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问答:梦中见瑞相防止变成魔障


   日期:2010/3/9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链接http://www.amtb.cn/


(请您将此内容推荐给志同道合的学佛同修——功德无量)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问答


1问:念佛后,当晚梦中见到头脑里有亮晶晶的光,请问这是否如古大德说的实相本体、常寂光湛然之体?


答:不是的。你看到的不是常寂光,也不是湛然之体。如果你看到常寂光、湛然之体,那就恭喜你,你决定是法身菩萨,你不是凡人了。

你念佛或者在梦中见到光是一种瑞相,这些瑞相不要放在心上,否则就变成魔障。 《金刚经》教导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有这些瑞相,只有在求老师印证的时候才能提出来。而且不是在公开场所提出,是单独见老师,没有第三者在场时,请老师为你做印证,绝不向外宣扬,古大德都是这种作法。

而且这些瑞相常常跟人讲就不好了,这好像有点炫耀自己,「我念佛有瑞相,你还没有,我比你高」,有这个意思在,这不是好事情,容易着魔。所以,一切瑞相都不要放在心上,这是《楞严经》教导我们的。如果放在心上常常想着,这个境界就不好了,慢慢就使魔得其便,因为魔知道你喜欢神通感应,他就来找麻烦。

无论在中国、外国,我们遇到许多著魔的人,这是一般医学上讲精神分裂,最后都送到精神病院。我遇到不少,有人来找我:「有没有法子帮助?」我问他:「是不是喜欢神通?喜欢感应?」他回答:「是的。」凡是著相久了,会对于神通、感应很在意,这就是著魔的因素。所以,一切境界相现前时,一概不理,也不必跟人说,就是好境界。

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一生住山,在庐山建立「东林念佛堂」。他曾经三次见到极乐世界,从未跟任何人提起,到他往生的时候,西方极乐世界又现前了,他才告诉别人说:「现在我要走了,佛来接引我了,这个境界过去曾经见过三次。」所以,什么时候才能告诉人?临终往生时才告诉人,你没有走的时候不要告诉人,才能保持你的身心清净。 21-90-79


2问:我念佛入静时,面前出现红色的「离」与「积」字,请开示。

答:「离」是教你放下,离一切虚妄相。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要如何离?心里决定不分别、不执着,就是离;不是真的要你离开相,相是离不开的。 「积」就是积结功德,你能离相,就是积结功德,所以离与积意思相同。这是好境界,但是不能执着,执着就容易产生魔障。你念佛止静时,出现任何境界,也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不要执着就是好境界。 21-90-68

3问:请问念佛时意守何处?

答:这大概是讲心安在哪里?要安在佛号上。古德教导我们,念从心起,从口里面念出来,从耳朵再听进去,字字分明,字字清楚,没有念错,如此功夫容易得力。 21-90-71

4问:请问使用佛珠念佛时,是否可以越过母珠?

答:可以。但世间一般有个习俗,特别是初学者,最好不用念珠头里面嵌着佛像的这种念珠。对佛像要尊重,手拈着念珠头,摸着佛像,这不太恭敬。真正念佛人不用这种念珠,就没有顾忌了。 21-90-71

5问:经云:「一称佛名,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可是我们日常工作繁忙,没有念佛名号的时间和条件。有人说:「一心一意工作,别打妄想,这也等于念佛一样。之后再把一天所做的成绩回向极乐世界,这就等于念佛求往生了。」请问这样做我们的心真能清净吗?

答:我想这不用我开示,你自己很清楚。你一心一意做工作,不打妄想,你说也等于念佛,假如你开个海鲜餐馆,天天杀生,很认真、很用心的在杀,这个功德能回向往生吗? 「一心一意做工作」,如果你的工作是利益社会、利益一切众生,这是福报,还可以说得过去。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佛经讲的功德不是讲这个,是讲纯善的心行,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持戒、得定、开智慧是功德。我们没有透彻明白佛所讲的道理,这是愚痴。我们不能依教奉行,这是缺德不是修德,这种浅显的道理一定要懂。

你是修行人,在工作的时候就要一心工作,工作才能做好;工作放下之后,就一心念佛,佛也念好了。念佛的时候想到工作,工作的时候想到念佛,工作没做好,佛也没念好。所以,一心不能二用,心一定要专一。我们做一天的成绩,成绩有善恶,自己一定要清楚,只要我们的心真能清净就行了。何谓清净心,你一定要清楚,不能含糊,不能误解。 21-90-73

6问:当念阿弥陀佛念到很法喜的时候,想起苦难的众生,有时也会流眼泪,请问是何原因?

答:这是一种悲心的流露。我们更应当努力修学,自己修成之后,就能帮助这些苦难众生。在现前,我们应当把念佛、诵经、修行的功德回向给众生,这样就好。 21-90-79







优秀文章能否分享与人,在于伯乐转载一键之间


 
  • 谢谢来访!欢迎经常来上品莲生的空间访问交流

    请在谷歌或百度中搜索“上品莲生的空间”,即可进入本空间。

  • 点击(上品莲生的空间 )即可进入

  •  


  •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问答)(五明学佛网:学佛       问答)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崇慈法师:崇慈法师佛学问答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 

     果煜法师: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沈家桢居士:学佛缘由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