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说一不二


   日期:2015/5/29 7: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南北各地都不怎么喜欢的是"二"。

  在各地方言中,"二"字打头的词都不怎么好。不是二流子、二赖子、二混子,就是二杆子、二愣子、要不然就是二百五、二皮脸(不知羞耻的人)、二五眼(没有眼力的人)、二把刀(即半吊子)、二二丝丝(优柔寡断)、二拉八当(犹犹豫豫)。

  此外,二心(异心)、二乎(畏缩、犹疑、没指望)、二话(阴阳怪气的话)、二婚头(再婚者),甚至二郎腿、二道贩子,也都带着贬义。

  再如成都话"二不挂五"(意为不正经)、南京话"二五郎当"(马虎之意)、西安话"二腻八争"(即做事懒洋洋)都是。

  二字打头的,也就二锅头(北京人爱喝的白酒)还凑合。

  其实说"一"的也不见得都好。一言堂、一窝蜂、一锅粥、一团糟就不好,一败涂地、一筹莫展、一蹶不振、一落千丈也不好。但是人们就是喜欢"说一不二"。

  为什么"二"不招人喜欢呢?因为谁都想当"一把手",当"老大"。老大老二,说起来差不太多,实际上地位差得远。比如"二房"就不如"大房"。事实上一说到"二",就有低人一等,或者差劲、不够档次的意思,比如"二手货"、"二婚头"。

  二手货未必就不好,二婚头也没什么不光彩,但给人的感觉却好像是吃了亏,至少意味着没钱、没办法、没能耐。有钱谁买"二手货"?有能耐谁愿意当"二把手"?

  不能"一",只能"二",总有那么一点"沦落"、"屈就"的味道。

  因此只要有可能,大家就"说一不二"。实在不行,就说"两"。比如上海人就把"二路车"叫"两路车",把"一二三"叫"一两三"。

  二和两又有什么区别?

  两,有"双方"的意思。比如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两败俱伤。更重要的是,这"双方"还是平等或对等的。

  "二"就没有这个意思,一说到"二",就有大小,就有先后,就有个排序的问题。

  所以,但凡平等或对等,就只能说"两",不能说"二",比如:"两岸"不能说成"二岸","两边"不能说成"二边","两面"不能说成"二面","两造"(诉讼的双方即原告和被告)不能说成"二造"。

  两汉、两晋、两宋、两湖、两广、两江(清初的江南和江西省),还有两党(执政党和在野党)、两极(南极和北极)、两栖(水中和陆地),也都是。如果说成"二",那么请问谁是"老大"?

  两,不但意味着双方的平等或对等,还有和谐统一的意思,比如两口子、两公婆。

  即便"两面派",也得把那"两面"弄得"天衣无缝",让人看不出来。

  所以"有两下子"和"二把刀"不是一个概念,"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也不能说成"二手都要抓,二手都要硬"。

  北京人甚至用了"俩"这个字。俩,是两人,不是二人;也不简单的只是"两个人",还意味着这两个人在一块儿。

  因此,说"他俩"、"咱俩",显然比说"他二人"、"我们二人"在语感上要亲切得多。尽管"俩"有"少"的意思(比如"俩钱"就是没多少钱),但这并不妨碍亲切感。相反,人越少,岂不越亲切?

  "二",就没有这种语感。它并不意味"少",只意味"次";也没有亲切感,反倒显得等级森严。

  实际上,"二把刀"是相对"一把手"而言;"二流"也是相对"一流"而言。"一把手"是能干的人(比如"里里外外一把手"),"二把刀"就不称头了。同样,"一流"是"上流","二流"就有"下流"之嫌,于是"二流子"就成了"下流货"的同义词。

  "二竿子"也一样。明白人都只有"一竿子",做事情"一竿子插到底"。如此,则"二竿子"就是犯混、没谱、愣头愣脑、傻里叭叽,还自以为是,也就是"愣头青"。

  二竿子也叫二愣子、二百五。"二百五"、有"半吊子"的意思。古时一吊钱一千文,半吊五百。但五百还是整数,因此再减半,二百五。显然,二百五比半吊子还要半吊子,当然是骂人的话。

  所以你别小看方言,也别小看禁忌,这里面讲究大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