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生四宝,心有所栖


   日期:2015/7/6 12: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现代人向往功名,看重物质生活要求,同时又追求清高出世的精神。在竞争的社会,工作生活快节奏,让人们疲倦压抑,越来越多的人向往清净安逸的环境,哪怕是短暂的歇息。可是,在一个喧嚣浮躁的时代,到哪里去寻找宁静的心灵栖息之地呢?

  佛说:色声香味触五样东西染污了我们的清净心及本性。清净心就是真性,清净心就是佛性,就是自性。人性本来就是清净的,我们要在佛门净土中找回自己的本性。

  弘一大师的《格言别录》上说:"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佛语蕴含着无限禅机,人也是灵性的生物,偶然拾得一句,便能参透半个人生。

  恬淡是养心第一法。老子曰:恬淡至上,胜而不美。阮籍诗云:恬淡志安贫。恬淡不能给人外在辉煌,却能使人有内在的超越。平淡对得失,冷眼看繁华,畅达时不张狂,挫折时不失落,不献媚权势,不屈从钱财,坦坦荡荡,从从容容。

  年届九旬的围棋名宿吴清源先生,半个世纪以前东渡扶桑,在日本棋坛上"横扫千军如卷席",建立了长达15年"天下无敌"的辉煌业绩。吴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在精神世界方面可谓是无比富足,但在物质享受方面,先生却更像是位得道的高僧,一尘不染,甘于淡泊。

  吴先生素来烟酒不沾,既不打麻将,也不玩高尔夫球,更不去追红逐绿、赛车赌马、游戏人间。尽管早已名满天下,但直到今日,他既没有积蓄起万贯家财,也没有自己的房产轿车,而是平静地与夫人寄居在日本东京闹市区的一座普通公寓里。除了读书之外,围棋就是吴先生平生唯一的事业与爱好。

  恬淡是一种独到的意境和智慧,是成熟人生的表现,是生命的再造与升华,更是一种思想和文化修养的积淀。恬淡使人变得空灵而美好,在清净的每一天,即使很平淡,也透着幸福的味道。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安详是一种优良的生命质地,是一块智慧的美玉。它与豁达宽容结伴,同宁静慈怀为伍,以成熟丰富为内涵。一个人能以安详的心态,从容地看天空云卷云舒,看地上花开花落,看世间人聚人散,这便是一种平和安详,也是人生最好的境界。

  安详显示着一种成熟,一种智慧。真正的安详来自于内心。当生命的浪潮在自我的河床里奔腾不息、跌宕起伏后,必须重归平静,才能修炼安详,获得安详。寻求安详的人,应当懂得如何驾驭自己,如何与他人融洽相处。一个人能保持平静安宁的心态,他离成功已经不远。相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会导致浅薄和失误。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海,一望无际,不知有多少蔚蓝被它占为己有;山,雄伟壮阔,不知有多少生机蕴藏其中。人心本应拥有比山和海更大的容量,才能存活于这复杂的环境。人活在这纷繁的世界上,常常会遇到一些矛盾,要积极地解决矛盾,首先要学会包容。包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包容赐予我们的恩惠是多么珍贵。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演绎了"将相和"的佳话;唐太宗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东汉刘秀化敌为友,终成帝业;韩信不计前仇,重用仇人,为世人敬仰。

  在平凡的生活当中,包容就是一种境界。拥有一种包容的心态,就能做到雨来不惧,风来不动,雷闪不惊。在人生的河流上掌舵,左右自己的不是涌浪狂涛,而是心头包容的那份泰然。唯有包容,世界会更宽广;唯有接纳,生活才会更加精彩。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有一分谦退,便有一分受益处;有一分矜张,便有一分挫折来。宋朝慈受怀深禅师曾作了一首有名的诗偈:"万事无如退步眠,放教痴钝却安然,漆因有用遭人割,膏为能明彻夜煎。"大意是说,世间万事在应对进退上,没有以退为进更加高明;而在待人处世方面,大智若愚般带有少许糊涂,反而更能自在安然。所谓"麝因香重身先死,蚕因丝多命早亡",才华横溢的人,若不懂得韬光养晦,反而时时显露,处处招摇,便容易招灾引祸。整首诗偈即是在教导世人要内敛、知谦退。

  一般人只知道向前行进,却不知还有一个退步自保的世界,所以在世间的名利战场上,往往争得面红耳赤,碰得鼻青脸肿,撞得遍体鳞伤,甚至摔得粉身碎骨。其实,在佛法里,古德早就明示大众,人生有两个世界,一是前进的世界,一是回头的世界。如果能把握好这两个世界,人生便能更臻完美。

  在为人处世上,有时退让不是完全的消极,反而是积极的转进。我们要谦冲自牧,时时觉察、觉照,使本性清澈显见,不会被贡高我慢的假象所蒙蔽。面对功名富贵、人我是非,偶尔糊涂一下是何等的洒脱自在,何等的悠然自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人生四宝       恬淡是养心第一法)(五明学佛网:人生四宝       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