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日期:2015/7/6 10: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这个端就是端正的行为,曲就是不端正的行为。「有阴有阳」,阳是你行善大家都知道,受社会大众的赞叹;阴是你做的善事没有人知道,天地鬼神对你的报答非常丰厚。「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善恶两个字看起来好像很容易,实际上很难辨别,所感得的果报,吉凶祸福,非常微妙!正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一个人一生、生生世世就是一个因果报应,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今天我们讲到这个地球、这个世界,诸位细细去思惟、观察,又何尝不是因缘果报?

  佛家用因果两个字概括了世出世间一切法,不但世间法是因缘果报,出世间法也不例外,经论里面常讲「佛法因缘生」。透彻因缘果报的道理与事实真相,这个人就是佛、就是菩萨;对於这个事实真相迷而不觉,这个人就叫凡夫。我们必须要细读深思,奠定学佛、做人的根基,善莫大焉。「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业,枉费苦心,无益也」

  世间吉凶祸福谁造的?觉悟的人晓得是自己造的,迷惑的人把这个责任推给别人,与我不相干。觉悟的人知道是自己造的,自己没有做好,自己疏忽了。尤其是在今天,我们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足为世人做好榜样,这就是自己造孽,我们做得不够好。佛菩萨将责任归自己,成就自己的大德。

  这个世间人烦恼业习深重,迷惑颠倒,认假不认真,魔投其所好,魔教人什么?教人贪瞋痴,教人自私自利。佛的教法恰好跟这个相反,世间人难接受,这是我们现前的事实真相。佛家也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众生不能回头,佛没有能力帮助他;真正肯回头,佛才能帮助他。不肯回头,佛还是做种种示现,依旧是苦心的启发,希望他回头。这是佛家的大慈大悲,所谓「佛氏门中,不舍一人」。

  过去有些念书人向中峰禅师请教,佛家讲「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他说现在看到有人行善,可是家道很衰;而有人作恶,那个家业非常兴旺。他说看到这些现象,佛家讲善恶报应,假的不是真的。

  中峰禅师回答:他说凡夫,你的情识没有断干净,烦恼习气你都还在,智慧没开,道眼未开,把善当作恶,把恶当作善,这种颠倒是非往往有之。而自己不知道反省,不晓得回头,反而怨天尤人,说老天爷不公平,没有报应,这个错了!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中峰禅师就问他,他说打人、骂人是恶,赞叹人、礼敬人是善,你说对不对?他们都点头,是,对!中峰禅师说,错了,你只是看在相上,现相上,你没有仔细观察。如果这个人是真心爱护他,打他、骂他,是叫他回头,那打他、骂他是善;赞叹他、礼敬他,如果是巴结他、有求於他、贿赂他,那是恶不是善。

  单单从外表形式上你看不出来,你要深一层的去观察,你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贪财、妄取这是恶,廉洁、有操守这是善」,这从表面上看。中峰禅师的答覆,摇头,「未必然也」。善恶有个标准,不算是很高的标准,是个普通的标准,我们要晓得。凡是有益於人的,有益於社会的,有益於众生的,就叫善,只要是有益的,打他、骂他也是善;凡是有益於自己的就是恶,巴结人、谄媚人那一种礼敬是恶,为什么?求自己的名闻利养,是为私,不是为公。

  世间人往往只看表面,没有看到用心。世出世间圣贤都教给我们怎样用心,如何能存好心,这个心是利益众生、利益社会、利益别人,念念要存这种心,你的行就善;如果念念为自己,这个心就是恶,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做种种好事还是恶,谚语所谓是「沽名钓誉」,不是真善,死了之后还是要入三途,人天都没有分。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知。

  人天要是没有分的话,诸位想想,你还能生极乐世界吗?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大善,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那个地方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只要心真意诚,放心大胆做去,不要有顾忌,「我好心做这桩事情,那个钱被别人乱用了」,事情没做成功,那是他的事情,那不是我的事情,各人有各人的果报。

  念念为利益众生,这个心是善心、是好心,决定没有私欲在其中,绝不求报答,这是真善。而且行善没有条件,无条件是真善,有条件的是假善不是真善。今天我们看到许多人做一点好事,都附带很多条件,所以果报不好。凡是无条件的布施,无条件的供养,自己心地清净,无为而为,果报厚,福报大。

  真正要想行善要在心地上做功夫,《无量寿经》的经题好,「清净平等觉」,起心动念与这五个字相应,言语造作与这五个字相应,是真善;如果与这五个字相违背,善就不真、就不纯。如何能与这五个字相应,这是我们要明了、要学习的,不仅是在菩提道上奠定了根基,在做人的道理上这也是根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无量寿经       什么是善)(五明学佛网:无量寿经       什么是善)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往生论) 昙注节要讲记 

 蔡惠明居士:《无量寿经》的宗要是发菩提心 

 开愿法师:《无量寿经》说什么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无量寿经起信论卷下(彭际清)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无量寿经起信论卷中(彭际清)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无量寿经起信论卷上(彭际清)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无量寿经起信论叙(彭际清)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景印无量寿经起信论序二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景印无量寿经起信论序一 

 陈义孝居士: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六 叮咛劝修 

 陈义孝居士: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五 菩萨往生 

 陈义孝居士: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二 重重诲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