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晚上我们躺在床上睡觉,眼睛一闭,什么是你的?


   日期:2015/4/30 11: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说他教我“看破”、“放下”,这章嘉大师教我的。第一天见面,我向大师报告,我说,我从方东美教授那个地方学来的——佛法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契入?我跟章嘉大师提出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他老人家看着我,我也看着他,我们两个对看了半个多小时,一句话没有,我等他开示。他看我什么?我们年轻,心浮气躁,心浮气躁,不讲。那以后我都明了了,进入他的磁场,一定要把念头放下、妄想放下、杂念放下,心到清净了,他才会说话;你的心不清净,浮躁,他绝对不会说话。我遇到这么个老师,我还跟他三年。他告诉我,你看,看了半个多钟点后说“有”。我听到“有”,这精神振作起来了。振作起来,不行,你浮躁怎么又起来了,所以不说了。说了一个字,不说了,这一次停了六七分钟,告诉我——看得破,放得下。

  简单讲就是“看破”、“放下”,“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帮助你“看破”。他说从初心到如来地,就这两句,像爬楼梯一样,一层一层向上。

  “看破”是了解事实真相,就是大乘经上说的“诸法实相”,宇宙人生这一切法的真相是什么,真相明白了,你自然会“放下”。

  “放下”什么?“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着。

  以后我们慢慢契入大乘经教,逐渐明了了,佛法教学终极的目的,是教我们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就是平常讲的“成佛”。“成佛”就是回归自性,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你什么也没得到,为什么?自性是你自己真心,真心里面一样不缺。就像惠能大师,在《坛经》上所说的,他半夜三更,五祖召见他,在方丈室里头五祖给他讲《金刚经》。那我们晓得,惠能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不认识字,决定不会有经本,都是口述,把《金刚经》的大意讲给他听,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就开悟了。

  开悟之后,向老师提出他的报告,他的报告二十个字,五句话。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第一句。这个意思是,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清净的,从来没有染污过。那染污是什么?染污是妄心、是阿赖耶,不是真心,真心从来没染污过。

  第二句话,“不生不灭”。自性不生不灭,一切法都是有生有灭的,有生有灭是假的,不是真的;真心没有生灭,真心也没有染污。

  第三句,“本自具足”。本来自然具足,具足什么?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在哪里?整个宇宙,整个宇宙是自性变的。

  下头最后一句就说出来了,第四句,“本无动摇”。“本无动摇”是说明真心是定的,没有动摇,没有波动现象,波动现象是根本无明,一念不觉而有无明,那是波动;自性没有波动过。这一波动,自性就变成一个阿赖耶。阿赖耶是幻相,不是真的。

  末后一句,“能生万法”。万法是宇宙,整个宇宙。整个宇宙从哪里来的?从我们念头生的。所以大乘教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宇宙是我们自己想象变现出来的,自己在里头受用。如果你的想象完全是善的、是美的,那就是极乐世界;你的想象是贪瞋痴慢疑,那就变成六道轮回,全是自作自受。只有佛经、大乘经教讲的这么清楚、这么圆满,这个不能不知道。

  所以,我们从谦虚、恭敬,我常常讲真诚。要用真诚心学佛,要用真诚心过日子。我们的生活用真诚心、工作用真诚心、待人接物用真诚心,为什么?用真诚心是佛菩萨。

  如果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个里头还有贪瞋痴慢疑。这是什么?这是六道众生。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希望从六道跳出去,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真诚”是第一个重要的条件。决定不能欺骗,欺骗是搞六道轮回,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麻烦可大了,为什么要干这个傻事?

  这个世界一切万物,《华严经》讲的清楚,“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晚上我们躺在床上睡觉,眼睛一闭,什么是你的?连身体都不是,哪一样东西是你的?没有一样,世间人迷惑颠倒,把这些假的当做真的,所有的心思都用在这上,叫大错特错。佛菩萨,阿罗汉决定不把这个东西放在心上,他们能守住清净上。我们经题上“清净、平等、觉”,就是我们修行的目的。

  我们修什么?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觉而不迷,这是修因。果报呢?果报是大乘,大乘是智慧,无量的智慧,无量寿命(寿命是福报),无量的庄严,庄严是美好。在哪里?在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人人都是大乘无量寿庄严,充满了智慧,圆证福德,因果都在经题上。

  【笔记】他说:“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所居佛剎,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这几句话是他全部大愿的总说。此经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极乐世界的状况,全部经典就是四十八愿的详细说明,

  那我再告诉你,这个“详细”是略说,真正详细的说明是《大方广佛华严经》,那讲华藏世界依正庄严。《弥陀经》时间短,分量不多,是略说;细说,《大方广佛华严经》。

  所以古人把三部经看成一部,《华严经》叫大本《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叫中本《华严》,有中本;还有小本,小本是《佛说阿弥陀经》,更简单了,便于早晚课的读诵。佛讲的真周到,佛给我们的恩德无量无边,所以古人判这部经,大本、中本、小本,小本就是《阿弥陀经》,中本就是《无量寿经》,大本就是《华严经》,一而三,三而一。

  同学们很多都知道,我是从学《华严经》五十三参才归到净土的,真正搞清楚、搞明白,所以我《华严经》放弃了,这一生全部的经历都用在《无量寿经》上,真的是分量非常恰当,非常适合现代人根机。

  这一段问我再念下去:

  【笔记】无一句与四十八愿相违者,思想见解,行法作法,以及教化众生,完全相辅相成,可谓佛佛道同。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都不会超过《无量寿经》所说的智慧、理论、方法,我们现在有人说理念,完全相同。

  【笔记】其所居住的佛剎就是他的道场。

  这说阿弥陀佛,他居的佛刹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的道场。

  【笔记】他自己已经成就圆满的佛果,他的道场完全是帮助一切发愿想 成佛的,以及发愿普度众生之人。

  阿弥陀佛慈悲到极处,他发愿就是帮助这两种人,一种人希望成佛,证得究竟圆满;另外一种人慈悲心恳切,希望赶紧救度一切苦难众生。对于这两种人,他给予最大的帮助、圆满的帮助。极乐世界是修行的道场,也是帮助你对十法界一切诸佛里面的六道众生、十法界众生普度的一个基地,在那边成就智慧、成就功德、成就能量,你才有方法把这工作做得圆满,真正让一切苦难众生得到帮助。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妄想放下       浮躁)(五明学佛网:妄想放下       浮躁)  

 济群法师:正念,使浮躁远离 五、从内观到禅宗 

 济群法师:正念,使浮躁远离 四、戒定慧成就解脱 

 济群法师:正念,使浮躁远离 三、贪嗔痴制造问题 

 济群法师:正念,使浮躁远离 二、寻找调心之道 

 济群法师:正念,使浮躁远离 一、浮躁的时代,浮躁的心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最忌讳的是浮躁,这不能成大功、立大业 

 面对戒色,别太浮躁了 

 《金刚经》精华10句:在浮躁的年​代里,持一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降伏自己浮躁的心!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不能浮躁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降服浮躁的心 

 如瑞法师:整天忙碌工作心情浮躁,该如何静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