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恶口两舌


   日期:2015/4/26 7: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原文】

  过去有一个长者,家财万贯,金银财宝真是取用不尽,生活也过得非常快乐。他有一个漂亮贤惠的妻子,更使他欢喜。

  可是他的这种享受是暂时的,快乐也是无常的。所谓“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这位富翁不久便渐渐地走入忧伤的深渊里去了,再也看不见他昔日那欢喜愉快的神情,为什么呢?原来是为了他的儿子。

  他结婚多年才生了一个儿子,当这儿子出生时,他高兴得很。可是很不幸,他的孩子才牙牙学语时,便害起病来了。经医生的诊断说是生疮。生在皮肤上的这种恶疾,使小孩整天闹个不休,虽然曾经请来了许多名医,也无法救治,因此,使他成天愁眉不展。

  可怜的小孩子在许多名医束手无策之下,天天在哀呼叫苦中过着痛苦的生活。他的痛苦呻号声扰及邻里,所以大家都叫他呻号。

  如流水似的光阴带走了呻号的幼小年华,他已经长大成人了。不过,身上那恶疾并未痊愈,仍是日夜的哀痛,真令人听了为他难过。在他们家附近有一个老人,他听见呻号的痛苦呼号之声,心里很是不忍,就来到呻号家里慰问,并对呻号说:

  “我曾经听到许多人称赞说:在祇园精舍有位大医王,凡是我们身体上的病,或者是心里的病,他一律能够医治,他有神圣妙方,无论你怎样沉疴的病症,都能马上痊愈,你何不赶快虔诚地去求治?”

  长者子呻号听到这邻人的话,欢喜得不得了,他便抱病寻找到祇园精舍来求见佛陀。

  呻号见到佛陀那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庄严圣身,如同百千光明,心里喜悦赞叹。他的愁苦恼恨已经减少了许多,随即五体投地地礼拜佛陀。

  佛陀的慈悲,从不舍弃任何一个病苦的众生,所以呻号来时,佛陀非常高兴,便为他宣说拔除一切患苦的胜妙法门。呻号听闻佛陀说法以后,忏悔罪过。这时,他身上那十几年来的疮毒,马上就好了,痛苦完全消除了,心中生起虔敬欢喜。后来要求佛陀允许他出家做比丘。他精进修习,不久便证了阿罗汉果。

  诸比丘看到呻号这样,觉得很稀奇,就问佛陀他是以何因缘而得此果报?佛陀对弟子们说道:

  “在过去无量世中,波罗奈国有甲乙两个富翁。因为他俩平日就有点怨憎相诤。甲拿出了许多珍宝,贡奉给国王。国王得到他的贡献,就对他特别宠爱。因此,他就在国王前批评乙说:‘某人非常恶毒,经常阴谋用计害我,希望大王严惩恶人,保护善良人民。’国王因受其贡奉,而失去观察,信以为真,就命人把乙拘捕,并且不许他辩解,用酷刑逼供。乙被拷打得遍体鳞伤,受尽百般痛苦。后来家里的人出钱赎罪,才放他回家。

  乙回去以后,深自思惟,认识到钱财实在是害人的东西,身体是苦难的根本。如果没有钱,就不会和甲引起争论,要是没有身体,也就不会遭受刑罚的痛苦。于是,过了不久,他就立志入山中修行,后来成为辟支佛。

  那时,这位辟支佛,发大慈悲心,怕某甲谗害好人,来生要受苦报,便往他的家中,现种种神变。某甲看到了不可思议的情形,心生敬仰,随即请辟支佛上座,特备种种食品供养,并向辟支佛忏悔前罪。”

  佛陀说到这里,停了停又说:“你们要知道过去在国王面前下谗言的人,就是现在受病苦的呻号比丘。他后来由于受辟支佛的教化,忏悔前罪,虔诚地皈依三宝的功德,所以才能于今日得到佛陀的救度,速成圣果。”

  人们不要以为说了几句谗言没有人知道,要知罪业报应是丝毫不爽的。但犯了这种过错的人,只要诚心忏悔,仍然是可以得救的。

  【学文解读】

  这个跟前面那个故事一样,这也是一个比丘,也是成就阿罗汉道,都是痛苦以后找佛,找到了根源,用佛法解除了痛苦,得到了圣果,都是这样。我们看这个富翁家里生活条件都很好,但是如果孩子出了问题,这可是麻烦死了,家长那真是欢喜不起来。

  最近听说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孩子总离家出走。父母两个人天天就盯着孩子,看不到孩子这心就提着,放不下来。如果回家一看,孩子的鞋在那儿,心一下就放下去了。真是痛苦!花钱托人找工作,孩子不去。一跑就二十天,找也找不着,真是痛苦。父母也没心思去干活,干啥事,都没心思,真是痛苦。后来母亲学习佛法去了。她一学佛,孩子变了,现在不用看了,不跑了,孩子还着急问哪里有工作,让他父母赶快帮他去找一个,还懂得给她端水了。

  从古到今都是这样,没什么区别。两富翁,因为平时就有点矛盾,一个用招儿害了另一个。这种事,现在随时可见。哥俩一起做企业,做着打起来了,太多了。别说是不认识的,亲兄弟还打,太多了!过去孔子就说:“不知生,焉知死。”这句话说得特别精辟、特别好!如果我们平时生活中间,搞不懂生活是咋回事,根本不用研究死了以后是怎么回事,研究那也没用。如果我们活的中间都没搞懂,还做乱七八糟的事儿,死后不用想,肯定好不到哪儿去。佛教化我们,就是教我们生存这段时间,我们要做什么,这段时间要把握好,要把原理搞懂。我们现在把活的这么一段时间搞懂了,死也搞懂了。懂生,就懂死了,讲的完全正确。

  现在我们在社会遇到了无数的问题,我们的道德观念不清晰、不清楚。我们学习佛法是重新建立一个佛教的基本道德观念,因为佛教的道德最透彻。基于佛教的基本道德观念,按这个道德观念约束自己,去生活,去生存,那就没问题了,肯定后果很好,不会差。善善恶恶,做了善将来就有善果,做了恶,将来就有恶果,就是这么简单。学了佛有用吗?有用!富翁乙,他因为遭了苦难了,想脱离,脱离出去成了辟支佛,懂得这个道理了,回头又去救这个甲。富翁甲,正是因为乙救他,懂了这个原理了,起了忏悔罪业这个心,后面虽然恶果还有,但是过去学佛种下的因也在,所以他能遇到佛成阿罗汉了。这就是因果,丝毫不爽!我们现在放生,给动物念念三皈依,念念佛,有用吗?有用!就有了什么?有了佛缘,种下了慧命。

  对因果的认识,无论再怎么深入理解都不为过的。堕落地狱是因果,升天堂是因果,成佛同样是因果,只要在这个世间,一切跑不了因果,离不开因果。即使成了佛了,还是跑不出因果。成佛,绝不会敢乱做事,乱做事,对不起,还得受因果的报应,这就是自然宇宙的规律,最基本的规律。过去禅宗有个故事,百丈怀海法师讲法,有一天他不讲了,说有人来盗法来了。有个长得奇形怪状的老人就出来了,他说他现在是个狐狸,来听法求法。为什么呢?过去世在迦叶佛那个时候,他是个大比丘——出家人,给人家讲法。有人问他,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他说“不落因果”。就因为说错这一句话,堕落野狐狸身五百世。就一句话,厉害不厉害?很可怕呀!他做了狐狸了,他还没搞懂,就问百丈怀海法师怎么办?法师就说,同样的问题,你问我。狐狸问: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禅师说得很清楚、很好:“不昧因果。”就一个字的变化,那意思完全两码事。

  修行成就的人——佛菩萨,对因果那是清清楚楚,对因果畏之如蛇蝎,怕死了。所以他做任何事情,立马想到后果,不好的绝不会做。有一句话叫:“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所以佛菩萨做的事儿,都是符合因果,自自然然就符合因果了,所做的一切都是利于别人、利于社会、利于众生的。只做善的方面,不做恶的方面。就像《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灶神跟他讲的,从此以后只行善的一面去,踏踏实实地去做。

  我们学习这些就要懂得因果,真正的佛菩萨,他最在意的、最注意的通通就是两个字——因果。他所做的一切,绝对离不开因果,做任何事情,一定是符合善的方面的,绝不敢做恶的方面,一点儿也不敢做,哪怕起心动念,也不敢起恶的念头啊,因为后果可畏啊!咱们学了这个就知道了,哪怕就一念,就是出手摸一摸,那后边地狱那儿就等着了,就这么可怕,就这么简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恶口       地狱)(五明学佛网:恶口       地狱)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狱名号品第五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二章:心灵世界的内在机制与精神王 

 吴立民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地狱名号品第五 

 仁焕法师:看见活人的灵魂在地狱里 

 仁焕法师:极乐和地狱都在我们心中 

 仁焕法师:极乐和地狱都在我们心中 

 宽运法师:得闻弥陀名 地狱化清凉 

 宽运法师:十善业道之不恶口 

 永海法师:地狱现象 

 正如法师:嗔心打开地狱门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地狱因相分第六十四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六 4 不恶口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