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金刚念佛法门要诀


   日期:2010/3/17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前言

金刚念佛法门系提供给禅净双修者来用的一种法门,且修持者需有相当的打坐基础,修起来才能体其殊胜奥妙处,故知金刚念佛法门是给老修行者来用的。若初念佛的人,仅能达口念耳闻而不能达心念耳闻时,就不能体知金刚念佛法的好处。当法尔禅修中心使用此法门共修时,曾有一位女大德入二禅境,而心能知外境,但身不能动。最後还得用引磬,引其出定。这还是金刚念佛法的小成就而已,继续用功时,很容易体开悟知自心也。 

二、法门要诀

偈语

「鼻息自然齿牙含,唇念无声耳根闻。

舌根轻动触觉知,眼观诸行心一境。」

说明:

修行者上坐时采随意坐(金刚坐、如意坐或跏趺坐),初念佛时以四字佛号由慢而快,约十五或廿分後转成微声念佛,此时修行者即开始要用金刚念佛法门。

金刚念佛法门要诀为上下牙齿微接合不动,鼻息让其自然进行不加控制(鼻根),双唇依四字佛号快板调变动唇型,舌根配合唇念轻弹牙齿(舌根)。若要滋润已觉乾燥的嘴唇,舌根可用较大一点力道弹动,口水立能滋润口腔。耳根专注听闻双唇念佛无声之声(耳根),触觉了知鼻息、唇动、舌绕、身体气脉变化(身根)。心眼静观耳鼻舌身等四根境况(眼根),意能发语又能统摄诸境入一境性中(意根)。上述功法六根虽分别有所属,但又各不能分离,此系都摄六根之谓也。 

叁、过程境界

偈语

「六根摄入弥陀念,唇念弥陀转心念。

净念相继无间断,忽入境空觉犹在。」

说明:

上述六根均摄入一句快速不间断弥陀佛号中,心无妄念入此净念中,气机将发动往头部进展。往後唇念佛号将转为心念佛号,亦即佛号由心中自然流出,此时心念将盖过唇念,惟行者宜唇、心念一起这样念下去,此境界在禅净双修者很容易达到。若此境界继续下去,唇念将慢慢停止,嘴唇因气至脑部而不能动,因嘴动受脑及颈椎神经所指挥。此时行者尚可用「心」念佛,依然可快速地念佛,惟经一段时间後,心念亦将变得缓慢,最後甚至停止不动,此境界即是近心、根脱黏之徵候。至此境界行者忽然觉得用功法门均已无需再用,心已入一境空之中,惟行者尚有一了了总知的觉知在。 

四、悟空体见性

偈语

「清净体空应缘现,身觉心知具消殒。

真照无边说似他,分别才起又离真。」

说明:

此一静觉犹非是体空真实,行者在此一境性中,继续观照用功。忽然行者觉得身体已无觉知自身,虽有一灵觉存在,但色身似已无知觉,心意识亦将消殒,此时行者仅存一超越世间一切的真常将体露而出,烦恼黏不上它、周围一切境界似与它无关。若行者能抓住这个,权说是见自性,惟属小悟。若是行者下坐後,此境界消失烦恼依旧、个性不能改,系习气、毛病特重而多,尚须待对境练心,行保护任运法,让心入清净无为,悟知性空缘起之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念佛法门       要诀)(五明学佛网:念佛法门       要诀)  

 楼宇烈教授: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 

 洪修平教授:从“念佛禅”看弘一法师修习念佛法门思想 

 宋智明居士:《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附:宝王三昧念佛法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九、禅的诗偈与要诀 行法的人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九、禅的诗偈与要诀 行人二十种病气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九、禅的诗偈与要诀 十归颂 心法二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九、禅的诗偈与要诀 开悟要诀二十颂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九、禅的诗偈与要诀 秋雨闲语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九、禅的诗偈与要诀 悟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九、禅的诗偈与要诀 秋日禅语 

 胡晓光教授:从唯识、中观角度看念佛法门所含摄的禅观理论与 

 温金玉教授:昙鸾大师念佛法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