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修行人不能缺责任感


   日期:2015/5/25 11: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道友问:自己在寺院做义工多年,不想结婚,但也没有勇气去出家,要怎么办?

  我想,要么你去结婚生子,要么就好好去出家。这样子比较好。这都意味着一种责任。修行不是放下看破就好,心里要看破放下,事情要做好,敦伦尽分。你只知道他看破放下的部分,他也有承担的部分。你看破放下世俗后,你就承担起弘法利生的责任。修行人要有一种责任心,这点很关键。

  有人学佛学了几年,东跑跑,西跑跑。都变成了老油条。一般年轻人,我都跟他们说,你们去好好上班,去奋斗,先给自己安身立命后,空闲时间不要浪费了,不要去看电视电影,一定要去寺院做义工,去听经闻法。千万不要弄得自己都很难养活自己,这样子越修福报越小,要很谨慎。

  修行一定要抱着认真的态度。为什么我劝人去上班呢?很多居士学佛,越学习我执越重,越自私。就想着,我要怎么消业障,我要怎么开智慧,培福报。满脑子都是我,我执,这就是很重的业障。以前我去拜访明海和尚,问居士学佛和出家修行有什么不同。明海和尚说,很大不同。居士学佛很自由,出家了,就要听师父的,师父说东,你就不能西。

  很多人都想着要自由,自由习惯了,就是放逸了,加上我执越重。在世俗中,你要看老板脸色,跟同事处理好关系。要知道,这就是破我执的过程。而且会养成认真做事,有自律的习惯。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自律,自己要能约束自己。

  约束自己以后,还要有一份责任。不要以为出家人没有责任。出家责任更重,你想要成就,要扛起的是更多的责任。要弘法利生,续佛慧命,付出要比世俗人要多出百倍千倍。所以才能当祖师。你也不要看出家人,他们最起码有戒律,有要求。修不好,还要把背因果。

  宣化上人要去香港前,虚云老和尚知道,他一去要回大陆机会就少了。就叮嘱他说,这么一去,一定要给佛祖老子争光,好好去度人度世。后来宣化上人还真的就从香港到了美国,几乎都没有回来了。为了在美国把佛法弘扬开来,自己到晚年,得了大病。这就是替众生背业来了。续佛慧命,这也是一种责任。

  目前你修不修不关键,一定要有一种责任感,一种付出心态,不要太自我。这就是一种基本的素养。当和尚一辈子,也要做一点事情来利益到别人。像白居易说的,且留慈悲与后人。古人讲的,立言立功立德。

  修行不是让你跑到另一个世界去。这不是佛陀的本义。你现在能听到佛法,那是历代祖师用性命换来的,没有他们给你传法。祖师之所以成为祖师,他们有责任感,知道要把法流传下去。为了这个责任,他们有的连命都不要了。尤其是禅宗的祖师,以及他们为法舍命的精神。这个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所以真正历史上的圣贤,全人类都是恭敬。就像印度人恭敬玄奘大师,日本人恭敬鉴真大师一样。

  你观察一下历史就知道,影响佛法的,有三类人。第一类,是高僧大德,他们的德行,艰苦卓绝的毅力,以及非一般的智慧。占据了最主要的位置。圣贤僧人中也有分为十种。比如靠戒律,靠神通,靠弘法,靠建寺等。第二种,是国王等有权利的人。佛陀在世时,就和国王有很好的交情。第三种,就是文人以及大富长者。

  比如佛教名山的确立,都是历代皇帝的功德。要在一个深山里盖大庙,不论在财力物力上,只有国家才能做到。比如支提山的建立,是明朝李太后赐建,而且让宫女把金银都拿来造了一千尊的天冠铜像,来奠定了支提山的。峨眉山也是李太后赐白银,匾额,造普贤铜像。所有的名山,都有历朝皇帝的恩赐。从这里可以看到。

  我想,修不修是一回事。在没有福德前,先去护持他人修行。不要想着,我自己修行就好了,你自己怎么修呢。太自我了,就容易与外界隔绝对立,这就是修行的障碍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责任感       修行人)(五明学佛网:责任感       修行人)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作个自在的修行人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行人的通病 爱清静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修行人必须学会管住自己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当代修行人与八相成道 

 仁清法师:修行人应该学会的四点 

 陈星桥居士:以责任感和自信心开拓人生——读《法华经》一得 

 明奘法师:所谓活佛,就是活着的修行人 

 能弘法师:修行人应注意的事 

 心律法师:七夕节话修行人应如何对待情感 

 药师山·紫虚居士:修行人要善用其心 

 月悟法师:真修行人,于他过失不生分别 

 传喜法师:修行人应如何面对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