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宽融法师:人生何处是修行


   日期:2010/2/23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为的是我们所爱的家人;其实真正爱一个人,不是给他多少财富,而是给他快乐的保证──佛陀的教法,就是这个保证。

有人问我:要如何同时兼顾工作与修行呢?言下之意,这两者是冲突的。

提到修行,一般人马上联想到的是念经拜忏,不然就是打坐闭关。这是一般人对修行的刻板印象,认为修行要有一定的场所,或是要有很多的时间,所以导致有个错误认知: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白天工作忙碌,晚上回到家中已疲惫不堪,在没时间又没场所的情况下,修行成了「以后再说」的事情。

一般人对佛教的认识,出现两极化的现象:有些人认为佛教是一种迷信,是种只重视形式的宗教。这些人认为拿香拜拜、磕头念经、必要时再供个鲜花素果,这就是他们心里认为的佛教。另一种人认定的佛教,则是艰深难懂的经、律、论,在门外的人,觉得深奥不易亲近,在门内的人则因能研读经论,而觉得自己智慧过人,说起话来咬文嚼字,内心贡高我慢。

其实修行的内容,既包括礼佛、持咒、供养、打坐,也包括研读深奥的经、律、论,但这都只是部分的内容。佛教修行的精髓,在于如何修心、断除烦恼。没有烦恼的产生,就不会有恶业的造作,而能使内心常保平静,进而脱离轮回的痛苦,这才是佛教修行的真谛。佛陀并没有教导我们:只要你们拿香拜我,买水果供我,我就保佑你们平安健康、财运亨通;佛陀只告诉我们,人生的好坏与否,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供养、礼拜固然有功德,然而在做这些事时,内心的动机不纯净,或只为沽名钓誉,那么这些作为非但不能添福添寿,反而可能有减损的作用。

如果,修行真正目的是希望能断除烦恼、寻求内心平静,那么修行和工作就不但没有冲突,反而有结合的必要。我们不是常说「红尘处处好修行」吗?我们每天面对的生活,就是修行的最好场所。

打从你一早醒来,上厕所时就可以开始想:愿自己能舍弃内心中的贪、瞋、痴,就如同舍弃这些秽物一般。

梳洗时就观想:上师端坐在你的头顶,时时提醒你洁净自己的言行。就算这一天你没有实际行动真正帮助他人,至少头顶的上师会提醒你不伤害别人。

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出门上班途中,他人的无心碰撞,就挨你一顿破口大骂;到了办公室,上司对你发了顿脾气,让你气得想甩门走人!先别忙着发火,你的上司也是因为烦恼牵引无法控制情绪,说穿了他是令人同情的对象,就像早上被惹火的你。运用想象、同理的智慧,化解即将爆发的怒气,你就挽救了一天的生命。

同事完成了深受老板赞许的企划案,这时的你,心情又是如何?是抱着随喜赞叹的心?还是因为嫉妒开始造谣中伤呢?如果我们选择随喜,那么随喜的美德,可以让我们分享成功者一半的功劳。就比如有人捐了一千万元济贫,那打心里随喜的人,就有捐五百万的功德。相反的,看到别人成功却不会随喜反而恶口中伤的人,不但没有丝毫的功德可言,反而让瞋心在心中滋长坏事而已!

同事间可能有处处找你麻烦的人,先别忙着找方法对付他。还是运用想象力把他当成你的老师,当成一位修忍辱的对象,不论这个同事如何刁钻难缠,就当他在为自己消业障。如果这个方法,还是不能让你平心静气与他相处,想想〈佛子行三十七颂〉的一句话:「吾以如子爱护人,彼若视我如怨仇,犹如母怜重病儿,倍悲悯是佛子行。」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人把我当仇人,我会以慈母对待重病在身的孩子一般的心来悲悯他。

他之所以处处与人作对,难以相处,不正是因心里受无明的痼疾所苦而不自知,谁忍心苛责一个有重病在身的人?

下班回家的路上,经过花店、珠宝店时,可以观想:将这些珠宝和鲜花供养给诸佛菩萨,不但可以为自己累积功德,也替花店、珠宝店的主人,造下了善业。路上看到车灯、路灯和闪烁的万家灯火,都可以观想成明灯供佛。也许我们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供养,但发自内心的善念,也有一样的功德。更可贵的是,这样的方法会让我们举目所及,皆是美好。最直接受益的人,不正是我们自己吗?

到了晚上临睡前,把每天的功德回向给所有的众生,就好比将这一滴水倒入大海中,小小一滴水和大海结合,变成取之不尽的汪洋,功德善业因此生生不息。

回想这一天,我们既没念经拜忏,也没打坐闭关,但这一整天下来,我们不也是在修行吗?如此说来「人生处处是修行」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宽融法师       修行)(五明学佛网:宽融法师       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