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拨乱返正,为智慧正名,为佛教正名


   日期:2015/5/24 19: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修行的目的是证得智慧,成佛度众生,此乃佛教的宗旨。但现今绝大多数人不清楚智慧两字的实际意义,以为智慧就是世间的聪明才智,是意识心的产物,曲解和歪曲了智慧的真实本意。教外人士情有可原,佛弟子则误己误人,以盲引盲,败坏佛教。

  何谓智慧?智慧为梵语般若的意译,即智观有,慧照空,空有不二。也就是要同时观照有和空,达到空有不二。观照的有,不是世俗的实有,而是妙有;观照的空,不是顽空,而是真空,真空妙有即缘起性空就是智慧。

  观照不是意识心的观照,是身心对空有不二的体悟,是修行见道后的体悟。佛教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文字般若是佛的经教,有的经教讲缘起即有,是方便说,是不了义。有的经教讲性空,是究竟说,是了义。我们要分清哪些经教是了义说,哪些经教是不了义说,要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观照般若是见道后的体悟,就是悟到空性后对真空和妙有的体会。此种体会不是意识心的体会,是身心的体会,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实相般若是在观照般若的基础上达到空有不二,空有圆融,无为自然的状态。

  如何证得智慧?证得智慧需要经历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修道。此过程不是一生一世的修行,而是千百万世的修行,三大阿僧忯劫的修行。此修行不是仅仅念念佛,打打坐而已,而是一个复杂完整的修行体系,此体系中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缺一不可。简言之,戒定慧三学即是佛学,戒是以杀盗YIN妄酒五戒为基础,定是以禅定为基础,四禅八定还是世间禅定,不是出世间禅定,戒和出世间禅定才是慧的基础。即使是念佛,也有念佛的方法,打坐也有打坐的窍诀,要证得智慧,就需要我们找明师,名师不一定是明师。明师最起马是悟道的人,他走过这条道路,知道如何走,会引导你走向目标,证得智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智慧       修行)(五明学佛网:智慧       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