着不可思议的加持。首先要求参加会供的人,一定要守持清净的密乘戒律,破了密乘根本戒的人不允许参加会供,这个要求也与灌顶一样。在密乘根本戒律中金刚上师的对境最严厉,对金刚上师有诽谤、邪见等行为,肯定破了根本戒;还有就是对金刚兄弟嫉恨、仇恨也会破戒。在密乘戒律中这二条最为主要,所以法王如意宝八零年成立五明佛学院时就特意规定,如果以金刚上师和金刚道友为对境破戒的人,在没有按照密乘戒律的要求通过忏悔恢复戒体之前,不允许参加会供和灌顶。

  会供严格来讲,要具足很多条件:比如要有金刚上师主持,要有带领念诵的维那师,还要使用手印以及诸多法器等等。会供后的供品与一般食品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在上师的带领下,所有的人按照仪轨修持,迎请诸佛菩萨,由于诸佛菩萨的加持,使食品变成甘露。我们会供后食用甘露,一定会在佛菩萨的加持下清净戒律。如果简单的话,用简供仪轨也可以。

  在显宗里,居士戒清净的方法主要是守持八关斋戒,出家人戒律清净的方法主要是安居等。在密乘中,密乘戒律清净的方便方法主要是会供……(略)

  今天念修《上师供仪轨》与《金刚萨埵修法仪轨》,你们以后熟悉一下,首先明白汉文的意思,然后按照藏文来念诵,经常会供对大家的修行非常有帮助。会供时人数上没什么特殊的要求,一般来讲只要戒律清净,人越多越好。不清净的人有一个就会有很大的影响。以后条件具足的话,长期在初十莲师圣诞、二十五日空行母的节日这两天进行会供。一个月里有二次会供一般人都应该能做到,何况这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利益。

  注:摘录自希阿荣博上师开示——《关于信心》,题目为编者加

  二、达真堪布关于荟供的开示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会供。

  会供不只是单单的供养,而是一个完整的修行。整个会供的内容可以分为迎请、供养、忏悔、斩魔、酬誓愿、成就六个,加上加持供品就是七个内容。但主要是六个内容,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修法。

  我们通过这样一个修法修行,能够快速地达到最究竟的果位。莲师也曾经说过,会供能够快速地积累福德、智慧资粮,最终必定能成就。

  上等根基的人参加一次会供,修一次此法就能圆满,就能成就。中等根基的人参加一次会供,修一次此法就能登地,就能见性,就能证悟、开悟。最差的、下等根性的人,如果对此法有信心,能够如理如法的学修一次这个法,就能消除宿世的好多业障,能积累好多的善根与福德。

  参加一次会供的功德、福德相当于自己单独修持三十年而获得的功德、福德。也就是说参加一次会供等于自己单独修行三十年。所以这个法非常的殊胜,大家一定要重视。

  首先就是加持供品。

  我们每天都作简供,简供的词句虽然少,虽然简单,但是它却包含了会供所有的修法内容。

  首先是“嗡阿吽吙”,这是加持供品。

  通过这四个种子字的力量,才能清净圆满我们所准备的供品。如果我们准备的这些供品不清净,佛菩萨就无法能够受用,就无法供养到诸佛菩萨。所以说供品一定要清净。

  我们做会供的时候,做供养的时候,若是有不好的念头,或者发心不清净,这是最大的染污。若是供品的来源,或者供品本身有一些污染,不干净或不清净,诸佛、菩萨也无法受用。所以供品也是要清净的,要干净的。

  我们做会供、做供养的时候,供养者自己发心非常重要,一定要清净,最好不能有私心杂念,不能有贪嗔痴漫疑、私心杂念等这些烦恼。若是有这些,不管是会供过程,还是会供的功德,最终不会达到圆满。所以发心很重要,这是第一。

  第二,供品也是很重要的。供品的来源,供品的本体,都要是干净的、清净的。但我们作为凡夫,很多时候很难做到发心完全清净或者供品完全清净、庄严。那么我们可以凭借种子字的力量,凭借诸佛菩萨的力量。诸佛菩萨的力量也是种子字的力量。

  我以前也跟大家讲过,嗡阿吽三个字代表了三世一切诸佛的身口意。我们可以凭借三世一切诸佛的加持与力量,可以通过这几个种子字的力量,来达到我们的目的,达到我们的要求。我们都要相信咒语的力量,如果你不相信,如果你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很难得到这种力量和加持,所以信心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有信心,通过咒语、种子字“嗡”的力量,可以遣除、消除所有不干净,不清净的因素,使它们都能变得清净。

  我们所准备的供品是微不足道的,如果要我们准备好多好多的东西来做供养来做会供有困难。“啊”字是诸佛语的种子,也代表了三世一切诸佛的语。我们可以借助“啊”字的力量,让我们所准备的供品得到增长,遍满整个法界。刚才是洒净、清净,现在是增长。整个法界哪里都有我们的供品,到处都有,浩如烟海,数不胜数。

  原来我们所准备的这些供品,就那几样东西,太不值得拿来供养了。我们要将所有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清净美好的东西,都拿来做供养是做不到的,谁也没有这个能力。但是不要紧,我们可以念“吽”字。“吽”字是三世一切诸佛的心的种子字,也代表了三世一切诸佛的意。我们可以凭借“吽”字的力量,通过吽字的力量,让我们所准备的供品,变成诸佛菩萨所需要的,变成父母众生所需要的东西,而且应有尽有。

  佛身口意的加持不可思议,这三个种子字的力量不可思议。有没有信心看你自己,若是你没有信心也没办法,若是有信心确实是这样。有信心没有什么做不到的。我说过,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没有做不到的。这才是万能的,这才是真正的圆满、大圆满,无损无缺。关键是自己有没有信心,有没有这么高的境界。

  虽然说我们准备的东西很少,很普通,很一般,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咒语,通过我们自己的信心,通过胜解心的力量,通过三个种子字的力量,让这些东西即清静,又圆满,到处都有,什么都有,这才是圆满。我们说做供养,做会供的时候首先也是圆满,大圆满么!

  这里还有“吙”。

  念“吙”字能把我们所准备的供品变成清净、无漏的东西。这样才能和佛菩萨相应,佛菩萨才能真正受用。否则诸佛菩萨无法受用。

  胜义谛的诸佛菩萨都是无形的,如果你这个供养是有形的,那怎么与他们相应啊?他们怎么受用啊?胜义谛的诸佛菩萨都是无漏的,如果你所准备的供品是有漏的话,与诸佛菩萨就是两个境界了,就无法与他们相应,他们也无法受用了。这些更殊胜。

  你们别小看“嗡阿吽吙”很随便似的。这四个字的力量、含义、密意不可思议。八万四千法门,三藏十二部显密一切经典的精华都包含在、浓缩在这四个字里面。一切经文,一切续部的精髓是什么?就是咒语。一切咒语的精髓是什么?就是这几个种子字。

  “嗡阿吽吙”四个字这才是真正的原子弹,氢弹!真的,是能量啊!原子弹,氢弹是有威力,但它们不是法界的能量,而这四个字是法界的能量!这个能量才是不可思议!若是要发挥威力,它不仅能消灭这个地球,而且能消灭整个法界所有的星球,也可以说能够消灭宇宙中所有的星球!都不相信吧?真是这样的。以前也有过这样的公案,有个瑜伽士,也可以说是显示神通吧。他仅仅用一粒米就消灭了一座非常大的山。真的是不可思议!

  供品准备好,准备的那么圆满,那么殊胜,那么不可思议。然后迎请诸佛菩萨。怎么迎请呢?有好几种。根据自己的根基来理解,来使用,来进行。见解高的就没有什么可迎请的,本来就有,当下就是。保持这种状态,安住就行。不是从另外一个地方请到我们的道场,我们的道场本来就是净土,本来就有浩如烟海般的诸佛菩萨。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我们这个空间里怎么没有,怎么不能有呢?迎请也是,念一转安住就行了。没有什么可迎的,也没有什么可请的,当下就是,本来就是。这是高等见解的人所迎请的方法,也是最殊胜的迎请方法。

  中等的,观想为五种圆满。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那种境界,所以得观想。住处圆满,把我们所在的地方,观想为现喜刹土,现喜刹土是金刚萨埵的佛土;把上师观想为三世一切诸佛之总体——金刚萨埵佛;把我们的金刚道友,观想为金刚部的男女本尊、空行空行母、勇士勇母、佛父佛母;法圆满,观想为大乘法、大圆满法;时间圆满,观想为本来具有的相续轮。在五种圆满这个观念,这个境界,这个意念当中做会供,这也是一种迎请。这是中等的迎请。这样的方法也不是从另外一个地方请好多诸佛菩萨到这里来。

  还有最最下等的迎请,现在好多人都是这种迎请。哎呦,我昨天做梦了,是不是上师来了,是不是佛来了?我今天看见佛了,可能佛来啦!这都是错误的,应该是无来无去。说实话,这种见解是最最下等的。这种观念是最最恶劣的。

  可以说在修行的过程中,在一般的情况下有这样的境界也还可以,相对来说比那些恶念强,但是不究竟,还是有点差。对于这种迎请,有些人会想,现喜刹土在东方,也可能是在十万亿国土之外吧!我们现在要迎请现喜刹土的那些主尊,金刚萨埵等好多佛菩萨都在那里,他们要到这里来很麻烦、很远,但是他们有神通很快就会来,肯定会飞来,而且飞的也特别快,比火箭还快,没有问题,在这等着啊。然后迎请,迎请,到这里来安住,赐给我加持。都是这种念头,不是为佛好而是为自己好。认为佛来了,加持自己了,以后自己就好了,就这种念头,这种想法。这都是凡夫的心。

  我们为什么要迎请呢?就是为了自己么!我们为什么要供养呢?也是为了自己么!我得供养他,供养以后他肯定高兴,高兴了肯定加持我,加持我了我就以后就好了。身体好了,家庭好了,工作顺利了,还能赚好多好多的钱,还能中彩票。老是这些自私自利。这样很难,真的很难哪!心态要调整,修法的过程中不要太自私。我不是跟你们讲过么,世间的这些琐事,暂时的这些利益是自然而然的,不用特意求,不用特意为了这些而迎请、供养,或去烧香拜佛,真的。为什么?佛在经中讲过,不可能来,是吧!

  比如,有一位领导,他特别有钱,特别爱干净,特别傲气。你想请他,然后你把他请到公共厕所里,你这样迎请、邀请他,他能来吗?同样,你的相续非常的肮脏,全是贪嗔痴慢疑等烦恼,自私自利、我执我爱,没有一个清净的东西,就像个公共厕所。然后你祈祷、迎请,那些诸佛菩萨能来吗?你想请领导在那个地方吃饭,领导能来吗?这种迎请是最最下等的。

  在解脱的大道上,在真正修行的过程中也是这样的。你刚才那样迎请、供养、祈祷,那种心态都属于是世间的,只能得到暂时的一些利益。我刚才为什么说是公共厕所?属于世间的就是属于轮回的,轮回就是不净物。这不是我想的,这是佛讲的。“五趣之中无安乐,不净室中无妙香。”不净室中,不净是什么?是公共厕所!五趣之中无安乐,五趣之中就是六道,六道里没有安乐。佛是在拿公共厕所来比喻的,不是我拿来比喻的。现在很多人都是这种境界,这种见解,没办法。

  迎请来了,然后安住,再去供养,再去求加持,最后成就。这成就也是世间的。然后第三个供养。供养也有好几种。最殊胜的供养就是正知正念。最最殊胜的供养就是安住。放下、放松就是安住么。安住于本觉——本来具有的觉性当中。放下就是不执著,不执著任何一个相。放松就是安住,安住就是保持如如不动的状态。三轮体空,所供的供品,所要供养的那些诸佛,供养者自己,都是一体的。从这个角度讲,这是上等的供养。中等的供养是属于外、内、密供养。所有的供品都观为清净、平等。都是清净,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取舍,都一样。不管是什么样的物质,什么样的物品都是平等的,这样来做供养。为什么?刚才讲的,中等供养中有外供、内供、密供。其中外供是供养五种肉,五种甘露。为什么要这些呢?就是为了平等!

  一切都是清净的、平等的、圆满的。哪有什么清净与不清净,哪有什么干净与不干净?有清净与不清净,有干净与不干净,这都是以我们自己的分别心来执着,来创作的。都是假象、都是虚伪的,其实根本不存在。诸法的本性是平等的、清净的、圆满的。有这种意念、境界做供养是中等的供养。这种供养还不到那种真正的大圆满,但是也可以。下等的,是有分别的。我们现在好多人都是这种见解。有的说要供水果,不能供别的;有的说要供素的不能供荤的;有的要供这个,不能供那个;有的要供清净的,不能供不清净的等等。对这些有分别执着是下等的供养。现在我们好多人都属于是那种下等的供养。这样的分别执着是很难断的。现在很多人都在做这种下等的供养。真的,这些得好好考虑。自认为很有修行,其实你那点见解,你那点修行什么也不是。真的,认为自己很精进,对佛菩萨很恭敬,自己很了不起,实际上都是邪见。

  忏悔也有好几种。不同的修行层次有不同的忏悔方式。高等的,没有什么可忏悔的。烦恼也好、习性也好、业障也好,本来就是清净的,你看它的本性是清净的,一安住,它就无影无踪马上就消失了。业障、烦恼就像屋里的黑暗,大圆满的见解就像太阳、阳光,一照,这些立即会消失。就如同不管屋里的黑暗再怎么厚,停留的时间再怎么长,在阳光面前,没有原因,没有理由,立即会消失。不管是昨天进来的黑暗,还是一千年之前进来的黑暗,没有区别。

  密宗里有这样的一个说法,贪嗔痴慢疑都不能去掉。为什么呢?因为可以转为道用,这是智慧。你认识他的本性,这就是五种圆满的智慧。五种圆满的智慧,他有两个面孔,不好的面孔是五毒,好的面孔是五种智慧,你一转换就行了。真的,五毒的本性是佛,是五种圆满,是五种智慧,你能够认知它的本性,然后去安住,他会立即消失,包括业障也是。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可忏的了。这个见解高啊,都是安住、本觉。这是上等的忏悔。这种忏悔是无形的,不是有形的。中等的忏悔就是将业障、烦恼观为清净,观为智慧。刚才不是观为,现在是观为,他们两个差距很大。下等的就是要将这些烦恼、业障、不好的统统去掉,统统消掉。在佛面前,在上师面前,发露忏悔,祈请诸佛菩萨加持我,通过他们的加持,降下甘露,然后消除我们的宿业,最后得以清净。这种也可以。是我们经常讲的四种对治力,这是一般的普通的忏悔方式。当然也有见解高的四种对治力。

  我们现在修的除障法还行。我们现在所修的除障法有三个阶段。刚开始的时候是,自己平庸而坐,通过上师金刚萨埵的甘露消除业障,然后自己变成金刚萨埵佛,这个见解就非常高。最后所有的众生都要变成金刚萨埵,那就更高了。所以我们现在所修的除障法非常殊胜,和一般的除障法不一样。你们看看其他的仪轨,然后再来看看我们所修的仪轨。我们是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就是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就是三个见解,最后的那个见解高,虽然还不到大圆满的见解,但已经到大光明的见解了,那就不错了。最后所有的外器世界都变成现喜刹土了,所有的内情众生都变成金刚萨埵佛了,所有的声音都是咒语,所有的思想、意念都是智慧。这是大光明的境界。若是自己有那种善根,有那种根基,也可以最后契入大圆满的境界。就是最后现喜刹土都融入五颜六色的金刚萨埵佛,五颜六色的金刚萨埵佛都融入自己的体内,自己融入咒轮,最后融入“那达”,“那达”融入空中,这个时候可以契入那种本觉大圆满的境界,一切都圆满了。我们这种修法就如同是一爬一爬,一个小时就爬到那个山顶上去了,爬的很快啊。若是你真的有这种根基,你可能一下子就爬到山顶上去了,那你坐的是火箭,非常快,就是一个小时。今天你们就是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就爬到山顶上去了,爬到那种最究竟、圆满的境界、智慧中了,了不起啊。这也不是不可能的,我们好多历代上师都是这样即身成佛,当下成就的。

  忏悔,斩魔,也有好几种。不同层次有不同的忏悔,最高的是将妄想执著自然安住。立断法、顿超法都是,立即断掉所有的妄念,顿时超出三界轮回。这是真正的斩魔啊!战胜了什么魔?战胜了妄念与执著,战胜了我执我爱,从根上断除了。这才是真正的斩魔,这是抽薪止沸,从根本上解决了,再也没有了。中等斩魔,这个时候我们的对手,我们的敌人是五毒。拿无我的智慧,拿这些正知正念的武器,来对付那些贪嗔痴慢疑等烦恼,降伏烦恼,伏住烦恼,和那些贪嗔痴慢疑等烦恼作战。第三种斩魔是斩外魔。哎呦,身上难受、不舒服,是不是有东西呀?家里这几天不太平,是不是有东西呀?那个人神神叨叨的,是不是身上有东西啊?那个人是不是带来什么东西啊?就要斩这些。这是最最下等的斩魔。也可以这样,但这不是究竟的,不是从根本上的,这叫扬汤止沸,只是暂时的。你送东西,然后念咒,通过佛菩萨上师的力量,斩断、降服、伏住,都是暂时的。因为外魔是心魔的显现,心魔没有去掉,这个外魔以后还会出现的,没有用。这是最最下等的,斩断、去掉外在的一些恶魔。

  我们会供前面也有驱魔,驱外在的魔,斩外在的魔,但这是不究竟的。斩魔是将供品准备好了,将诸佛菩萨迎请、恭迎来了,忏悔自己了,然后魔也斩了,业障也没有了,我执我爱都没有了,最后酬誓愿。酬誓愿的含义是什么?是心满意足了,圆满了。我们在诸佛菩萨面前发过很多誓,立过很多誓言,发过很多愿,我们肯定有好多时候都违背过。但是,这次我们通过供养、忏悔,酬誓愿,佛菩萨也高兴了,心满意足了。酬誓愿也有好多种,这个也有高等的,就是都成佛了,都好了,佛菩萨也高兴了,自己也高兴了,一切吉祥圆满了,这叫酬誓愿,就是成就。

  酬誓愿也有好几种。高等的当下就是,原来就是,我和佛是一体的,一切都是一体的,安住就好了,没有别的什么。中等的也是刚才的认识,一转念就行了。下等的就是,刚才迎请了,供养了,忏悔了,斩魔了,现在佛菩萨高兴了,满意了,自己圆满了,这叫酬誓愿。然后接下来就成就了。在简供里,我们加一个“啊拉拉吙”。就是简供以后自己吃饭,喝饮料,享用加持品、供品,自己得到成就。“啊拉拉吙”是欢乐、惊喜、惊讶的意思。为什么?因为成就了啊!有些惊喜,原来如此,那么简单,那么容易,就这个啊!惊奇,喜悦。清净、美妙、自在、轻松、欢乐、无比快乐,就是那种大乐。这个时候不高兴什么时候高兴啊?为什么这个时候要唱金刚歌,跳金刚舞呢?这个时候不唱什么时候唱啊?这个时候不跳什么时候跳啊?因为成就了浩如烟海般的坛诚,见到了自心,和三世一切诸佛成为一体了。尽情享用成就的宴会,这就成就了,多好啊!会供多好啊!参加一次,就可能得到这样的成就。

  我们现在参加会供都是糊里糊涂的,今天没有时间,明天又没有时间。虽然来了,也是不太高兴,不太乐意。然后呼呼的打瞌睡。真的,众生业障深重,刚强难化啊!这么殊胜的法宝不珍惜,这么殊胜的机缘不抓住。这种机缘是你们宿世修来的福报,应该趁热打铁啊!宿世修来的福报,才遇到了这么殊胜的法,才有了这么殊胜的机缘。每个月的初十、二十五都有这种修法,都有这种活动。多大的福报啊,但是都不珍惜。

  真的没有办法,再不珍惜我是真的不管了,再不听话你就轮吧,真的。我有时在旁边看着一些众生,怎么还在轮呢?怎么还这样啊?多可怜,多可惜啊?但是没办法。方法已经教给你们了,条件都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再不好好学修也没办法。我经常说,路修好了,已经修到门口了;饭做好了,已经端到眼前了。这么好的路,都是高速公路,修到门口来了,还不走也没办法。在那边倒下了,甚至掉下去了也没办法。你还不吃,饿死了我也没办法。会供多殊胜啊,今天我讲的是简单的,仔细讲就更殊胜了。因为时间原因,这段时间我讲了一共有四、五个仪轨。我今天讲的是最最简单的会供,但是仅仅这个偈诵就讲了这么长时间,再仔细讲就更多了,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才能讲完。行,今天晚上就讲到这吧!

  回向:

  此福以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答雅它,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三、什么是荟供?耶喜喇嘛开示荟供

  荟供指聚首一堂的意思。

  举行荟供时行者在一个地方齐集,一起献供,一起尽量集中心力。与独自修持比较,集体修持更能唤起对修持的信心,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一般来说,比起一个人在房间修法,荟供能产生更大的成效。这便是荟供的含意。

  我的母寺-西藏拉萨的色拉寺学院比喻荟供为一把稻草制的扫帚。用一根稻草,扫不了多少地方。不过,束起一捆稻草,便能很快把整个禅堂扫得一干二净。与密勒日巴尊者等出类拔萃的行者比较,我们当然缺乏那种能耐。这些大德当然可以独自修行,但我们的程度离他们还很远呢!由此可见,我们齐集起来,一起培养专注力,利益是很大的。一百个人的心在同一个地方集合起来,产生的力量可说是非同凡响。

  在藏传佛教的传统中,不论忏悔业障或通达教理,荟供都能产生宏大的成效。念诵法本时,会发现当中包含很多修法。就以上师荟供为例,此法包括整个道次第的法门,由始至终无一遗漏。在日常修持中,我们可能在思惟道次第时没有甚么进境,但在荟供中,基于周遭有利的环境,突然发现自己突飞猛进,体会到某些道理。很多人都是纯粹因为受到荟供中的气氛所感染,而了悟教理的。我们常常迫使自己修这个法、修那个法,但往往一无所得,因为我们没有让心去充分发展。我们集合起来举行荟供,便能营造这个良机。心门开启后,我们便能一跃而起,彷如磁铁般获得诸种成就,此话绝无半点虚言。修习仪轨或任何法门时,最重要的是营造合适的气氛。你可能参与一个法荟上百次,但始终都不能找到窍门所在。在某个时刻,找到要点时,心灵瞬间便产生变化。因此,要心灵渐臻成熟,我们便要制造良机。

  四、阿傍大伏藏师荟供略说——年龙上师开示

  阿傍大伏藏师荟供略说

  年龙上师父母 讲授

  首先,为了一切的众生都能于此生之中成就遍智佛果,在这样的发心当中,断弃一切听法的散乱、具足一切听法的威仪来听受正法。

  现在,我们所要讲的是阿傍大师关于会供的略说。会供的内容是非常广的,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在这里只能略说一下。通常大家都一直在修习会供,但是,对于会供当中每个支分和它的目的,不一定都是很明确,因此,现在在这里给大家做略说。

  在这里求法的人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成就究竟的佛果。我们要想成佛,必须具足有所缘的福德资粮和无所缘的智慧资粮,并且清净二障,这样才能成就究竟的佛果。在《宝性论》当中是这样说:“从有所缘的福德资粮和无所缘的智慧资粮当中,能够出生圣者的三身。”所以,究竟的佛果是仰仗于有所缘的福德资粮和无所缘的智慧资粮都圆满,才可以成佛的。现在,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会供,就是包含这一切有所缘的福德资粮修法和无所缘的智慧资粮修法。

  在修行供养的时候,大家要知道会供中供养一尊佛和供养所有的佛都是同体的。有些人修行会供的时候,认为自己是供养莲花生大士的。对于其他的一些佛、菩萨是未做供养的;其实这样想是不正确的:你应该知道,一切诸佛同出于一个智慧的法界当中,在智慧的境界当中是了无差别的。正像经书上所说的那样:“你如果供养了一尊佛,就等于供养了一切诸佛。”那么,我们在修行会供的时候,也是如此的。应当了知,一切诸佛自性为同一法界。你要生起这样的一种净信心,于一切诸佛而做供奉。在自己做供养的时候,要知道我们所供养的任何一个本尊,比如说莲花生大士也好、妙音佛母也好、或者是绿度母也好,供养任何一个佛菩萨或本尊,自己要知道他的本体是自己的根本上师;他的形象,是自己所供养的本尊。我们宁玛巴所供养的是一切诸佛的总集之体,称为第二佛陀的、具足无比恩德的邬金莲花生上师父母。因为我们要供养他们的缘故,自己要生起他们是一切诸佛总体的这种信心。正像《意趣总集》中所说的:“如果你于三千世界的一切诸佛恒常供奉,与对自己的金刚上师的一个毛孔,以一滴旃檀香水滴入的功德相比,供奉自己的金刚上师超胜供养一切诸佛何止百千倍呢?”所以说,要是能够供养自己的至恩上师的话,这种功德要胜过供养一切诸佛,因为他是一切诸佛总体的缘故。还有其它经书上这样说:“即使你累劫当中供养一切诸佛,不如一瞬间供养自己上师来的更殊胜。” 所以说,对于上师的供养最为根本。而我们宁玛巴的教法当中,主要的是以邬金莲花生上师与依稀措嘉佛母来进行供奉的。供养的时间,是于上弦的初十与下弦初十(二十五)而呈献供养。这时,要知道他的外相是邬金莲花生上师父母;他的内相,他的本质是自己的根本上师,自己在了知这个本质的情况下,抱着这样的信心,对于邬金莲花生上师父母做供养,这是我们宁玛巴的仪轨。

  在修行会供的时候,也是具足了六种波罗蜜多的,为什么说具足六种波罗密多呢?是这样,因为在会供过程中,在法界本来清净的平等法性当中了无贪执的缘故,称为布施波罗蜜多;于自性智慧当中,无有任何的污垢染着的缘故,所以称持戒波罗蜜多;因为金刚道友在修行当中了无争议的缘故,故称之为忍辱波罗密多;在布置坛城的时候,不论是如何的广大、清净、庄严;不论是多么的辛苦、都能够尽自己的所能把它陈设出来,因为这个缘故,称为精尽波罗蜜多;于修行会供中的了无分别之念,于自心当中获得安忍的缘故,所以称为禅定波罗蜜多修行会供的时候;自心与智慧了无分别的缘故,称为般若波罗蜜多。所以说,修一个会供当中同时具足了这六个波罗蜜多。

  除此之外,就比如说会供这个名字,要是广说的话,还有很多内容要讲;但是,在这个短短的时间当中,要想把这么多的意义说得很透彻、明白,大家肯定很难如理地了解。所以,这里暂不广说,只先做这样的了解:我们宁玛巴的会供,是供奉莲花生大师和依稀措嘉佛母,他们的本体是自己的根本上师,供奉他们就等于供奉了三世一切诸佛,会供具足六波罗蜜多,在六波罗蜜多当修行会供,这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供养物,我们并不是因为自己认为好吃,或者是它比较香甜,所以才来呈献会供的。会供是我们要以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当中,收集起来所能供养的物品,然后把它缘成是无尽普贤供养云的相状。这样观想的时候,知道并不是仅仅我们自己所能收集起来的供品,才是我们供养。而是借这个供养为缘起,以遍及虚空当中所有的能够供养诸佛的善缘供品,以无尽庄严宝藏的方式来呈献供养;而且也不是在这一座之间供养完了就完了,以后就间断了;或只是初十或二十五的短短两天时间之内,而是于无穷无尽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间,来呈献供养。那么,供养的空间也是非常的广大,它不局限我们所能够观想的空间,而是于无量微尘数一切诸佛世界当中,悉皆充满无量的供养物,来供养一切诸佛,要做如是观想。

  同时,供养的对境,也不是对一尊佛或者一个本尊来呈献供养的,而是于遍及虚空法界当中一切的诸佛菩萨,而且于一尘中又有无数的尘数诸佛刹土、一一诸佛又有无数的菩萨眷属,于他们面前都要呈献广大的供养。这种供养是尽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间,无有间断、而且恒常供养的。所以说,自己千万不要认为我自己供养的东西是有限的,而且时间也是有限的,要以这样广大的发心和这种信念做为任持来进行供养。

  在积集资粮当中,有人认为不管用什么方式积累福德资粮都是一样的;但是事实上就象经书上所说的那样:“一切的福德资粮当中,最殊胜的积资就是修行会供。”

  获得加持、遣除违缘、断除魔障、获得悉地等时候,修行会供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说,能够修行会供,是一切福德当中最殊胜的福德。

  在修行会供的时候,自己一定抱有清净的意乐和发心。比如说自己在呈献会供这一方面,要收集一些供品。我们的供品主要就是“芒萨”(肉)和“匝嘎”(酒)两种。那么,收集这些供品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以最极纯洁的、清净的、非常上好的供物来做供养,并且根据自己的富足情况来陈设。比如说,要陈设“芒萨”的时候,如果自己心中没有真正了解会供的意义,用杀生的方式取得,那这样是有毒的,也就是掺杂恶业的;不掺杂恶业是会供当中非常重要的要求,呈献任何供品,都不能掺杂恶业;用杀生来取得“芒萨”做供养的话,这是不允许的;还有人说自己要呈献会供,但不是很富足,不具足用于供养的物品,于是他们想去偷盗来供养,这也是掺杂恶业的,也是不允许的。

  总而言之,你要是陈设“芒萨”的时候,一定是“三净”的才可以,要具足没有看到、听到和怀疑为自己而杀的,这样的“芒萨”才可以取用。所以这个一定要清楚,呈献任何的供养时候,自心清净,且供物的质地也必须清净,这是非常重要的。

  说它质地必须清净,是因为有一些人在呈献供养的时候,把这个物品当中非常好的这一部分自己取用了,然后把剩下的不好部分来呈献供养。他认为,这些东西反正都要供出去的。这样是不允许的。如果你自己不很富足,自己没有这种顺缘的话,你在呈献的时候,没有太好的东西,这个也无所谓。因为,你只有这么多的东西了;关键在于你不能够把好的东西自己取用,把这种坏的东西或者品质恶劣的东西呈献供养。好的、清净的供品,只要有这么一点点也是可以的;不好的、不清净的物品,再多也不允许,这是关于会供物关于品质方面大家需要知道的。

  做为会供的支分来说,大家也需要做一些了解。比如说,呈献会供的时候,要有非常清净的意乐和发心。在陈设的时候,不能掺杂任何的分别和妄想,在陈设会供的时候,“芒萨”和“匝嘎”这两种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芒萨”、“匝嘎”这两种是甚深密咒当非常重要的缘起物,能有获得殊胜加持和遣除违缘的这种必不要,使一切的本尊和上师都能意密欣足,并且赐予你殊胜的悉地,尤其是能够强制地赐予你殊胜加持。有这样的必要,所以这个是不可缺少的东西。

  要是在陈设这两种会供物的时候,你具足了清净意乐的话,会见到许多加持的瑞相。比如说,一些瑜伽士修行会供的时候觉得心地清明,并且慈悲心能够油然而生,能够觉性明朗,这些都获得加持的验相;甚至在呈献会供的时候,可以见到供具当中甘露沸腾、降注甘露等等这样的验相,这个都是强制加持的验相。所以说,具足清净的发心在会供中特别地重要。

  我们在呈献会供的时候,一定要具足清净的信心,如果非常的散乱、放逸,以非常不谨慎的态度来修行会供的话,不仅没有加持,反而会产生很大的过失。修行会供一定要具足信心、专注、清净。就像莲花生大士所说的那样:“如果自己在修行的时候,断弃一切怀疑的话,必然能得到加持;如果你没有任何疑虑的话,一定能够得到成就。”

  所以说,在任何时候有坚定的心念,有非常精进的意乐,并且能够摄持自己的心念,这是修行会供当中非常重要的支分。如果不能够这样去会供的话,就会有很大的过失。会供的时候,止语是非常殊胜的。正像莲花生大士所说的:“散乱修行一年的功德,不如止语修行一个月的功德来得更殊胜。”所以说,在修行的时候一定要止语、不散乱,这是非常重要的。

  能够以清净的意乐修行会供的话,能够得到非常广大的功德和加持。就比如,自己能得到妙色、妙音、戒律清净、遣除违缘、息灭灾害等,并且能够使自己产生广大的证德,那么远离八边戏论的殊胜智慧——究竟的大圆满见,也能够毫不造作的于自相续之中生起。除了有如此的功德之外,要是自己能够好好地修行会供,无论外的一切违缘、内的一切违缘、密的一切违缘、极密的一切违缘,所有的一切违缘都能消除,而且能获得殊胜与共同的悉地。外的八种违缘,内的八种违缘,都可以通过修行会供,在法界之中自然消除。

  就所谓违缘方面来说,比如地、水、火、风四大种的违缘,像地震、火灾、水灾、风灾等灾难现在有很多的。遇到这些灾难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实际上不需要用其它的方法,只要自己能够安住于清净的信心之中,来呈献会供的话,这一切的违缘都能够完全地消除。所以说,修行会供具足了很大的功德。只要能够真诚地、真实地呈献会供的话,不仅可以使一切违缘消灭于法界之中,而且验证的功德也能够油然地出生。

  除了上面所说的功德之外,假如一个地区,长期以来天旱没有雨,如果修行会供的话,会降下及时之雨;还有些地方,流行各种瘟疫,如果修行会供的话,这一切也会自然止息;还有一些地方,农田庄稼经常会有冰雹或者蝗虫等等这些灾害,如果能修行会供的话,这些都会自然地遮止。所以说修行会供,能够使外界的一切怖畏全部都能遮止,这即是会供具有息灾法的功德。

  修行会供的话,不管是人、财、食物等等所有一切生活上面的资具,都能自然地汇集,并且使自己福德增长,这是会供具有增益方面的功德。

  还有诸如人、天、鬼、神一类也能自然的摄集,他们对你产生欢喜之心,助你成办事业。这些都是会供在怀爱方面的功德。

  对自己有邪见、嗔恨心、有恼害的人,甚至拦道行抢、以金刚橛来钉、以各种镇物来镇你的这些人,如果你修行会供的话,会自然息灭他们的恼害之心。尤其是外内密的一切魔障,它们不敢接近你的身边;如果你真正能够修行会供,那么,周围一切的障碍都能自然的驱除。很多经续当中也说到,修行会供,一切的功德都能圆满具足。所以说,于上、下弦初十之间精进的呈献会供,只要你能够修行会供,一切的恼害都会得到回遮并且消除,这是会供在回遮方面的功德。

  除了息、增、怀、遮这些功德之外,还能够于自心当中出生殊胜的智慧,所以说会供的功德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我们在会供中,有相的生起次第和智慧的圆满次第双运而修,如果自己的心能够专注的话,一切的善法和功德都能自然云集。

  修行会供功德是无量无边的,这里当然只能做略说,让大家知道;知道了会供有这样的功德之后,应当在欢喜心之中来呈献和修行会供。

  会供的梵文名字叫“嘎那匝扎”,翻译是“会供轮”的意思,会供和会供轮是有差别的:会供指的是个人通过生圆次第的修行来向佛、菩萨呈献供养等这种叫会供;会供轮指的是方便和智慧双运,这样才称之为轮。如果在修行会供的时候,勇士和空行的数量是自然相等的,这样的话,不论有多少人都称为会供轮,即使说有一个勇士和一个空行,这两人一起做会供的话,这也称为会供轮;要是勇士比较多的话,那么叫做勇士会供;如果空行比较多的话,叫空行会供;真正具足了方便和智慧,这样就叫会供轮。修行会供轮的时候,如果是在上师的面前呈献会供时,上师居中而坐,然后勇士(男)坐在上师右手一侧,而空行(女)坐在上师左手一侧,基本上是这样分开;如果上师不在场的话,在坛城面前呈献会供,也是一左一右,这样各别分开,这就是会供和会供轮之间的区别。

  真正的会供分成四个支分,也就是时、伴、处、物这四个支分。

  时是上、下弦的初十;

  伴指的是没有毁犯戒律的金刚道友;

  处指的是先贤圣者邬金莲花生大士等诸大成就者加持过的圣地;

  物就是我们所供养的供品。

  在呈献供养的时候,伴侣当中最主要的是戒律要清净,戒律不清净是不可以参加会供轮的。在汉地修行会供的时候,通常要求所有参加会供的人都是得到了甚深密宗的灌顶,并且护持清净的戒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是最好的;这样的条件如果俱足的话,那么就是同一上师为同父,同一坛城为同母,在戒律清净而又融和的环境中修行会供,加持力是非常殊胜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那么也可以作如是开许:如果对于甚深金刚密法具足信心,只要他有清净的发心,并且没有造下极大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毁坏三昧耶戒的,如果是属于这一类的,也允许他们参加会供,这一点上是有一些要求,所以在修行会供的时候,大家一定要非常慎重。

  我们在修行会供的时候,在座次上也应该有所区分。首先是比丘,然后是沙弥,最后是居士,这样分次序坐好;所有的男众坐于右方,所有的女众坐于左方;大家都分别而坐,这样是比较如法的。正像经书上所说的那样,如果只有一个座位,有白衣和比丘,那么这个座位一定不会属于白衣的,比丘一定要上座。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说参加会供的时候,该怎么样的坐要有个次序,当然也要照顾到方便。

  修行四物补缺的支分,就是修行圆满意密的。这个四物是:第一个是以五肉五甘露和成千草药精华所和合起来的药;第二个是血;第三个是朵玛;第四个是灯明,这四种供物完全呈设出来,进行补缺。这四种供物的数量是有要求的;最好能上千,能有一千的话会非常好;如果不具足,有一百零八个也很好;如果一百都不具足的话,至少也要五十,这是不可缺少的。当然,这只是在条件和环境许可的情况下,并不是要求平时自己会供的时候,都要具足这样广大的坛城。这样要求的话,从自己的富裕也好,顺缘也好,一般情况下很难俱足;所以,一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只要能够陈设出来药、血、朵玛、灯明这四物补缺,就是很好的。这以上是简略地说,开始使自心能够清净的次第。

  第二个支分就是如何的呈献会供物。会供物分为:一切饮用和一切食用的这两类,饮品摆在供桌的中线左侧(上师像的左手一侧),食品摆在供桌中线的左侧(上师像的左手一侧),这两类中尤其是“芒萨”(肉)和“匝嘎”(酒)是必不可少的,呈献这些会供品的时候,没有什么量的多少,只是一个缘起的表法,会供的时候,如果药、血、朵玛和灯明这些都具足是非常好的。在年龙会供的时候,上师的屋里经常会有上百盏灯供奉着,至于说是药、血、朵玛呢,有的时候是全部具足,有的时候是有一个的,但是总的来说,如果是具足了的话,是非常好的。(如果在汉地找不到药和血的情况下,上师仁波切特别开许:在右侧的铜托巴里放上白色的奶粉和奶片临时代用表示药,在左侧的铜托巴里放入红色的葡萄酒临时代用表示血。)

  但是,在汉地修行会供的时候,尤其对于“芒萨”和“匝嘎”两种,这是要非常慎重的。因为,如果毫无厌足地堆了一大堆的肉、堆了一大堆的酒,然后大块大块地吃肉,大口大口地喝酒的话,这样会使很多的人产生邪见;如果造成对甚深密法产生邪见的话,罪业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说,为了不使人起邪见的缘故,尤其在汉地显宗比较兴盛的地区,其它的供物,你可以按规矩呈献好,至于“芒萨”和“匝嘎”有一点点就可以了,并且在名称上也应该所改变。不管用“芒萨”也好,“匝嘎”也好,用密法当中的密名来称呼它,在受用的时候,也不是大口大口这样的受用,因为没有这样的必要,只是用它做为一个缘起,做受用是一个缘起,这样一个资势受用就可以了,有一点点就可以,不需要非常的多,这方面是大家需要注意的地方。

  呈献会供需要如理如法,比如说用朵玛方面,朵玛有很多是用糌粑做成的。用糌粑做的时候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能用水与糌粑、酥油调和,只能用没有沾过水的酥油和糌粑两个调和在一起。这样做出的朵玛是最好的;当然,如果不富足的话,实在不具足的话,那么你只能用水,这样也勉强可以;但是最好是制作没有水,只有酥油和糌粑和在一起做成的朵玛;做的时候,也不能非常粗糙和容易坏裂,这样是不行的,要让它非常的调和,这是非常重要的,调和有一个缘起,因为我们做为甚深密法的修行人,如果朵玛做得非常调和的话,证明我们的戒律是坚韧不坏的;如果很容易就毁坏的话,这样的缘起会非常不好。所以说,朵玛一定要做得非常调和。朵玛在我们会供当中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希望大家都能有机会学会制作,并且能运用到自己的会供当中。

  我们在呈献的供具方面,一定要有非常好的供盘、供碟这些东西,上等的为金银,珠宝做成的;如果是中等或者下等的,至少也应该是不坏不裂的,就是没有什么破坏的,裂纹的、缺口的。没有破坏的供具,这是非常重要的。要把清净的供品放在这些上好的供具当中,然后放在供桌上,供桌也应该有一个非常清净的桌布,把它铺好,在桌布之上,呈献供品,以上是有关于供品的呈献和供具所要注意的支分。

  对于会供的时间上,有很多的差别,最好是上弦初十和下弦初十、正像《胜乐根本续》当中所说:“上弦初十和下弦初十应该精勤地修习会供。”龙钦巴尊者也是这样说:“如果能够于上弦初十的白昼与下弦初十的夜晚修习会供,将会获得殊胜的加持,应该精进的修行。”像续经和圣者们所说的那样,上弦初十于白天做会供,下弦初十于晚间做会供,能获得殊胜的加持。因为下弦初十是空行摄授加持的胜时,尤其在晚上是空行聚集的胜时,呈献会供的话,将会得到殊胜的加持。有时我们在晚上会供可能会不方便,那么下弦初十也可以在白天会供,关键是自己具足清净的律仪,并且,好好的安住于会供的善法之中。

  会供的瑜伽士也有上中下的差别:最好的瑜伽士能够认知自性本来的智慧,并且于其中安置;中等的瑜伽士,也一定要知道一切诸法如梦如幻,而且,于了知如幻当中能够安住;下等的瑜伽士,也一定要把世俗当中的一些贪恋和顽执全部能够抛弃,具足虔诚和清净的信心;如果这些都不具足,真正是非常愚痴的人,至少他要能够有一些欢喜心和信心参加会供轮的话,也可以称之为凡所结缘皆具实义的与会者。所以不管怎么说,会供的参与者要真正俱足虔诚和清净的信心,这是修行会供当中不可或缺的支分。

  修行会供是俱足了很多的支分的。就像吉祥那洛巴把会供分成九个支分,而帝瓦巴把会供分成七个支分;邬金莲花生上师则把会供分成五个支分,这五个支分也称为五圆满。

  所谓五圆满,就是处圆满、大师圆满、眷属圆满、法圆满、时圆满这五种圆满。

  首先讲处的圆满,我们在修行会供的时候,不应该把自己修行会供时候,不应该把自己修行会供的房间观想成世俗的房间,而应该把它看成是法界密严宫殿一样的,就是莲花光明刹土。这样做观想,就是处的圆满。

  大师圆满,就是要知道自己的上师并非凡夫,他的外相是自己的上师,事实上本体是同邬金莲花生大士无差别的,这就是大师圆满。

  然后就是眷属的圆满,指的是在我们修行会供的时候,一切的金刚道友和金刚兄妹不应该做世俗的观想,应该把他们观想成是一切勇士和空行的群体。

  然后就是法圆满,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会供,而是要知道这是依邬金莲花生大士的自宗来修行生起和圆满的甚深瑜伽。

  最后就是时圆满,要观想自己在修行会供的时候是一切的上师、本尊、空行和护法云集的时刻。

  那么,具足了以上这样的五种清净圆满的观想,在这样的氛围当中来修行的话,就是邬金莲花生大士所说的五种圆满之支分

  下面开始讲如何加持供品:在加持供品的时候,首先要在加持前有“嚷漾康、噢阿哄”这几个种子字。在平常修行的时候,大家如果不明白含义,就凭自己的信心念诵也是可以的。因为,莲花生大士这么说:“只要呈献会供,都能自然得到加持。”如果能知道观想所缘,而进行观想的话那将非常殊胜。在修会供之前,首先把自己的身体观想是本尊的身相,然后于心间放射光明,其中有“嚷漾康”三个种子字,然后“嚷”字就化现出来火焰;“漾”就是风;“康”就是水,通过烧、吹、洗使一切的供器和供物都能够清净,用火烧使它清净,用风把不净物吹走,然后以水清洗使它变得清净。

  供器也要非常广大,并不是只有我们所陈设的小盘儿、小碟儿那么大,而是要要观成遍满虚空法界一样的那么广大。

  念 “噢阿哄”的时候,是观想自己所供养的一切供具供品,都不断地清净增长广大而遍满法界,在这样观想的时候,供物化成无执的甘露光明,就像魔术师把它变化出来的一样,遍满虚空法界,这其中包含有一切的人、天受用,比如说七政宝、八吉祥、八瑞物、王舍、宫殿、花园、海洲等等所有一切最善妙的供物,全部持于供养,而且在供养的时候,在眼当中是一切的美色,在耳当中是一切的妙音,在鼻子当中是一切的美味,然后在舌当中是一切的妙味,在身体当中是一切非常稀有的触觉,然后在意当中是非常美好的感受等等,一切的五妙欲,无所不具,遍满虚空法界当中,以此无边的供养,来供养自己坛城当中的本尊,这个就是加持会供品的观想方法。

  然后是迎请,要这样的观想:首先,我们已经加持过供品以后,从无边的密严刹土和无边的佛世界,尤其在莲花光明宫殿当中,迎请莲花生大士,以及一切的诸佛菩萨圣众,如同云海一般现量降临,这样的观想,就称为迎请。

  修行的时候念诵会供当中的迎请颂词,迎请一切的续部本尊、持明上师、勇士空行、六道父母前来受用外的供养、内的供养、密的供养、还有真实性的供养。就是说,我们真正要呈献供养的时候,供养的对象也是无量无边的,在迎请的时候这样观想,在供养的时候也这样的观想,要生起一个广大清净的净相,来这样的迎请供养。

  迎请之外,下一个就是供养的支分。

  供养第一个部分叫首供。首供这种供养要把自己所陈设的供品,观想成无漏的、无边的供云海,然后在供云当中,幻化出色、声、香、味、触这五妙欲的天女也是无量无边的,持续供养上师、本尊、空行海会,这个称之为首供。

  然后是忏悔的支分。就是忏悔自他一切众生从无始无量劫以来到今生之间所积造的一切罪业,使之无余得以清净,以此供物做为忏悔的缘起,这就是忏悔的支分。

  接下来是超度的支分。超度本身有很多复杂的支分,因为时间的关系简说如下:超度就是遣除一切给佛法和修行人造违缘的魔障就。超度的时候,并不是把自己所执恨的人观想在所缘之内,以金刚橛来诛杀他,这样是不如法的。主要是把一切的外、内、密的魔障和违缘,做为超度的对象。

  超度之后,就是呈献的支分。呈献是:了知于法界平等自性当中做呈献。把超度了的表示贪、嗔、痴的血、骨、肉呈献于一切的坛城本尊口中,这个就是超度后呈献的支分。

  接下来是受用悉地的支分。受用悉地时,自己首先做观想来受用。当然,悉地物是不需要很多的。那么,观想的方法如果大家知道是最好,不知道的话仅仅具足清净的信心来受用,也一定能获得非常大的加持。受用的悉地物不仅仅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饮食,而是俱足各种妙欲、加持,功德,我们把它称为悉地,这样就具足了清净的想法和受用悉地的观想。如果你有这样的净想,我们就可以按照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等不同的规则来受用。

  通常我们是按照阿底瑜伽的规矩,观想我们的身体顶轮、喉轮、心轮具足三根本的三座坛城;我们的八识是八大菩萨和佛母;身体中无量的毛孔,是无量的空行海会。那么,我们在受用的时候,可以说是在受用悉地,也可以说是在供养坛城,都可以的。或者以做内护摩的这种方式来受用也是可以的。

  如果你按照生起次第的观法也可以,按照四灌来讲,瓶灌可以把它观成五肉五甘露的自性;密灌可以说是红白菩提的自性;智慧灌可以想是方便和智慧的双运;对于本净句义灌,可以想空性和广遍了无差别的受用,如果能够知道这些的话,这样受用就是可以的;如果不了解的话,你自己只要俱足虔诚的信心,观想获得殊胜的悉地,遣除一切修行的违缘就可以了,一般受用悉地的时候要有这样一些观想。

  我们的供品也不应该陈设的太多。坛城当中设置很多的悉地物,在分悉地的时候,每个人分了很多,吃不了,剩下了就扔出去,这样非常的不好。虽然说在会供当中,在藏地有六种满足的说法,其中就有瑜伽男女饮食满足,也就是说,会供的时候像吃饭一样的,吃到吃不动为止,倒是有这种说法。可那是我们平常的时候,修行会供时不能这样子,让别人看起来好像是这些宁玛派的修行人,一说念经的时候,一大堆的供品供在佛堂里,结果待一会儿一看,供品都跑到自己跟前,然后没完没了地吃,这个样子是不行的。

  还有受用“匝嘎”的时候,有的人本来是有酒瘾的,嘴里却说:“我对甚深密宗供物非常的有信心,再给我一点儿吧。”然后就咕咚、咕咚地灌下去,然后再给点儿吧,然后又灌下去,像这样是非常不如法的。在受用“匝嘎”的时候,有一点儿就可以了,用自己的无名指蘸一点,放自己舌头上这样加持就可以。因为这只是一种缘起物,只要有坚定信心、俱足了清净心的情况下,自己的身体为殊胜的佛身,身体当中的每个支分都是佛菩萨的坛城,在这样的清净心当中受用一些就足够了。所以,希望大家做会供时候,不管“芒萨”也好,还是“匝嘎”都是一点点儿,够自己受用一下或表示一下就可以。不管你受用的多或者是少,不管用哪种方式受用,总之在念余供之前,必须要受用完毕。这个是受用悉地的支分。

  然后是余供,就是我们在受用完悉地之后,要把剩余的供品供向坛城之外的这些护法众。坛城之外的护法众主要是过去邬金莲花生大士摄授的,教令他们来护持瑜伽行者,遣除一切修法的违缘。当我们在修行余供的时候,要具足了清净的禅观,把供品观想成无量的甘露相状,具足各种妙欲,然后来布施,或者供养。这样观想供养之后,把供品送到自己修行会供的坛城西南方七十步之外的屋顶等清净的地方。白天的时候,在余供上面有香点燃供养;夜晚的时候,余供上面要点灯,余供堆在一起绝对不可以散开,散开有上师和弟子分离、金刚道友不团结的缘起,不能让狗碰到,余供是这样安置的。

  余供修完之后就是做圆满的回向和发愿。

  在回向和发愿的支分当中,最主要的是把自己修行的一切善根和福德乃至于会供当中一切有漏的资粮和无漏的资粮,摄集一处,为了一切的众生都能于此生之中成就金刚持佛果的缘故,做圆满的回向。

  总而言之,修行会供也好,修行任何一个法的时候,要具足三种殊胜的摄持。所谓三殊胜也叫三正士道,这当中所说的就是最初的时候,加行要有广大的发心,也就是我们在修任何善法之前,首先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自他一切的众生都能成就无上菩提的缘故,生起广大的发心,这个是加行殊胜。

  在正行当中以无缘来摄持,正行无缘指的是没有分别和造作之心,没有任何的妄想掺杂在内,我们在会供的时候也是如此,会供当中不可以说话,互相开玩笑,在会供当中弹一下手指的声响,罪业都是无量无边的,所以说在会供当中,这个一定要注意。会供的时候,不可以杂言,更不可以乱走乱动,要专心住于禅观之中。这是正行无缘殊胜;最后是圆满的回向,把一切修行的善根和功德回向一切众生成就佛果,这样是了无贪执的回向,这是结行回向殊胜。

  以上是会供的略说,我们会供当中还应当要知道的如:三不离、五种不蔑视、三种安住、三种断弃等等,非常多。总之,在我们修行会供的时候,不离开你自己的身体即是本尊的观想,不离开自己的语言即密咒的观想,不离开自心禅定,这个就是三种不离。还有在修行会供当中,不可以掺杂各种妄想,各种分别取舍之垢。比如没有摄持会供品之前,自己就已经想好了,我今天要摄持什么样的会供品,待一会儿受用它;或者摆在坛城上后,自己先趴在坛城前,看哪个东西最好吃,待会儿我就吃它;也不可以想,去年的供品比今年的差一些,或者这一次的不如上次的好,昨天的比今天的更好等等,这些分别取舍的想法都是不可以有的;还有是为了吃的缘故,把自己的食品摆在供桌上,待一会儿准备把它全部吃掉;不可以在修行会供的时候想这个东西不干净,我不吃,我先把好吃的东西吃掉;除了大家饿得要命的时候,可以多吃一点之外,平常的时候大部分供品应当供养坛城,只取少部分做为受用就可以了。总之,在会供的时候,不掺杂任何分别念的污染,才可以说是清净的会供。

  会供的时候,要以一个清净的心来进行。如是在会供的时候彼此之间开玩笑,或者争吵,这是非常大的过失。就像经续当中所说的那样,如果会供当中有争吵,发出一些声音或者嬉戏的话,这是会供之堕罪,根本堕罪。这个罪业是非常重的!因此在会供的时候,大家应该具足威仪,然后安静庄严的来受用会供,并且不离开禅观,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会供方面,需要讲的还有很多,因为时间的关系,在短短的时间当中,给大家做了这样的介绍。因为大家经常要做会供,如果不知道会供基础知识的话,很可能在会供当中不仅没有积集资粮,反而使自己造下各种过失;为了避免这些过失,给大家做以上的略说。

  在我们讲这些之前,有很多来这里求法的人们,在法王如意宝还有其他的正士善知识面前已求了许许多多的法。在没有详细的给大家讲这些内容之前,大家已经对会供有所了解。那么在未来的日子当中,通过大家不断地修行和了解,一定能够掌握更广大的、更细致的会供方法。所以,这次没有广说,主要是对大家有一个提示的作用;大家也应该在欢喜心当中认真地听闻并且受持。

  会供有关的开示基本上就是这样,现在是因为有译师的缘故,有些人想这个时候方便学一学法。为了满足你们的这种愿望,所以给大家略讲。

  (译者:现在,把我们讲授会供略说的功德和我们听法的功德还有三世所积一切的善根功德都集积一处,为了三界六道一切的父母众生都能于此生之中成就究竟佛果的缘故,做圆满的回向,吉祥圆满!)

  本文根据年龙上师父母仁波切讲法录整理成文字

  五、荟供的殊胜及功德 略释

  开示仁波切:噶陀仁珍千宝六世·贝玛旺晴

  2002.12 开示于中区妙乘法苑

  荟供问答

  具德先贤祖师云:

  「欲以不共金刚乘秘密道究竟善巧方便而速疾圆满二资粮者,作具殊胜近集之荟供轮。」

  荟供和供曼达拉一样,都是金刚乘(密乘)不共的方法。所谓「秘密道究竟善巧方便」是指:这样的方法是比较容易做、非常有意义且具大加持力,有钱人或贫穷人都可以做的方法。

  荟供的种类很多种,不是一定都要准备很多供品才能做,贫穷人用一些水、一点点自己吃的三餐饮食等作荟供都可以的,为非常方便、具意义和大加持力,以简单的方法就能快速圆满二资粮的殊胜法门。

  荟供功德

  移希措嘉佛母曾说过:「任于上旬的初八、初十、十五或下旬二十五日作荟供一次,可断三恶道的门。」如此,已将堕入三恶道的人作一次荟供后,再没有造新的恶业,以前毁坏根本支分三昧耶等各种戒律和十恶等诸业障都会消除,因此荟供不只是累积福德资粮,也能忏罪。其他密乘经典内及其他很多仪轨内都提到:「若于三昧耶戒有破损,在荟供及灌顶时忏悔,是最殊胜。」所破戒的罪业会清净,因此密乘里很多的堕罪都依荟供去忏悔,荟供可说是恢复三昧耶戒律的其中一种方法。

  另外敦珠朗巴大师也开示过一些荟供的功德:

  1. 如听闻算命家、具神通的人的话后,自己也生起一点点怀疑心,觉得自己的寿命有障碍或各种命难,作荟供可以延长寿命。这也就是为什么西藏人,不管是上师、喇嘛生病时,都会做荟供的原因。

  2. 作荟供,能消除事业或人缘等的障碍。

  3. 遭受别人以诛法或符咒加害,以作荟供积无量福德,能回遮。

  4. 以修荟供的福德,能回遮地基主或天龙八部的加害。

  5. 作一次荟供等同供养一切诸佛菩萨。

  荟供时,已经迎请三身坛城到修法所在地,加以咒语、手印、定力的加持,将所有供品转化为甘露。因此荟供不只是一般的供养,实具有很大意义。

  6. 莲花生大士的初十荟供仪轨内提及:「作一次荟供后,再没有造新罪,未来一定会往生极乐世界及莲师净土。」若能依持荟供的戒律及次第,莲师所提的功德定会圆满。

  若有缺乏或不足,也可作为忏罪而无法一次即圆满所有的福德。因此过去、现在等诸位上师临圆寂时会作荟供,圆寂后,弟子、从众等会为上师作荟供及供灯。

  荟供种类

  略分如下:

  1. 诸士和睦普众会,谓为瑜伽集荟轮。

  意思为三昧耶清净或虽然破三昧耶戒的金刚师兄弟,一起以清净心和恭敬心欢喜的聚在一起忏悔、做荟供,供养诸佛菩萨、布施六道众生,就是瑜伽集荟供。

  2. 富饶享用齐具备,说为乐享用荟供。

  供品丰盛如仪轨内所说,一样都不缺,全部圆满的称为乐享用荟供。

  3. 本尊具誓总集合,说为大集之荟供。

  上师、本尊、空行母等具誓护法众一切具足,即为大集之荟供。一般的荟供是迎请一切诸佛菩萨,为相似的大集之荟供。

  4. 于一切行无执着,能常圆满二资粮,决定说为大荟供。

  对供品没有执着、没有一点点吝啬、小气的心念,完全供养的心念。发心也是正确的利他心,不执着会得到什么果报,如此可以圆满福德和智慧二资粮,可说是真正的大荟供。

  5. 集会不离方便智慧者称为勇父勇母之喜筵,随顺时依智慧手印之方便智慧等数而行。如彼方便智慧双运之正士集会为「具善缘人荟荟供」。

  仪轨内讲到:「荟供时,方便和智慧不离开。」意思是(方便)勇父和(智慧)勇母不离开喜筵,就是参与荟供的男、女菩萨众的人数各半,圆满的作荟供。我们不是证悟的瑜伽士,也不具足够的勇父和勇母一起做荟供时,观想很多的勇父与勇母聚合一起供养就可以,这称为随顺,不是勇父和勇母一切都具足的真正大荟供,是类似接近的。

  6. 饮食、衣饰、歌舞、交合、诛杀之五资具等聚合为「具富资具荟供」。

  饮食指荟供时有酒、五肉五甘露(可用可乐、药草代替)等食品。

  衣饰指穿戴五方佛帽或上师帽等,西藏习俗参与荟供者都换上干净的衣裳以供养诸佛菩萨等。

  歌舞指唱金刚歌、金刚舞等供佛菩萨。

  交合:乐空双运的定中,烦恼转智慧供养自性本尊。

  诛杀:指做一些人形食子,当作五毒聚在一起的色相,然后诛除这些五毒的习性转化为五种智慧。或将荟供的朵玛(供养的食子)分成好几瓣,当作内心的烦恼、外面的敌人、各种障碍等,以这些供养诸佛菩萨。

  7. 具喜本尊荟供。

  坛城内的无量宫或所有主尊和眷属都观想清楚,供品也排列陈设整齐、悦意、庄严,这种影像称为具喜本尊荟供,如一般荟供时,我们于佛前或坛城前供一些供品,同时念供养咒,也可以说是了!

  虽然在佛前陈列摆饰庄严的上好供品、供养的心念也很好,具有清净心的供养,但没有任何发愿和回向,这只算是一点点的供养,不是大乘无漏智慧的供养。

  无论做任何供养,即使只是供一支香,一定要在前面先做发心、后面回向。这也是传承祖师巴智仁波切一直在重复提醒的,做任何善业都应具前行、正行和结行才圆满,才是大乘的善业,配合金刚乘智慧无漏的供养,以观想力、手印和咒力,最简单的供养「嗡阿吽」三字观想法,将一切化为甘露,化为无量无边供养十方三世诸佛等,无执着清净心、菩提心和空性见中圆满福德和智慧资粮。

  一切无执着是福德资粮,配合空性见就是智慧资粮,做一次荟供同时圆满福德和智慧资粮,就是「大荟供」。

  荟供应注意的戒律

  1. 大家一起进来坛城,礼佛三拜后,年长耆德者先上座,也可以说是年纪较长、受持戒律较多、较久者。

  2. 阿里班禅在三律仪论上,另外提到:「真传及具有智慧者为重。」真传意思是传承清净者,具有智慧者意思是具有证悟的人先坐,就是大家低头表示礼敬这两者先入坐的意思。

  3. 金刚师兄弟间不可相互开玩笑,或供养中有人做错而取笑等,这都是堕罪,属于违犯八支分戒律的行为。另外如:荟供中,身口意三门放逸、争论、开玩笑、聒噪等。有所违犯即应当下忏悔。

  4. 「坛城中所有金刚师兄弟都是本尊的眷属」以这样的心念享受这个荟供;「所有荟供品都是智慧品、加持物」不可以有这个好、那个不好的分别念,应净我们一切凡庸的念头和行为。

  5. 「染有性罪业者及违退失罪过者,诸不净资具等,如蛇入怀疾弃舍,以狐狸之大禁行,落舍善缘当断之。」意思是一个违犯戒律的人,可以来参加荟供,带来的荟供品也可以放,但若他根本不想忏悔,属于完全违犯这种的供品,就不可以放在一起。以一些方便法退回或另放一边。

  6. 「其谓当舍不合宜之荟供物、邪命等诸类」所谓邪命就是以不正当的手段骗来或换来的物品,以小换大或抢回来的东西等等方式而做的。这种荟供品不可用,若必用时,亦当如法处理。

  7. 当荟供品摆好后,好看的、自己喜欢吃的,拿起来先吃一点点或心想着这个很好吃,荟供完后我要多吃一点点等,这些都是过失,属于不净资具。

  8. 荟供狼食,有两种。一种是将要荟供的供品也吃掉,另一种是剩下来的供品要与大家一起分,或是给外面没有来参加的人都可以。如何分?怎么处理是属于事业师的事。一般都是当初即允许、交待其他的人代分,最后剩下的,也应请示允许后即可。若无允许就吃或擅自跟大家分完,也叫「荟供狼食」,变成荟供里的狼了。

  等等诸种过失,均应避免违犯,有犯马上忏悔,如此所做、已做都圆满,二资粮自然圆具!

  谨祈诸位法行圆满!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高僧大德       荟供)(五明学佛网:高僧大德       荟供)  

 药师山·紫虚居士:佛教高僧大德禁绝食色二欲,是否违反人性 

 心道法师·灵鹫山佛教教团:马来西亚观音荟供法会开示 

 嘎玛仁波切:高僧大德也会受业报吗? 

 为什么高僧大德,也得恶病,受恶报? 

 古今历代高僧大德开悟顿彻的100首诗 

 什么《楞严经》非学不可?看高僧大德怎么说 

 仁清法师:很多高僧大德的讲经说法,我们一定要理解他们的本 

 呷绒多吉上师:你们知道吗?高僧大德来去都是自由的! 

 诸位高僧大德开示:五戒十善与真信切愿的关系 

 高僧大德荐戒YIN文:邪YIN果报的佛经集要 

 近代高僧大德​开示录:印光大师 

 值得怀念的近现代高僧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