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素食护生 -->健康

 人体脏腑的气血运行及药的运用


   日期:2015/6/15 7: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体脏腑的气血运动,可以做为很多疾病的分析图。与太极一样,春夏秋冬为一个圆运动,生老病死也为一个圆运动,日出日落,花开花落等等也都是一个圆运动,同样在人体也存在这么一个与自然相应的圆运动图,周而复始的运行着,维持着我们的健康。

  这个圆运动以脾与胃为中心点,脾与胃,一个主升一个主降。肝胆相随之共同来运行水火,阴阳。以达到水火相济,阴阳平行。而疾病的发生,则是因此圆运动的某一处失常,而使整个圆动发生障碍。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于肝,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饮食进入胃,其中营养精微物质通过肾阳的温醺,在脾的运化升清作用下与肝的疏泄作用上归到肺,在肺中与清气结合化为赤血传到心,再通过肺的肃降功能,通调水道功能传到肾,而糟魄入膀胱。胃主受纳,主降,糟魄物质则走肠而排出。这是机休整个对食物的新城代谢过程。也就是圆运动过程。

  而糖尿病的异常与这个圆运动的那些方面有关呢?

  第一,糖尿病消瘦快。肌肉,脂肪组织委缩。脾主四肢肌肉,所以与脾关系大。

  脾的功能是吸收运化升清精微物质,脾功能失常后,精微物质无法运化,无法给机体利用,所以消瘦。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胰腺的内分泌腺分泌胰岛素不足,所以根本原因是胰腺的问题。而在中医里面,《难经·四十二难》说:“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中医大辞典》谓:“散膏,脾脏周围的一种组织”,又说:“有人认为散膏可能是胰腺。”清·叶霖在《难经正义·四十二难》中说“散膏”,“胰,附脾之物,形长方,重约三、四两,横贴胃后,……与胆汁入小肠同路,所生之汁,能消化食物,其质味甜,或名之甜肉云。”[3]叶氏明确提出“散膏”即“胰腺”。张山雷先生亦认可叶氏之说,其在《难经汇注笺正·卷中·四十二难》说:“谓有散膏半斤,则脾不中虚,膏何可贮,今西国学者,谓胃后有甜肉一条,长约五寸,……所生之汁,如口中津水,则古所谓散膏半斤,盖即指此。”

  所以中医中的散膏应就是指胰腺,这样也就是在中医中把胰统称在脾的功能里面。的确,在消化吸收分解食物方面,脾脏没有此功能,而中医中附属脾的胰确是起这个作用。所以第一点,证明了糖尿病与中医中脾不能升的关系最密切。

  第二点,饮水多而渴。皮肤病并发症与眼病并发症。

  脾不升,则肝肾也不升,水不升,则火在上而热。这为上消,水不上升,则肺无水源,肺火旺,不能降心火,心火也旺,口渴重,常见糖尿病鼻干燥,舌干裂。肺外合皮毛,肺火旺,则皮肤干燥。易并发皮肤病。在上水道不流通则渐血淤,火性炎上,到头到目则见眼睛方面的并发症。

  第三点,多食善饥。

  这往往是最初表现,能吃很多,但还是消瘦。脾土不主升,肺金无水源也不能降火下行,接着胃火也重,胃火重,则能多食善饥。胃火重,也会饮水多增。

  第四点,尿多,或下肢水种。

  脾不升,则肝肾也不升,水不升,则下面水就多,就出现尿多,或者是有些并发症,下肢水肿,也都是下面的水不能升引起。另外火不降,肾中无火,则也无法水精四布。

  通过这个圆运动图,就可以了解整个糖尿病的病机,与脾,肺,肾关系最大,这样就可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开出各种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了。

  按照黄元御的理论, 肺, 胃, 胆, 心应降, 肾, 脾, 肝应升。如果升降不顺, 会有各种症状. 现将已知的一些症状如下:

  肺: 不降 - 大肠不降, 便秘

  上逆/热 - 哮喘, 发热出汗, 人悲观

  胃: 负责浊气下降

  不降 - 吃不下饭, 腹涨

  上逆 - 呕吐

  心: 不降 - 心肾不交导致的失眠, 火克金, 烦躁,咳嗽,口渴

  上逆/热 - 吐血, 说胡话

  胆: 不降 - 两胁痛

  上逆 - 口苦

  肾: 不升 - 上热下寒

  反降/寒 - 遗精

  肝: 不升 - 肝瘀的各种症状, 包括眼睛流血

  反降 - 左肢冷, 左手脚蜷, 无知觉

  脾: 负责清气上升

  不升 - 吃后病重, 夏天潮湿时病重, 水肿

  反降/寒 - 泻泄

  

  用药框架

  (一)五象概论:

  1.中土,象:缓解,温和,中正庸和。味甘,气香,挺香的香气。代表药物,甘草。

  2.乙木,象:柔润升发,草木萌发,阳光温和,雨露飘摇。味酸,气臊,对照冲的一个味。代表药物,当归。

  3.丁火,象:充足丰满,清透无形,气凝神闲,有镇静、稳重之势。味苦,气焦,烧糊了那个味。代表药物,朱砂。

  4.辛金,象:清爽,清透,敛降。味辛,气腥。代表药物,麦冬。

  5.癸水,象:珍藏,蛰藏。味咸,气腐,腐朽的腐味。代表药物,补骨脂。

  (二)一气周流

  戊己调停,乙木生发,辛金敛降,离中火,坎中水,火主炎上,其象为开散,水主润下,天气为珍藏。

  (三)五象对应药物及其药象

  1,中土

  中土药:甘草,白术,人参,大枣,蜂蜜,甘遂,茯苓。

  中土之己土药:生姜,干姜,苍术。

  中土之戊土药:白寇,黄连,半夏。

  甘草,象:缓解,温和,中正,清透,坐镇中州,主掌全局。

  人参,象:柔润,直补五脏之精。

  白术,象:获益中土,略转枢轴。

  大枣,蜂蜜,象:柔润,滋补中焦阴精。

  生姜,干姜,苍术,象:偏于升发,推散湿气

  白蔻,黄连,半夏,象:偏于敛降,收湿气化

  茯苓,象:平庸,平和,泻湿。

  甘遂,象:峻猛化湿、消痰

  2,乙木

  乙木药:当归,乌梅,钢铁侠水杯,阿胶,川芎,龙胆草,白芍,麻黄,桂枝,柴胡,细辛,丹皮,元胡,红花,土元,鳖甲

  乌梅,阿胶,象:直补乙木之阴精,雨露飘摇。

  川芎,象:升发乙木。

  细辛,象:从底下往外散。

  桂枝,象:临近体表的角度往上往外升达。

  麻黄,象:直接散到体表。

  柴胡,象:从脏腑之间的角度开端疏导,往外散。

  龙胆草,白芍,象:清土中之木。

  丹皮,元胡,红花,土元,鳖甲,象:破乙己路有形郁结,活血。

  3,辛金

  辛金药:麦冬,百合,山药,天麻,川椒,黄芪,石膏,白芷,杏仁,五味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巴豆

  麦冬,象:清透清润,敛降辛金。

  百合,山药,天麻,象:柔润,气息清透,敛降,获益辛金本气。

  石膏,白芷,杏仁,五味子,象:沉降,潜降,降落。辛金戊土不降惹起的发烧,石膏是优秀的退烧的药。

  麻黄汤,象:麻黄与杏仁,一升一降,互相合作。

  五味子,象:敛肺补肾,从辛金直接转换到癸水,少用敛降,多用补肾。

  麻杏石甘汤,退烧用的方子,象:麻黄升乙木,甘草培土坐镇中州,杏仁石膏敛降辛金。

  白虎汤,象:知母沉降戊土辛金,杏仁敛降破气消痞,百合、麦冬润泽敛降。实用于有形和无形联结的淤结。

  黄芪,象:其气清透。补肺气结果显著。

  沉降无形之气,从石膏角度启程。沉降有形之气,从大黄、厚朴、巴豆角度上路。

  4,癸水

  癸水药:补骨脂,盐,猪苓,泽泻,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首乌,巴戟天,芦巴子,肉桂,附子

  补骨脂,象:珍藏。盐炒用。

  枸杞子,象:珍藏,润泽,收肾气、补肾气,阴阳双补。

  菟丝子,象:珍藏,跟补骨脂相比,相对弱一些,从土生水。

  巴戟天,象:润泽,味厚重,珍藏肾气的一同,有稍微的疏导作用。

  芦巴子,象:珍藏中含有一股升发之气。

  熟地、首乌,象:滋腻,敛固,沉降。脉涩、虚,肾气折损厉害时用。

  附子、肉桂,象:生发元阳,使一气由癸水阳根中生发。

  猪苓,泽泻,象:淡渗利水。

  万一一一己纯粹的肾气虚,不曾邪气,就用补骨脂、巴戟天、菟丝子、枸杞子、芦巴子,用盐制一下,结果更好。

  万一肾精消费的太过了,能够妥当运用一些熟地、首乌这么地道润泽的药,能够润泽敛降。

  5,丁火

  丁火药:朱砂、龙骨、牡蛎、栀子

  丹砂,象:凝神,养神色。

  朱砂,象:安心境

  龙骨、牡蛎,象:镇重潜降,敛镇心神。

  栀子,象:清理三焦相火,尤清上焦相火。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人体 脏腑       气血 运行)(五明学佛网:人体 脏腑       气血 运行)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