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开示--文钞集后编


   日期:2010/3/1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如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看印光大师全集链接http://www.culcn.cn/zt/ygds/


(请您将此内容推荐给志同道合的学佛同修——功德无量)


印光法师文钞集后编



(一)

  一句弥陀妙难量 凡圣同依证真常
  但愿此法广流布 穷尽三际遍十方

  如来说法,众生得度,难易迟速,大有差殊,是以圆音顿演,机熟者即证菩提,一雨普润,根小者但长分寸,由是顿渐偏圆,广设逗机之教,律教禅密,大开利物之门,求其凡圣共修,大小一致,即浅即深,下手易而成功高,至圆至顿,用力少而得效速,等觉菩萨,依之以圆成佛道,逆恶众生,仗之以出离轮回者,无如净土一法之殊胜超绝也,在昔正像,代有高人,续焰传灯,腾辉竺,震末世劣机,欲了生死,舍此法门,其何能淑,诸人各宜至诚恳切,持佛名号,佛念一举,凡情顿断,福山耸而业海乾枯,罪雾消而慧日昭彰,方知即此持名,原是实相,一生净土直契寂光。(卓杖云)

  一条荡荡归元路 直下还家莫问津

(二)

  一句南无阿弥陀 诚为我佛之心要
  竖彻五时大小乘 横该八种权实教

  大觉世尊,示生世间,广张教网,度脱众生,以醍醐之一味,随机宜而殊说,根熟者,即使其直下证入,机生者,乃资以渐次熏陶,从初成道,迨至涅槃,说法四十九年,谭经三百馀会,虽大小偏圆,权实顿渐,无法不备,无行不周,而于诸会之中,于兹净土一门,尤复频频赞叹,谆谆叮咛,欲令九界同登佛界,三乘共证一乘,所以费尽婆心,不惜金口,诸人今日,幸得闻熏,必须感佛恩德,专持圣号,都摄六根,放下万缘,务使心境虚寂,独若以空合空,佛念契符,宛如将水投水,则不离当念,顿证真常,佛语诚实,各宜信受。(卓杖云)

  何待龙华亲受记 珍池直上紫金莲

(三)

  十方一切诸佛师 原是西方阿弥陀
  赵州冲口一句子 普令含识出娑婆

  参禅上士,学佛高流,欲得无师之智,须知有师之法,昔有僧问赵州,十方诸佛还有师也无,州云,有,问,如何是诸佛师,州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夫一切诸佛,所证所断,悉皆平等,毫无差殊,故华严经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如何赵州说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之师,且道意旨如何,若能了彻,何幸如之,如或未了,且请专持弥陀圣号,持至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双忘时,忽然平地失跌,蓦尔翻身起来,方知赵州道本大方,语出格外,不动干戈,坐致太平,诸人还见赵州麽(卓杖云)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四)

  应当发愿愿往生 浊恶客途速起程
  自是不归归便得 故乡风月有谁争

  大觉世尊,愍念众生,开净土之法门,示归元之捷径,汇三乘五性,同登净域,导上圣下凡,总证真常,是故如来行此难事,速成菩提,末法唯依念佛,得出生死,华严劝进,文殊发愿,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龙树简于婆沙,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论而普劝往生,弥陀示现之永明,作四料简而专主净土,所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诸人当以佛号,对治凡情,使根根尘尘无不念佛,庶法法头头皆证圆通,自己本有心性,由兹彻底圆彰,诸佛出世本怀,方可究竟快畅,(卓杖云)

  拈来穷子衣中宝 恰是轮王顶上珠


(五)

  一句弥陀格外宗 无边法藏尽包融
  水底月是天上月 谷中风作陇头风

  法药无量,对病者良,教海无边,契机者妙。诸馀法门,各逗一类之机,不能普被三根,谈大则小根不能入,说小则大根不须修。唯兹净土,宗超格外,大小普摄,利钝齐收。全性成修,上上根不能窬其阃,全事即理,下下根亦可臻其域。仗弥陀之慈力,开如来之知见,始则六根都摄,继则一心不乱,以念佛心,入无生忍。甫知百千法门,不离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譬如已浴大海者,必用百川水,身到含元殿,不须问长安。一入皮门,所作皆办,但具肯心,决不相赚。乃无上之禅宗,实超格之方便。(卓杖云)

  但得阳蓦地到 从教无处不花红

(六)

  一句南无阿弥陀 无尽法藏之总持
  信愿行三若具足 即生定得证菩提

  净土一门,彻上彻下,初机与后心共修,往生一事,资始资终,小凡并大圣咸趣。至元至顿,最妙最玄。是华严末后归宗之著,乃如来彻底为人之极谈。且勿论三关透彻,五眼圆明。纵饶证齐过去正法明,亦当亲近现在阿弥陀。其或参而未悟,悟而未彻。请将此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当做本命元辰。时时紧念,刻刻提持。忽然能所双忘,顿见心佛不二。方知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从兹消业系籍,生如来家。安住三德秘藏,常享法乐,遍入十方刹海,广度众生。(卓杖云)

  近水楼台先得月 向阳花木早逢春

(七)

  动地惊天勤念佛 槌门打户劝修行
  问渠因甚忙如此 只怕众生入火坑

  净土一门,囊括万持,畅诸佛出世之本怀,作众生归元之捷径,略言之,只一净字,可以总摄无遗,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生灭即灭,寂灭现前,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此净之极致也,除佛世尊,孰克承当,广说之,虽三藏十二部之圆谈,五宗诸师之妙义,亦诠不尽,纵令尽十方世界海一切众生,同成正觉,以神通力,尘说,刹说,炽然说,无间歇,又岂能尽,良以净土法门,本自不可思议,由是之故,华严法华等,诸大乘经,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马鸣龙树等,诸大祖师,天台永明等,诸大善知识,莫不以此指示劝导,普令往生,以其为诸法之归宿,佛祖之心印故也。(卓杖云)

  彼既丈夫我亦尔 珍池各占一枝莲

(八)

  欲得现生离结缚 心神速向安养托
  证齐诸佛求往生 原是华严末后著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随机施教,说种种法,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已,然佛之知见,众生本具,而无始迷味,浅深不同,迷之浅者,随修一法,即可悟入,迷之深者,匪仗弥陀宏誓愿力,决难克证,况兹一法,为计佛之秘要,乃修证之极致,如来初成正觉。说华严经,具无量法门,收一乘根性,而善财童子,于证齐诸佛之后,普贤菩萨。乃令发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并劝华藏海众,同生西方,诸大乘经,皆启斯要,诸大开士,咸入此门,观此,可以尽断狐疑专持佛号,期觐弥陀于寂光,永垂觉范于末世。(卓杖云)

  自从海众西归后 举世咸皆照样行

(九)

  西方慈父阿弥陀 誓愿宏深惠利多
  但肯一心常忆念 定蒙接引出娑婆

  净土法门,肇始于弥陀导师,演畅于释迦世尊,十方诸佛,出广长舌以赞扬,两土高僧,发金刚心而流布,修持轨则,平分四种,所谓持名,观像,观想实相,持名最易,实相最难,然能持至一心不乱,心佛双忘,则实相妙理,当体全彰,是知持名,不异实相,而一代时教,百千法门,无非令人亲证实相而已,既证实相,则情空境空,心净土净,若长风齐鸣于万籁,如一月普印千江,光明寿命,横遍坚穷,直与弥陀世尊,同一广大悠久,如是,则何经非净土之经,何行非净土之行,是知此法,总括法藏,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为入道之要门,作九界之恃怙,(卓杖云)

  净土法门如大海 千流万派尽朝宗

(十)

  我心佛心众生心 是三毕竟无差别
  若能返忘以归真 立见明生而暗灭

  众生之心,与诸佛心,本自一如,了无二致,众生迷故,妄受生死,而威神不减,诸佛悟故,亲证涅槃,而德相不增,所谓诸佛承众生愚痴之力,破尽无明,成等正觉,布大法云,施大法雨,俾热恼以清凉,令长夜以顿晓,众生承诸佛智慧之力,发生无明,轮回六道,造诸苦因,受诸苦报,迷佛性而不觉,忘衣珠而弗宝,向背回分,力用实等,迷悟虽殊,心性无二,了此,则返迷归悟,舍生取佛,直教诸佛心中众生,亲亲作佛,众生心中诸佛,念念证真,若决江河,沛然莫御,然须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始可一得永得,不致半途而废,譬如客作贱人,为长者子,无量珍宝,不求自得,(卓杖云)

  弥陀慈父法中王 甄陶凡圣证真常

 

  • 谢谢来访!欢迎经常来上品莲生的空间访问交流

    请在谷歌或百度中搜索“上品莲生的空间”,即可进入本空间。

  • 点击(上品莲生的空间 )即可进入

  •  

  •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祖       开示)(五明学佛网:印祖       开示)  

     傅味琴居士:莲花(湖南岳阳莲花寺开示) 

     傅味琴居士:柏林寺中元节法会开示 

     傅味琴居士: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2003年药师佛圣诞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成道纪念日会供前开示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二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一 

     傅味琴居士:2004年普贤菩萨圣诞法会开示 

     傅味琴居士:大慈大悲愍众生,成就无上菩提道(2004年观 

     傅味琴居士:2004年释迦佛圣诞开示 

     傅味琴居士:2004年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 

     傅味琴居士:2005庆祝释迦佛成道并为海啸受灾众生息灾祈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