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确坚吉堪布:观察修是菩提道次第的特有修法


   日期:2010/3/1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观察修”(也叫“分别修”),是菩提道次第的特有修法。就是在禅定中思考问题,用智慧来洞察宇宙人生的真相。是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内在觉受的一个过程。比如以思维轮回过患为例,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轮回的种种过患之后,只是对此有所了解,仅仅是获得一些知识而已,并没有发挥出相应的激励作用。我们必须要把这些问题拿到禅定之中,在寂静专注的状态下,进行反复的思维抉择,观察体悟,直至在心中产生相应的觉受,改变自己原有的心相续,心和法融为一体,真正生起对轮回的厌离感。这就是“观察修”。只有“观察修”才能带来这种证量。

  “观察修”和心定一处的“专住修”有什么区别呢?“专住修”传统上译为“奢摩他”,即心缘一处的修定法门,专注于一个特定目标,制心不动。许多人都认为只有专住修才是正确的修持,观察修会对此产生障碍,应当摒弃。甚至一谈到修持,就认为一定要什么都不想,让思想一片空白,认为这就是所谓的“禅定”等等。这更是一种错误的见解。那些痴呆者或植物人也是什么都不想,吃几粒安眠药也能达到这种不想的“境界”,但这对解脱有什么用呢?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讲“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他也反对这种修法。可是长期以来,很多修行人就是不求闻经解意,以为修行不可以有分别心,修法时不能有思想念头,把观察当成修行的障碍加以摒弃。这说明我们还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修行,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止和观。

  修行就是要进行思维抉择,不用这种修,不会产生明辨真理的智慧。许多经论里都讲过这个问题。比如《解深密经》说要“如其所闻,作意思维。”我们听闻佛法、念诵经典的主要目的,不就是为了理解其中的意思吗?通过学习佛陀的思想和智慧,来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这就需要进行思维抉择。正如我们想要吃饭却不去动手做,整天在那儿念叨菜谱,念了半天,也不能把肚子念饱啊!念菜谱的目的,不就是为了知道如何做菜,然后再亲自实践,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吗?所以,不要把念诵仅仅作为某种禅定法门来修,虽然那样也有功德,能种下少许善根,但更重要的是要思维其中的义理,用以转化自己的心识,这才能真正发挥修法的作用。佛陀曾经教导弟子说:“对于我所说的每一句教言,你们都要像甄别真金那样仔细对待,不要因为是我说的就相信。”有的人理解为这是佛的自谦之词,佛认为自己讲的也不一定都对,因而告诉弟子不要盲从权威。然而佛作为遍知一切者,所讲的东西怎么还会有错呢?佛在这里所要强调的,正是要求弟子们进行观察和思辨抉择,只有通过这种观察修的转化,才能在内心深处真正理解和接受佛的言教。

  虽然有的法门讲“不思善,不思恶”,但那是从究竟意义来讲的。从空性的角度来说,不管善念还是恶念,观其自性都无生无灭,空不可得。因此不执着于妄念,任其自生自灭,则自然融入虚空,显现本有的大光明——这是修证的一种境界。所以慧能大师说“老僧不断百念”,因为妄念本空,又何必去断除它,头上安头呢?所谓“不思善恶”,仅仅是针对上述特殊情况讲的。有的人却误认为修持就是不要有分别心,不要有思想念头。要知道佛所说的“无分别”,是指在胜义谛中,诸法的法性相同,从这个角度说诸法无分别。但佛还有妙观察智,万事万物犹如在掌中一样清晰明了。否则,如果佛连五谷都不分,是非都不明,像这样的“傻瓜佛”,谁愿意去做?我们之所以会沉溺于轮回,正是因为无明。无明的对立面是智慧,唯有智慧才能破除无明。修行要善于观察修,要越修越有智慧,越修越不迷惘,越修越自在。如果整天不思善也不思恶,是非不分,善恶不明,思想越修越迟钝,这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动物也不思善不思恶,它只靠本能来生活。萨迦班智达也说:“愚痴的人来修大手印,只能成为畜生道的因。”

  所以在宗喀巴大师的教法里,特别提出“观察修”这样一个特殊教授。这也是其他教派所没有的一种修持方法。虽然很多教派也承认这种修法,但却缺少像这样完整系统的修持理论体系,缺少能用于思辨而获得定解的正确教理。这种方法就是在修定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问题上,按照教理进行深入的思维、观察和抉择,止观交替进行,以解决我们心中的困惑和执着,同时经过禅定力的转化,心中自然会生起相应的觉受。同时,这种修法也能解决修定的问题,通过积极的观修和引导,心念自然专注,不会产生沉掉的过患,不求入定而自然能快速入定。然而有些浅薄之土却认为,格鲁派只知道研学经教和因明,整天辩经,可能没有什么实际修持。这是不明白“修法”的真正涵义,不明白“观察修”也是一种修。我们和谁辩论呢?是和自己辩!辩论的受益者正是自己。为了显正破邪,固然需要掌握一定的因明学,但真正的思辨观察对象是自己,无明、愚昧、怀疑、烦恼等等,这些覆盖在我们光明心上的敌人,才是思辨观察的主要对象。只有通过如理思辨和观修,才能真正理解和领悟法理,在心中树立起光明智慧的旗帜。

  我们修持“三主要道”,修出离心、菩提心、缘起正见,都是以上述“观察修”为主。这是实修道次第的精要教授。只有通过观察修,我们才能在心中生起三主要道的证量。不用这种修,是不会真正产生任何觉受的。最后只能成为所谓的“教油子”。就是听闻了不少教法,知道生死无常,知道轮回过患,也知道解脱胜利……,讲起来头头是道,但心中却没有生起丝毫觉受,仍然贪爱世间,仍然执著自我,丝毫不能对治烦恼。这就是没有通过,“观察修”,将教法转化为内在觉受而导致的过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确坚吉堪布       观察修)(五明学佛网:确坚吉堪布       观察修)  

 智圆法师:为什么说净土法门中观察修非常重要? 

 确坚吉堪布:算算一生有多少时间修法,怎能对抗死神 

 确坚吉堪布:六道取决于心灵感受 

 确坚吉堪布:密法里的降伏、诛杀也是慈悲体现 

 确坚吉堪布:自他相换修心法 

 确坚吉堪布:开悟见道或打开中脉主要是靠菩提心的力量 

 确坚吉堪布:三善道的欢乐与烦恼 

 确坚吉堪布:成佛心要教授 

 确坚吉堪布:父母给我们的恩德与感恩报恩 

 确坚吉堪布:视师如佛就能获得佛一样的加持 

 确坚吉堪布:应当断除的六种颠倒的观念和行为 

 确坚吉堪布:如理依止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