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果卿居士:怎样忏悔才能灭罪?


   日期:2015/7/7 11: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经云。忏悔则无罪不灭。夫至忏悔之时。必须五体投地。如大山崩。乃至不惜身命。为灭罪故。殷勤督励。相与觉察。今生已来。曾经几过。作此忿责。不惜身命。捍劳忍苦。作此忏悔。暂时旋绕。便生厌倦。暂时礼拜。已言气力不堪。或暂端坐。复言应须消息。或言四体不可过劳。宜应将养。不可使困。一伸脚眠。差如小死。何处复忆。我应礼佛。扫塔涂地。办所难办。且经教所明。未见一善。从懒惰懈怠中生。无有一法。从憍慢自恣中得。

  ---《梁皇宝忏》

  佛经上讲,真正的忏悔则无罪不灭。但是,所谓忏悔,必须是真的知罪省过,痛恨自己过去不明白佛法,犯下了罪业。因此,“五体投地”是一种知罪悔过的表现,就像地震山崩一样。甚至觉得自己现在就该下地狱,或者死上百次千回也不解自己对自己的恨!想想我们今生杀了吃了多少生命这一项罪,就足够死个百千回了,何况他罪!因此,拜忏、读经、念佛等一切功德都应回向给众生,若只为自己求健康、求福报而诵经拜忏,就是自私自利心,就不能完全消除被伤害的众生的嗔恨心。所以同修之间,佛化家庭,眷属之间,应当互相督促鼓励,帮助回想今生在十恶方面,都造过哪些业。还应该换位体会:杀鸡宰鱼及其它动物时,它们当时的恐惧和痛苦!我们是多么残忍和卑劣!此时,你就会生出同体大悲之心,生出悲悯众生的情感,生出对自己的责备和悔恨,也才会忍苦耐劳地来到道场拜忏。如果不能生出这种同体大悲之心,绕佛念佛还没转几圈,便生厌倦之心,或者还没磕几个头就觉得体力不支。还有的人,打坐静虑没多长时间,就觉得腰腿酸痛,想要休息,甚至伸腿躺下睡死过去。把礼佛拜忏、清扫塔院等事丢到九霄云外。自古以来,从没见过懒惰不努力能办成大事的,何况作善成就道业。也没有一位能成就大事的人,会自我满足自我放纵的。

  某等今日虽得人形。心多背道。何以知然。从旦至中。从中至暮。从暮至夜。从夜至晓。乃至一时一刻。一念一顷。无有片心念三宝四谛。无有片心报父母恩。无有片心报师长恩。无有片心欲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无有片心欲学禅定。修智慧业。今试检校清白之法。无一可论。烦恼重障。森然满目。若不作此检察。亦自言我功德不少。

  ---《梁皇宝忏》

  我等今虽已得人身,并皈依了佛门,但用心作事与道相违背。心中不能常念佛法僧,以及佛说的四谛的真理(四谛:一苦谛,三界六道之苦。二集谛,贪嗔痴等烦恼及善恶之业集于一身。三灭谛,涅槃离生死之苦。四道谛,八正道即修行之路) 。更无念及报父母恩、师恩,以及修六度万行之德。若不作此检查,还自以为功德很大呢。我们每一个人要时时“检校清白”自己的罪业,时时忏悔自己的过错。

  讲一段小故事。有一天,我的师弟孔果孟来我家,说他刚出生八个月的女儿突然发烧38度多。那天早上他姐姐、姐夫来他家,姐姐进门就走到床前逗孩子玩,孩子发出了爽朗的笑声。跟着姐夫走过来弯腰面对孩子的时候,孩子突然惊叫大哭起来。他妻子抱起孩子,突然哭声戛然而止,再看孩子竟瞪着双眼背过气了。他妻子急忙拍后背、拂前胸,才缓过气来。一个小时后孩子开始发烧。果孟还说,他姐夫半个月前路过一个建筑工地,差点被掉下来的一块木板砸中,只差一米就砸在了头上,捡了一条命。其实就在他刚一讲述女儿看到他姐夫哭时,我观察到他女儿看见的是一具骷髅,周围还有许多鬼,指责他姐夫“为虎作伥,坑害人”。果孟说,他姐夫是某大医院专管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干部,出了医疗事故枉死了人肯定是替医院说话,尽量推卸医院责任,以少给死者赔偿。我说那就对上号了!病人虽不是因他而死,但他不主持公道,利用口才为医院辩护,令死者蒙冤,家属得不到合理赔偿,自然蒙冤的鬼要找他泄愤。我叫果孟劝他姐夫,别再干那昧良心的事情了,恶报再来可就没有救了。让他姐姐、姐夫学佛、吃素,为那些受屈的鬼魂跪念《地藏经》,超度并向它们忏悔。每天为每人诵一部经,至少念到鬼在你姐夫的梦中向他示好。告诉他,照此去作,不仅延年益寿,还能使命运前程变得更好。果孟的姐夫是公认的孝子,若真的被砸死出了意外,人们一定会骂天不公道,还会说“好人不长寿”的怨言呢!不明白佛法,颠倒做事,苦不苦?!

  设有片善。言我能作。他不能作。我能行。他不能行。意气高傲。旁若无人。追此而言。实可羞耻。今于大众前。忏悔众罪。

  ---《梁皇宝忏》

  真的想到自己已造上述罪业,真的感到羞耻,才叫“忏”,而不是仅仅念一遍忏悔文。若如此,等于是忏而未忏,滥竽充数,起不到灭罪的作用。

  愿布施欢喜。将来无障。大众亦宜自浣身心。果报之征。具如向说。岂得自宽。不求舍离。

  ---《梁皇宝忏》

  既忏悔自己往罪,我们还要把见到光明的欢喜心布施给众生,愿众生都能弃暗投明,亲近佛法僧,自净其心,而自增益。因果报应,丝毫不会错的,大罪小过皆有报,不可以蒙混过去,一定都要忏除掉。

  -----摘自果卿居士《漫谈慈悲梁皇宝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