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新皈依的弟子每天应该如何做功课


   日期:2015/6/15 15: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现在来谈谈作为现代的修行人一天的功课应该怎么么做。

  如果是基督徒,他每天就可以看《圣经》;伊斯兰教徒看《柯兰经》;因为只有短短的一本,就一本书,比较简单一点。我们佛教,因为佛的智慧太广大了,讲了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法门,光是大藏经就103本,再加上代代的高僧大德对这些的注解以及修行这些法的方法,所以变成佛教徒最迷茫的部分就是,经文太多了,我们不知道该怎么修。《金刚经》,哎呀《金刚经》太好啦!《地藏经》出来了,《地藏经》也很好!《阿弥陀经》也好,《无量寿经》也很好!这还只是一百多本《大藏》经里面几本书而已,看哪本书都很好,因为佛陀讲的,没有任何一部经典是不好的。因为这样我们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有的佛教徒就念《地藏经》,有的念《金刚经》,有的念……

  修行的方法太多了,非常好!并不是说不好。但是我们现在接触藏传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里面的宁玛巴,有一个好处是什么呢?它有一个次第,一个方法,实际上佛为什么要讲那么多的经典呢?他是从小学一年级,一直讲到博士学位为止,所以涵盖了方方面面的智慧,而我们要去理解它,很难。必须是跟随这些上师们,把历代的这些高僧大德对佛的教育的理解浓缩的部分,我们学会它。我们时间很少。一个出家人,他一辈子可以研究佛法,所以他经、律、论三藏都必须得精通,一个是他自己要修,一个是他要把这个佛法传播下去。我们作为在家居士,大部分时间我们要工作,我们没有办法像他们那样每天都研究佛法。所以我们选择一个自己能够读诵而且时间上面来讲我们比较有弹性的修行方法就变得很重要。

  那么,怎么办呢?作为宁玛巴,我们大部分都是以修大圆满为主,大圆满涵盖了从基础的小乘的法脉——苦、集、灭、道开始,一直到金刚乘里面即身成佛的法门都在里面,但是它不散,它一个系列地讲完了。我们在闻思修佛法的时候,重点就以大圆满为主,而这个大圆满里面,当然,巴珠仁波切把莲花生大士的大圆满法的精华,——莲花生大士把佛法的精华传播下来,然后巴珠仁波切又把历代上师们的这些修行的经验浓缩到《普贤上师言教》这本书,短短的这一本书里面讲得非常的详细,从入门一直到最后即身成佛。也就是从一个凡夫俗子怎么了解生命的归宿,然后一直到我们去学习怎么改变我们自己轮回当中循环的业力,而透过消除自身的业力,虔诚地皈依佛门,然后发菩提心,累积福报,一直到最后自己去跟随佛学,就是自己怎么用观想成佛的方式净化自身的业力等等方法,都一系列地传播下去,所以我们宁玛巴一直以来这方面修行的经验是非常丰富的。而且这种传播,我们叫作上师慈悲的诀窍传授,它把佛陀广大的理论浓缩起来,由代代的上师浓缩起来。选了里面精华中的精华,扼要中的扼要,让我们有一个一个阶梯上山的路,成佛之道。

  那么课诵本是什么呢?如果整个这样一个好好的佛理,是一个很大的比如说像制造汽车的工厂,佛理都是在讲这些汽车构造方法,这车是怎么产出来的,它的性能是什么,它的发动机是什么,马力是什么,加什么样的油会产生什么样的动力……在解释这一切。那么由佛陀讲的这些,我们总是要了解一下它的构造和来源,要不然我们真的不知道的话,你开车你不知道汽车的性能还有各方面这样的,所以要有所了解。但是你在暂时不需要造车的话,你只要大概地了解比较关键的有关这个车的一些功能就可以了。而你要做的是什么呢?学开车。那么,学开车,这个就是念经。为什么要念经呢,佛陀讲过的这些所有所有,虽然你不一定要造车,但是你起码要每天知道怎么运用它。

  所以就像,车子已经造在那儿了,简单的构造你明白了,你得每天开车。这开车的动作就一些很简单的——刹车、油门、换档,然后点火就可以了,但是你得必须每天都开,不开的话,哪一天你不开你就生疏了。那么跟这个一样,经典也是,每天重复地在念,每天重复地在念,你就想了,那我每天在念这部经我又不懂这个意思,那我到底念了有没有效果?甚至很多人就想,哎呀,那只是一个形式啦,不重要!我经常遇到这种人,说那只是一个形式,拜佛心中有佛就行了,(念经)是个形式,不重要。曾经有个非常有名的学者也跟我这样讲,刚好那天我坐他的车,他已经一个月没开车了,发动完以后,不知道怎么给我开门了。他忘记了按哪一个,那个门自动扣下去,他不知道按哪里帮我把门给打开,所以他一直开不了门。我说,(念经)就像如此啊,就跟这一样。你虽然很会开车,但是你一个月不开以后,这么简单的几个小零件,一按下去,那个窗可以弹出去的,你就不知道在哪儿了,你生疏了。这不代表你一定要了解所有车的性能跟构造,但是你起码的那个重复是为了让你不生疏。你只要每天练习同样的动作,你会越来越顺手,越来越顺手。技术也越来越好。久而久之,你对车子的车况也越来越了解。

  佛经也是如此,我们一再地诵,哪怕我们不了解它里面讲什么,没有关系,随着我们诵啊诵啊诵,佛的加持力,本来也不像车子那么简单,所以佛的加持力随着我们长期地诵经,我们慢慢地会悟到里面的东西。但是,它的诀窍就是重复。哪怕再枯燥,也得重复下来,这就像开车就没几个动作,讲给别人听,别人会说这有什么好说的,只不过就那几个动作,可是,很多人很会开车,很多人就是不会开车。这样训练下来,长期训练会有效一样,佛经就是一再一再练习一再一再地念,这就是我们讲的功课。为什么很多东西,这些字也就这些而已,想的东西也就这个,那为什么每天要重复?哪怕持咒也好。但关键的东西它就是在重复,只要我们在重复当中变成很熟练,熟练当中变得能够很妥善地运用它了,就像你很会开车了以后,你开车的时候还可以教导别人怎么开车一样。慢慢慢我们念经诵经当中,能够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所以它就是让我们一个虔诚的信心不退转、熟练、越来越向前进的方法,那么做功课对我们来讲就变得非常重要。

  做功课最大的好处,就是每天可以提醒我们自己,第一个你是个佛教徒;第二个,就要会想到,你是个佛教徒,作为一个大乘佛教徒,特别是学密的人,你应该现在保持对六道众生的那种马上让他(她、它)们脱离轮回的那种大慈大悲的、极速希望他们成佛的那种念头,所以呢,每天的功课对我们的修行人很重要。因为修行它的诀窍在哪呢?很多人修行以为就像吃那个速斋一样,速食,快速的那种速,修某一个法,会不会像火箭一样马上会悟道——那要看你有没有那个燃料了,所以法当然很殊胜,但是你有没有那个福报。会不会让你顿悟并不在于法上面,而在于你自己。佛法的方法都有,只是你有没有这个福报的问题。如果我们还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这个福报有没有这个燃料的话,你还是乖乖地地做,修行。

  起码,我们知道,一天里面的业力,是可以每天随着我们的修行而净化掉的。就好像人的一天里面,身体到外面脏了,回来洗个澡,为的是什么呢?明天我们干净。每天虽然我们都会脏,但是我们每天都愿意洗,这样的话我们身上的污垢就不会越来越厚,而洗过以后,我们如果为了怕明天再会脏,然后不洗澡——我讲这句话是很多人(说过的),我学佛了我会造业的,所以我不敢皈依不敢学佛。那意思就是说什么呢?我洗完澡我明天还会脏,我怕脏所以我不洗澡,这个话讲到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就觉得很可笑,但是呢,对很多人来讲,他就觉得这样讲很有理。我们也愿意相信这样的话,其实不是这回事。我们洗澡是洗身体,学佛法也可以洗身体,洗语言,最重要的还可以洗我们的心灵,洗心!所以每天,就像洗澡或者是一日三餐一定不能没有一样,我们的功课还是要每天来做。

  那怎么做呢?当然还是可长可短。长的,比如像出家法师,从早上三、四点,五、六点起床,到晚上的十点十一点,他都可以念,都可以做,因为他有足够的时间。那么对于在家人,没有足够的时间怎么办?那还是需要留一点时间给自己。比如我们每个人晚上睡觉,然后每个人进入一个沉睡的状态,再起来一次的时候,实际上就是隔夜死,好像死过一次一样,昨天的一切,对你现在来讲只是做了一场梦而已,有些事情还记得,快乐的事情,那当然是美梦,尤其是些痛苦的东西,你要还记得,那就是噩梦。不管它是好梦也好,坏梦也好已经都过去了,今天应该是一个崭新的一天,所以,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如果你会,你就练习怎么做呢?每天早上醒来你不要马上的就想别的事儿,你可以躺在那儿,你想一想,所有的诸佛菩萨,或者像莲花生大士,敲打着法器,唱着佛乐,念着经文,让你醒过来啦,你要这样去想:“让我醒过来了。”有什么好处呢?因为我们平常都沉睡在无明的状态里面,我们用佛菩萨的加持,用这种观想,用佛菩萨的加持,把我们叫醒,长久下来,可以让我们从轮回的无明当中,叫醒我们。就像莲花生大士在《闻即解脱经》里面第一句就讲到了,他用一种很慈悲很呼唤的声音说:“具有因缘的儿子啊,你已经沉睡很久了!因为无明你已经睡很久了,不要为无明而沉睡,你应该醒过来啦。”

  我们现在轮回当中,因为业力的原因,虽然每个人都认为很清醒的,实际上就像还在梦游一样——因为无明而在梦游一样。所以需要有人把我们叫醒,叫醒是离开轮回这个苦难的地方,让我们投胎到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可以观想,每天早上,莲花生大士带着他的眷属,从我们的心里面离开,然后在我们顶上呼唤我们,在我们对面的虚空当中呼唤我们,把我们叫醒。刚开始当然要强迫自己用想象的方法去想,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什么呢?我们叫生理时钟也行,到那个点,他就把你叫醒。我们可以练习它。如果没有这个训练的话,醒来不要马上起来,就(祈祷)诸佛菩萨,让我们在法乐里面醒过来。有什么好处呢?不要让自己的大脑或者自己的思想一天的一开始就融入到红尘的杂乱的妄念里面去,先让他有干净的地方产生出来,先起个干净的头。这个时候你就想一想,我还活着!很多人,(眼睛)闭上就闭上了,没醒来。我们要庆幸自己还活着,六道轮回里面投胎做人已经很不容易,加上我们现在是有信仰的人,学佛的人,遇到那么难得的佛法的时候,再次醒来是很难得的。像以前我们有段时间,训练生命无常的时候,到后来会怕得不敢睡觉,不敢睡觉的原因是怕一睡下去醒不来了。没醒来到别的地方,能够去极乐世界那还好,没去呢?到地狱就怕,所以就不敢睡觉的。有的时候就很长一段时间,好听一点叫不倒单,不好听一点叫怕睡觉,坐着,累了就打个盹,然后醒来就继续看经文背佛经,持诵经文。这就是让我们一大早有一个纯洁的心理,欢喜一下自己还活着,这有什么好处呢?会很珍惜你的生命呐!

  我们都是糊里糊涂地醒来,然后糊里糊涂地开始一天的(生活),就不会珍惜自己的生命,对我们活着的每一秒钟,不会珍惜。实际上人的生命本来就很短暂,几万天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每天能够好好珍惜你的生命的话,每天过的很有意义,哪怕你只活了几十年,也很有意义,总比人家糊里糊涂活一百年强多了!所以每天感恩自己还活着,活着,就是让自己在活着的时间里,让它变得更有意义。怎么有意义呢?当然,我们身为佛教徒,起来第一件事先把自己搞干净了,洗脸,刷牙……把自己搞的干干净净。搞干净以后,我们去见佛祖,我们用自己最虔诚的心,把自己搞干净以后,带着一片干净的外相,用一颗最干净纯洁的心灵到佛祖面前,先磕三个头。为什么要磕头呢?皈依呗!因为我们是佛教徒,第一件要做的事情那就是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就像是一个人,从这个地方要去另外一个地方的时候,从一开始准备要出门到目的地之前,都不能忘记他要去哪里。所以说从我们现在开始一直到成佛——哪一天我们自己成了佛,我们就不用念皈依文了。要不然我们每天都得念,你们要念,我要念,我的师父(大堪布土登曲吉扎巴仁波切——录者注),藏佛佛教一代高僧,一代大成就者,到涅槃之前,每天念的最多也是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所以千万不要藐视佛法。走路的时候你如果忘记你还要去那个地方的话,要么你就停在那儿了,要么就迷路了。皈依是你要归于他,得到他的保佑,一直到你成为他之前,他都是你的目标。

  佛法是你永久的道路啊!没有佛法你怎么成佛,你不能不皈依佛法,你不能没有上师,像我们现在这样是要师父带着我们,当我们自己成就一点的时候,需要菩萨带着我们,当我们变成菩萨的时候,要佛带我们。这就是上师们,哪怕他是菩萨也好,佛也好,他就是上师。这就是我们永远要皈依他的原因。佛更不能没有了,他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嘛!这种皈依一直需要我们坚持的,所以这个就是每天地提醒自己,我们是一个佛教徒,所以我们到佛堂来,磕三个头,用最虔诚的心,如果你家里有佛堂,我相信我们大部分弟子家里有佛堂,没有佛堂你就在你觉得方便的地方,在地上,哪怕实在不行在床上也可以,只要没有别的空间的话,都可以。磕完三个头,刚才沐浴,刷牙,脸洗干净了,现在呢?心也要最纯洁的心,然后合掌想想,希望我今天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所有六道轮回的众生们而做,希望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让众生们短暂的能够得到人天一切福报,永久希望他们都能够成佛,为此,我希望今天要行菩萨道,做一切善事,要这样去想。用心去发一个大愿,希望我们今天做的一切事情,都为了众生成佛而做。

  磕完头,在佛祖前面先这样去想,想完了以后,就该供佛了。佛不需要吃人间烟火,所以佛不需要我们上香,不需要我们供花,但是我们需要累积福报,一直到我们成佛之前,我们需要足够的资粮。什么资粮呢?起码你要生为人,你才有机会听佛法,要不然,其他六道众生,能够听闻佛法的机会少之又少。修行的基础更不够。要出家,其他众生出家就很难。所以命要够长,身体要够健康,心里要够纯净,这些可是很重要的。第二个,别人也要能够提供这样一个环境给你,这种思想给你,这就是什么呢?我们讲的十八暇满的人身都要兼备啊!这些福报并不是人家莫名其妙说送给你就可以有的,而是要我们自己去累积的。

  累积福报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往上供诸佛菩萨,一个是下施六道众生。对我们来讲心目当中最伟大的就是诸佛菩萨,上供是第一重要。怎么供呢?比如在内地,就放三杯水,说是戒、定、慧。但我们在藏传佛教没有这样的供养,戒、定、慧不是拿来供养的,是要自己修的。要供养的是什么呢?我们自己所喜欢的一切,我们就可以供佛。所以这个,藏传佛教用七供杯来象征。七个杯子是标准的,很多地方是摆八供杯,八供是正常的,但是一般都是七个杯子。为什么叫七个杯子呢?音乐是独立的,所以,水、水、花、香、灯、油、食品,加上音乐就变成八个。但是杯子一般来讲传统的古代就只有七个杯子,第一个杯子是一杯饮料;第二杯水是沐浴用的,叫作洗足水;第三个是花;再下来就是香;再过来就是灯;再过来就是油,油是香水;然后是食品;音乐。你想,为什么要这样摆设?在佛陀涅槃前,有人曾经请问过佛陀,您在世的时候,我们可以随意供养您,当您不在了,我们想供养您,那应该用什么方式呢?佛陀说,如现在,就是跟现在一样了。现在就是迎请贵宾怎么做你们就怎么做。这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但意义就深了。

  你看,第一杯水是饮料,饮料跟后面的食品,饮食,这两者是解决我们人类生存的最大来源,供养谁呢?舌头。香要用谁闻呢?鼻子。音乐要给谁呢?耳朵。花是我们眼睛可以看得到颜色里面也是最美的我们最喜欢的。灯,是照亮黑暗的,心里面黑暗的时候是要佛法照亮的,所以心的对境,法的象征是灯光。所以简单来讲,你就发现,还有一个洗脚的,跟身上擦的香水,是触摸的意思。颜色,花朵;音乐,声音;香,味道;香水跟洗脚的水是触觉;光明的灯照亮心里面的智慧,佛法;色、声、香、味、触、法,五妙欲加上佛法,我们人世间所有的一切最美好的就在这里面了。最美好的颜色,最好听的音乐,喜欢闻的香味,喜欢吃的饮食,然后身体的触觉,所以,简单的七个杯子里面就已经把人世间所有的一切都供养了,再加上一个声音——音乐,如果你有什么,以前我喜欢用那种小小的国外卖的那种小提琴,或者是模型的那种小小的钢琴啊,琵琶啦——放这些东西,但是,古代没有这些乐器,大部分就放个法螺。螺在佛教里面是很吉祥的象征,因为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还没有讲经说法,七七四十九天,梵天王跟帝释天从天而降,一个供养一个千幅法轮,一个供养右旋法螺,请佛讲经说法,从那以后,螺象征了佛教传播,最美妙的声音。所以一般都用一个小海螺,来作为音乐的象征。水、水、花、香、灯、油、食品,第一个叫饮料水,第二个叫洗足水,然后花、香、灯,然后就是油,油,如果没有别的就放一杯水,里面放几片红花之类的,或者是滴一滴香水,都可以。食品,你放水果。如果这样摆设的话你下面要么就是像那个灯啦、花啦、香啦,这下面的杯子只是个容器而已了,它不是任何其他的意思,只不过是盛着它的一个容器而已。我们把这个容器里面放米,习惯性的都是放米,但是在内地靠海边这些地方气候潮湿,米容易腐烂,然后容易长虫,很多人就喜欢用碎的宝石或者是一些水晶来代替,也没什么不可以,它只是稳定容器而已。所以一般来讲,只有三杯是水,四杯大概就是像水晶、宝石,藏区的话用米。第一是水,第二是水,因为第一杯是饮料,第二杯是洗足水。花、香、灯,都是有实体的东西,花,如果杯子下面是放米或者放宝石的话,上面买个像水晶那样的花也可以,不用天天换,也方便。当然,如果你有这个能力,你天天插新鲜的花也可以。香,一般是请个香塔,没有的话,把普通的香插在那里就可以了,不一定要点。插着就行了,它是象征性的。灯也一样,放在那儿,不点也可以,点当然更好。食品用水果。在西藏就习惯用糌粑做那个长长的我们叫食子,供在上面。音乐,我刚才讲了,你要放杯子,要个容器,你就在杯子里面也放个法螺,你要是喜欢放个小提琴或者小钢琴什么都可以,只要它象征美好的音乐就行。当然法螺是比较如法的,大家用这个比较多一点。把这些干干净净地供上去,然后再烧根香。

  烧香是我们的一个习惯,它是什么呢?刚才是你把自己洗干净了,现在对着佛把心灵洗干净了,该供奉的供奉完了,那你这个环境也要洒净洒净,洒净环境你就点一支香,香不用多,一支就可以。如果你喜欢多一点味道好一点的话,点三支也可以,不要一大把点着,一支就是最好的。因为它能够在这个环境里面有这个味道就可以了。一般来讲,拿一支就够了,因为方便你点。点完以后,差不多下面留个三分之一的样子(这里是以拈香的手指为界进行划分的,上师在开示时以右手拈香,左手平伸与眼平——录者注),上面留个三分之二,然后左手伸出来(掌平端),佛龛差不多跟你平行的,为了表示对诸佛菩萨的尊敬,我们佛教有礼佛足的习惯,古时候,(用手)碰佛祖的脚(然后把手)放在自己头上,因为佛跟你平行的时候,你不可能每次都把佛祖的脚放在你头上吧,象征性地摸他的脚放在你头上,从那个习惯下来,佛教徒有这样(上师伸出左手向上端起)这个手是把他抬高的意思。把他抬的比我们更高,差不多眼睛直视的那个角度,意思就是说,所有诸佛菩萨在比较高的地方。左手这样抬着,右手拿着香。我们要敬的佛并不只是坛城那样简单,那是象征性的,十方法界都有诸佛菩萨,那我们就开始(上师开始示范:拈香的右手在左手上面,先向右上方弧形抬起,向右下方作半圆行移动,从右下方至胸前回到起点,向左上方作半圆行移动,从左下方至胸前为一次,三次为清净,恰是平躺着的阿拉伯数字“8”的形状),你不一定只在佛前面做这个动作,旁边如果还有唐卡什么的,你还可以走动。哪边有就往哪边,在佛菩萨存在的周边,我们就把地方用香薰干净。如果没有别的,你只有一个坛城,只要三次就好。

  要插香时,最后这个“8”字打好,直线插下去就好。如果是卧香的话,直接把手倒过来(上师所拈的香从垂直,向佛像的右侧倒过去,放平),放上去。香头朝着佛陀的右边,佛教里面右边为大,所以烧是从右往左烧,香燃着的那头对着佛的右手,放下就可以了。这样,一个供佛的仪式到这儿大概就圆满了。

  接下来就看我们有没有时间了。如果我们有时间,这个时候就开始做早课,自己可以拿个铺垫,然后坐下来。双手合掌。佛教里面经典很多,我们把几个重要的部分作为课诵本,《微妙心集》是我们自己起的名字,叫作日常课诵仪规。第一堂课我们看到它是《八圣吉祥祈祷文》,这个《八圣吉祥祈祷文》你可念,可不念。这是佛教里面净化地方,希望带来平安的经文,所以很多时候,你搬新家,请我们来给你祈福,我们第一课还是会念这个。你今天有个新的事业要做,你希望平顺一点也你也可以念这个。你希望你的家人今天平安幸福你也可以从这个地方开始念。但是这个可以选择,如果这段时间你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你也可以不用念。我们真正的课诵本是从第9页开始,《皈依发心》。我们刚才在磕三个头的时候,已经念了一下皈依文,现在我们开始坐下来念皈依文,从“佛陀妙法僧伽众,直至菩提我皈依,愿我所修诸功德,为利众生而成佛”开念,念这个还是让我们对三宝的虔诚心(增上),念完这个,念《四无量心》,正统的依照课诵本念的话是这样念下去。当然这个时候也可以做做“九节佛风”(见《大圆满前行》),原因是什么呢?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心不要被沉淀下来的烦恼污染,九节佛风是个最好的方法。九节佛风怎么做呢?(本段上师教授九节佛风,想学的师兄可以由上师直接传授,这里不再赘述。特别注意,九节佛风,不可以自学,必须有上师指导)。

  另外一个就是语加持。毕竟很多人要修大圆满,我们必须要把两个课本拿来讲,为什么呢?有些人要实修的,愿意修完五十万加行的,我们必须每天就得念这个《大圆满前行》的课诵本,那个里面除了刚才这个(指九节佛风),还有语加持。(上师拿出《大圆满前行》课诵本)你看这里有,嗡阿哄,观想舌根“壤”字,变成三股金刚杵,舌头上面这么多,实际上让你们去观想是太难了,难度太大了。人的舌头,依照佛教的讲法,就像月亮从中间用刀割下去一样,所以舌头的两边,是有感觉的,正中间的那条线是没有感觉的。在舌头这个月亮的正中间,有个“壤”字火焰,“壤”字燃烧什么呢?他变成三股金刚杵,主要是燃烧我们的罪业,舌头的业力,一个人每天讲话里面,我们会造很多的业力,所以它烧舌头的业力。烧这个业力用什么来烧呢?我们叫字母咒或缘起咒,字母咒是:“嗡嗡阿阿伊伊乌乌日日利利唉唉喔喔昂阿”,这是元音,然后:“嘎卡嘎嘎额扎擦扎扎娘札叉渣渣那大他达达那巴帕把把嘛亚ra拉哇夏卡萨哈洽”。以上两个要各念七遍,“嗡也大玛黑杜札巴哇黑顿迭堪达他嘎埵,哈牙哇德爹肯札右尼若大唉旺巴地马哈下玛那耶梭哈”这个是语缘起咒,这三个主要是净化我们的舌头,当然了,观想这个舌头很复杂,如果真要观想的话,我们舌头的正中央有个壤字,这个壤字燃烧起来像三股火苗,然后在它周边里面形成三圈咒轮,就是我刚刚念的,第一个,“嗡嗡阿阿伊伊乌乌日日利利唉唉喔喔昂阿”是红色的,这样一圈;然后“嘎卡嘎嘎额扎擦扎扎娘札叉渣渣那大他达达那巴帕把把嘛亚ra拉哇夏卡萨哈洽”刚才的是元音,这个是字母,字母是白色的;“嗡也大玛黑杜札巴哇黑顿迭堪达他嘎埵哈牙哇德爹肯札右尼若大唉旺巴地马哈下玛那耶梭哈”是蓝色的。边念边观想,燃烧,(这些咒轮)放光,燃烧是你的业力,罪业,放光,放出无边无际的飞天,拿着很多供品去替你供养十方诸佛菩萨,十方诸佛菩萨收到你的供养以后欢喜,加持像法器一样,像彩虹一样,从十方飘过来,融入你的舌头上面,这样你的舌头的业力也净化了,(而且还)得到了诸佛菩萨语金刚的加持。一般我们是这样念的,这些课诵本(指《大圆满前行》课诵本)里面都有了。(上师念课诵本,并口传语加持咒),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它放在刚才供完佛以后,坐在垫子上面我们可以先念这个,这样可以得到语加持。

  供完佛了,坐垫上面坐下来了,如果你能背下来,你可以先把这个背起来,先加持一下自己的语言,加持完了,我们要念皈依了,“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双手合掌祝福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念“喇嘛千,喇嘛千,喇嘛千”——“上师知,上师知,上师知”这三次呼唤,第一次是向佛法僧三宝呼唤上师知,上师知道什么呢?希望您能加持我产生出离心,从轮回当中出离的心;第二个我们祈祷上师您知道,希望上师知道什么呢?第二个祈祷向上师、本尊、空行祈祷,希望您加持我,拥有菩提心,我的菩提心增长;第三次我们又叫上师知的时候,希望法身、报身、化身佛加持我,产生清净的信仰。对世间一切,好坏对错,让我产生烦恼的一切,我视同清净,这个在修行当中很重要,把不干净想成干净是很重要的,能够产生清净心。这三次祈祷是这样子的。

  供完佛,坐垫放下来,先做九节佛风,九节佛风做完之后念语加持,语加持念完以后念“上师知!上师知!上师知!”,三次祈祷完了以后,想做功课的话,你直接从第九页开始,念皈依文,念发心,然后念《三蕴经忏悔文》(即“三十五佛忏悔文”),一直念到90页莲师心咒为止。这里面有佛陀所讲的《三十五佛忏悔文》,这个显密不分的,《三十五佛忏悔文》大家一起都修的,有了《释迦牟尼佛赞》,这是作为一个佛教徒,最简单你都要知道佛祖一辈子经历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我们要对他那么虔诚,我们要对他的赞叹。佛这样伟大胜殊的法,是谁传到我们这儿来的?莲花生大士,所以莲花生大士对我们消除业障,跟我们修行进步,他是所有上师的象征,这样的话在早上的早课,如果你时间不是很够,你就把它念到90页就可以了。特别是在发心的时候,你一定要去想,今天不管我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念到90页你就短暂地做一下功德回向,179页,“所修功德成遍知,调伏罪业众敌怨,生老病死波涛海,愿诸有情得解脱。”这一段我们就把它背下来,任何时候我们要休息了,要停下来,你只要把这四句念一念就可以了。

  然后如果你要工作,你就去工作,要干什么事没关系,现在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变成了在行菩萨道了,哪怕是你给人家扫个地也是行菩萨道了,哪怕你是给家人煮一顿饭你也是行菩萨道了,哪怕你上班帮人家打个字也是行菩萨道了,因为你讲了,今天我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做。当然了,如果你骂人,不是为了对方好,你骂他(她)的话那就不是行菩萨道了。杀生,当然不是行菩萨道了。除了你做了这些真正的罪业以外,你为了他(她)好你骂人,你也行菩萨道了。你为了救一群人杀了一条毒蛇实际上你也在行菩萨道了。所以只要方式方法对了,一天下来我们都在积德,做诸功德。

  如果你比较有时间的话,念完之后你就可以做选择了。做完九节佛风,念完咒语之后,今天时间够你就修大圆满,从共同加行开始修到不共加行,你想做大礼拜,念到“真实三宝善逝三根本”那个地方,你就把课本放下,好好地观想一下你做你的大礼拜。完了以后你再往下念,把它念完就好了,如果你觉得你没时间的话。你今天想做曼达拉,你就念到做曼达拉的地方,然后你就做你的曼达拉,完了你就往下念一遍就可以了。金刚萨垛也是,念到那个地方(就可以做)。其他多余的时间,像莲师心咒啊,六字大明咒啊,这些咒语,你随时随刻都可以念。你要上班,开车路上总是有很多时间吧,你就念六字大明咒或者念莲师心咒。上班时间,忙的时候你忙你的,不忙的时候你就可以观想佛菩萨,你持你的咒,一方面对你的身心都有帮助。你的心一直在净化一直在净化。不因为你持了咒你念了经你的大脑会变迟钝,而变得会越来越有智慧。就像你看很多老人家,你看养老院(指上师创办的养老院,录者注)里一百多个老人家,那些藏族老人,有时候左手拿着佛珠,右手拿着转经筒,每天在念念,转经筒放下来,转大转经筒转,累了就坐在那儿跟佛菩萨祈祷。祈祷完了聊天,聊完天又开始转经祈祷,整个他的大脑,祈祷佛菩萨加持,永远没有停掉,所以七老八十,九十了,没有一个老人痴呆症。那些汉族老人家又不信佛,放在老人院里面,每天都盯着电视看,看久了他就傻了,他每天都在那儿发呆,唯一的事情就是看电视,看电视久了血液循环又不好,很容易变瘫痪掉,很容易就变成老人痴呆,(得了)老人痴呆以后,他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现在我们就鼓励他们你不信没有关系,你跟着那些藏族人,转那个转经筒,一百多个转经筒,你就当锻炼身体去转,转多了一听他们那些(藏族)老人家都在唱“嗡玛尼班咪哄、嗡玛尼班咪哄”,他们听多了以后,不知不觉他们也跟着“嗡玛尼班咪哄、嗡玛尼班咪哄”(众笑)。这一下好了,很多人精神开始有了。觉得有参与感了,觉得好像我们不同的民族,没有信仰的,好像也没有被孤立,一下子两面融入进去了。那些藏族老人一看,本来没有信仰的人信佛了以后,把他当宝贝一样看了,宝贝得不得了,这一下他们更融洽。老人痴呆就慢慢慢慢降下来了。你可以看到,特别明显。

  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那种长期的修炼。这样的话,我们的大脑也不会一下冲动上去,一下子下来。你看很多人精神失常也好,或者想去跳楼啊精神崩溃的,(那是因为)没有平衡啊!不像我们佛教徒,累了疲倦了,我们还可以找佛菩萨求一下加持,像滚烫的开水,我们用冷水稍微浇一浇,让它稍微平静一下,我们的大脑也是一样,里面太乱了,整个所有的网路都已经相互交差了,都乱掉的时候,让佛菩萨清理清理,这样的话我们事业也会做得很好。到目前我的经验就是这样,虔诚的弟子,最后事业都做得非常好,就怕半信半疑,这样就没有太大的加持力。所以一定要信心嘛。

  这样一天下来,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在空档的时间里面你就持咒,因为持咒是佛菩萨给我们最方便的“法门”。它不像经典,你要拿本经典上车上面念经,当然我看到了有很多人坐大巴一上车就把经典拿来就这样念(上师做念的姿势),结果所有的人都异样地看着你,异样地看我们是不怕的,只是说,有的时候有很多不方便之处。特别是像上班的时候,人家都在那儿上班,忙得不得了,你还拿本经书在那儿看,人家觉得你不用心。哪怕你没事做,拿张报纸没有人会说你,但是你拿本经文人家就开始说你。所以我们还是在空余的时间就持咒,这是很方便的,人家也看不见,我们自己观想、持咒,在这个时候修行是一样的。

  中午休息时间,如果你有时间,也可以重复地念一念比如你认为我要念念《金刚经》啊,念念《心经》啊,念念《地藏经》啊,可以啊,在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加进来。就像每天三顿饭一样,我们中午吃完饭总要有些课本念诵一下嘛。没有其他的,你就念念莲师的经文也可以。

  晚上,最主要就是普贤行愿品,是佛陀所传的所有的经典里面最精华的大愿,里面从礼敬诸佛,普皆供养,忏悔罪业以及请佛住世,请莫涅槃啊,请转法轮啊,功德回向啊,所有的七支分啊,都有。所有所有的修行,一定需要这部分。你看包括我们放生,我们也要念这部分。晚课我们就简单地说,就把《普贤行愿品》当作我们的晚课,晚上从91页开始,一直到念完为止。

  念完,在功德回向之前,如果你真的是在睡觉前的话,你就默默地在那儿想一想。我今天一天到底干了些什么,我好事做了多少,坏事做了多少,我知道的有多少,不知道的有多少,也许很多时候是我们记得的,也许很多时候是我们不记得了。不记得的好事没关系,如果有记得做错了的事情,行业做错了,言语做错了,心灵做错了,我们用心去忏悔。希望明天以后我再不要犯这些错误,我们就很虔诚地来观想金刚萨垛,然后忏悔我们的业力,来洗心。这个,你在做功课时可以做,睡觉前几分钟也可以。你好好用心地忏悔一下。诵一下百字明,三遍,七遍,二十一遍最理想。三遍有什么好处呢?所有的罪业被你忏悔之后,不会再发芽了。七遍以后他开始净化了,二十一遍全部洗干净了。洗得干干净净的,一点都不会生了,因为很虔诚地这样忏悔。所以能够做到的,二十一遍是最好的。实在做不到,那就三遍,念满这三遍以后,睡觉前,还是要记得一下,自己是佛教徒,因为忏悔完了,忏悔完了要干嘛呢?功德要回向,剩下的都是好事儿了。

  做的好事一方面供养给诸佛菩萨,希望佛菩萨继续加持我有这个能力,然后我们再把所有一切的功德回向给六道众生。希望六道众生因为我们所回向的功德能够脱离轮回成佛,如果我们有一些自己往生的亲人,我们可以想,以某某人为主的所有六道一切众生,希望他们能脱离轮回,用心地去想,而不是轻描淡写地说说而已,可以去想一想,地狱、畜生道、恶鬼道,几秒钟时间各各想一下,他们现在正在遭受的痛苦,希望我的功德回向给他们以后,他们能够脱离轮回。然后,如果很多时候你还想不太出来,你就像《普贤行愿品》里所讲的,以前文殊菩萨是怎么做的,普贤菩萨是怎么做的,希望我把我的功德也学他们一并回向给众生,这个也是个方法。所有回向完了以后,举起双手合掌,好好祈祷一下,干嘛祈祷呢?记得我们还是佛教徒,所以到佛前面告个假啦,再磕三个头,好好地做一下皈依,希望我明天醒来还是像今天这样,继续闻思下去,走修行的路。然后在那里帮自己好好发个愿,比如,希望我的虔诚心越来越坚定、不退转,希望我的菩提心越来越增长,希望所有众生心中能够产生菩提心,希望我在修行的道路上面没有障碍。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能够真实地像诸佛一样利益众生。好好地发一个愿。那个时候你还有什么世间的愿,什么明天我把这个公事做好啦,把家庭照顾好啦,这个都可以发愿。功德都回向完了,一点都不贪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好好发愿。而且这个时候发愿都会成功的。

  好,这一下,身心全部干净了,一天当中不干净的内在的心也洗了,外在的身体也洗干净了,回去可以美美地睡觉。睡觉前也不要糊里糊涂地享受,希望诸佛菩萨上师们融入我的心里,进入我的心里面加持我,以这样的方式入睡,这样一天我们就能够以一个很清净的状态进入睡眠当中,明天早上起来我们想,诸佛菩萨呼唤我们,当我们醒来的时候,诸佛菩萨所有诸佛菩萨上师们从我的身体里面离开通过我的梵天穴,坐在我的头顶上。白天我们要去上班,开个车子,就想,所有诸佛菩萨跟上师们坐在我们头顶上加持我们,那我们开车出去也安全了。走路的时候就想绕着他们嘛,顺便也做功德了,吃饭的时候就想,他们跑到我的喉咙里面来了,我吃的时候就供养给他们了。上供诸佛菩萨也做了,下施六道众生也做了(这时上师用左手做手势,指向胃部)。其实就是一种善巧,所以修行不一定要有场地啊什么,有,当然很好。没有场地,没有这个机会,你就用观想的方式,随时随刻都可以做上供,都可以做下施,这个又简单又方便,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做。这样的话,一个简单的功课,又不复杂,又在轻松的情形之下我们就可以累积到很多的福报。当然,中间你还有多余的时间,你就多听听佛法啦,多看看佛经啊,这些都可以,中间我们就可以自己继续加进去。简单来讲我们的功课就是这样。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新皈依的弟子       做功课)(五明学佛网:新皈依的弟子       做功课)  

 梦参老和尚:念佛做功课为什么要定时定量?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平常磕头,念经,做功课的发心是什么? 

 做功课励志语录 

 本源法师: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仁清法师:在寺院里做功课或者大家一块儿熏修是有一定数量的 

 不坚持做功课会被佛菩萨惩罚吗? 

 做功课不是一种形式,而是真的在集资净障 

 达真堪布:要有正确的心态做功课 

 太桥旦曾堪布:就算忘记做功课 也不能忘记这件事! 

 传喜法师:为什么要做功课? 

 恒传法师:不知道是不是香的问题,在家做功课时头昏眼花视力 

 菩提甘露117:应该要有固定的地点,每天都在同样的地方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