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无常的四种观察方法


   日期:2010/2/25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其实,无常在我们身边很容易被发现。比如,世间上有许多人,前些年财势圆满犹如人间之庄严(原注:人间之庄严:人间具有名望、德势之人) ,可今年却只有名字留在人世;现在有钱有势、众人羡慕的富豪,明年此时或下个月还在不在世,谁也不知道。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Forbes)》,曾公布了“2009年全球富豪排行榜”,结果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上榜人数大幅减少,拥有超过10亿美元资产的富豪人数,去年还有1125人,今年就减少了近三分之一,只剩下793人。中国某财经杂志也发布了2009年本土富人排行榜,其中2008年财富超过300亿元人民币的人有8位,而2009年1位也没有;2008年财富超过200亿元的人有26位,而2009年只有1位。在短短一年中,亿万富翁人数锐减,有些人一下子从高处跌入低谷,可见财富势力皆为无常,没有什么可靠,如果它是常有的,永远也不会发生这些变化。

从有钱人身上,我们轻易即可观察到无常。以前亚洲女首富叫龚如心,她与丈夫白手起家,共同建立一个地产王国。后来她丈夫不幸死了,为争夺巨额遗产,她和公公打了九年官司,并最终获胜。1997年7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世界超级富豪榜中,龚如心以70亿美元个人资产,名列世界华人女首富,比英女王还要富有7倍。据香港市场人士估计,龚如心的身价可能超过400亿港元,稳居亚洲女富豪榜第1位。但没有想到,争取到遗产一年半后,她就因患癌症而离世了。

江苏有个富翁叫包存林,几年前公司产值已达6至8亿人民币,然而2008年11月他突然身亡。关于他的死因,有人说是自杀,有人则说不是。但不管怎样,他辛辛苦苦地积累了一辈子,死后全部都留在人间,可见财富并不值得追求。

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中云:“众生财富如闪电,身如浮泡无常性。”在《君规教言论》中也说:“身体犹如水中泡,财富宛若秋云飘。”然而,世人耽著荣华富贵,真正能明白此理的寥寥无几。憨山大师在《醒世歌》中说得好:“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春天才看杨柳的绿色,秋天又见菊花的黄色,通过绿和黄这二者的对比,可看出春天和秋天的无常变化,同理,荣华犹如三更的梦,很快时间就会醒,富贵也如同九月的霜,一下子就会化为乌有。因此,大家应经常思维这些大德的教言,若能对内在的身体、外在的财富看得淡,修行就不会很困难。

我们今日死还是明日死,其实谁也决定不了。《因缘品》云:“上午见多士,午后有不见。午后见多士,翌晨有不见。”上午见到的很多人,下午有些就看不见了;下午见到的很多人,明早有些就看不见了。死亡有时候来得很突然,我隔壁有一个喇嘛,可能七十多岁了,昨天还好好的,今天上午就圆寂了。不过,修行人的圆寂,跟世间人完全不同,他在上师如意宝住世时,修行就比较好,今天他正在念《系解脱》,告一段落时,金刚跏趺坐而圆寂了。我们暂时不让别人去见,因为修大圆满的人,死后不能马上动尸体、去念经、很多人看,起码要在七八天内把门关上。学院也有许多道友得过灌顶、修过密宗教授,像这些人死了的话,一段时间内最好不要跟人说。刚才有个堪布对我讲:“如果我死了,先提前跟你打个招呼,最好七天中不要开我的门。”我开玩笑说:“你不要这样讲,不然,过段时间真死了也不好说。”

正如刚才《因缘品》所言,上午很多人在,下午有些就死了。但这样的无常,世间人并没有注意,人一死觉得很奇怪,然后就接受不了,马上又哭又闹。但你如果修过无常观,父亲死了也好、母亲死了也罢,都觉得很正常,因为在漫长的轮回中,每个人曾死过无数次,生过无数次,生死流转接连不断,这没什么可伤心的。

乃至观察自家牲口圈里的牛羊狗,以前已死去了多少,现在又剩下多少,这一切最终又变成什么样,皆不超出无常本性。尤其在藏地,这种感觉比较深。以前我去上学,几个月回来后,经常会发现很多牛羊已经死了,那时虽没学过这样的甚深教言,但可能是前世修过还是什么,无常观念比较强,从小对此就有一些认识。

百年以前在世的人,如今没有一个未死而遗留下来的,现今南赡部洲的所有人,在百年之内也会一个不剩地全部死亡(这是一种低劣加否定,由于微乎其微、极不明显,故表达时用了完全否定的语气,但并不一定一个也没有)。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也说:“如今世间多数众,百年之内定死亡。”因此,上至非想非非想天、下至无间地狱,内外器情所摄的万法,恒常坚固的一事一物也不存在,这些可概括为生际必死、积际必尽、合久必分、堆际必倒、高际必堕。高际必堕与堆际必倒若合为一体,这四者即是所谓的“无常四际”,也就是无常的四种观察方法。

这四种观察方法,其实在佛经中也有记载,如《律本事》中说:往昔,舍卫城有四位商人,这四人各有所好:一位喜欢积财,一位好建房屋,一位爱与亲友聚会,最后一位沉迷于养生。后来,佛陀针对他们所希求的事物,依次宣说了四句教言:“积聚皆消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离别,有命咸归死。”意即积聚的尽头只能是消散,崇高的尽头只能是堕落,会合的尽头只能是别离,生的尽头只能是死亡。你们记得吧,在《释尊广传》和《百业经》、《贤愚经》中,释迦牟尼佛于因地时,曾历经了千辛万苦,才获得这样殊胜的教言。所以,仅仅对此四种边际,或五种边际进行思维,也有非常不可思议的加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索达吉堪布       无常)(五明学佛网:索达吉堪布       无常)  

 其它:佛陀说无常(张家提) 

 其它:坦然面对人生的无常(张家提)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一觉悟 无常无我觉 

 惟觉法师:无常经 

 魏道儒教授:四《阿含》中的“缘起”和“无常”学说 

 体悟世间无常 珍惜出家暇满身 

 蔡惠明居士:研习“杂阿含经”论“无常,苦、无我” 

 如瑞法师:法句经开示 当念无常精进用功 

 如瑞法师:若念于无常 诤论自然熄 

 如瑞法师:思惟无常 远离贪著 

 明奘法师:禅意人生——如实的直观生命的无常与无我 

 明奘法师:无常无我——人生就是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