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5集


   日期:2015/6/28 20: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我们到今天是第五天的学习,讲了八个小时我们还在讲《阴骘文》的第一句话,「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这句话确实是意思很深广。安士先生在为这句话注解了这些事理之后,后面又附了问答五则,就是五个问答,为我们排疑解惑,主要是围绕因果轮回这个理论来进行答辩。这些问答确实也很好,有必要在这里跟大家学习一下,加深我们对於三世轮回、因果报应这种事实的信心。

  我们来看他第一个问题,安士先生原文我们就不念了,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把他的意思来说明,他第一个问题主要就是问轮回的说法是世上一种本有的普遍规律,不过这种说法主要是出自於佛经,佛教讲的最多,当然道教也有说明,像《文昌帝君阴骘文》它就说到,可是儒教你看孔子就好像没有说过,所以有这个问题,到底轮回真的有吗?安士先生就有一段回答,回答得很精彩,他说只要是真理就应该相信、遵从,怎么能够去分别佛经还是儒书?如果说一定是要孔子本人说的我们才能相信,孔子没说过的我们就不相信,那孔子说的东西很有限,他所说的有记录的,现在并不是很多。《论语》是孔子言行的记录,里头大约是一万二千七百字,可是孔子他本人说的加起来也只不过是八千五百零三个字而已,这安士先生这里头有统计。如果说儒书上没有记载的我们就不能相信、不能说,那么问题来了,儒家的六经,就是包括《易经》、《周礼》、《乐经》、《诗经》、《书经》、《春秋》,这是六经,还有《四书》里面,孔子没有一句话是说到自己的父母,难道今天我们就不能够讲自己的父母吗?所以我们读书不能够读死书,要领会圣人的意思,虽然没有明说,可是只要有这个意思,我们就应该相信。孔子他在《论语》里面没有提及他自己的父母,但我们相信他肯定有父母,而且他教我们孝顺父母,我们就能够推断孔子有他的父母,应该孝顺父母,这是举一个比喻来说明。

  轮回孔子也没有说,可是孔子在《论语》里面对子路说,子路问「敢问死」,问死到底是怎么回事?孔子跟他讲,说「未知生,焉知死?」你对於生的学问、对於做人、对於伦理道德你还没有明白透,你怎么能够明白死的学问?这一世的学问还没弄清楚,你怎么能够弄清楚三世的学问?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是这个道理,不是说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在《易经》里面孔子注解,他说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精气是父精母血,父母的受精卵做为我们生命的载体,为物,游魂这就是我们的神识、我们的灵魂,孔子用游魂,不用灵魂,这更确切。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神识去投胎根本不灵,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就不会再来六道轮回了,它就是没有智慧,所以不能称为灵魂,应该称为游魂,它是飘荡的,遇到有缘的父母它就投胎。游魂为变,就变成人的样子,或者是投到畜生道,变成畜生的样子,投到鬼,就变成鬼的样子,这不就是说明轮回的道理吗?

  「中庸」,这是《四书》里面讲的,讲到诚,它用物之终始,「诚者,物之终始」,它不讲始终,讲终始,先说终再讲始,不正是强调了先有终、后有始这个循环的道理吗?再有,《周易》里面的六十四卦,它不以既济为结束,既济是最后,没有了,它以未济为最后一卦,未济卦,未济是没有结束的,未来是无穷的。这都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人生、宇宙就是这样的循环不休,况且儒家圣人他是入世的圣人,入世的人或者是对出世的学问并不是非常了解,或者是即使了解,现在众生的根机他不能接受,就不能这么说。所以「中庸」里面都说到,说到了最高的真理,即使是入世的圣人,也有不知道的地方。所以这样看来,三世轮回这个事实我们就没有什么疑问了。

  现在科学家们已经用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多的这些事实证明,就像美国著名的维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伊恩.史蒂芬森教授,他这一生就用三千多个案例证明轮回真有。我看过他的一些著作,他曾经到过印度做调查,他的案例当中就有一个这样的案例,是印度的一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很小就有记忆前生的能力,她说她自己是印度另外一个城市居住的,她的父母是谁谁谁,她有一个先生,还有一个儿子,儿子的名字叫迈利,这个女孩子本人叫丝娃拉特,她从四岁开始就能够描述她前生。一开始她的父母觉得她只是小孩子说胡话,不以为然,有一次她父亲带著这个女孩到了她前生的城市去旅游,也是路过那个地方,结果这个女孩就说:「爸爸,这个地方我很熟悉,这就是我家,我带你回家去喝个茶。」她爸爸说:「你这个孩子是不是神经病,我们家不住这。」结果这个女孩说得非常的认真,她父亲觉得好像不是假的,於是就请了心理学家、心理医生来给她治疗,以为她是有问题。

  这些心理医生他们了解了这个状况,就联系了美国维吉尼亚大学史蒂芬森教授,让他来一起调查。结果这位教授跟他的一个工作组开始调查,按照这个女孩子的指引,很顺利的找到了她所说的前生的家。到了那里,对这个女孩进行测试,说哪一位是你以前家的亲人?她都能够看见这些人能说出名字。这个女孩这一生绝对没有来过这个家,完全是不认识这个家族,看见她过去的先生,(先生当然年纪很大了,还在),就认出来,叫出他的名字。教授就想再严格的试验,把她前生的儿子迈利叫过来,然后故意就骗她,说这是另外的一个某人,企图要扰乱她的思惟,看看她会不会认出来。结果这个小女孩一看见自己的前生的儿子,马上表现出做母亲的那种对孩子的关怀,然后叫著他说:「你就是我的儿子,你的名字叫迈利。」一点都没有受到思想干扰。而且这个女孩子竟然还说出她先生过去的一段隐私,原来她先生在过去曾经拿走了他太太钱箱里的一千二百卢布,这个钱是女方的私房钱,拿走了以后就没有还给她。后来这个太太去世了,这个事情谁都不知道,只有她先生自己本人清楚,连她儿子都不知道,可是这个女孩子竟然能够说出来。后来她先生也承认了,很不好意思。所以可想,你这一生拿走了人家的钱,她还记著,别以为死了就了了,欠债总得还的,逃不过去的。

  这个案例很清楚的证明这个女孩确实是过去这个家里的太太转世。这个女孩还清楚的记得她前生死的那年是一九三九年,她这一生出生是一九四八年,当时这个案例调查,那也是几十年前的事情。那我们就会问,她那一生去世是一九三九年,这一生出生是一九四八年,中间还隔了九年的时间,这九年她上哪儿去了?后来这个女孩自己说,她回忆她那一生死了以后她又投胎,投到孟加拉国的一个小村庄,孟加拉国是在印度旁边的一个邻国,在那个小村庄里也做一个小女孩,但是那个小女孩九岁就因病去世。所以正好这时间接上了,那边一去世,这边就投胎。那怎么样去检验?教授们发现,原来这个小女孩很喜欢唱一首孟加拉国的乡歌,而且随著唱歌她自己会翩翩起舞,这种歌舞没有人教过她,连她父母都不知道怎么唱、怎么跳,而且语言都不通。这个歌词是用孟加拉语唱的,她父母、整个家族里的人都没有人会孟加拉语。后来这些教授找了一位懂孟加拉语的人把这个歌词记下来,这个歌词是专门描写大自然美好的风光,而且是农民在丰收时候那种喜悦的心情。这个歌词也发表在史蒂芬森教授的论文里面,我都看过。

  那么这些教授们就带著这个女孩,跟著女孩的描述去找,这个女孩就讲她的村庄在哪里,於是就顺著那里找,终於找到了。找到那个村庄以后发现,果然那个村庄里的人很喜欢唱这种乡歌、跳这种舞,唱的歌和跳的舞完全跟这个女孩唱的、跳的一样,这证明了这个女孩确实是从那个地方转世来的。所以史蒂芬森把这个案例发表出来,当时也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少的轰动,这之后史蒂芬森就致力於这方面的研究。他是在美国心理学研究协会里面现在来说也是一位很知名的学者,专门从事这种轮回、灵性生命的这种类型的研究。两年前还在美国著名的一个心理学刊物上发表论文,总结他这一生在这方面从事的研究。所以这都是证明了,科学家们证明了轮回真有,不仅是儒、释、道三家圣贤人说的,而且现在有科学根据,难道您还不相信吗?

  第二个设问,他是问到,佛教传入中国是开始於东汉。我们知道正式传入的时候是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这个时候正式传入中国,当然这之前已经陆陆续续从民间有传到中国来。那么他问到,轮回的说法在东汉之后才有,在东汉以前,像夏、商、周三代,好像没有听说过。所以又问了,轮回到底是不是事实?安士先生他的回答是这样的,他说你提出这个问题,证明你没有真正读古人的书,其实古书里面,就是正史,也记载著很多轮回的案例,更不要说民间的轶史了。安士先生在这里举了八个案例,一般佛法里称为公案,就是故事,这都是真人真事。这八个故事要讲起来时间很长,我们抽取其中三个比较精彩的故事来跟大家分享。

  他讲的第一个故事是在《史记》里面的,《史记・正义》里面有提到,齐襄公见到他本国的公子彭生成为了大猪这样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襄公,他的妹妹叫文姜,虽然他们是亲兄妹,可是他们之间有私通,就是乱伦。后来他妹妹就嫁到了鲁国,鲁国的国君是鲁桓公,鲁桓公娶了文姜以后,可是文姜她的心不在鲁君,还是想著她的兄长。有一次鲁君就带著他的太太到齐国去赴宴,等於是结好,因为齐国和鲁国是接壤的,齐国大,鲁国小,齐国邀请,鲁国不敢不去,不去就怕失礼,得罪於齐国。所以鲁桓公就带著他的太太文姜等於是回娘家,结果文姜就好几天都住到齐襄公的宫里,而没有回到招待鲁桓公的公寓。鲁桓公其实他也早有听闻自己太太行为不轨,现在回到了齐国,就老是晚上不回来,当然心里就非常火,所以就责骂了他的太太。

  结果文姜受到他先生的这种责骂,心里就不平,回去就跟他的兄长齐襄公报告。齐襄公就暗暗动了杀机,第二天就请鲁桓公来赴宴,招待得很殷勤,把鲁桓公都灌醉了,完了之后送他回客栈。然后齐襄公就暗自吩咐了一位大力士公子彭生,在路上把鲁桓公杀害。所以等到彭生他扶鲁桓公上车,可是这么一扶,因为他力气很大,把鲁桓公的肋骨全都拉断了,所以这个车回到了客栈以后,发现鲁桓公已经死在车中。结果鲁国的这些大臣就非常的气愤,纷纷谴责齐国,说你这齐国怎么能够谋害我们的国君。其实大家都知道是齐襄公干的,也知道他为什么干的,当然这些事情也不好明说,因为说得太过火了,可能引起齐襄公恼羞成怒,狗急跳墙,兴兵讨伐,就不好了。所以就要求齐襄公要把凶手公子彭生杀掉,就这么个要求。结果齐襄公一看没办法,为了对舆论有个交代,所以就只好下令把公子彭生杀掉。临刑的时候公子彭生气得咬牙切齿,骂齐襄公说,你这个人自己YIN荡,反而把我拿去给你做这个事情让我做了你的替罪羊,我死了以后我一定来向你索命。

  结果彭生被杀了以后,后来齐襄公有一天到贝丘山去游猎,贝丘山在山东博兴县南边那个地方,在游猎的时候,忽然就见到一只很大的野猪,正向著齐襄公的车奔过来,齐襄公大惊失色。旁边的人竟然对齐襄公说:「你看你看,那是公子彭生来了。」旁边的人看到的是公子彭生,而齐襄公看到的是一只大野猪。这个时候齐襄公就知道这是妖孽来干犯,马上拔出佩剑大吼,他说:「彭生,你怎么敢来犯我?」於是就手拿著弓箭连向著野猪射了三箭,可是都射不中,最后看到这只野猪前蹄立起来,就像人似的站在那里,放声的哀号,那个嚎叫让人毛骨悚然。结果齐襄公受惊了,被它这么一吓就晕倒在车里,而且跌伤了左腿,左足的一只鞋子就掉了,就看到这只大猪就把这个鞋子衔走了,忽然之间就不见了。游猎回来以后,齐襄公也是受了这场惊吓,可以说是惊魂未定,自己掉了一只鞋子,只有一只剩下来,马上就找人去找那一只鞋子,怎么找都找不到,被那只大猪给叼走了。

  结果有一天晚上,齐襄公的一个堂弟叫公孙无知,因为被齐襄公流放,心里就怀恨不平,就想著,听说齐襄公他打猎腿受伤了,於是就想趁机进行政变,把齐襄公给杀掉。於是请了一些杀手,杀手到了齐襄公的宫里埋伏下来,后来就袭击齐襄公,齐襄公措手不及,他的旁边也没有什么人,有两个太监也就被这些杀手杀掉,齐襄公吓得就躲到了门后缩成一团。这些杀手就进到宫里去找齐襄公,怎么找都找不到,正在纳闷的时候,忽然看见有一只绣花鞋,正是齐襄公在打猎的时候掉的,被那只大猪衔走的那只鞋,那只鞋就放在门的前面,好像在指引这个杀手门后可能有人。於是那个杀手就马上过去把门打开,果然看到齐襄公缩成一团躲在那里,就手起刀落,把齐襄公斩成几截,於是齐襄公就这样子不明不白的死掉了。这个故事在《史记》里面有记录。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公子彭生被齐襄公谋害,等於是他做了替罪羊,怀著怨恨来报复,变成一只野猪,然后后来还指引杀手把齐襄公给杀掉报仇。这也看得到,造了杀业,冤冤相报,那真的是很麻烦的事情。齐襄公他也是罪有应得,为了自己的私欲,自己乱伦,完全不守礼节、不守道义,而且还想出毒计杀死鲁桓公,让彭生去做替罪羊,到最后自己也是死於非命,这是一报还一报,真的是因果丝毫不爽,这是一则故事。

  第二则故事安士先生举出的是《左传》里面的,《左传》里面讲的是周宣王的故事,这个故事也很精彩,这个故事记录的很多,在《墨子传》里面有记录,在《东周列国志》里面写得就更详细。《东周列国志》也是一部史书,这是记载著周幽王没有什么理由把一个大臣杜伯杀死,结果杜伯还有他的朋友左儒,左儒也因此而死了,他们两个人变成厉鬼来要了周宣王的命。周宣王这是武王之后第十位周朝的皇帝,周宣王他为人比较暴躁,做事比较鲁莽。他有一次出访的时候听到街上有一些儿童在那里唱歌谣,这个歌谣的大意就是说,月将升,日将没,周朝亡国没有很久了,大概是这个意思,而且有提到可能周宣王是死於弓箭。结果回来就跟这些大臣就问了,到底这个歌谣唱的是什么意思,大臣有一些比较懂得推算、懂得占卦的,他们一占卜就说,这个歌谣里面讲的「月将升,日将没」,月是属阴,日是阳,这讲的是阴盛阳衰,就是说明可能周朝会亡在女人手里,周宣王您老人家会死在弓箭之下。

  周宣王一听就非常的害怕,说怎么会有女人来夺权,我这个宫室里面大家都挺好的,没有哪些人有这种图谋不轨的迹象。至於弓箭,弓箭既然是对我有危害,那我就下令不准这些平民老百姓拿弓箭进城。结果号令下了,下了以后他回到宫里,结果回到宫里之后,就见到了自己的太太姜后,姜后就大惊失色的前来禀告,说昨天晚上有一位老宫女怀孕怀了四十多年,到昨天才生了一个女儿,所以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怪诞的事情。周宣王听了这个事情,正好白天听了那个歌谣,说周朝是丧命於女子手上,又听到这么奇异的现象,马上就问这个女婴在哪里?女婴因为她可能是个妖物,已经把她裹起来扔到清水河里头。周宣王就说,这样子,那赶快派人去找,就把那个老宫女也叫来,问怎么回事。

  这个老宫女说,是她在先王,就是宣王之前,厉王,在他先王的时候做一个宫女,当时才十几岁,因为先王有一个装著龙的唾液的盒子,这个唾液相传是在夏朝,夏桀,就是暴君桀那时候,遇到了两条龙,这两条龙不祥,当时夏桀就想把这两条龙杀掉,当时这个龙就吐出一些唾沫,流到了地上,就飞走了。有人就建议把这个唾沫装到盒子里封好,这样龙也就不能够作怪,於是就把这个唾液封在这个盒子里面。结果从夏朝,历商朝,好几百年,到了周朝,周朝也传了十代,到了厉王,突然有一天这个盒子就放光,周厉王看了觉得很奇怪,命人打开这个盒子,结果一打开,唾液就从里面流出来了,流得满地都是。当时大家都很害怕,结果这个宫女一不小心踩到了这个龙的唾液上面,结果身体一震动,从此就怀孕了。结果肚子很大,一直都没有生出来,当时皇上就觉得这个人怎么会怀孕,肯定是行为不轨,於是把她打入冷宫。结果四十多年都没生出来,到昨天晚上生出来了,这么一回事。

  这个老宫女说完之后就跪在地上求饶,罪该万死,周宣王说这是先朝的事情,与你无关,你先退下。马上命人到清水河那里去看看这个女婴到底有没有溺死,结果怎么找都找不到。到第二天早上周宣王就把这个事情跟大臣分享,大臣就说,我昨天看到宫里面妖气虽然出了宫,但是还没有真正消灭。周宣王也就闷闷不乐,之后他就更加严格的把关,凡是带有弓箭的人不能够进城,而且下令到处去寻探这个女婴的下落。正好就有一对夫妇,他们是城外来的村夫村妇,城里发生什么事情他们都不知道,他们是背著一些弓箭来城里去卖,结果刚到了城门口,就看到了一大群军队把他们围住马上拿下。这个先生见势不妙,赶紧就跑了,他走得快,他的太太就被抓住了,抓到了当时的一个臣子左儒那里。左儒是周宣王的辅臣,为人也是非常的忠烈,看到这个妇人拿著弓箭,知道这是犯国法的,马上就把这个妇人抓到周宣王跟前,说这个妇人违禁在造这些弓箭来卖,应该处死。周宣王一看,她又是个女人,正好女人可能是让我们周朝灭亡的,又卖弓箭,好,赶快杀掉。於是就把这个女人杀了,这个女人也是死得不明不白。

  结果这个先生跑了以后,一路跑到了很远很远,到了清水河边才停下来,在河边突然就发现一包东西,走近一看,原来包裹的里面是一个女婴,这个女婴还在熟睡著,没有死。这个村夫想著,自己的太太现在被官府抓拿,凶多吉少,有一个女婴,以后养大成人也可以养老,於是就把这个女婴捡起来带走。这个女婴是谁?就是以后周幽王的妃子褒姒。我们知道历史上幽王宠爱褒姒,褒姒长大以后成为一个大美女,把幽王(幽王是宣王的儿子)迷惑得神魂颠倒。幽王为了褒姒露出微笑,竟然用放烽火来戏弄诸侯,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烽火戏诸侯」。因为烽火是在过去警报,如果有外敌入侵,把烽火台的火燃起来,那是狼烟,燃起来烟很大,在很远的诸侯国他们看到了,马上会带兵来营救。结果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故意放这个烽火来玩,把这些诸侯的军队骗来,骗来以后就说:没事了,你们回去吧!结果让褒姒就笑起来了。后来犬戎叛变,兴兵来犯,结果再燃起烽火,所有诸侯军队都不来了,周幽王因此就死在战乱当中,西周从此就灭亡。后来平王继位,改换了国都,从镐京,镐京就是现在陜西西安附近,迁都洛阳,就成为东周,这么一段历史。确实周朝是亡在一个女人手上,但是不是在宣王,是在他的儿子幽王。

  话又说回来,周宣王当时处死了这个妇人以后,心里也比较安了,可能这个问题不大了,问题解决了。结果后来过了好一段时间,他突然就想到,这个女婴怎么现在还没找到,於是马上就传令负责缉拿女婴的大臣杜伯来见他,就质问他,为什么我下令让你去找女婴,你还没找到?杜伯赶紧回话说,当时抓了这个妇人,她又带了弓箭,当时您不是已经把她处决了吗?这个问题不是说已经解决了吗?所以我就没有继续去劳师动众去寻找女婴,因为再劳师动众,可能会引起人民的谣言。结果周宣王听了之后不但没有接受,反而很气,他说我给你下令的,为什么你就不了了之,你这是藐视天子,拉出去砍头。结果旁边的大臣左儒,左儒是杜伯的好朋友,见到周宣王就这样无缘无故的要把杜伯拉出去砍头,马上跪下来替他求情,说杜伯他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国家还是以德政为重,不能够因为这一点谣言而去杀害大臣。

  周宣王听了之后就气上加气,火上浇油,就问左儒说,难道你能够为了你的朋友来忤逆国君吗?结果左儒他也是个忠烈之士,他讲话很直,他马上就说,假如天子有过,那么我可以为朋友而逆天子;如果是天子正确的,那我当然是顺天子而逆朋友。结果这句话就激怒了周宣王,说你既然给他求情,我偏要杀他,赶紧把杜伯拉出去立斩。左儒在旁边又更急了,他说要杀你把我也一起杀了!结果周宣王还是把杜伯杀了,结果左儒回到自己的府上以后就自刎了,就等於为了他的朋友自尽。结果这一死就两个大臣,周宣王事后也觉得好像有点后悔,当时太冲动,可是没办法,这已经发生了,从此他也就郁闷不乐,过了很久这种郁闷的病才慢慢的调好。

  有一天他就突然想著说去宫外打猎散散心,於是就带著很多的侍从、卫队出去打猎,大家也是兴致勃勃,周宣王也很久没出宫了,这个时候也是精神很健朗。结果正在大家高兴的时候,忽然之间周宣王就看到远方有一辆小马车正在飞驰而至,周宣王定睛一看,这车上坐著两个人,一个是杜伯,一个是左儒,正是他杀的两个大臣,他们手上都拿著红色的弓箭。周宣王一看心里就很害怕,这是两个厉鬼索命来了,他就马上拔出佩剑,就大吼说:你们两位罪臣,敢来犯上?结果定睛一看,那个小车也没有了,忽然之间又看到旁边,自己身边这两个人又出现了,这明明就是厉鬼。这个时候就发现杜伯和左儒,杜伯弯弓搭箭大吼一声说:你这个昏君,你不修德政,枉杀无辜,今日你大数已尽,我们就专来报怨的,你还我命来!结果话音刚落,一箭就射过去,正中周宣王的心窝,周宣王大喊一声,就晕倒在车上。旁边的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因为只有周宣王自己看到两个厉鬼,其他人都没看见,正是打猎打得兴致勃勃,突然大叫一声就昏倒在地,赶紧接回宫,这个时候周宣王已经是奄奄一息,没多久就真的去世了。

  这正是应了童谣那里所讲的,说周宣王是死於弓箭,东周它的灭亡是宣王的儿子幽王宠褒姒而亡国,这童谣其实都是很正确的语言。这也证明什么?因果我们看到都注定了,如果不是真正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你很难改造命运,你自己的命运改造不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你也改造不了。所以周幽王他企图用自己的那种想法来维护自己的政权,滥杀无辜。你看那个妇人真是死得不明不白,杜伯、左儒也是死得不明不白。当然左儒、杜伯他们俩也有他们的因果。为什么他被周宣王处死?因为他当时等於是在他的权职范围之内处死了这个妇人,这也是一报还一报,结果他们到头来又把周宣王给杀死,索命,这都是记载在正史上面。那我们看到,还有把褒姒这个女婴拣回来的这个村夫,因为他的太太被周宣王杀害了,他养大了这个女儿,将来就灭了周朝。这都是因果报应,一报还一报,丝毫不爽。那么安士先生举这个例子就是为我们说明,人死了以后他还有神识在,杜伯、左儒他无故被杀,他这个神识带著怨恨,成为了厉鬼,这不正是说明有因果轮回报应吗?

  还有第三个故事,这是讲到,也是在春秋时代,因为问题是问,在佛教没有传入中国以前,就是东汉之前,因果轮回这些记载好像没有,所以安士先生举的都是东汉之前的春秋的这些故事。还有这些更早的,包括大禹治水,禹的父亲鲧后来死了之后变成黄熊这些故事。说明轮回不是说佛教传来之后才有的说法,早在我们中国正史上已经有记载了。这个故事是讲到春秋时期晋国晋景公的故事,晋景公他是晋国的国君,因为这个人他比较听信谗言,所以当时就杀害了赵氏家族里面的赵朔、赵同、赵括,全家都处死,这是他造了很重的杀业,这《左传》里面有记载。结果后来有一天他就梦到有一个厉鬼,披头散发的,用手拍著自己的胸暴跳起来,这个身很高,身体高大,非常的恐怖,就在梦里面指著晋景公骂说,你这无道昏君,我的子孙有何罪过,为什么你滥杀无辜?你不仁不义,我已经向上帝诉说了冤情,我现在已经得了上帝的批准来索你的命!这种梦他是梦了好几次,於是他就请了一个懂得巫术的巫人,就是有点通灵的,来看到底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巫人他看了一下之后,就把这个情形说出来,说的这个情形跟晋景公在梦中所遇到的情况一样。当时晋景公就问,那我是不是没救了?巫人就说:大王,这个厉鬼怨气太深,他没办法放过你,可能你今年的新麦子都吃不上了。晋景公也就闷闷不乐,后来就请了秦国的良医,这位良医是当时神医扁鹊的高徒,我们知道扁鹊是神医,他的一位高徒来给晋景公看病。结果这个良医到了宫廷之后,晋景公他前一天晚上,就是医生还没有开始给他治病的前一天晚上,他就梦见他身上的病化为两个童子,这两个童子就在互相的讨论,说:良医到了,对我们非常不利,我们应该怎么办?另外一个童子就说:不要紧,我们一个就躲到膏上,一个躲到肓上,(膏就是心脏上面的一块脂肪那个地方,肓就是我们说的膈,就是胸腔和腹腔之间的那个器官),我们躲到那里,良医也对我们没办法。结果后来第二天早上良医给他诊脉,诊完之后良医就摇头说:大王,您的这个病我没法治了,因为已经病入膏肓了。大王听了之后很佩服,晋景公说您真是良医,因为我昨天晚上就发了这个梦,说这个疾病已经到了我的膏肓里头,真的没办法救。於是自己就非常的闷闷不乐,也很痛苦。

  到了那年的六月,忽然之间晋景公就想吃新麦子,就命人收割这些新麦,突然想到巫人曾经对他说过,您今年可能吃不上新麦,他就想到这个,就把那个巫人叫来,就告诉他,你看看,你说我不能吃新麦,我现在就吃给你看。说完之后就命人把巫人拉出去斩首,然后回到自己的桌子上,正准备端起碗吃新麦的时候,忽然之间就觉得自己肚子很痛,赶紧去厕所,结果没想到膏肓这个地方就很痛,自己站立不稳,就摔到了厕所粪池里面,就这么死掉,真的他吃不上新麦子。这个疾病的两个童子是谁?就是赵同、赵括,就是他曾经杀害的赵同、赵括以及他们的家族,你看他竟然化成疾病的童子,这个厉鬼,来向晋景公索命,这也都是《左传》上记载的。《左传》是左丘明等於是开解《春秋》的这么一部历史传记,《春秋》是孔子所作。因此从这些历史故事里面我们看到,真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且这个报应是三世轮回的,不一定就在今世,你这一世把他杀死了,他来生变成厉鬼也会来索命。

  所以我们读中国的历史,实际上从头到尾读下来,读了个什么?因果二字,哪能是假的!所以古人讲,读史明智,你读史书就开智慧了,开什么智慧?真正明白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凡是孝悌忠信这种义士,他都能够得好报,他都永垂青史;凡是作奸犯科,昧著良心干坏事的人,他的结果都不好。他的结果不好,这看到是现报、花报,他死了以后还要堕恶道,那是果报,到畜生、地狱、饿鬼里面受罪,那个报应就更惨烈了。

  安士先生第三个设问,他讲说忠臣孝子自然应当千古不灭,帝君一十七世轮回转世,当然这是我们可以相信,可是至於一般的庸夫俗子,他们死了以后魂魄都该散了,怎么能够永世长存?他是分别人有好人、凡人,魂魄,好人能够永垂青史,永远长存,一般人魂魄就该散掉了,难道真有轮回吗?你看还有不相信。安士先生回答说,不要说人,哪怕是六道的众生,外形虽然不一样,像人是人的身,那动物?猪、狗、牛、羊,这些都是畜生身,六道都有不同的形体。虽然形体有不同,智慧上是有智、愚、贤、不肖,可是他们的本性上没有不同。《三字经》也讲「人之初,性本善」,人本来这个本性就是纯善的,跟圣贤、跟忠臣孝子这些义士完全一样。那他们为什么能成为忠臣义士,我们为什么成为凡夫俗子,原因在於什么?「性相近,习相远」。这个本性虽然一样,但是习性有不同,这个习性就是后天你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你会有什么样的污染,你污染重的,习性就坏了,离本性就远了,就成为一个凡夫俗子,甚至更糟糕的,成为一个逆子奸臣,这些都是在习性上讲有不同,本性上讲都一样。

  所以怎么能够分别说只有忠臣孝子他们才永世长存,凡夫俗子死了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不能这么分别。即使是帝君,你看他一十七世转世,他不也做过凡夫俗子吗?他还做过蛇。他做了刘邦的儿子如意,被吕后杀害了,投胎变成蛇,后来变成龙,兴风作浪,滥杀无辜,最后就被天帝惩罚,受地狱之苦,他不也是魂神不灭吗?所以每一个众生都有升沉,沉浮不定,只要没有离开六道,神识就在善道、恶道里轮回,遇到什么样的缘,他会造什么样的业,就得什么样的报。所以帝君如是,我们每个人皆如是。

  他第四个设问,他说如果我们查阅历史,用我们中国的史实来看,确实看到有三世因果的事实,这个也能承认了,但是我们看到过去读书人,特别是儒家的,没有不看朱子《小学》的。《小学》就是孩童课本,像我们现在的《弟子规》,都属於小学。朱子在《小学》当中说,死人的躯体既然已经腐朽消灭了,那神识也应该飘散了,那这样子,朱子难道说得不对吗?安士先生他是这么回答,他说《小学》里面就引用了范仲淹先生的一句话,说一个人如果独享富贵,却不去周济他的亲族,那么来日怎么有脸面去见地下的祖宗?这是朱子引用范仲淹先生的话,说明朱子也认同这个话,地下的祖宗,说明祖宗的魂神没有灭。再者,我们要依法不依人,朱子他虽然也是一位儒家的贤人,可是他对宇宙人生真相也没有彻悟,他也是知的不圆满,你不能够用他的话来代表整个儒家的学说。

  你看孔子,我们举个例子来说,孔子在《孝经》当中就为我们说到,生的时候要对父母尽孝,父母死了以后,我们要对父母祭祀。「为之宗庙,以鬼享之」,这是《孝经》上的话,这个鬼就是祖宗的魂神,我们祭祀他,这些祖宗的魂神来享用,这不是证明了祖宗也有魂神不灭吗?所以《弟子规》教我们「事死者,如事生」,死的人和生的人要一样的去尽孝。而且孔子他自己也有这样的经历,他弹琴的时候常常能够跟文王相会,他能够在梦中常常梦到周公,文王和周公距离孔子八百年了,两个人没见过面,可是他们的魂神竟然能够相会,超越时空,这不正说明了魂神不会散灭吗?安士先生说的这个道理确实非常明晰,逻辑也非常强。

  第五个设问,他说神识不灭,还会转生,这是现在我们终於能够接受了,如果说人转生为畜生,畜生转生为人,这个我就很难相信。现在科学家们就有这样的疑问,因为西方的很多这些学者在研究轮回方面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像维吉尼亚大学史蒂芬森教授为代表的,对於未成年的儿童来进行的研究,这些儿童往往都有前生的记忆,这些记忆随著他们年龄的增长慢慢就消灭掉,孩子小的时候他记忆得比较清楚,这是一类的研究。第二类的研究是用催眠的方法,孩子长大了他会忘掉,为什么会忘掉?我们学佛我们就了解,心不清净,接触的人事物多了,受的污染多了,里头念头很多,就把原来的记忆给压下去了,就想不起来了。为什么我们人愈老记忆力愈衰,就是这个道理,你接触的事情愈多,你就会记忆力退失,心不清净。所以孩子小的时候他能记起前生,一般都是这样,等他长大了就忘了。

  但是催眠的方法可以帮助大人也能够记忆前生,为什么?因为催眠是让我们的心清净下来,定下来,这个能够帮助我们恢复过去久远的记忆,像美国的布莱恩・魏斯博士为代表,很多这样的学者证明确实人有轮回。但是他们发现这些轮回的案例,好像都是过去生中是人,好像畜生的很少,我只看过有一例。这是有一位心理学家他做过一个催眠,是一个妇女,她在深度催眠以后,发现自己过去是在史前是一只史前的那种甲虫,昆虫。她说自己在催眠当中觉得自己就是一只昆虫,这个虫的构造、它的样子,以及在虫的身体里的感受,她都说出来了。后来心理学家找到研究历史的,就是古化石的这些研究,终於找到了这些证据,确实有这么一种史前的虫类有出现过,正如这个妇女所讲的一样,这是证明这个妇女过去真的是当过这个虫。她对史前的昆虫根本不了解,她能说出来这么准确,证明不是编的,见到有这么一例。

  当然我也见过有一个案例,是催眠当中他发现过去是一只海豚,是在深海里的一条海豚。它是怎么死的?它是有一次跟著一群海豚正在找食的时候,忽然就发现有一种杀人的,就是吃肉的鲸鱼,叫杀人鲸,正向它们袭击。这只海豚很聪明,它的感觉非常灵敏,发现了这只杀人鲸来意不善,赶紧通知另外的一些海豚赶快跑掉,可是其他的海豚都没有理会它,还顾著自己找食,於是唯有这只海豚它自己跑掉了,剩下的海豚都被这一群杀人鲸给吃掉了,剩下这一只海豚就在大海里面很寂寞孤独的了此余生。所以这个人他这一生就有一种心理病,很怕孤独,很怕寂寞,常常找朋友去Party解闷,自己一个人就觉得很难受,这是他过去生中留下来的这种心理,这是医生在催眠当中发现的。这些案例虽然不多,但也有,证明人和动物之间可以互相轮回。

  所以,这个问题问了,安士先生当时没有这些科学证据,安士先生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人,如果到现在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可以摆出事实了。可是安士先生的回答也回答得很好,他从理上给我们分析。他说外形是随著内心来变化的,比如说你一念仁慈,你就生人天道,你一念凶恶,你就投胎到鬼畜。其实我们不用看来生,就看当下现在,你照照镜子,你生起一念慈悲心,想著众生。比如说你听说四川汶川大地震,死了这么多人,生起了慈悲心,马上去捐一万块钱,这是慈悲,完了你照照镜子一看,你的慈悲相显现了,这一念仁慈你就是人天道,你心里跟众生连在一起,其实你这时候很安乐的、很自在的。当我们一念凶恶,比如发脾气,对某人发了一顿脾气之后,怒气未消,你这时候照照镜子,这不就是地狱相吗?一脸的怨气,脸色都是又红又紫,这就是恶道。所以人的形体确实是随著内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善恶既然是互相夹杂在一起,那么人与兽这种变化当然也就不固定了。所以你投胎,投胎看你最后一念是什么,你这一念是仁慈的,上生天道,你这一念是凶恶的,是贪瞋痴的,下堕到恶道,所以这都不一定。不是说人死了一定是人,畜生死了一定是畜生,这种在佛法里叫做常见,这是一种错误的知见。

  有两种错误的知见,一种叫断见,一种叫常见。断见就是人死如灯灭,死了之后灵魂就灭了,什么都没有,这叫断见。常见是什么?人死了以后还做人,畜生死了还做畜生,互相之间没有对换,断、常二见都是错误的。所以轮回的生命形态它是不固定,完全取决於你的临终一念是什么,善道是善心自然感召的,恶道是贪瞋痴感召的。贪欲感召的是饿鬼,瞋恚感召的是地狱,愚痴感召的是畜生道,看你那一念是什么念。就像安士先生他引用了一段对话,是有人问一位出家人,说人的身体为什么是直走的,就是站立著,直著,动物的身体为什么都是横著的,你看狗、猪、牛、羊都是四脚站在地上横著走,人是两条腿站在地上走,直著走,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稀奇古怪的问题都不少。

  结果这位出家人回答得很好,他说因为心直,所以人的形体就直,心横,动物的身体就横。什么叫心直?正直,你为人正直,你遵守礼法,不要胡作妄为,这是直。心直你的形体就直,你就变成人道,你有人的身体。所以如果不遵守礼法的,我们一般怎么说?叫他做衣冠禽兽,有没有?虽然穿著人的衣服,实际上已经成为禽兽之心,他心都不直了,那么这个形体不会直几天,再直几天他真的就直了,他就堕恶道了,腿一直他还要到恶道去轮回,他就变成畜生了。所以现在我们学习伦理道德,这就是人跟动物的区别,动物不讲求伦理道德,人有别於动物就在於我们有伦理道德、有这些圣贤教育。那么动物它的心横,我们讲横行霸道、蛮横、不讲理,凡事只想著自己,自私自利,这是愚痴的表现。为什么它是这样?不明因果,这不就是愚痴吗?造作恶业,所以它就得到畜生的报应,他就得横著走。所以变人、变兽全在我们这个心。心,你看它是顷刻之间都在变化,念念不定,可以说时而为人时而为兽。我们想想,一天到晚,假如是生起慈悲的念头,生起五戒十善的念头,生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道德的念头,这就是人天之心,忽然之间,比如说有人来冒犯我,我生气了,起了贪瞋痴了,在逆缘里面起瞋恚,在顺境里面起贪染,一下子人天的念头失掉了,就变成三恶道的念头起来了,这心已经堕入三恶道当中。

  所以我们了解这个三世轮回,最重要的就是观察我们的心念,看看我们的心念是在善道里面多,还是在恶道里面多,明白了之后,我们就能够预测将来我们到善道的机率有多少,到恶道的机率有多少。这个事情不用问人,不用占卜,不用算卦,完全就从当下自己念头观照就能够得知。所以这五个问答给我们阐明了轮回报应真实不虚。

  到这里我们终於把《阴骘文》的第一句话,「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讲解圆满了。底下我们继续来看第二句,第二句是:

  【未尝虐民酷吏。】

  从这一句开始一直到底下:

  【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

  这一大段都是讲帝君这十七世做士大夫身他的这些功德。安士先生他的一段发明,就是道理的阐明,「此下至『上格苍穹』,皆帝君自言十七世以来功行,以为训人张本也」。所以这一大段实际上就是用自己的这些心行来给我们做一个好样子,用身教、用言教来训人张本。训人就训导人民,教导人民断恶修善。张本是什么?就是让我们本性本善开张出来。其实这些善行每个人都有,人之初,性本善,只是我们被物欲蒙蔽,被贪瞋痴慢的烦恼覆盖,所以本性本善不能彰显。只要我们回头,像文昌帝君那样子,真正断恶修善,广行阴骘,这个本性本善就能够彰显出来,佛法里讲的性德就能够流露。

  下面说「下六句,是有诸己,而后求诸人」,下面六句是指『未尝虐民酷吏』底下这六句,就是『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这六句,是有诸己而后求诸人,就是自己先做到,再教导别人,这是教育要达到真正的效果必须要这样的。《太上感应篇》讲的「正己化人」,正己是第一步,你自己要先做到,然后你教导别人才有说服力,别人才能听你的。自己没做到,你让别人做,怎么能够让人服气?很多的父母抱怨孩子难管难教,学校老师抱怨学生不听话,那么我们要看看帝君是怎么教学的,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所以师父上人让我在此地带班跟大家一起学习,我自己从来不敢以老师自居,充其量是跟大家做同学,实际上是末学。你要真正带领一个团体,怎么带?有诸己而后求诸人,你自己先做,你要人家落实弟子规,你自己先落实,你让人家落实感应篇,你自己先落实,你让别人修十善业,你先修,你做到了才讲,你没做到没资格讲,这真正教学。为什么古人讲教学相长,你教别人实际上先要教自己。所以我在此地讲课,讲这《文昌帝君阴骘文》,我常常跟大家报告,我说什么?我讲这个,我是做学生的,你们大家在台下听的都是老师,老师听学生做心得报告,交这个考卷,看能打几分,看能不能合格。你做到一分,你讲出来的才能够有一分感人,这就是古圣先贤有诸己而后求诸人这个道理。

  底下又说,「此一句是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此一句就讲的是「未尝虐民酷吏」。这个未尝是从来没有过,虐民酷吏,虐待百姓,对於下属、下级苛刻要求、虐待,甚至是残酷对待,帝君十七世做士大夫,做这些政府官员,从来没有过的,他没有这么做过,他讲出来才能让人信服。所以无诸己就是自己没有这个过失,才能够要求别人改这个过失,自己有这个过失怎么能让人改?所以我遇到一对父母,他觉得孩子很难教,我劝他,你先得带著孩子一起落实弟子规,他就回去做,真正落实,带著孩子去拜爷爷、奶奶。这个孩子就问了,我干嘛要拜爷爷、奶奶?父母过去肯定是马上就会骂孩子:「叫你拜就拜,问个什么!」现在落实弟子规,你看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自己先做。他们想到,孩子有这个问题也难怪,为什么?他从来没见过我们拜父母,那我现在就要做给他看,做给他看之后,我向父母跪拜、请安,孩子他也就老实了,也就不问了。为什么?本来就该这样,还问个为什么做什么。所以教育的效果,身教重於言教,所谓「身教者从,言教者讼」,你身体力行给他做好榜样,他就跟从你一起做,他也不会问为什么,他觉得这很自然,本来就该这么做,你看从小到大父母都这么做,我也应该这么做,他不问为什么。可是你要不做,你要他做,你是言教,没有身教,言教者讼,讼是争讼,这起辩论了。所以帝君在这里是先给我们做出好榜样,现身说法。

  底下这一段,这一段比较长,我们用白话稍微解释一下就好了。它主要的内容是讲为什么不能够虐民酷吏,而且虐民酷吏要把它杜绝,从哪一方面去用心。它的大意是说,百姓对官员,你是做一个地方官,地方的百姓都把你看做父母,你是父母官,你真的要为人民服务,所以你对他们暴虐,虐使之则不仁,那你就不仁慈了。你的下属,这是吏,这些下级,你的这些随从,他们侍奉你,把你看做他们的君长,对你忠心,那么如果你用严酷的手段,苛刻的要求,太过分了,这就非义。所以不仁不义,这怎么能做?

  下面列举了什么叫虐,虐民、虐待?这个虐待不一定要用峻法严刑才叫虐待,当然峻法严刑,就是很严酷的刑罚,很严肃的法律来要求,逼得百姓喘不过气来,这当然是虐待,可是绝不止於这个。底下举出几个例子,比如说「徵取钱粮,而催科无术」,你横徵暴敛,徵税徵得很多,而且要徵税徵得很快,百姓缴钱粮缴不上来,那你对百姓就是虐待。还有「私加色目,而羡耗有余」,这是讲你对待百姓没有好脸色,仗势欺人,或者是横眉怒目,气势汹汹,而且你的用度又很过量,你用的是百姓的税钱,你不能够节约,不能够廉政,你就是虐民。

  还有底下说,「或凶荒不能速报」,在荒年的时候,有凶灾的时候,像地震、灾难的时候,你不能够立即上报,让国家迅速来筹集人力、物力资源来解决问题,可能因为你拖报军情,导致很多的伤亡,这也是虐民。还有一种就是「或民隐壅於上闻」,百姓的疾苦,他们的隐情,你瞒著不让上头知道,不去解决,这也是虐民。还有「或决狱无听断之明」,判案子没有用心,断案断错了,冤枉无辜。「或两造多株连之累」,这是株连这些无辜的人民,使到很多人被牵连进去受累。还有是「或因小事而化为大事」,这个小事你把它造大了,本来做官要息事宁人,让百姓得到安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就好,偏偏要小事化大,无事找事,这叫做虐民,让百姓没有宁日。「或限今日而改至来朝」,这是可能说的是你给百姓的这些分配的物质,或者给百姓的恩惠,应该及早要交到百姓手里,不能等到第二天,拖延时日,让百姓因此受累。所以这些帝君说都属於虐民。

  底下讲「酷吏」,这个酷字,残酷的酷,「非必恣情鞭扑也」,鞭打、责打下属,这也是残酷,「或因小失而诛求」,下级小的过失,就追罚个没完。「或以过误而谴责」,稍稍一点过失,就大肆谴责。「或任一时喜怒,而役使不均」,稍稍有不高兴,马上就动怒,或者喜欢谁,就给很多恩惠,不平等。还有「或听萋菲浮词」,这些流言蜚语,「而厚薄唯我」,听信流言蜚语,而对下属厚薄待遇不均。「或出远而多随人役」,出远门了,大队人马,劳师动众。「或驱使而罔察饥寒」,你给人派的这些命令这些任务,你没有看他能不能接受,看他的饥寒,这些都属於酷。所以,「当权若不能行方便,如入宝山空手回」,本来做官,公门里面好修行,修功德的好机会,可是你错过了,就像进了宝山空手归。帝君这十七世就没有做过「虐民酷吏」的事情。

  今天我们时间到了,我们先分享到此。有讲得不妥当的地方,请各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资料恭摘: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文昌帝君阴骘文》研习报告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五集)  2008/9/26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钟茂森       文昌帝君阴骘文)(五明学佛网:钟茂森       文昌帝君阴骘文)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下(周安士)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上(周安士) 

 净土法门法师:文昌帝君阴骘文节要 

 寿康宝鉴悔过案六,施送文昌帝君阴骘文的华亭人张某 

 文昌帝君阴骘文原文及白话文 

 文昌帝君阴骘文原文与白话文 

 黄柏霖: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8集 

 黄柏霖: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7集 

 黄柏霖: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6集 

 黄柏霖: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5集 

 黄柏霖: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4集 

 黄柏霖: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3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