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业障是可见的


   日期:2015/5/23 18: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莲友问:他经常会骨折,要么是膝盖,要么就是其他关节处。要如何忏悔。

  如果遇到这个问题,笼统的回答就是业障。因为业障是可见的。包括三层,第一层,身体有障碍。第二层,心理有障碍。第三层,灵性有障碍。

  永嘉大师说,幻化色身即法身。这色身不健康,经常动不动就生病,就是你福报不足,加上色身不清净。这就是业障。比如骨头病,对应是肾,肾主骨。肾对应的戒律,是不邪YIN戒。因为消耗肾精过度,就导致骨质疏松。消耗的方式,有明耗,还有暗耗。比如脑袋中想着男女之事,意念中的YIN念很可怕的。这就是暗耗。还有一种暗耗,就是脑袋思维过度,比如天天喜欢算计,这也是暗耗肾精。

  身体有障碍时,会导致心理也有障碍。身心不二,是互相影响的。修行要从两个方向下手,身和心,你要去感知它们。一个人生命的格局,眼光,和他生理结构有关。这在中医上讲的比较多。你去看罗汉,头上一般长得和普通人不一样。就是他五脏六腑中,有个器官特别发达,那么思维就和别人不一样。民间讲的,头角峥嵘。

  在色身对身心,命运影响上,通过传统的易经就可以看出来。你命运是否改变,要看两点,第一,你色身,也就是生理结构上是否发生变化。以前人有乞丐骨,也有皇帝骨,能学佛的人,自然有佛骨。修道的人,有道骨。这个骨,可以理解为形而上的东西,但最明显的,就是你的骨头,就是生理结构。第二点,你心态上会改变。心态上真正的改变,色身就会改变。否则只是你大脑思维的改变,而不是心的改变。

  生理结构有问题,他心理上就有问题。比如古人认为,五脏偏倾者,邪心而善盗。就是他身体内的能量场不平衡,就会影响他的心理。比如人有傲骨,鹳骨高,心就比较高,就比较傲慢。这也是他生理所影响的。

  修行是一个巨大的生命改造工程。既然是个工程,首先他要有福报,在进入改造之前,要有福德资粮。就好比说,你要参加百米赛跑。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的。跑的怎么是一回事。但能获得进跑道的资格,则是另一回事。这就是福德资粮的阶段,也是消业障时。

  如果资粮道不足,你就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在佛陀时代,许多人都有修行的基础,尤其是在禅定功夫上,就已经四禅八定。所以佛陀一个善来比丘,他们就开悟了。因为他们基础具足了。但目前,我们基础不具足。第一,身体健康吗?第二,心理健康吗?第三,灵性健康吗?

  所以说,有没有业障。肯定是有的,在哪里?在这三个方面,我们去找。尤其是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上。所以说,修行人一定要具足一些美德,尤其是善良。这样子入道比较容易。如果心不够善良,偏激,那应该从善良开始。念普门品,地藏经开始。至于灵性的健康,在诵经的过程中,慢慢就能净化掉。

  修行是个大工程,没有那么容易。他是全方位的,因为生命是全方位的。我们是用全方位的生命来修行。所以佛陀一成佛,就开示了华严经,告诉我们生命的全方位的真相。

  修行的基础,首先人格要健全,人际关系要过关,要跟每个人关系都能处理好。心要柔和。人道的关系都处理不好,我们怎么能处理好天人,非人道的关系呢。这就是业障。人格健全后,才说,我开始修行。修什么,修灵性的生命。

  佛经讲的,全部都是灵性生命的东西。但灵性生命要发挥作用,就要靠我们身心健康来达到。在达到健康前,先要忏悔。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业障       忏悔)(五明学佛网:业障       忏悔)  

 一名小三的忏悔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傅味琴居士:供养为报恩 忏悔为成就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为我们被业障所缠的苦恼众生特地讲了这部 

 惟觉法师:忍辱与忏悔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分 

 慈法法师:忏悔要及时 

 梦参法师:哪一个法门忏悔业障快? 

 明一法师:正确忏悔免新业 

 梦参法师:忏除业障——《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二 

 如瑞法师:学以致用 惭愧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