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文字道:字字皆有道,悟字改命运(四)


   日期:2015/6/8 11: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念

  “念”,“念”字是“今天的心”。每个人最重要是念今天的心。

  为什么每天都要念自己的心?因为过后再反醒就有点来不及,当然也有效。当时就念当时的心,就能把当时的心清理干净,你的“念”就是现在的心。念你现在的心,正应了“关心”这个词。你要关心,就看你心灵的大门是否关闭。你关心什么?你不关心这件事你还关心什么事?你关心了就顺利;你不关就闹、就动。动了就乱,叫“动乱”。

  所以你要“念”,就念今天的心,可不要念别的心。你今天心很重要,关键在于你的念头,关键在你念不念。要念念不“忘”――“亡”、“心”。不要忘了你的心,是否给杀掉了。

  志

  就像每人有个“志”向,你最大的志向莫过于“士”、“心”。“士”就是杀的意思。谁能有士心?就是“有志者事竟成”。能杀心的人就是敢于向自己心灵挑战的人,把自己的心清空,空能带来妙有,你很多理想会很容易实现,叫“士心为志”。

  现在的人说我有志向、我有志气,实际上都用错了。古人都只用在心上,如何向你的心灵刺杀。

  号、吹(歌)

  号淘大哭的“号”,也是号召的“号”。“号”的人是嘴上吃亏,“号”是口和亏的一半,包括喊号子,肯定耗力,容易沙哑。所以这个字很有意思,上面是个嘴,把嘴挡住又是个吃亏的“亏”,所以嘴上是吃亏的。那些能张罗、能喊的人是不是嘴上吃亏的人?而且这种人嗓子上先吃亏,沙哑,然后现实中让他无力,特别能喊的人往往是乏力的,容易得说话疲劳症,累的时候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号”就耗气。

  包括唱歌一样也是耗气,“歌”右边是欠缺的“欠”,也耗气。“号”可以理解为哭喊、号淘、叫喊,告诉你,你要在嘴上吃亏。那些喊口号的人也是嘴上容易吃亏的人。你看,那些吹牛的人是不是爱喊口号的人?喊口号的人是不是能吹的人?能吹的人是不是“嘴”、“欠”两个字的组合?所以吹牛的“吹”是“嘴”、“欠”。“号”是嘴亏,告诉你口是最重要的,因为口是业障。

  固

  固执的“固”告诉我们,把“古”人的东西都用“框”框死了,这个人是固执的人。

  试想想我们现在学古人是不是都学死了?没有一个人活学活用的,有多少人能灵活多变?往往用现代人的观点去考虑古代人的意思,用现代科学去研究古人的真理学,那就是驴头不对马嘴,怎么能研究得通呢?!这种人是固执的人。把古人的文化用框框起来,你就错了,因为这是灵活多变的。古人是一字多义,字字句句闪金光。

  只有理解了古人的文字,才能找到因果。那是故事的“故”。“故”就是因果。所以不要把古人的东西用“框”框起来、框死了,因为一旦框起来,把它看死了,我们就是个固执的人。

  忿、怒、倔

  忿怒的“忿”就是分心,把你的灵魂给分出去了,把你的心灵给分出去。忿怒的人,往往是发完脾气内心乏力。把心分出去了,能不累吗?

  当然这个字,还告诉我们另外一种做人的方法,当你遇到特别生气的事的时候,要学会分心,你分分心就不忿怒了,把事情躲开,把思想赶紧转移,不要针对。不能分心,人才有忿,就把心分出去,你的心就不灵,就容易有灾难。

  人一“怒”,就是奴隶的心,越“怒”越容易被奴隶。爱发脾气的人、爱发怒的人容易受奴隶一般的罪。

  就像倔强的“倔”,是单立人加委屈的“屈”字,告诉你,越倔强越等待受委屈吧,“人之后”就委屈。当你不如人的时候(当你“人在前”时,你受不了委屈,所以“屈”字在后),当你人在下面的时候,对不起,等着受委屈吧。所以很多将军,自己当官时不会受委屈的,当人在别人之后,有了皇帝,或者上边还有大领导在前面挡住的时候,记住,人家是以柔克刚,你就要受委屈就像岳飞一样,你总要有“在人之后”的时候。你只要在人之后,委屈就现到眼前了。

  你什么时候受委屈呢?倔强的“倔”也告诉你得非常清楚。什么时候做奴隶呢?“怒”就是奴隶之心。你要怒,你就对你的心发脾气;可不要对别人的心发脾气。这就是愤怒的“怒”的另一个含义,向你的心发脾气。因为心是脏的,所以叫心“脏”(zāng),也叫心“脏”(zàng),一个字。你要对你的心发脾气,你的心才能清除得彻底。

  为什么必须的“必”是一把刀?而不是用笤帚,更不是用别的工具,因为刀是最狠毒的,用刀来清除心灵,用刀子般忿怒地心对待心灵,你才能树起雄心壮志,向自己的心灵发起挑战。如果你没有这种怒心,也不可能做奴隶的主人,能把一切降服。

  所以,你要忿怒就是对着自己的心,这一个含义。第二个含义,你要老发脾气,就准备做奴隶让人欺负吧。

  恩

  “恩”,因为有这个心,感恩的心,你得“恩”。“因”、“心”而“恩”,古人告诉我们一切的恩惠和因果都在于你的心。什么原因的心?就是感恩的心。什么是感恩的心?感恩的心就是对一切万事万物的感恩、感激之情。

  我们不要认为,我们所得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即使是一家的亲人也不要这么认为,人家为我们做了什么,都认为是必须的、应该的。

  只要有感恩的心,你的人生就会把自己降到很谦虚、很低的位置,你的生活就会很畅顺,你就会觉得别人都那么好,因为你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因为感恩而得“恩”。

  为什么谢谢的“谢”是一个语言加一个射剑的“射”呢?一样,感恩的时候自然要感谢、谢恩。当你谢恩的时候你得“恩”。这个字告诉我们,语言感谢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所以常感谢别人的人容易得福报、容易得幸福的,因为感恩。

  试问问:我们对自己身边的爱人感恩过吗?我们对身边的父母感恩过,对孩子感恩过吗?孩子给你带来欢乐,你忘记了,没有感恩,于是他魔性大发,今后变成小魔头来魔你;你对爱人没有感恩过,爱人一直支持着家庭平衡,让你无忧无虑,你可能也没有感恩。

  万物皆有灵,你有一颗感恩的心,万事万物都会感激到、感受到你那颗感恩的心。

  只要感恩容易,你就会降到最低,有一颗感恩的心你才能低调做人;有一颗感恩的心,你才容易满足。所以感恩的心是容易带来恩惠的。

  法

  “法”,到底是什么法?“法”字,“上善若水”,三点水在左边,随和、随法,因为“上善若水”,因为“仁者无敌”(“仁者”是二个人,敌人再杀只能杀掉一个,还有一个你没有敌人,“仁者”是遇不到敌人的)。

  还有就是用“土”把私心盖掉,古人讲“法”就是讲如何把私心盖住,一切法门都不离此法,只要应了这个“法”字,这个法一定是正确的方法。

  能让你的私心萌发,不讲心,只讲技术,让你充满欲望,用技术的方法、或某某练功的方法,达到治疗疾病、达到崇拜领袖和师父,这都不是正法。

  正确的方法——如何蒙住私心。而社会上许多方法都让你蒙起私心。

  什么什么方法能给你带来多少恩惠;什么方法能让你发财;什么方法让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说你练吧,练完了能看到释迦牟尼光环,看到某某师父的光环能让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它不讲如何让你把私心盖住,这个方法一定是歪门邪道,它不是正法。

  所以这个“法”字已经告诉你,能把私心埋在土里,永不萌发,这就是“上善”的方法。但是还要浇水滋润它,但不萌发它,上善若水。

  治、疗

  就像治疗的“治”,告诉我们三点水要随和,右面治你的私心、治你的嘴。没有私心的人肯定是没有欲望,没有那么多欲望就没有那么多情感。

  你看情感重的人,无论是善人、不善人,包括恶人在内,都是容易得病招灾的。而那些没有私心的人保准健康,为什么?无欲则大。

  抱着欲望,不符合你的想法就觉得伤心,就认为别人受苦这是不对的,这也叫“私心”。为什么天要应了你的心呢?天有天的道理。很多人说,他不像我想像的那样,他就应该怎么样,结果他没怎么样,我就揪心,这种人还叫“私心”,因为没符合你的心,你不高兴,那还叫“私心”,没符合你的欲望。

  “治”,治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所以治嘴也很重要。治私心还要练随和,这三方面,是治疗的“治”字。

  “疗”是把一切有病的、揪心的、有烦恼的放下了,却就能治疗疾病。

  很有意思。古人把如何治疗疾病也告诉你了。如何治?治什么?治私心。我想古人治病可能不用医药,因为他知道病往上串,就是患者的“患”,他把这个心一拿掉,他发现病就好了。

  修心都能成佛、成道、成伟人、成圣人。疾病和伟人、圣人之道何也?不能放在一起。

  所以我总是坚信,以圣人之道治庸人之病一定是妙不可言,一定是微不足道。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给别人治疗疾病,我倒发现没有见效的很难找到,证明了古代文化的灿烂和辉煌,说明古人说的是真理,不是概率,没有例外,而且不可以有例外。如有例外,古人绝不会落笔成字,这就是古人严谨的科学态度。

  而现在的科学态度只要百分八十、百分之六十就觉得概率高得不得了,但仍然不是真理。所以“夫子之见”就是规律的“规”字,规律就是“夫子之见”。夫子讲什么?夫子讲文字。去哪找夫子?孔夫子、老子都不是夫子,因为那时早已经有了文字,我们只能从这本简单的新华字典看到古人的智慧所在。

  所以治疗疾病,包括心理学也沿用这个方法,把郁闷喊出来、说出来,确实有疗效。

  为什么所有宗教都有反思、反醒、思过?所有的宗教,为什么连毛泽东都说要自我批评?一定是他们个人修正人生的一个方法。

  闷

  “闷”,“门”里加个“心”。老子有一句话,“世人查查,唯我闷闷;世人明明,唯我昏昏”。世人都很明白世间的道理,但“唯我闷闷”,这个“闷闷”我觉得,就是把心灵的大门给关闭,就是“关”、“心”这两个字。而别人都把心灵敞开,做事情,想身外的事,而圣人只是独善其身,只活在自己的心中。

  为什么有一句话“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这不是悼念别人用的,就是让我们只活自己的心灵世界,因为那是你的心啊,你活的心,那是你啊。你不活那,那个是你的,别的哪个是你的?所以古人说的话是很神圣的。

  你说你的心不是你的,哪个是你的?你说儿女是你的,还是财产是你的?哪个你能带去?爱人是你的?房子是你的?哪个都不是你的,只有你的心是您的,这是你的。所以你不关心你的心,关心别人的东西、别人的事物、别人的是非,有用吗?那不是你的。

  佛教有句话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而那个“业”就是“心业”。

  “心业”又有“善业”和“恶业”之分,两个“业”都有障,叫“业障”。

  有“心”就有“业”,有“心”就有麻烦,那个就是您。你只有把那个关好了,你心灵不往外发泄能量,你才会很健康,命运才很好。

  所以人关心就是把心灵大门是否关闭,做到“世人查查,唯我闷闷”,世人都很聪明,但是只有我就把心灵大门关上,我就没有心情,我就给闷住。这个劲要一股闷劲、傻劲,非常狠的劲。

  这个门是很难关上的,太难了。所以修心的人难,叫“难道”,“道”是最难的。没说难于学习,没有,难于聪明叫“难聪”,没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道”是最难的。

  闭

  闭,财产的“财”带着“才”,才华的“才”带着“才”,古人说你给关上,不要暴露。你有才华不要显露,因为枪打出头鸟,你有多少才华,先让别人显露,你不要显露,永远在后,你今后就越走越向上。很多人因为自己会,都说我来吧,实际上有显露。闷不住自己的心,没有那股闷劲,人生很难往上走,你就露了。

  “露”,就是流露出去了,有漏洞。敢于向自己挑战,永不显露,能不显露则不显露,实际不行再显露。显了就露了,露出来是不好的,闷住那是你自己的。就像你把心灵留住到一定程度,心能不灵吗?!

  你天天干这干那、想这想那,心怎么能灵呢?!心是烦躁的、乱的,不能形成激光般的力量。

  人家圣人老不用心;一旦用心,一念即灵。你天天想这、想那,所有能量都散失掉了。本来人人具足、个个圆满,但你都散掉了,你再想怎么能灵?!这种人是不能实现理想的。把所有才华要闷住。

  信

  “信”,“人”、“言”可信。记住任何人说的话都要信,古人做人是这样,他从来没有不信别人的。这句话表面上是讲信用,同时告诉“人”、“言”代表天理。古代修行人从来都是拿人不当人,当什么?当天理的提示。

  这里讲些示例,比如,你到哪里,人说别去了那边要下雨,实际上可能不下雨,但这人代表着某种提示;有的人婚姻父母绝不同意,你不要敢去尝试,尝试完了那叫逆了天,父母代表天意。

  特别有人反对的事,你要真的干了,一定有挫折。因为人代表天,人有灵性,人比动物灵,人也比书、桌子、板凳、石头灵,所以人的话是要听的,所以叫“人言可信”、“宁可信其有,不要信其无”。

  什么叫“宁可信其有”?人说的你要听进去。你要听不进去,记住,你就进去、掉进去。所以要有人反对,过去说这预示着挫折。反对的声音有多大,挫折的声音、未来就会有多大,它是种提示。要是你很顺,谁提示你啊。

  所以从这里,我们要学会修心的天理的学说。天理说有人反对,你要注意了,这里可能会不太顺。反对的越多,今后可能越不顺的一个道理。

  好

  “好”字,“女”为先,“男”为后,才叫“好”。

  能谦让女人的人,往往这个人的命运的比较好,谦让女人的民族、地区,包括社会、国家,你看看,是否他们的经济会比较发达?因为原始社会是女性社会,有一个相当漫长,那个漫长不是以千年计算,是以万年为计算的。

  “女”先“男”后为“好”,谦让女人的人才是上上之策,这叫谦让弱者。强者把弱推在前面,强者才能更加坚强;同样也代表阴阳平衡,只有阴阳平衡了才能好。阴阳不平衡,在中医上,就是得病;在事业、命运上就是灾难。

  图

  在五行中,冬天主收藏,冬眠都在冬天,没说夏藏的。冬藏,在五行中很重要。冬天又主水,水藏起来,在地下。地下到一定程度都有冻层,都有一定冻层。

  冬天是“图”,是计划的最好时期,叫“冬图”。所以现在人的习惯应了古人一点,叫年底做明年的计划,要“谋图”。

  “图”在古代有树宏图、树计划,也叫养精蓄锐。冬天人不要发力,冬天适合蕴藏,把身体养好,冬天容易养肾。

  但现在人并不知道五行的规律,所以冬天不注意藏,包括藏住精神,包括消耗体力的行为和行动。只要能做到冬藏,才应了“图谋”,“图”叫“图谋”。冬天适合做计划,夏天做计划一般不太顺。冬天是图,冬天是沉下来,不要做,慢慢等待,蕴藏自己计划,保持养精蓄锐的状态。

  春天适合播种,包括动物交配都符合这样的原理,古人“图”字都告诉你了,冬天,冬主收藏。但人往往不管这些理,一年四季也不分季节,随意地做任何事,这是没有规律的。

  盼

  “盼”,左面“眼睛”,右面是“分”。什么意思?分离。越盼越分离,盼什么不来什么。

  还有希望的“希”是很少人能望到的,简称“希望”。希望要再大了,古人衣服都穿不上——×,衣服。如果你要望,你就想连衣服都穿不上的痛苦,那叫什么痛苦?叫地狱之苦,你就望这件事,就是下地狱,行地狱之行。原因告诉你,只有极少数个别人能望到,那就是没有欲望的人能望到。因为他欲望少,一望就成功了;你的欲望大,一望就消失了。越望越消失,越盼越分离。

  所以我们讲的很重要的学说:叫盼什么,不来什么;怕什么,来什么;喜欢什么,没什么,怨恨什么,就招惹什么。越恨,越来;越不喜欢,越来;越想要,越得不到;越不想要,越得到;越在乎,越没有。结果圆满还来自原来不在乎的那些事,叫“满不在乎”。要想圆满,不要在乎;要想盼望,你可别有盼望心。

  同时要把盼望心,要有“八”、“刀,”乱刀之下把自己的欲望斩断就是盼望的“盼”。斩断所有的欲望,不可以有欲望;要把欲望全部斩断,你才能望到,那叫“盼望”。

  但现在人,越盼,越着急;越有欲望,越实现不了,所以人生要这样发展下去只能是越来越苦。因为你越盼越不来,越盼越相反,当然与自己的愿望不相符就是痛苦。

  假如你没有愿望,假如你是希望自己连衣服都穿不上——“希”,那么只要穿上衣服,你就觉得很幸福,才能做到知足常乐。

  假如你所有的欲望都用“八”、“刀”,“八”、“刀”是最大锋利,数接近九的状态,都给它剁碎。记住,欲望是可以剁碎的,叫“放下屠刀,方能立地成佛”,但手里必须要有屠刀啊,没有屠刀怎能成佛?!

  欲望没用狠毒的心斩断,不用刀子般的狠毒,如何斩断你的欲望?!所以那些狠毒的心如果他要成佛一定能很快成佛,因为他只要把刀刃对准自己的心灵,他就能成佛。而那些柔软随和的人不愿望斩断自己欲望,斩断又扭扭捏捏、不舍得,斩断了又还有,所以他怎么能望到?!这种人就是心肠软的善良人,又是充满的欲望的庸人、俗人、世人、小市民,是很难拥有幸福的。他是用柔软心,没有用盼望的“八”、“刀”,而且有强烈的欲望心,又不知如何消除这欲望心。

  古人就在这一个字中告诉你,要“盼”,就“分”。

  但是你要把以前的盼望心斩尽杀绝,叫置于死地而后生。所以才有绝了,才能望,叫“绝望”,把一切都想尽、想绝了。想到绝境,大了不就是一死。把死看开了,人还有什么看不开的?!不过就是那点事。把一切往绝里想,那叫绝了才能望。

  而越希,越望不着;越盼,却越分离。这个字破解的原因就在这“八刀”里面,盼望的力量和“分”的力量成完全的正比例。心有多强烈,持续时间有多长久,分离的力量就有多强大。

  有些人盼望孩子,结果越盼望孩,子越不懂事;越盼望,越不实现;即便懂事容易实现,也要远渡重洋,必须在身体上和你分离,这个“分”字是真实不虚的。你只要“盼”,一定“分”;你要怨,一定是怨憎会,叫怨憎会、叫爱别离。因为有盼,一定是希望他好,越爱越分离,佛教八苦里有一个“怨憎会”、“爱别离”。还有,盼望,也是求,叫“求不得”。

  我接触佛教的人,很少有人对“八苦”是这么理解,他觉得人生那么苦,越求越求不来,但是实际上他还求,他还在充满欲望的求,他不知道机要在哪里,同时破解的方法还在这里,他找不到。

  你看这一个字告诉你,“你盼”,让你看不见;但是你把它斩断了,都能看见。为什么一刀不行,两刀不行,用的是“八”、“刀”?也就是说,无数多次才能把欲望心斩断,一刀是斩不断的,所以越盼越分。

  盼望的人也要受着苦,所以你盼望的人是不顺的人,你的刀不向自己开火,就是现实中让他痛苦。所以,盼望的孩子,多病;盼望的领导,下台。盼吧,那就是自然力量的让他受苦,这个苦就不好受,还不如你让他受,不如你让自己的心先苦,叫“苦其心智”。

  “盼”,是一个很深奥的字,读懂这个字才能开悟人生。“开始觉悟”叫“开悟”,可不是“大彻大悟”。有些人说“开悟”了,只是“开始觉悟”了。但是一般的人,“觉悟”的边都挨不上,所以“觉悟”是很重要的。所以“开悟”是对人最高的奖赏和评价,这人开悟了,就是开始走觉悟的道路了。

  含

  “含”,是“今天”的“口”。口业是最重要的,不然敌人的“敌”为什么有舌头的“舌”。灾害的“害”主要在于嘴,“主”、“口”为害,里面有个嘴。只要含住今天的嘴,应了“沉默是金”这句话。后面一般跟着一个字叫“含蓄”,“蓄”是储蓄的“蓄”,蕴含着生命的能量,所以一般人叫静修、闭关。

  为什么闭关?把自己能量含住。多说,耗气。就像中庸的“中”为什么嘴上贴封条,能理解“中庸”的人太少了!出于无奈之举,告诉你,别瞎说了,你也不知道。你要说,只能往中间说,这是第一含义;要不就贴上封条别说了,这就是“中庸”。沉默符合“中庸”,那是空,那是灵。

  舍

  “舍”字,有几种拆解方法,第一个,“人”、“干”、“口”。过去认为“舍“的人一定是口干舌燥给人讲道理,因为讲道理一用一辈子,解决了一生的问题;而且得一个智慧,越用你的才德越大。你的丰收是远不止这些,你都不知道这辈子有多少丰收,因为你有了大智慧,结果财运越来越大、贵人越来越多、儿女越来越兴盛,哪能是钱财来衡量的呢?!

  所以过去人为求“法“而不惜千辛万苦,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不惜舍家带业,不惜皇位都不要了,只要得“法“,因为得这个方法能得永恒。所以过去的人,讲这个道理能用一辈子。这种人是”大舍“的人,讲得口干舌燥,叫“人”、“干”、“口”。

  还有这里,是“人”的“舌”头。实际人是自私的,愿意给别人讲自己修行成功的秘诀,愿意把自己化解灾难的方法告诉别人的人,太少了!我发现,愿意给别的什么都容易,但是确实是当你知道一个天理愿意给别人的人,一定很少,不愿把方法告诉你。不像有些老师,他的知识本来是学来的。

  而自己悟出来,经历那么多艰辛万苦、那么多坎坷得出来的觉悟的道理,他要给你讲,那么他受的苦太苦了,他把这些痛苦凝结出来的人生智慧告诉你,他能是不舍的人吗?让你不会再有那么多痛苦,让你绕道而行,这怎么能不是“大舍”呢。所以过去知道的人,为什么叫“矢口”?不说这个道,所有的经文为什么不把“道”说透?让你去感悟。

  为什么文字我们天天学习,没有感悟到?凭什么?他让你自己去悟,而绝不会一张窗户纸,他给你捅得淋漓尽致,让你直接看见光明。因为不自己悟出来的,人不知道珍惜啊。他觉得不过就是那点道理,你知道这些道理迷惑了多少人,也就是千千万万的人都输在这里,所有的灾难都因为这件事而形成的。

  所以过去我始终在琢磨,为什么知道的人“矢口不说”?到底我们在这说“道”,是否有背(悖?)于天理?我们只能走地藏王的宏愿,宁可我下地狱,天机是不可泄露的,泄尽天机受何处罚呢?不得而知。

  但讲“道”的人是真舍的人。他到底舍了什么?也可能为了讲道生命都舍出去了,有人眼睛都舍瞎了,但他依然矢志不渝,这种人怎么不是大舍呢?那叫“道尽天机”。所以能舍的人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因为没有人直接做,而古人也是很含蓄地讲天道,不直接给你讲。

  佛教也没有人这样讲佛教,道教也没有人这样讲道教,只是点到为止。为什么?这里给我们个人努力的机会、给个人去感悟,感悟的你才会珍惜。因为感悟,一定要付出惨重的人生代价。那种惨重,一定远远超出您的想像,只是他不说而已。那种惨烈,一定是“苦其心智”,然后又“劳其筋骨”,而“饿其皮肤”,甚至绝望,甚至有几次死亡之灾的人才能感悟出人生的真谛。

  所以古人说知道,“矢”、“口”为“知”,不说呀,让你去悟。扔了一些字,扔了一些词汇,你自己去感悟吧。包括达摩给慧可感悟,他也仅仅说,“把心拿来,我帮你安心”,他决定不会告诉你,你哪有错误;我应该怎么告诉你,能把你心灵垃圾清除得非常彻底,他不会那样。为什么?这里,我自己都不得而知为什么,但我肯定知道,这些人绝对是冒着天下的风险,把天机泄露给他人,所以我觉得“舍”是讲的“人”、“干”、“口”,这种人是有风险的。

  怕

  “怕”,心主神明,“心”、“白”为怕,就是神明空了。所以“怕”的人,命特别惨,善良也没用。“怕”就是魔将侵入,你要是“怕”,就安排特横的人、蛮横不讲理的人,要么在你单位、要么在家里来直接平衡你。哪怕对方是很善良的人,因为你怕,他魔性大发,他控制不了,对你发魔,起魔的心性。

  “怕”,古人说的很透彻,就是“心”、“白”了;同时心是没有力量的、没有神明的人,肯定就是胆小的人。从这个机要中,也可以得到有的人得心脏病如何治疗的方法。

  怕,“心”、“白”为“怕”。老鼠害怕,过街人人喊打。老鼠也就是偷吃点人扔的、剩的粮食,即便是它偷你家的粮食,哪有猫偷吃厉害?!猫直接偷你家的美味,你为啥不恨呢?你为啥不杀它?因为猫不怕,能在你怀里打鼾。猫不怕,老虎狮子不吃它,猎人不打它,没有动物杀他。

  兔子也漂亮,兔子也“怕”,吃饭都哆哆嗦嗦,吃个草紧张得要命,它不长寿,三年到天了;它纯洁,受伤害,打猎就打兔子,兔子肉最好吃。所以善良的动物、胆小的动物肉都好吃。羊肉,羊也善,好吃啊。老虎的肉好吃吗?骚,因为它狠啊,不好吃。所以善良招人欺。为什么人爱吃唐僧肉?他善良,善良吃着补养。羊肉大补,是一个道理嘛。这人恶狠狠的,心里都有脓,你吃着恶臭的东西,不香。

  所以什么肉好吃?善良的肉好吃。猫善不善?不善,猫要呲牙咧嘴。猫忠不忠?不忠,猫一点都不忠,它离开你到别人家一样,有奶就是这样的。但是猫因为放松,它翻起个来打滚,伸懒腰洗脸,那简直是太放松了。人对猫来说就是妖魔鬼怪,人什么动物都吃,杀什么都敢,但猫根本不下肚,敢在你脑门上睡觉打鼾,而且打的呼噜比你声音还大。所以为什么猫有九条命?它不怕呀,一点都不怕,所以笑面的是虎,这种虎是很厉害的,以后会讲“笑”字。

  笑面为什么是虎?老虎笑面,狮子笑面,不是万物主就是九条命。你看那些哆哆嗦嗦紧张的动物,太倒霉了,倒霉透顶了。所以好人干了很多好事,因为胆小也按坏人的下场论处置。所以天理不是看你的行为,天理是公平的,是平你的心,不看你的行为。不管你做了什么,你怕了,他就要惩罚你;你高了,他让你低;你低,他让你高。

  “怕”是缩的心,“缩”是招惹,叫怕什么来什么。但是要用盼望心,你就是觉悟的人。相反,你为什么要怕呢?假如你相反出盼望心,你就是逆为先,你就懂得圣人是如何修心的,他把“怕”变成了“盼”,把“盼”变成了“怕”。所以当得到好处,要愧之。像鬼那样怕,结果越怕越招,甚至还说本人有罪,何德何能,越愧越招,所以他得到好处就越来越多。所以我敢说,和坤一定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否则他不可能有那么大的福报,越得越愧之,才能越得越多。

  而那些想得到财物的人、想贪污的人,一定是心越有欲望,越少才平衡。因为越盼越分离,愧之!像鬼那样害怕,就是怕什么招什么,越盼越分离。所以古人是反着用的,古人的智慧就在文字之中。

  恕

  “恕”,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错误,所有的“过”,过了一寸不平静都叫“过错”。古人定义“过错”是非常非常严格的,不是你干了什么。心有一寸不平静都不可以,必须像水那样平简称为“有水平”,要做一个有水平的人,要如如不动,要淡定,心中不起一丝波澜,你看古人是不是都像伟人一样,具有伟人一样的素质。

  而现代人往往不是这样了,往往是“过”了一寸,不要说“过”了一寸,是天天“过”,“过”了有好几丈了,自己还不觉得。觉得我心情挺好啊,高兴也叫“过”,忧愁也叫“过”,不平静,有涟漪都不可以,何况是波澜呢!

  所以人有“过”就会犯错,叫“过错”,过了一寸不平静就叫“过错”。

  有了“过错”怎么办?“恕”,告诉我们,如果你有这颗心,天就会宽恕你。什么心?那就是宽恕的心。你过去小心眼不原谅别人,你心不宽,老有私心,天怎么能恕你?!所以叫“恕你无罪”,也就是说,如果你有宽恕心、宽恕别人的心。你还怨恨别人,对世间很多事情不理解,耿耿于怀,你都不宽恕别人,天怎么宽恕你?!这叫“寃寃相报”,这叫“因果关系”。

  很多人过去不宽恕别人,记住你有是非的时候,天也不宽恕你。为什么成佛的人,拿魔当佛?什么叫魔?杀父母也不可以仇恨,还要拿魔当父母一样尊敬爱戴,这样的人才能成佛,这叫度尽众生。这样的人你能爱吗,你不拿他当佛,你很难成佛,这才叫“宽恕”。你把魔给宽恕得像佛那样,还敬仰他,得,天地宽恕你。你没罪怎么宽恕?让你的路更加宽。要是你有罪就饶恕你;没罪让你天地更加宽广,叫“宽恕”。要么给你“宽”,要么给你“恕”。你宽恕原谅过别人吗?

  所以为什么人要忏悔?我要原谅别人,不跟别人计较。为什么要度尽众生?把一切都乐着来观,叫“乐观”。

  “乐”也是修行的道,叫“乐道”,津津乐道。把一切挫折和磨难都微笑着一一再现,用观察的力量,微笑着将它们观、将它们消除,你才是真正的宽恕。做一个宽容的人,宽了就能容,容了就能化,叫“宽容”、“融化”。你要有宽恕别人的心,天一定是不罚你,你有罪天帮你担着,你要没福,天给你更广阔的人生之路。

  贪(强)

  “贪”,“贪”会污染我们的心灵,叫贪“污”,“污”是污浊了。但古人说你要“贪”,“贪”什么?财、色、名、食、睡,也就是这五毒。人有那么多苦难,你就是“贪”。古人说“贪”也是今天的宝贝,不代表明天,因为你对明天还不知,只是满足了你今天的某种欲望。所以“贪”只是代表今天的心,提示有贪心的人,明天可不一定。

  “强”,告诉你“弓”虽然强,他不说结果。你明天能强吗?要落下去的,但他不说。告诉你,这个都悟不出来,怎么给你讲道。

  “弓”虽然强,“贪”是今天的宝贝,是宝贝,没错,古人也承认你贪的这个是宝贝,但只是今天的宝贝,不代表明天你比别人多,今天贪了明天让你亏,因为“贪污”的“污”后面有个亏。好,别着急,你今天有多少贪心,明天就让你有多少匮乏和吃亏。

  有人说我艰苦朴素,为什么我贫困呢?记住,你艰苦朴素的背后有贪,为什么?因为你不舍得往外花也是一种贪,你把它占为已有,不愿意失去,也是贪。贪,你后来能不亏吗?就应了“省一省,窟窿也一样等”。所以你要贪了,你就被污染了;污染了就要吃亏,亏像水一样,一流就没了。所以一般省的人,一流就是一大堆,控制都控制不了,一次性就送给了医院;一次性被人偷走、骗走,这叫亏,结果这一生是亏的。

  “贪”是把今天的宝贝留住,也叫“贪”,这是“贪”的第二个含义,告诉你贪没用,同时你总保护、把握钱财像葛郎台一样(外面的文学作品,把自己的宝贝留着一点也不花,全部留着,那叫“贪”。都不舍得给别人,自己也不舍得用,那叫“贪”)。你把今天的宝贝看重了,记住,就是贪,怕损失掉,那就是“贪”。

  所以我们要重重的忏悔,我们有贪心,不愿失去。你在哪里不愿意失去,哪里就有污。好,你不愿意失去情,让你的情污浊;你不愿意失去钱,让你的钱吃亏;你不愿意失去友情,让你友情受伤害;你不愿意失去人格,让你的人格比别人更加低,没面子。你不愿意舍面子,好,让你未来没面子,长得也比别人没面子,自己家里周围全是没面子的事,这个亏可是亏大了。所以“贪”一定连着“污”,叫“贪污”。

  名

  “名”,“名”是“夕”,代表过去,过去的嘴。也就是说,人要出名了,为了出名,财色名食睡,这个名值钱不值钱?一定要变成过去。也就是过去那个嘴,落了个口,嘴上满足了,但是那个不值钱,所以告诉你不要贪名,名和利只是暂时的。

  贵、遗

  “贵”,是“中庸”加个平静的一,下面是宝贝的“贝”。人为何为贵?为什么有人得大贵、有人得小贵,而有人下贱之命呢?记住“中庸”,平静是最大的宝贝,你把握住它,你得大贵。为什么过去我们用大量篇幅讲什么是“中庸之道”,只有理解了“中庸”,才知道宝贵的“贵”字。

  理解了“中庸”,才知道是遗失的“遗”。“遗”就是“中庸”的宝贝偏离了航道,你什么都会遗失掉。你失去感情,你就是在感情上不中庸;你失去了爱戴,你在情感上你爱护别人不中庸,你失去了别人对你的爱护;在才华事业上无一施展,因为你在事业上不中庸。你失去了“中庸”、“平静”这个宝贝,你在哪里就将有遗失掉。你在哪里做不到,你在哪里就有遗憾。

  “憾”是心灵的感慨,还是归于那颗心。憾是祸心、感心为憾,上下左右两个心告诉你,你要是遗憾了,就是你的心有问题;你的心要没问题,你就不会遗憾。你要不是遗失了“中庸”、“平静”这个最大的宝贝,你不可能有缺憾和遗憾。

  悲、怪

  “悲”是有“非心”。古人告诉你,有“悲”的时候一定不要用心,同时要有非常心。什么叫“非”?相反叫非,非反而用相反的心。为什么禅宗、道教里的故事,有些圣人、神仙,家里有好事悲伤,坏事高兴,为什么?因为直接达到了阴阳平衡,今后就没有灾难了。好能用坏平衡,坏用好平衡,所以圣人怎么这么怪?“怪”就是“心”字边加圣人的“圣”。圣人是什么怪?不是行为怪。所以别看有些人行为怪,不见得是圣人;关键是心很怪,左面是心,心圣的人才能怪。所以很怪的人,像济公那样,他做的行动、行为很怪,但那可是神仙,有神仙之功,他修行肯定是逆为先,逆着相反能不怪吗!一切都是颠倒颠,逆为先。“颠”是真理的那一页,你要想找,你颠倒过来就能看到真理,叫逆为先。

  但一般人都正着看,没有反着看。反着看就能看见自己,就像佛后面都顶一个镜子,代表正大光明,这是含义之一。但是也叫“反观自照”,要反着看问题。

  为什么人生下来都是颠倒颠的,脑袋朝下?告诉你人生的真理是反的。为什么左脑控制右肢,右脑控制左肢?

  为什么我们的控制方法、我们人生的所作所为可能和真理之道完全相反?所以我们人生就越来越苦,盼什么  不来什么,怕什么还来什么,你看,这叫什么人生嘛。

  所以“圣人”和“俗人”一样的,是不过是颠倒颠,就像老子《道德经》讲的,“道可道,非常道”,是“常道”的非面。我看了那么多的典籍就解释这句话,竟然没有一个典籍是这样解释的,“道”在“常道”的非面,而不是相同处,是相反处。大多数的解释都是,这个道可不是一般的道。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