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星云大师:我是一个垃圾桶


   日期:2015/6/12 15: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星云大师

  贫僧自号「贫僧」以外,自己也觉得是一个云水僧;不过,现在又想起来,贫僧也是一个垃圾桶。

  所谓垃圾桶的意思,就是在我的一生当中,接触的万千群众,尤其是信徒和出家弟子,好事很少向我报告,他们都是有苦难、烦恼、妄想、委屈、不平、贪瞋愚痴了,才到我这里来诉说。贫僧觉得他们也应该有一些人间的乐趣才是,为什么要到烦恼的时候,才来找我,让我这个垃圾桶里面经常都是满满的垃圾呢?

  后来贫僧也学会了处理垃圾的方法,垃圾来了,只有告诉他对治的方法──「有佛法就有办法」,就这样,才有这句传开的话题。对于别人丢给我的烦恼垃圾,我处理的方法,就是在自己心中设立一个焚化炉。烦恼垃圾来了,立刻把它焚化,让这许多烦恼垃圾不要存在心上。

  我提倡「放下」,都有人批评说,贫僧太消极。人生这样也要放下,那样也要放下,还有什么意义呢?殊不知,放下才能「提起」。好像你出外旅行,要有一个皮箱,要用的时候,当然要提起;不要用了,你背着皮箱在家里的客厅、厨房来来去去,有那个必要吗?所以后来,贫僧自觉自己也是一个很能担当,也有勇气的人,把「放下」改成「提放自如」。凡是人间一切金钱事物,甚至于佛法,要用就提起,不要用就放下,何必在心上负担那么沉重呢?

  处理烦恼垃圾的方法,除了「放下」以外,就是「忍耐」。我记得数十年前,开始办佛学院的时候,年轻的学子在一起相处日久,有些人难免彼此之间会有争执,他们争执不下的时候,就有人气愤不平,报告监学老师。监学老师就劝他,你忍耐一点嘛!当然他不服气,再去跟训导主任反应。训导主任也跟他说:你忍耐一下。他还是不高兴,甚至就来找我。贫僧那时候是院长,两个人的争执,谁是谁非,各有理由,也只能告诉他说:「你忍耐一点,忍耐一下就过去了。」

  学生就在我面前忿忿不平的说:「忍耐、忍耐,你们都叫我忍耐,难道除了忍耐,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贫僧只想,忍一口气风平浪静、退一步想海阔天空,对于争执、计较,处理的方法,没有比忍耐更好的办法了。

  过去有一户人家,父亲过世了,留下十七头牛,遗嘱上写着,三兄弟分家,其中大儿子得二分之一,二儿子得三分之一,小儿子得九分之一。但是十七头牛,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九分之一的分法,都不是整数,怎么分呢?三个儿子就天天吵架。

  邻居一位长者看到了,就把自己仅有的一头牛送给他们,让他们好分家。这下子,十七头牛加上长者的一头,共十八头牛,大儿子应分二分之一,得到了九头牛;二儿子三分之一,是六头牛;小儿子九分之一,是二头牛。最后,三兄弟发现,所分到的九头牛、六头牛、二头牛,加起来刚刚好是父亲给他们的十七头牛,不多也不少。于是就再把多出来的一头牛,还给隔壁的长者。长者丝毫没有损失,反而替三兄弟解决了问题。像这样对于分家的处理,贫僧也有过多次的经验。

  有一个信徒家里起了纠纷,兄弟五人要分家,彼此僵持不下,就要我去为他们主持公道。这应该是贫僧在五十年前年轻的时候,遇到最难解的问题了,我哪懂得分家呢?尤其五个兄弟,各有立场,各有计较,每一个人争的都有理,财产怎么分?

  后来,我就跟他们打趣说,你们这样子相争不下,最公平的办法,就是把你们家里的所有桌子,锯成五份,一个人拿一根;把碗盘打碎,一个人拿一块;把房子拆了,一个人拿一份,我想这样子最公平了吧!他们听了以后,才知道分家不能太计较,吃亏也是福哦!

  我到宜兰弘法,那里的人很单纯,信徒都像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也没有什么事故。后来我到高雄,高雄是一个很热情的地方,在高雄佛教堂就发生了地域观念。最初,苓雅区的信徒居多,接着,因为我的关系,隔壁的新兴区,就有很多信徒来参加共修,又再过了几时日,盐埕区信徒也过来共修了。在这一个小小佛堂里,经常大家计较。这是这个区,那是那个区,甚至于说,这是高雄帮的,那是台南帮的,还有说是澎湖帮的,彼此争执不下。

  我也不得办法,只有集合大众说:你们如果都这样子计较的话,我也不是你们这许多区域的人,明天我也应该走路。甚至于我也跟释迦牟尼佛讲,你是印度人,还是回到印度去吧!大家才感觉到他们的地域纷争、计较,实在无聊。后来在佛教堂里,从各地来的人,虽有区域不同,但信仰相同,都是佛弟子,也就没有这许多争执了。

  在四、五十年前,台湾的社会经济还没有起飞,一些青年学生,学校毕业之后,想找个职业非常困难。有一些信徒,就想到来找师父帮忙,介绍一份职业。可是这个贫僧师父,虽然工商界的信徒也不少,但够他信赖的人士,也不是一经介绍,就获得他的信任,照单全收。要找一个适当的时机因缘,为这一个青年找一份职业,实在也是一个难题。不得已,经过了一个月、二个月,甚至三个月,好不容易找到一份适合的职业,叫他去面试的时候,他回答说,我已经在另外一个地方上班了。我那几个月的辛苦,付之于流水,这个还不打紧,我对于负责人没有交代,失信于人,这是我最难堪的感觉了。

  接续这许多垃圾难题,后来凡是有人要我替他找职业,我就告诉他,现在一般的机构,对于人情、八行书都不会很信任,我建议你在报纸上,找那许多分类的小广告,看到哪一个适合,跟他们的负责人说,我给你试用二个月、三个月,因为对方没有人情的包袱,听到给他试用二个月、三个月,他没有负担,你就很容易找到职业了。

  再有,一个家庭母女两人,前来要求出家,听到母亲的敍述,也觉得适合,发起道心。我们当然有成人之美的心愿,就允许母女出家修道。四十余岁的母亲,确实信心道念,非常的坚强,但十七、八岁的女儿才高中毕业,就不是那么单纯了,经常和外界通电话,甚至于过多的书信往来。在佛学院,很难容许这许多行为,对这种有叛逆性格的青年,老师们都要我处理。

  贫僧自己过去受的是打骂教育,但是贫僧觉得,需要有上等根机的人,才能接受得起这样的锻炼和考验,现在一般人的根性,已经不适合打骂教育了。

  客厅、餐厅有一些垃圾容易处理,团体里的人,他有思想,有无明烦恼,要处理人的烦恼垃圾,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有一天,这一位初入道的学生来找我,对我说:「院长,我的母亲一定要我跟她在这里出家,但是我没有出家的性格,因为我看到男人都非常喜欢,我这种个性怎么能在清净的僧团呢?请院长说服我的母亲,让我再回到社会吧!」

  我一听立刻答应,我觉得这一位学生这么坦诚,直接了当,避免彼此走很多曲折弯路去了解。当然说服她的母亲不难,不过,可怜这一位年轻的孩子,这种不成熟的性格,回到社会怎么能生存呢?我就跟人借了五万元新台币给她,跟她说:「妳回去还要生活,慢慢的把头发留起来,几个月后,找一个正当职业,将来要正派,找到一个好的对象,相夫教子,成家立业,就不能再有别的烦恼妄想了。」

  另外,还有一位也是二十岁左右入道的女青年,已经出家两、三年,都很规矩守道,但是有一天,她跟我说:「院长,我家里有个祖母,年已七十多岁,独居生活,靠着我做舞女的母亲赚钱养活,现在我四十多岁的母亲,患了不治之症,也没有办法继续做舞女了,就回家陪伴祖母。」她说她实在于心不忍,想要回社会就业,照顾她的祖母和母亲。我一听,唉!这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那个时候,高雄县政府有个公办民营的老人公寓,政府把公寓交由佛光山办理,里面也收容了二百多位老人。我就找了黄美华主任,我说能容许这个青年人的母亲和祖母在公寓里生活吗?获得了她的认可,我再告诉这位青年学生。她认为不妥,她愿意自己负担起孝养祖母和母亲的责任。人各有志,虽然可惜在修道的路上又增加了损失,可是在人伦孝道上,贫僧也不能不协助她再去到红尘里奋斗吧!

  总之一句,经常来找我的信徒也好,学生也好,都是有许多苦难的问题,很多的纠纷,难以排解的是非,都得要去处理他们丢给我的烦恼垃圾。

  在佛光山开山初期,不少的退伍军人到佛光山分担各项工作,如:厨房、园艺、清洁、司机等,因为过去军人的性格,在一个无诤的僧团里面,有一些也不容易适应。佛光山的职事对这许多不适合的人事,都来找我去处理这许多问题。起初要叫一个不认识的工作人员离开,实在难以启口;但贫僧经过时月人事的磨练,对这许多要丢弃的烦恼垃圾,总能很欢喜圆满的解决,很少有后续的纠纷。

  徒众在世界各地弘法,有的好大喜功,在当地建设道场,也没有计算,就跟人家订约,到最后赔偿,搞得要诉讼,这个都是给佛光山难堪的垃圾问题,我都得帮他们处理,现在才能让佛光山在世界上,弘法利生,可以平安无事。假如不帮忙他们处理那许多的垃圾问题,我想,这短短五十年间,要想在全世界建立佛教的道场基地,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其它的,如:不惯四点半的早起,不惯三餐淡泊的素食,不惯每天刻板的排班、礼拜,或者发现到一些有妄想症、精神分裂症,尤其现代人的忧郁症,好像泛滥成灾,山上的职事,都会把这许多垃圾问题,交给我来处理。

  还有,现在两岸的问题谈不拢,也都是彼此嫌弃对方的垃圾。我曾说过,对于两岸问题,大陆对台湾要用爱,台湾对大陆要用智慧。佛教讲慈悲,人怎么肯得慈悲呢?你要为人设想,或者人我立场调换,那还有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呢?

  垃圾还容易处理,有很多的人投给我变化球,贫僧就不容易接招了。今日的社会,虽然贫僧有出世的胸怀,但是难办入世的事业啊!不过,既然承担了佛教的捕手,有很多的变化球,就不能不接受处理。所谓变化球,各党派、各地,派系之间纠纷,各种贪欲、无明,各种傲慢、瞋心,也难以一一的举例。总之,垃圾桶里的垃圾要会焚化,一些变化球,也要懂得接招。

  贫僧处理这许多问题,并不是有多大的本领,只是说能为别人设想,可以化繁就简,能肯得自我吃亏,最后,也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垃圾问题了。

  贫僧一生的岁月,总想到安贫乐道,无是无非;但有时候,想起了童年喜爱在家庭里面打扫,清洁橱窗,倒除垃圾。只要甘愿承担,助人为快乐之本,又有什么怨叹不好呢?贫僧这一生处理垃圾的问题何止千百件之多,但承蒙唐一玄老师赞叹我「举重若轻」,贫僧能得到一位德高的长者给我这么一个评价,也自觉心安理得了。

  贫僧写这个有话要说,许多徒众都担心说:发表后,各方的反应会有不一。我都不太计较,因为「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成邪」,后面人家怎么看法,贫僧就不太计较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徒       垃圾桶)(五明学佛网:信徒       垃圾桶)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信徒在那 

 万行法师:和尚与信徒 

 永信法师:信徒佛教与学者佛学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佛教的信徒共有多少等级? 

 阿联酋唯一一座佛寺,空间虽小却是数十万信徒心灵寄托之地& 

 佛教信徒平时自修的几种方法 

 在家信徒的实践修道法 

 农历七月十五此节日最为特殊,儒释道三家信徒在同一天过节 

 净土法门法师:不要把自己的心变成垃圾桶 

 在家信徒的实践修道法 

 死得不是时候的信徒 

 净土法门法师:注意!有人假借我的名义招摇撞骗,欺骗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