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佛陀点悟人生离苦得乐的54个解脱智慧


   日期:2015/5/25 9: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2_130727112335_1.jpg

  1. 我们要活在快乐的当下

  不悲念过去,不念于未来,于现前而活,则肤色清润。

  解脱智识:安住于当下吧!我们真实的一刻只是当下,宁静、快乐、觉悟、自在 —— 我们所寻找的这一切,只能在当下发现。如果连当下这一刻你都把握不住,那么已逝去和未来到的你就更把握不住了。

  2.世间没有常驻不灭的东西

  一起恶性,实在是无常啊!

  解脱智识: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遵循着神秘俄、无常的道理在运行;春天,百花盛开,树木抽芽;到了秋天,树叶飘落,乃至草木枯萎,这就是无常相。人也是一样的,有生必有死,谁也不能避免生、老、病、死、苦。

  3.消消气,怒火是不能用来煮饭的

  用力制心,破掉气怒。

  解脱智识:俗话说“一碗饭填不饱肚子,一口气能把人撑死”。回想我们所恨之人的一些优点,对于拙劣的人格弱点,视而不见,并且想想他的善良本质及曾做过的好事,如此,怒气便可能和缓下来,心中更会充满慈爱。

  4.你要对着镜子说:这辈子俺就靠你了

  己是己所靠,他人不可靠,能靠己之人,己得难得靠。

  解脱智识:不要总是依赖别人,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因为别人也有许多事要做。有的人也会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但别人只能帮一时,却帮不了一世。所以,靠人不如靠自己,最能依靠的人只能是你自己。

  5.做事要分轻重缓急

  应迟则迟做,应速则速做,是智应受乐,因所作合宜。

  解脱智识:工作要有章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轻重缓急。永远要把重要事情摆在第一位,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把全部事务处理得有节奏、有条理,达到良好的结果。

  6.能驯服野马的人,未必能驾驭自己

  听说:就是我自己,最难训练和约束。

  解脱智识:自我克制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一切美德的根本体现便是人的自我克制。如果一个人仅由本能和激情来支配,那么他极易丧失道德上的行动能力和良心的自由,他就会沦为强烈的个人欲望的奴隶。

  7.谎话只能骗人一时,却会损己一世

  人若作妄语,则犯实谛法,不怕来世苦,则比作恶业。

  解脱智识:俗话说,“一朝说假话,一世无人信”。的确不错,一个人一旦失信于人,就再也赢不来别人跟你的合作和对你的帮助。说谎骗人时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但此后张久的苦果却没人与你“分享”。

  8.星星主宰世界,能否容下日月

  嫉妒的念头,是世界灭亡的原因。

  解脱智识:嫉妒是前进的绊脚石,它既能绊倒别人,也能绊倒自己,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损人不利己”。嫉妒,是弱者的名字,它使我们无法肯定自己的尊贵,同样地也丧失了欣赏别人的能力。

  9.意志,决定你生命的坚韧度

  意志的力量,在有危险的时候,才会知道。

  解脱智识:人生就是一场忍耐的搏斗,大凡敢于向逆境勇敢搏击的人方能夺取胜利。而完成这一目标靠的是意志,因为意志是人体内的上帝,它驱动人的一切生理和心理的活动。

  10.要善于与他人和谐相处

  应学和敬法,贤者赞和敬,和敬住正法,不失瑜伽乐。

  解脱智识:与别人和谐相处,会是这个世界很好的接纳你,是你生活的自在和快乐。一个人在和谐的环境里行动,就像在顺风顺水的江中行船,要到达你想去的码头还不容易吗?

  11.因选择了不同枝丫,苹果才有青有红

  要详细选择修行的善法。

  解脱智识:选择不对,努力白费。所谓智者,就在于他知道怎样选择。命运是选择的结果,正确的选择可以造就生命中灿烂的前程,错误的选择可以毁掉生命的梦想而感受遗憾的苦果。

  12.忏悔如舟,运我们到解脱的彼岸

  人来忏悔罪,但受者心浊,嗔甚不受忏,是名积怨结。

  解脱智识:《菜根谭》里说:“盖世功德,抵不了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了一个悔字。”一念忏悔,使我们原本缺憾的生活,突然时时风光,处处自在,变得丰足无忧了,这就是能够常行忏悔的好处。

  13.凡是当谋定而后动

  考虑后才做,比较是好的。

  解脱智识:行事前如果你能够的准备和富有远见的策划,那么你就等于长了前眼,能预测出事物发展的大致过程;其实也等于你把一直无形的手臂,长长地伸向了事物发展的终端,对结果进行了有效操纵和控制。

  14.既然冬天已经来临,就莫穿着纱裙出门

  应该做合时的工作。

  解脱智识:成功的人将不是那些抗拒潮流的人,而是能预测并接受改变的人。我们一定要做出符合时势需要的决策,做出与世情相投合的举动,顺势而为。这样的话,不但人会助我们,天亦会助我们。

  15.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只想为着自己的利益的人,是不清静的人。

  解脱智识:人类之所以要过群居的生活,就是为了互相的方便。为他人尽力,即是为自己尽力,因为一个人在帮助别人时,无形之中就已经投资了感情,别对你的帮助会永记在心,只要一有机会,他们也会主动帮助你的。

  16.人生真相如底牌,任谁都想弄明白

  缘所造成的,一定照缘进行。

  解脱智识:人生是短暂的,人生是难得的,可人们对于人生的认识以及处事的认识却因人而异。你想知道生命的真相吗?你想了解宇宙的真理吗?佛家以其超世的智慧,告诉了我们一个“缘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7.生命价值在于含慧量的多少

  少慧心不坚,虽活一百年,不如有慧眼,活一日胜彼。

  解脱智识: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对人生有最合理的安排;他能明白事物的本末先后;他能在各种场合说出最合适当的话,做出最适当的事,表现最适当的态度;他能应付各种问题;他能见微知著,鉴往察来;他不但能自知,也能知人。

  18.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坚固之石山,不因风而动;贤者亦不因毁誉而有动。

  解脱智识:在核心问题上要持有自己的主见和正见,不因任何干扰和阻碍因素而改弦更张,坚持住你应该坚持的东西,真正把握根本,就不会惧怕任何挑战,就会走出一条自己的成功之路。

  19.死亡既然难免,那么如何面对

  在空或在海,或在山谷中,皆不能避死,死无处不侵。

  解脱智识:现今社会多教育人如何成功,但是很少有人传授如何超越死亡带来的恐惧。当前人类面临许多重要的生存问题,但由于死亡是生存的必然归宿,所以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再无痛苦中自然死亡的方法。

  20.勿以恶小而为之

  虽然小滴水,滴久瓶亦满;犹如积恶人,积久恶亦满。

  解脱智识:古时,有个偷针者和偷牛者被一同游街,偷针者觉得委屈,说:“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和偷牛者一块儿游街,太不公平了!”盗牛者对他说:“不要嚷了,我走到这一步,也是从偷针开始的。”

  21.你若能容难容事,弥勒拍肚称知己

  贤者忍庄严,勤者之行持,行者之大功,忍带来大乐。

  解脱智识:你若能容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能容下你。你不用心挤对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不会挤对你的心。这个世界是宽广的,你的心跟它一样宽广,你肯定会应了俗话所说的那句话:“量大福大”——这少你的心灵会是幸福的。

  22.报复,等于往怨恨的烈火上浇油

  在这世界里,无论什么时候,怨是不会因为抱怨而停止的。

  解脱智识:我们最好不要与人结怨,假使有怨,立刻要设法解除,不要老是怨恨在心。在一个冤仇链中,必须有醒悟者自觉地截断其中的一个环节,才能终止这种可怕的恶性循环,否则永无宁期。解除怨恨的唯一办法就是忍辱,就是宽恕!

  23.父母即是家中佛,子女岂可不孝养

  父母养育苦,而不孝父母,非法对父母,必坠地狱中。

  解脱智识: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因为父母年事渐高,很难说什么时候他们就弃我们而去。如果我们不及时尽孝,到时我们会追悔莫及的,岂不留下终生的愧疚和遗憾?

  24.修慎独功夫,做暗处君子

  汝若怖畏苦,汝若不爱苦,于露处隐处,则不应作恶。

  解脱智识:真正做到慎独并非易事,正是因为“独”从而导致很多人不“慎”。既然无人看见,自己做了也无人知道,那么我就可以放纵一下自己了。就是在一次次的不“慎”中,一个人的道德在滑坡,他的丑陋的一面在扩大,总有一天会滋生出罪恶。

  25.今天的汗不要等到明天流

  拖延到明天的人,一定衰退;拖延到后天,更衰退。

  解脱智识:要一直拖延的恶习,唯一的办法就是立即去做你应该做的事情。多拖延一分,事情就难做一分。“立即行动”,这是一个成大事者的格言,只有“立即行动”才能讲人们从拖延的恶习中拯救出来。

  26.坏人向你出冷手,要用炭火烤热他

  用好的方法,去对付坏人。

  解脱智识:佛教的以德报怨是要有忍辱功夫的。而佛家推崇的忍辱是通过了缘起的真理,而以慈悲心为基础的。绝不是屈服于恶势力之下的一般懦夫行为,更不是含恨于心而不敢怒形于色的无力反抗。

  27.百德勤为首

  于职位精勤,不放逸善理,适当养活命,能护所得财。

  解脱智识:勤为无价之宝,有益而辛勤的劳动总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基础,一切术业的专精与实业的成就也都在与勤奋地付出努力。而人生求乐的最佳方法也莫过于尊重劳动了,一切乐境都可以从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28.待人莫要失谦恭

  入于人群中,自未知他人,他人未自知,不应心自恃。

  解脱智识:那些在人性上冷漠傲慢的成功者,很容易遭受冷眼及突然的失败;而那些在人性上表现出谦卑和爱心的成功者,则得到人们加倍的尊敬和爱戴,并因此获得持续不断的成功。

  29.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薄底起家亦能摩天

  聪明有智人,以小资立身,亦如燃火人,初燃以小火。

  解脱智识:一个人经济上贫穷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智慧上的贫穷,即使我们至今还是个只有几个小钱勉强度日的人,但只要善动脑筋,肯下功夫,那么我们就不愁没有发达的前程。

  30.专注才有专攻,专攻才有成功

  要做事,就要认真地做。

  解脱智识:我们可以怀抱伟大的理想,但事要一步一步地做。只要专注做事,就会把事物专研得很透彻,成为行家里手,也就是古语所说“术业有专攻”。这样的人若是创造了突出成就,是不会让人感到意外的。

  31.智识是我们人生的灯火

  一般人,是给无明包围住着的。

  解脱智识:走夜路时你能看多远,取决于你手中灯光照射的范围;在人生的旅途中你能得到多少,往往取决于你能知道多少。要想得到更多的知识,就得用心学习和修炼,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学习和修炼的能力。

  32.说好话就能办好事

  说美好的话,会造成利益。

  解脱智识:好话与好事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让我们先把自己的语言练得内容良善,形式美妙吧,在实际应用中必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3.搞定自己,人生这篇文章才能定稿

  能战胜自己的人,是很好的。

  解脱智识:人最重要的是战胜自己,而不是去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坚强。人生的战场中,你自己才是最可靠的武力,向外求得的东西是不能维持长久的。

  34.在寻人启事上写上一个珍贵的名字:真我

  就只有自己,是自己所归趣的。

  解脱智识:一个人寻回了失去的悟性,就像在危险和复杂环境中突然发现了逃离的方法,外在的压力就像一座巨大的冰山豁然化掉。从前的一切疑惑和不快,都想冰块溶解一样消失得干干净净。

  35.有恩不报非君子

  知恩、报恩,是善的标记。

  解脱智识:人要知恩图报。一个不懂感恩的人,即使家财万贯,他仍是个贫穷的人;懂得知恩图报,才是天下最富有的人。报恩不同于还债,报恩之心贵在真诚,要让恩主体会到你是在用热情和善年对他进行一种回馈和交流。

  36.没有健康,其他一切都谈不上

  无病,是大财利。

  解脱智识: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要超过任何其他幸福。可以说一个身体健康的乞丐,要比疾病缠身的国王幸福得多。生命的健康是人生的重中之重,没有生命的健康其他一切都谈不上。

  37.母爱无敌于斯世

  母亲,是家里的朋友。

  解脱智识:女人是柔弱的,女人也是刚强的,母亲把柔弱与刚强巧妙地糅合成一层牢不可破的母子情结。母爱是女人直面坎坷、披荆斩棘的勇气和力量。这种力量体现在女人为了孩子而赴汤蹈火的大无畏牺牲精神上。

  38.贪欲是人生诸苦之本源

  能断贪欲,就是战胜一切苦。

  解脱智识:佛教认为,众生被贪欲驱使而产生的贪求营谋之动机,无非是为了获得利与乐。趋利和趋乐,可谓人类本性深处的本能性追求,而贪欲是人生诸苦之本源。我们要扼制贪欲、邪欲,激励善欲、正欲,这就是佛教的精神。

  39.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众生怕被刑,亦皆怕死亡,若推己及人,不杀不教杀。

  解脱智识:“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大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在世俗生活中,对生物资源的索取绝不要超过你自己的生存需求,不要危及被食者的物种生存,不要赶尽杀绝,不要暴殄天物,更不要无端残害生命。

  40.别人看得起,不如自己看得起

  大丈夫不可舍弃自己。

  解脱智识:别人看得起,不如自己看得起,自信能使你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保持奋发向上的劲头,如果你真的相信自己,并且深信自己一定能实现梦想,你就真的能够步入坦途,而别人也会更需要你。

  41.如果你在岔路口上寻求幸福,请走中道

  应该作福,福会带来安乐。

  解脱智识:通往幸福的路径就是中道:对人必须有兼利;对事情要恰到好处;在生活上要保持平衡,通过这条路线,你就能获得幸福,否则你只顾自己,人际关系不调和,想念太多,神经衰弱,你一定会伤脑筋。

  42.布施并不仅仅是无私奉献

  圣人说布施和战争是一样的。

  解脱智识:观音菩萨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超级名人”,中国老百姓都认为她具有救苦救难的慈悲精神。但我们却不能把菩萨简单看成是一个乐于助人、闻声拔苦的大好人,菩萨更是一位洞察人生、宇宙实相的大智人。

  43.捉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

  斩林莫斩树,灾害生于林,比丘应斩林,作无林之人。

  解脱智识:“捉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心中的八万四千烦恼魔军,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如何对治自我的心魔?般若的慧剑,一念的灵明,便能不动干戈而天下平。

  44.心怀爱心,胜过拥有一份好工作

  慈心,能支持这世界。

  解脱智识:在释迦牟尼的教义中,心怀爱心胜过拥有一份好工作。爱可释放心灵,无论多好的工作都不及一个人的爱,拥有一颗爱人的心可以轻易获得一份好工作。这样的爱能够散发光芒,照耀大地。

  45.在勇者面前,命运之神也会陪笑脸

  遇到重要的事,一定需要勇敢的人。

  解脱智识:一位哲人说;“勇敢减轻了命运的打击。”只要你决意做一个勇敢的人,对自己负责、对生命负责、对生命中每一场景负责,勇于面对人生中所有的逆境,那么,你就已经是一个成功的人了。

  46.有了知己,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

  知己,是朋友时常所需要的。

  解脱智识:缺乏真正的朋友,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友谊易得,知己难求,人们常说:“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有了知己,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

  47.当说之时就要说个明白

  不说太多语,不永远沉默,遇时则应说,不含糊之语。

  解脱智识:平常生活中我们要直说精简和适当的话,威尔到了与自己或公共利害相关的重要时刻,我们就要把话说个明白,把理讲深讲透,起到扭转局势的效果。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沉默是金——适当的开口是钻石。

  48.做该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该做的事是愚痴

  弃舍所应作,而作不应作,此放逸之人,烦恼则增长。

  解脱智识:无论我们要成为一个有德之人,还是要成为一个有成之人,都要把握好“该与不该”的尺度。人往往一念之差就决定了正误,也决定了胜负,我们不可不慎思慎言慎行啊!

  49.诚实,是一种天然无暇的智慧

  智慧的人,他会使心诚实。

  解脱智识:诚实不是有意而为的一种智慧,它是一种天然无暇的智慧,它往往能使人在无意中得到好多人挖空心思都得不到的东西。而失去诚实,也就等于放弃了这种自然的利益,同时也会带来额外的损失。

  50.无益之言,不停为佳

  无益百偈语,不如闻一偈,能令人寂乐,更妙好殊胜。

  解脱智识:听信谗言的罪过与近谗者的罪过是一样大的。我们一定要清楚,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耳聪目明,洞察搬弄是非的叵测居心,对事物做出正确判断,以免误听误信,误了大事。

  51.用智能方法处理感情问题

  世间被心引,心带世间去,世间诸众生,随心法之力。

  解脱智识:感情问题,如果我们只是从感情的表象去了解,就会受困于感情的多样化而掌握不到问题的核心。只有当我们理解到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最后关键点是人性深处的综合表现,是人性的本质,我们才能对感情问题做一个最忠实的评鉴。

  52.心灵解脱需靠己,因为己是囚心人

  经过训练的心,会送来幸福。

  解脱智识:是我们自己走进那心灵的囚室,因而我们的心灵必须自己从那囚室中走出来。我们应当借助自性智慧的光明,找出心囚的出口,走出来,走完这一段千劫不再的人生。

  53.金子虽能发光,却没有智慧明亮

  无财而有慧,亦能自活命;有财而无慧,则不能活命。

  解脱智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源头就一定会有清澈河水;但有清澈的河水而没有源头,清水也总有一天变成死水。智慧就好比源头,而财富无非是潭死水。智慧是永恒的生命力,它能创造出无尽财富。

  54.自杀是杀生的行为

  不要杀死自己。

  解脱智识:自杀是弱者的行为,是对生命意义无知的表现,其实一个人之所以想要自杀,不外乎太自私、太为自己着想,没有能力应付外来的压力。一个人如果天天只想“我”、“我想”、“我要”、“我爱”,就会感到生命很有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陀       人生)(五明学佛网:佛陀       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素食与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教对於病人的看法 

 唐仲容居士:人生四相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疾病的疗治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爱语是人生和睦的要素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从佛教推广友爱和乐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菩萨的人生观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儒自力的人生观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为善最乐的人生观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佛教」摸象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善生经与人生佛教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