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济群法师:平等饶益众生


   日期:2010/3/23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随顺众生,到底顺从哪一些众生呢?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刹海所有的众生,我们都要顺从他们,给众生带去安乐、利益。我们对待他们应该像对待我们自己的父母、师长、阿罗汉、佛菩萨那样,一律平等地对待他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妻子随顺丈夫,丈夫随顺妻子。儿子随顺父母,弟子随顺师父……,这些都不是太难做到,对吧?因为这些人都是你尊重、喜欢的人,要随顺他们不是一件难以办到的事。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父母随顺儿女的现象十分突出,你的小宝宝要什么买什么,有求必应,父母在儿女面前,真是大慈大悲!但是你的悲心和爱心能扩展到你的冤家、仇敌的身上,你能做到随顺他们,有求必应吗?恐怕很难!至于猪、狗、猫、鸡以及蟑螂、老鼠、苍蝇、蚊子等动物,就更难随顺了。

我们一提到老鼠、臭虫、苍蝇、蚊子,很多人说,那是四害啊!干么要去随顺它呢?人类认为它们是四害。其实,站在它们的角度,它们认为人才是世界中最大的大害!因为人类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把地球折腾地不像个样子。到处发洪水,天气冷热不定,环境污染严重,耕地日益减少,森林遭到破坏,许多动物遭到捕杀,甚至有的稀有珍贵动物面临灭绝!人类不仅破坏、毁灭大自然良好的生态生存环境,而且还破坏、毁灭人类自己。如战争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残杀!这一切的罪恶,不是蚊子、苍蝇所能够造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在自然界中才是罪魁祸首。因为一切丑恶现象,和一切罪恶的根源来自于人类的贪嗔痴。所以谁是大害啊?人总是站在人的角度,带著以自我为中心的有色眼镜,去看待一切事物。那么,凡是对你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人和事,对你来说何尝不是大害呢?如生意场上,同一条街,开了两家店,他的生意做的比你好,你的生意清淡,盈利不如他,你不觉得他是你的大害吗?会不会?肯定会的。可见害与不害,是相对而言的。有损于你的利益,你觉得是大害;倘能给你带来利益,那便是大好了。

我们学佛,行菩萨道,就是要学佛的慈悲心,平等心,对所有的众生都要一视同仁,用佛的胸怀去包容一切人和事。那蚊子叮你一口,一巴掌还击过去,那你的境界跟它一样高。甚至你比它还要可怕!它只不过叮了你一口,你就要了他的命,如蚊子诉讼于法庭,去告状,那你肯定要判处死刑!蚊子呢?无罪释放。是不是?那我们的法律为什么不制定动物保护法呢?现在欧美国家大谈人权,当比起那些不讲人权的国家,是文明多了;但比起佛教还是落后的,因为佛教讲的是众生权,一切众生平等,一切众生都应该相互尊重。

“随顺众生,种种差别”众生的种类繁多,世界上的生物千差万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这是从受生的方式,说明众生的差别。有情受身的四种方式,在第五愿随喜功德中,已经向大家作了详细的说明,这里不再重覆。”依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这是众生生存的环境,主要是依地、水、火、风所构成的物质环境,有生存在水里的,有生存在陆地上的,有生存在虚空中。

“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这是进一步说明众生的差别。先从外在的形相开始说:有受生的方式不同,如胎、卵、湿、化等;色身的种类不同,如牛、马、猪、人等;形状不同,各种动物长相都不一样;相貌不同,相貌有美有丑陋;寿命长短不同,如乌龟能活上千万年,但有些众生寿命很短,朝生暮死,甚至有些动物,才从娘胎里落地就死了。种族不同,如人有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民族也不一样,回族、藏族、苗族、汉族;名号不同,张三、李四称呼各异。

其次从心理活动看:种种心性,指心理活动和心理素质不同;种种知见,就是对世间的认识不一样,观念不一样;种种欲乐,欲、就是欲望;乐、快乐。欲乐,就是某种欲望得到满足后的一种快感。有情的欲乐千差万别,就人类而言。如有的人喜欢当官,有的人喜欢当作家,有的人喜欢当演员,有的人喜欢炒股票,欲乐不同也。“种种意行”是说由思维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不一样。有的人天生一付菩萨心肠,对人心地善良慈悲,乐意助人;有的人天生凶残,对人冷酷无情,杀人不眨眼。像希特勒这个千古罪人,就是一个杀人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无数的人死在他的手下,他的意行就是吞灭整个地球,征服整个人类。

再从生活方式看:种种威仪,威仪,是指一个人的仪表,外在表现出来的一种形象、气质。行、住、坐卧,言谈举止;种种衣服,人类穿的衣服种类不同,或者说各类众生它们羽毛和皮毛也不一样,如孔雀的羽毛十分漂亮、美丽,麻雀的羽毛相比之下,就逊色多了;种种饮食,是说饮食习惯不同。如四川人爱吃辣椒、北方人爱吃面食、江浙一带人爱吃甜食等等。马、牛、羊也是杂食动物,它们吃草,也吃其他一些食物。老虎、狮子、狼等,是肉食动物。众生的饮食习惯不一样。”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是说众生居住的环境和地方不同。

“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天龙八部,上一讲已经向大家作了详细的解释,这里不再多讲。无足,如蛇、蚯蚓之类的众生。二足:像人、鸟类,二只脚的众生。四足,是兽类,如虎、熊猫、狗等,用四只脚行走的众生。多足:像蜈蚣、百足虫之类的动物。有色:指欲界及色界,具有色身形态的众生。无色:指无色界的众生。关于无色界,有说是没有粗色,细色是有的;有说细色也没有,仅有心识活动。有想:如人类及一般天趣的众生。无想:是无想天的众生。非有想、非无想:是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的众生。

“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今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如是,是指前边所说的各类众生,我们应该顺从他们各自不同的需求,用种种方法,服侍他们,用种种物品,供养他们。虽说他们不是我们的父母,不是佛陀,但我们恭敬、供养他们时,如同恭敬、供养我们的父母,恭敬、供养佛陀一样。

《梵网经》里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从六道轮回的角度来看,世界上的很多众生,曾经都跟我们有过父母、兄弟、姐妹眷属的关系。只是因为大家改头换面了,今生彼此不相识。因为我们无始以来,死死生生,不知生过多少次?死过多少次?我们无始以来流过的血,比四海的水还要多,我们的尸骨比喜马拉雅山还要高。只是因为改头换脸的关系,天天碰在一起,所以才谁也不认识谁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高僧,到了一家人的门口,看见里边正在大办喜事,宾客满堂,无比的开心。这个高僧站在那里,笑了又笑。这家人感觉莫名其妙,上前问:“师父,是不是来化缘的?”师父回答:“不化缘。”这人说:“既然不化缘,站著笑什么?”师父念了一首诗:“众生实在苦,六亲锅里煮,牛羊为上座,孙子娶祖母。”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众生活得非常的苦,而且实在可怜、可笑。你们现在锅里煮的那些菜肴,就是你前生的六亲眷属。你请来的这些宾客,在过去生中,是你家养过的牛啊、羊啊,如今却变成了你们家的亲朋好友。另外你娶的儿媳妇,是婆婆的转生;因为婆婆对孙子特别的爱!死了之后,一念之爱,她转生又来这个家,结果呢?做了孙子的媳妇。通过这个故事,从轮回上来说,人类真是无知可笑,可耻可怜。因此,无始以来,许多众生跟我们都有过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所以恒顺众生的物件,像上所说种种类型的众生,我们都要随顺他们。

“于诸病苦,为作良医”。是说见到有疾病痛苦的众生,我情愿做他们的医生,为他们医病,给他服药。这是对身病而言;那对心病的人来说,看见人家心情不好,有痛苦、有烦恼的时候,我们要用佛法的道理去开导人家。给他们讲一些道理,让他开心,帮助人家摆脱心理负担和障碍。

“于失道者,示其正路”。如果有人迷路了,我们要给他指引方向。如有人初到此地,不知柏林寺怎样走,才能找到?你就告诉人家正确的路线,免得他走错路。从广义上来说,有的人在人生的路上迷了路,活得很苦恼,他们看不见人生的道路和前途。他们找不到人生的价值和最佳的归宿。思想很空虚,觉得活著没有什么多大的意义。

如像台湾的三毛,还有顾成之类的人物,他们活得很痛苦。因为他们找不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当他们找不到自我的价值的时候,生命对他们来说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他们最后以自杀的方式,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像这样的人不少啊!如像社会上许多的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那些搞艺术创作的人。这些人嘛,他们都比较有思想,但他们活得很累、很痛苦。当我们看见这些人,在人生的路上迷了路,我们应该以佛法的道理去开导他们,我情愿做明亮的灯光去照亮、驱散他们心中的阴云,使他们摆脱痛苦,从迷茫、困惑的黑暗间走出来。

我认识一个居士,他曾经搞过文学创作,二十几岁发表过小说、诗歌。他曾经活得很痛苦,曾想过自杀。后来,他在《法音》上在看我的《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这篇文章后,改变了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对佛法感激不尽!从九四年开始,他对佛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嘛,他把这篇文章复印了几十分,在朋友中去流通。他说自己受益了,应该让与自己同样受苦的人,也能受益。来信表示,要做一名好的佛教徒。

他在给我的信中写道:“昨夜,我流著泪,在一条弯曲的小路上寻找;寻找光明和人生的归宿。但是,一点儿希望也没有,我在痛苦和绝望中倒下。今天,我顺著济群法师指引的正法,我带著微笑重新走在那条路上。虽然这条路奇岖又漫长,但我始终把佛陀的话,当作我修行的目标。我要沿著师父指引的正道,继续走下去,永远走下去.”他在信中还写道:“我曾把皈依三宝的心愿,悄悄的告诉给小河,每朵浪花都载著我虔诚的祈祷,在为我祝福!河面上有一片树叶在跳动,那是我的心,在寻找皈依三宝、善知识的彼岸。”有的人说,佛法太消极了!你们说,佛法消极不消极啊?太不消极了!说它消极的人,其实是对佛法最大的误会。世界上只有佛法才是最积极的!

“于贫穷者,令得伏藏”。碰到贫穷的人,我们要用经济去帮助人家。或者传授给他一种谋生手段,使他学会谋生的方法,这也是一种布施。这种布施比起你直接给他一、二百元钱,它的好处、作用要大得多。还有一种人,虽然他们经济很富有,但思想却很贫穷。金钱上他们是富翁,但精神上他们却是乞丐。这种人他们什么都不缺,他们富得,除了钞票以外剩下的还是钞票。但是有钱人,他们往往生活的并不一定幸福。有些人从表面上看,他们活得很神气、很气派;他们的内心却是十分空虚和苦恼。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去羡慕那些有钱的人。有钱的人,只能从别人羡慕他的眼光中,享受到一点点人生的乐趣和满足。有钱的人,自己真正感到幸福的人很少,有钱人要为钱所累。有地位权势的人,要为权势所累。对于我们学佛的人来说,要用佛法去开导他们,启发他们生命内在的智慧,使他们活得愉快充实。

一个人活在世间,财富仅仅是生存的一种需要,并不是人生寻找追求的目标。其实,真正的财富不只是金钱。智慧也是财富,健康的身心是财富,慈悲也是财富,博大的胸怀是财富,有良好的待人处世方法等,这些都是财富。

学佛行菩萨道要慈悲一切众生,给贫穷者,令得伏藏,用菩萨的心肠和行为为众生带来利益和好处,随时为众生服务,使他们得到佛法上的受用。随时作好,众生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这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的意义所在。(选自济群法师《学佛者的信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济群法师       平等)(五明学佛网:济群法师       平等)  

 傅味琴居士:平等爱徒的乐趣 

 其它:于五受阴平等舍住正念正智经讲解(陈重文译述)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六觉知 布施平等觉 

 济群法师:《菩提道次第》的修学要领 

 济群法师:发心、僧格、正见 

 济群法师:《认识菩提心》讲座前言 

 济群法师:论“方便与慧,成佛缺一不可” 

 济群法师:修学佛法的基本认知 

 济群法师:《菩提道次第》的实修理路 

 济群法师:《道次第》中的菩提心 

 济群法师:从住持三宝到自性三宝 

 济群法师:菩提心与空性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