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二规教言论 讲记(四)


   日期:2015/6/16 8: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二规教言论》。

  违盟无耻非法行,所获财食无愧用,

  不顾闲言恶语故,身神肩神皆消遁。

  如果大肆享用通过一些欺骗的手段、比较恶劣的行为所得到的衣食、钱财,还没有一点惭愧之心,身神、肩神都会远离。

  无论是做买卖,还是与人之间交往,都要实实在在,不能使用狡诈、欺骗的手段。现在有很多这样阴险狡诈的人。有些人总说些不靠谱的话,为了让对方相信,还赌咒、对天发誓,实际上都不是真实的。虽然发誓了,却不守护自己的誓言;虽然承诺了,却不去实现承诺。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欺骗手段。比如说做买卖,若是通过合理的途径,如理如法地做也不会造业。否则,正如华智仁波切在《前行引导文》里讲的,做买卖也具备了十种恶业。确实如此,若通过欺骗的手段去做,既伤害了他人,也跟他人结上了恶缘,将来是要感受恶果的。也许当时得到了一些利益,很得意,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但因果是不虚的,自己早晚都一定会感受恶果。那个时候才会知道,这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很大的伤害,但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业力现前的时候,谁都防不住。

  所以,一个智者种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定要谨慎,一定要结善缘、种善根,将来才会享受善果。若是你跟众生、跟他人结恶缘,自己同时就种下了恶因,最后是要遭受恶果的。佛在经中讲过,业力现前的时候就像洪水一样,谁都挡不住,到那个时候,后悔也没有用。所以无论是做人,还是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一定要如理如法。

  一些恶劣的行为,比如通过杀生获取利益,或者通过其它一些下等的行为得到的利益,就像毒药一样,是不可以享用的。你所得到的、所获取的这些暂时的利益,都是不清净的,就如同毒药一样,即使再美好、利益再大,自己也不能享用,不能以这些活命。这些也不用说得太详细,大家心里都明白。

  与其通过这些生活,还不如到街上要饭。一说可以当乞丐,也许很多人都觉得特别不好,也不可能接受。其实,通过这种方式活命也没有什么,这是自己要的,对方愿意给就给,不愿意给也可以不给。以这样的方式活命,虽然不能说不造一点业,但是也不可能造严重的恶业。

  有些人是身不由己,这也是自己前世的业力,但如果有一点惭愧之心也可以,“我不应该这样做,我不应该这样活,但是暂时无法摆脱或放弃这种缘分、这种业力……”如果自己有惭愧之心,也能够通过忏悔,慢慢远离、摆脱这些恶缘,就不会继续造恶业了。但是,有些人根本没有惭愧心,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是这样的,认为吃喝嫖赌、坑蒙拐骗是本事,自己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觉得自己很有手段、很有势力似的。

  “身神肩神皆消遁”:神有很多种,有肩神、地神、水神、火神、财神等。一个人的身上有很多神。

  现在很多人一说身上有东西,一说身边有东西,心里就害怕,想方设法把它赶走。现在有些搞神通的人也是这样,说:“你身上有东西,身边有什么什么东西,我给你什么什么可以把它赶走……”那都是有缘的众生,有又怎么了?你不应该劝他人把它赶走,不应该让他生起这种念头。你可以告诉他:“你身上有神,你可能得罪了神。这是保护你的神,是跟你有缘的神,你应该跟他搞好关系。你一定要断恶行善,应该好好地做人,好好地学佛,这样他就不会伤害你,他就会保护你……”这样说也行啊!如果实在忍不住想搞神通,那就应该这样好好地引导众生。但是人都不会做,因为没有智慧,就害己害他。

  其实,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东西,身边肯定有很多无形的众生,这都没有什么。这些神都走了,都离开你、抛弃你了,这就是问题。主要是跟这些神要搞好关系。

  也许也有些冤亲债主来找你,这也是你的有缘众生,你也可以善待他,这样就可以化解怨恨。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神之间,不是要搞冲突,而是要化解怨恨。

  如果自己做人非常地道,人格非常完美,他们不但不会伤害你,还会保护你。但是像刚才说的那种人,就会被护法神抛弃,如同像尸体一样,一切都是不吉祥的。

  下面讲“不顾闲言恶语”者。有人说闲言、恶语,不能不在乎。如果你真正达到了那种如如不动的境界,你可以不在乎,之前是要在乎的。自己的所做所行都不如理、不如法,对他人的闲言恶语也丝毫不顾及,根本就不在意,随心所欲,这种人也是被抛弃的对境。所以对闲言恶语要在乎,也要顾及这些。

  让众生生欢喜心,让众生赞扬你,对你的学佛修行以及弘法事业都有利。即使你已经达到了那种如如不动的境界,你也要表法,也要注意。自己达到如如不动的境界了,也不是什么都可以随便了,还要表法,还要度化众生。那个时候,也一定要注意众生的态度,尽量让众生生欢喜心,尽量让众生赞扬自己。其实,当达到那种境界的时候,有赞扬没有赞扬都行,但这样做对众生来说是有益的。所以,我们要注意表法,好的表法也是度化众生的一种善巧。同时,让众生赞扬,自己就成了众生的福田。我们有一定的修行,有一定的境界的时候,要做众生的福田。你成佛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众生欢喜,让众生积福德、积善根。

  他人财富圆满时,自心无端感刺痛,

  恒时讥毁众人故,依怙神众无力护。

  这是讲嫉妒心。

  “他人财富圆满时,自心无端感刺痛,”:他人有一些财富、名声,当自己听到、看到或想到这些,心里就像被刀割火烧一般痛,心里不愉快,心里不舒服,这就是嫉妒,这说明你已经嫉妒他人了。

  不明理、愚痴的人就是这样,没有生欢喜心,就爱嫉妒。若是一个真正明理的人,一个真正具有智慧的人,不会嫉妒的。因为你嫉妒了,心里就不愉快了,何必呢!这就叫自寻烦恼。

  对方这个人、这件事的发展,跟你是否高兴或赞叹没有太大关系。即使你再不愉快,若是他的福报到了、因缘到了,也会圆满;即使你不赞叹他,他一样会得到。同时,你自己心里不愉快,内心烦恼,这是自寻烦恼,自找痛苦。

  反之,如果你能随喜,多好啊!佛为什么说如果能随喜,就能得到同样的功德利益?那些有福报、有功德的人,福报来了,他心里肯定欢喜;你虽然没有这个福报,没有这个功德,但是你内心也可以跟他一样欢喜、开心,这就跟对方一样了嘛!这是智慧啊!你随喜了别人的功德,同时就降伏了傲慢心,也破除了我执,这个功德不得了。

  随喜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若是真正能做到随喜,功德利益太大了。自己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圆满同样的功德,可以得到同样的利益。我们为什么不随喜呢?为什么要嫉妒呢?若是一个智者,就应该随喜,不应该嫉妒。你随喜不嫉妒,这不是为了对方,而是为了自己。你这样做,受益者是谁?是自己。这些功德与利益,谁得到了?自己得到了。

  “恒时讥毁众人故”:生起了嫉妒心之后,就开始想尽一切办法造谣诽谤。对方没有过错,你却说有过错,其实这是你自己的过错。对方没有的缺点,你说有缺点,其实这是你自己的缺点。

  对方没有缺点就是没有缺点,你说他有缺点,难道他就有缺点了?如果他没有缺点,你说一百遍也没有用,他依然不会有缺点,这是你自己的缺点。你造谣诽谤,跟十个人说,十个人跟一百个人说,一百个人跟一千个人说,一千个人跟一万个人说……根源是你,你让这么多人生烦恼,破坏这么多人的相续,这是你自己的罪过。不用说根本没有这些事,即使是真正有的事,若是没有什么必要,也不应该宣扬。如果有必要,你可以说,但是也不能随便说。比如,你若是发现了金刚道友有一些不如法、破坏戒律的行为,应该跟上师说,不应该跟其他人说。这是有必要的。虽然有必要说,但是也不能随便说,应该跟上师说。若是跟上师说也不方便,就跟负责戒律的人说。负责戒律的人也不能随便宣扬这种事,否则也会造业的。

  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搞这些是非,一般的情况下要装聋作哑。装聋子,没听到;作哑巴,不会说。这是最好的。所以,有必要的情况下,一定要说;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装聋作哑。若是这样,你不会造业。

  尤其现在有些人诽谤一些大德高僧,说大德高僧的一些行为,这些行为有些是有的,有些是没有的。但不管有或没有,都不应该说。为什么?一位大德高僧有很多信徒,你让这些信徒产生了邪见,退失道心了,这是多大的罪过啊!你怎么能衡量一位大德高僧的行为呢?你怎么能轻易判断一位大德高僧的境界呢?连他心通都没有,你怎么知道他有过错?你怎么知道他的做法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在没有能力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判断,也不要搞这些是非,否则会造下弥天大罪。

  乔美仁波切在《极乐愿文》里讲,诽谤一个菩萨、大德高僧的罪过,相当于杀害三界一切众生的罪过。你杀害三界一切众生,这个罪过是非常大的,但你诽谤一个菩萨、一个大德高僧的罪过,比刚才那个罪过还严重、还大。乔美仁波切这样说是有依据的,不是随便说的。他依据的是佛经。佛亲口这样讲的,所以乔美仁波切也是这样强调的。若是佛没有这样说,他怎么敢这样讲啊?不可能。所以这个罪过是非常严重的。

  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随便说是非,不要随便判断一个人。否则,会造很严重的罪业,将来要堕落恶趣,那个时候苦不堪言。

  “依怙神众无力护”:若总是造谣诽谤,护法神、天尊也没有能力。“无力”,即没有办法。对特别不听话的儿女,有些父母只有断绝父母关系,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同样,这些天尊也是如此,他们也没有办法保护你,没有办法让你顺心如意,所以是“无力护”。

  不要造谣诽谤,不要心生嫉妒,尽量去随喜他人的功德,随喜他人的善根。在没有能力的情况下,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要造谣诽谤。你这样一个凡夫,根本没有能力去衡量一个菩萨或大德的言行。平时也是,没有必要说别人,诽谤他人。否则,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伤害,也是一种很大的过失。

  一个真正的人,应该随喜他人。他人得到利益了,他人产生功德了,应该高兴,应该跟着他欢喜,这就是一个好人。然后,赞扬他,鼓励他,让他更加进步,让他提升,这是好人。这是一种做人的原则。你心生嫉妒,甚至造谣诽谤,就是坏人。这里主要讲的是人规。

  如此彼等之因缘,摧毁自续之福德,

  如人住于不净地,虽求百千天龙尊,

  然欲亲近极难为。

  “如此彼等之因缘,摧毁自续之福德”:前面讲了很多不如法的行为,讲了很多不道德的行为。很多人因为这些行为,摧毁了自己相续中的福德。没有福德了,没有功德了,所思所想都是贪嗔痴慢疑,所做所行都是杀盗YIN妄酒,连基本的做人原则都没有,这叫伤天害理。

  “如人住于不净地,虽求百千天龙尊,然欲亲近极难为”:这是比喻。“不净地”指公共厕所

  你在公共厕所里准备很多好吃好喝的,然后去邀请最高贵的客人,他能来吗?没有这样邀请客人的。对客人来说,这是最大的不敬,客人不可能来,若是来了,就不是正常人了。

  同样,你这样一个坏人、恶人天天求天尊保佑,天尊也不可能保佑你。你这样做,是对天尊最大的不恭敬。当你有所求的时候,虽然你摆的很像样,上高香,供这个、供那个,显得很恭敬,但对天尊来说,这是一种最大的不恭敬。这些天尊不会来,不会保护你。

  此处通过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大家就会明白了。若是想得到护法神的保护,自己就把人做好,尽量去行善积德,不用天天拜、天天喊,护法神自然就会保护你的。否则,是不可能保护你的。

  尔时有人如此说,

  哎呀吾辈多祈诵,何故于事无稍利?

  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人,言行不如法,然后还埋怨:“我也拜了、供了、念了,也捐钱了,怎么一点用都没有呢,是不是菩萨不保佑我,是不是没有所谓的护法神?”开始怀疑,开始埋怨。没有智慧的人就是这样。其实,不是菩萨不保护你,不是菩萨不想救度你,主要是你没有德行,自己的言行不如法导致的,菩萨无能为力,没有办法救度你。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有一个公案:有个人修单坚护法,真修成了,可以和护法面对面交流。这个人很穷,是个乞丐,他多次求单坚护法赐予他点福报或给他点利益。但单坚护法一直没有给他什么。有一次,单坚护法告诉他,明天可以赐予他悉地,明天他可以得到利益。第二天,他去要饭,依然没得到什么。晚上单坚护法又来了,他很不高兴地对单坚护法说:“你不是说今天会赐给我悉地吗?可我什么也没得到啊?”单坚护法跟他说:“你今天要饭的时候,碗里不是有一块肥肉吗?那就是我赐予你的悉地”。乞丐说:“这叫悉地啊?”单坚护法说:“是的,没有办法,你没有福报,这也是我今天特地赐予你的,不然你连这个都得不到。”

  可见,这些善神护法不是不保护你,菩萨不是不救度你,是没有办法。单坚护法是很厉害的一尊护法,到那个时候也只有那么点能力,也没有别的办法。通过这个公案,我们可以了知:如果自己没有德行,善神护法没有办法保护,菩萨没有办法救度。

  所以,我们不能怀疑,更不能埋怨啊!佛菩萨永远是慈悲的,善神护法也不可能不保护你。但若是你造业太严重或福报穷尽的时候,佛菩萨也没有办法救你,善神护法也没有办法保护你。

  尽管在论中讲“善神护法离你而去,或抛弃你”,其实不是善神护法离开,而是因为自己行为太恶劣了,所造的恶业太严重了,所以他们没有办法给予保护。就像刚才说的,在公共场所里请人吃饭一样,那不是他们呆的地方,呆不住了,没有办法。但是,很多人就是怀疑、埋怨,然后又造业了。

  浊时众生福报浅。平时行为不善巧,

  受彼报应当了知,汝应莫作诸恶行。

  “浊时众生福报浅,平时行为不善巧”:现在是五浊恶世,众生福报都很浅薄。这是第一个原因。平时自己的行为不如法,这是第二个原因。所以,要怨就怨自己,要恨就恨自己,不能怨这些天尊护法。

  “受彼报应当了知,汝应莫作诸恶行”:这是报应。知道这些道理以后,不应该再造这些恶业。做人不要这么差。

  自己力所能及地行善积德,就可以改变命运,转变这样的局面,这是唯一的办法。

  士夫多数望自身,集聚一切胜福德,

  然不了知无其根,如同瘠地播种子。

  大多数人希望自己能集一切福德、功德于一身。谁不愿意财富圆满?谁不愿意有超人的知识、功德?但是,始终得不到,始终不具备。再努力也无法获得,再怎么做也不具备。这是什么原因?自己的人品不行,自己的根基不行。

  此处又用比喻来说明:如同在荒凉贫瘠的沙漠上播种子,即使种子再好,再勤奋,最终也不可能有所收获。因为田地不行。同样,如果人品不行,即使再努力,表面上做得再如法,也不行。

  现在有些人装得很像样,也算很努力,最终却大失所望,根本不可能成功。为什么?因为人品不行,根基不行,所以积累不了福德,更积累不了功德,没有别的原因。

  所以,最好积累功德,积累善根,把人做好,严格地要求自己在今生今世做一个好人,尽量把人做好。若是这样,福德自然就会圆满,功德也自然就会圆满,一切利乐当下圆满。否则,真得很难。

  现在我们已经了知了这些道理。从今天开始,大家应该做一个智者,找问题的根,从根上去解决问题,这是最好的做法,是一种智慧的做法。

  拥有智慧福德者,自然具足诸功德,

  若具功德则诸天,不求亦将自然聚。

  什么是智慧?有分辨善恶和取舍善恶的能力,这叫智慧。什么是福德?财富不是福,法福才是福;知识不是福,智慧才是福。有福德的人,自然会具足诸多功德。

  其实,智福和德慧是相辅相成的。若具有真正的福德,肯定也会具有智慧;若具有真正的智慧,肯定也会具有福德,这二者是双运的,也可以说是一体的。没有智慧的福报不叫福报,没有福德的智慧也不叫智慧。其实,所谓的福德就是一种善巧方便,有福报肯定有智慧,有智慧肯定有福报。这样,即有福报又有智慧,其他的功德自然就会圆满,即使你不去祈求,诸天尊也会自然而然的聚集在你的身边保护你。若是没有这些功德,这些天尊不会来,也不会保护你。

  何人表里为一致,所发誓愿极坚固,

  众人于彼亦欢喜,诸天喜之何须说。

  “何人表里为一致,所发誓愿极坚固”:表里如一的人,当面和背后是一致的,心和口是一致的。这样的人所发的誓愿极其坚固,丝毫不动摇。

  我经常说,愿力不可思议。若是能发愿,就有力量了,但所发的愿一定要坚定,始终不动摇,这样才有力量。若是不坚定,总是动摇,就没有力量。

  现在很多人总发愿,但是没有力量。为什么?不坚定啊!既然发愿了,即使遇到再大的违缘障碍,也不能放弃,也不能半途而废。如果有这样的毅力和信念,不可能不成功。

  立誓言也是如此。我们不能轻易立下誓言,一旦立下了誓言,就像在石头上刻字一样,纵遇命难也不舍弃誓言,这样才有力量,才能促进你的功德圆满,达到彼岸。

  “众人于彼亦欢喜”:一般的人,都特别喜欢实在的人,喜欢稳重的人。有的人说,“我实在,我这个人性格比较直”。但是,缺乏智慧的实在,缺乏智慧的直,那叫傻,那叫愚痴。真正的实在要有智慧的摄持。有智慧的直,才叫实在。众生都特别喜欢这种人。我们再说稳重。稳重不是那种顽固不化,没有什么正确的目标和方法,一意孤行。有很多这样的人,“我就要这样……”死活也不改。这也叫愚痴,不叫稳重。稳重也不能缺乏智慧。有正确的目标和方法,然后不动摇,这叫稳重。众人都喜欢这种人,自然就喜欢,自然就会跟随。

  “诸天喜之何须说”:这些凡夫没有什么神通,知道得也不多,但是他们也感觉到这是好人,感觉到这样是对的,喜欢这种人。既然如此,那些护法天尊有神通,更清楚这种人的心态和行为,肯定也会喜欢这种人。因为他们更有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连一般的世人都喜欢这种人,诸护法天尊就更不用说了。

  何人知恩且报恩,深信因果无倒行,

  人亦设法饶益彼,诸天利之何须说。

  对懂得知恩报德的人,深信因果的人,利害不颠倒的人,人们都想方设法地去饶益他,帮助他。因为他知道谁在利益他,谁在伤害他。他是个知恩报恩的人,若是你帮助他,你有难的时候,他肯定会帮助你;一旦他有能力的时候,一定会加倍地报答你。他深信因果,害怕造恶业,喜欢做善业。深信因果的人,肯定不会黑白颠倒,肯定不会忘恩负义;深信因果的人,他的思想和行为肯定都是有原则性的。所以人们都知道,都特别想接近这种人,饶益这种人。

  既然人都想饶益这种人,那些护法天尊就更不用说了。因为那些天尊就是保护这些人的。可想而知,他们肯定也特别想亲近这种人,也会保护或饶益这种人。

  何人勇敢不脆弱,亲怨悲恨不颠倒,

  国王亦为护如眼,诸神护之何须说。

  “何人勇敢不脆弱”:“勇敢不脆弱”,指敢想敢做,勇敢的人。从佛法的角度来讲,就是拿得起、放得下,特别爽快的人。

  其实,从世间的角度来讲,不能做缩头乌龟,应该敢想敢闯,像这样勇敢的人才会有进步,才会取得成功。有些人不敢想,也不敢闯,这样是不会有成就的。从出世间的角度来讲,应该拿得起,放得下。否则,该拿拿不起,该放放不下的人,很苦很难。活该,没办法。因此,我们应该做个比较爽快、勇敢的人。

  “亲怨悲恨不颠倒”:知道哪些是亲人,哪些是怨敌;知道什么样的人需要帮助,什么样的人不需要帮助;知道应该怎样对方。

  对那些行为特别恶劣的人,就要严厉,示现忿怒,严厉惩罚。对那些特别善良的好人,就要给予保护和帮助。这样的人知道谁是亲人,谁是敌人,能明辩是非,明确地取舍。

  “国王亦为护如眼,诸神护之何须说”:在人间,国王的权位应该是最高的,地位是最尊贵的。国王都特别喜欢这种人,并且也会特别重用这种人。世间的国王没有太大的分辨的能力,但是也知道这个人好,他也知道重用这个人。那么,那些护法天神就更不用说了,更会喜欢这种人,一定会保护这种人。

  一切所取所舍事,人前虽可保密之,

  于天却难保密故,欲得成就誓为主。

  “一切所取所舍事”:“所取所舍事”:指的是戒律。什么叫戒律?言行有允许的,也有不允许的。允许的叫律,不允许的叫戒。做人也要有戒律。应该有允许的,也有不允许的;有该做的,也有不该做的。

  出世间就更不用说了,大乘小乘,显宗密宗都强调戒律。

  “人前虽可保密之,于天却难保密故,”:在世人面前,一些违反戒律或不如法的行为,也许能保密,尽量不让他人知道。但是在护法天尊面前,很难保密。所谓“人在做,天在看”。人的身上有身神,他一直在,跟你形影不离。睡觉时,床头上也有保护神,他们都知道,你无法保密。你的一切所做所行,他们都一清二楚。他们很厉害,有天眼,有神通,都能看得见,听得见,都能感觉到。上师有法眼,佛有佛眼,更瞒不住了,更没法保密了。

  “欲得成就誓为主”:那怎么办?不要这样做了。若是你想成就,根本是守护誓言。

  有些事情也不是当着大家的面做,也不是什么都跟大家讲。但是我们要忏悔。你在佛面前忏悔的时候,要不覆不藏,发露忏悔;你在上师面前忏悔的时候,也要不覆不藏,发露忏悔。也许你不敢跟上师说,不能这样。你再怎样业障深重,佛也不会嫌弃你,不会放弃你。你在佛面前,在上师面前能不隐藏,这是一种功德,也是一种修行。我们就要这样忏悔。

  我们一定要守护誓言。无论在哪里,在山上山下,在大殿,还是在自己的小屋里,尽量去守护誓言。我们也会有犯戒、造业的时候,因为都是凡夫,不造业、不犯戒肯定做不到。但是,我们要发露忏悔,要做到不覆不藏,这样才可以恢复。你失坏了誓言。你造恶业了,但是你通过忏悔,可以恢复、清净,这是方法。所以我们一定要忏悔。如理如法地忏悔,是很重要的。

  何人发誓语坚定,成办大事具慧力,

  诸天于彼亦生惧,余众畏之何须说。

  有两种人让诸多天神都畏惧:一种是誓言坚定的人,另一种是能成办大事,具有智慧的人。而坚定誓言的人更重要。坚定誓言、不舍弃誓言非常重要。对坚定誓言的人,不用说人,连天神都害怕。真正有准则的人,不会轻易立下誓言,一旦立下了誓言,就不会轻易舍弃,他一定会拿生命来保护自己的誓言。

  我们在皈依或发心的时候,都立下过誓言,而且是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上师善知识这样殊胜的对境面前立下誓言。可有些人皈依了,办个证就完事了,一点都不守护誓言。发菩提心天天说不恼害众生,结果处处恼害众生,一点都不守护誓言。

  坚定誓言、守护誓言的人,人人都会害怕,因为他有威力。我们当时依止法王如意宝的时候,都特别害怕。这种害怕不同于那种普通的害怕。一般情况下,上师不会骂你,不会打你,更不会伤害你一根汗毛,但就是感觉害怕。我们很想亲近上师,也想去看一看上师,但就是害怕。什么叫德高望重?有时候我们去见法王,还有这样的情况,距离近些,一看到法王就开始哆嗦了。有的人在远处看没事,距离近了,就开始哆嗦了。这不是装的,这是法王的威力所致。可见,具有智慧且誓言坚定的人,人都害怕。

  即使是护法天尊也特别害怕这种人,让他来他就得来,让他干什么他就得干什么。虽然有神通、神变很厉害,但是他们也特别害怕这些德高望重、有成就的人。一个保安肯定会特别害怕这些领导、老板,若是不听话,就会被开除。同样,这些天尊就是这样的,特别害怕有威力的人,并且特别听话,特别服从指令。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思考题:《二规教言论》讲记(四)

  1、嫉妒他人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痛苦?

  2、怎样才能报答父母之恩?怎样才能报答师长之恩?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