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修学的最佳时间、地点


   日期:2015/6/9 7: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些人对我说:老师,我是想修行啊!可是我没有时间哪!我说不然!不要说给你八小时,给你四小时,没人打扰你,关在你房里,你就会感觉到难过了,一会儿想打电话问候老朋友,一会儿又想写信……简直受不了,果真没时间吗?不相信试试看,你就知道。

  学法不是时间多寡的问题,有的人有时间他不修行,他活得很难过。我讲一个笑话:我有一个朋友在上班时工作很忙,退休回到家里不几天就生病了,总是感到很无聊,生活方式突然改变,好像处处不对劲。他坐在沙发上喊不舒服,躺在床上喊头痛。他太太很聪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给他在客厅旁边摆个办公桌,准备了笔、纸、墨盒、印泥盒、卷宗等一应俱全。早上在卷宗里写个签条:谨检呈老大、老二本次月考成绩单乙份,恭请核阅。他看了以后说:大宝此次功课退转,酌情减发零用钱一半。二宝此次平均超过八十分,多发奖金五百元。晚上的卷宗里写的是:谨拟具明(星期二,十八日)菜单乙份,是否可行,恭请核示。他看呀看地点点头,拿笔批了个可字。翌晨,夫人又来了个:谨检呈本日中央日报、联合报、中国时报各一份,敬请钧阅。(哄堂大笑)他很高兴,当然每天都给他泡杯茶摆到办公桌上,他腿一翘,嘿!健康恢复,情绪也好了,的确生活方式跟过去差不多嘛!批阅卷宗、呈阅报纸、泡茶、照样发号施令或奖或惩,有啥不对?这虽然是个笑话,显然人闲了也不是件好事。你说你因为忙而不能学法,这是遁词。你说需要时间多才好,时间多了,你受得了吗?

  也有人问我:什么地方学法最好?你看到处灵气很坏、空气污染、噪音太多,怎么能修行?定、静、安、虑、得嘛!他说:我想到山上去修行好不?我说:我赞成你去,但是你必须要最少一个礼拜不回家,若能做到,我发一千元奖金。这家伙是到山里去了,不过未到一个礼拜,两天就回来了。他解嘲地说:你看!晚上找不到一个人聊天,蚊子又多,很多不知名的小虫,打死了又来一批,坐在里头也没人理我,看书嘛!看不进去,打坐嘛!腿酸腰痛,这怎么个修法嘛!于是我就回来了。所以修行不应该选择时地。

  你若问我什么时候好修行?就是现在!什么地点好修行?就在眼前!眼前你不修行,现在你不修行,你便永远都不可能修行了。

  一个人在深山里修行,这的确是好,但要有这个福气,如果没这个福气,很难。记得读小学时教科书有一课,大家做馒头,叫这个挑水,那个磨面,大家都分工了,只有猴子不肯做事,最后蒸熟了大家都吃,猴子也要吃,大家说不给你吃,为什么?不做工的没饭吃。你不做工,你光修行,谁给你饭吃?所以要有这个福气。

  总而言之,十字街头好修行。古人大澈大悟以后,回到城市向酒楼、赌坊、戏院、花街来验心,看在这些场合心是不是会动、会乱,定力会不会退失?你我如果在自己的岗位上素位而行,随时修行、随地修行、有空就修行,这就行了。

  关于修行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一位老和尚在深山古庙坐在蒲团上,正襟危坐,眼睛半开半闭,灯光半明半暗,这是‘黑白来’,这不是修行,这样子既不卫生,也容易心乱。若说修行是打坐,那也不然,有个故事说:

  马祖当初只管打坐,谁来了也不理。一天南岳怀让大师走到山上,看到这个山上有一股灵气,发现有真修行的人,就问附近的僧人:此地有没有修道的人哪?答说:哪个不是修道的人!那个和尚以为出家就是修道,不然!其实还没有见到道怎么修?‘听说后山有个和尚,平常人们跟他打招呼,他也不理。这个家伙怪怪的,恐怕与众不同吧!’

  南岳禅师是六祖的首席大弟子,到了后山,跟他(马祖)打招呼,他也不理。南岳这老头很绝,你不理我,我有办法!就拿个砖头在他旁边磨呀磨的烦死人。不理不行了,不理他不走啊!于是问道:师父!你磨砖头干什么?大师说:我磨它作镜子啊!马祖说:砖头怎能磨成镜子呢?那么你打坐干什么?我打坐成佛呀!我磨砖不能成为镜子,你打坐又怎么成佛呢?佛无定相嘛!马祖说:那我就不懂了,要怎样才能成佛呢?我打个比方:如果车要是不走,你是打车,还是打牛?马祖说:当然打牛呀!你这样打坐却是在打车嘛!马祖当下豁然。

  各位由此可以知道,真正修行,像马祖那样在深山里结庵,身心不动,谁来也不理,远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尚且不是修行,怎样才是真正的修行呢?

  释迦牟尼佛的大慈大悲,在能平等的普度众生;菩萨的可敬,在于热情炽然而又超越自我,完全为众生而献出心力。离开本来面目的参究,离开对众生的悲悯,根本就不是修行,若是心灰意冷,果然败种焦芽。

  在深山修行固然不是好地方,等到老年退休以后再修行,表层意识已经硬化,修行就来不及了。各位看到很多老年人罹患失心症,什么是失心症?跟小朋友抢糖果吃,在马路上解小便,你见过没有?像这样老了以后,脑细胞僵化了,还能修行吗?

  如果你问我什么时间修行最好?什么地点最好修行?这无须找风水先生。我看到报上说一个人为了修行,找了一个风水最好的地方,活人住在那里就长生不老,死人埋葬了,下一代会大富大贵,没有这个事,当初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没有看风水。所以修行不是个神秘的名词,不是限定物件的一种行为,而是人人可以修行,人人应该修行,人人有责任修行。因为,修行只是修正你的想念与行为,也就是孟子讲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当你做一件事情,做不通的时候,不要向别人抱怨、发牢骚,应该反过来向自己求答案,为什么他做得通,我做不通?一定是我错了,一定是某些地方不合适。

  所以修行的时间是现在,修行的地点是眼前,修行的方法就是修正自己的想念和行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学       修行)(五明学佛网:修学       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