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宗萨仁波切:福德带你接近实相


   日期:2015/6/5 21: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宗萨仁波切:福德带你接近实相

  福与非福

  当我们讲到福德,我们讨论的对象不单是一些很重大的事情,它也可能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俗事;这完全是相对的。

  譬如说你开车到某个地方并且顺利抵达,可是你却没有福气把车停好,你到处找都找不到车位。如果本来把车停好后,你的约会将带给你一些美好的时光,结果只因为找不到停车位而一切都毁了——这就是“缺乏福德”。

  不过,假设说,正当你一直找不到停车位,开车到处转的时候,你本来要进去的那栋大楼突然崩塌了——是因为你的“福德”,所以找不到车位。

  福德的相对性

  福德却实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们的人际关系、经济、政治、日常的世俗生活,甚至你说话的语调。从许多方面来看,它也是非常相对的。

  从中古世纪到现在,我们也许可以说因为我们拥有好的福德,所以我们有iPhone这样的手机;我们不必走老远的路去跟某人讲话,打个电话就行了。

  不过从另一个观点来看,像密勒日巴那样的人应该会同意,正因为我们缺乏福德,所以生在这样物质主义的时代。

  福德带你接近实相

  佛法的参照点永远是某件事情是否更接近实相真理,因此,任何带你更接近实相的,就是福德的行为;任何带你远离实相的,就是缺乏福德。它的范围可以从看起来很小的事情一直到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现在是以佛教徒的身分来说,身为佛教徒,我们会说,因为我们共同的福报,所以我们投生在一个仍有“佛、法、僧”概念的时代和地点,或至少仍有“佛”的概念。所谓缺乏福德可能小至当一个老师正要传授深奥的教法时,你打盹了半秒钟,或者有人咳嗽,以致于你没听到。

  基本上,任何带你趋近实相的行为或情境,就是“福德”。那么我们需要怎么做呢?修行之道因而铺展出来。因为我们需要更接近实相,任何带我们越接近实相的事,我们要试着去作;任何带我们远离实相的事情,我们尽量避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