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对心灵进行管理


   日期:2010/3/28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的心就象一片田地,如果播下荆棘,就会遍布荆棘,给我们带来痛苦;如果播下花种,就会盛开鲜花,给我们带来快乐。所以,我们每天想什么、做什么非常重要,因为这就是在给心灵播种。

我们的所思所行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外在结果,即事情的客观结果;一是内在结果,即起心动念所形成的心理记录,也就是佛法所说的种子。当这些种子遇到合适的环境,还会继续生长,积聚力量。而在形成一定力量后,又会促使我们去重复它,并在重复的过程中日渐壮大。当某种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主导整个生命。如果这种心理是负面的,就会使我们成为它的牺牲品。就象那些犯罪者,固然是给他人造成了伤害,但他们自己何尝不是受害者?不同的只是,他们是自身烦恼的牺牲品,是负面心理的牺牲品。此外,有些人是爱情的牺牲品,有些人是名利的牺牲品,有些人是赌博的牺牲品,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因为他们从未管理内心,最终,在不知不觉中使不良心理强壮起来,结果使自己沦为傀儡。要扭转这一局面,就必须了解并有效管理内心。对生命来说,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因为心才是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无从逃避也无法舍弃的。

现代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的心态不好。很多人在物质达到一定水准后,发现自己并未得到预期的幸福,甚至出现种种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这才意识到,人生问题不是物质就能解决的,根源在于我们的心。所以,心理学也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在我们内心,除负面心理外,还有很多良性心理,需要特别加以培养,这样才能有效改善生命品质。每种行为都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形成力量。这种力量又会积累为心理习惯,久而久之,成为我们的性格,成为我们的人格,成为当前的生命素质。但人性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通过修行加以改变,否则我们就没有希望了。

佛法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缘起的,无常变化的,关键在于调整。那么又应该怎样进行调整?每个人的存在无非就是两种东西,一是观念,一是心态。观念会制造心态,心态又会影响观念的形成。我们每天会面对很多问题,并对我们产生不同影响。那么,同一件事是否会对每个人产生同样的影响?显然不是。因为这种影响程度是取决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而不是事情本身。事实上,任何事都有无限的可能性。若能正确面对,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所谓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空性是佛教的最高理论,它告诉我们,每个有限的当下都是无限。我们之所以把它看做有限,和我们的认识有关,也和我们对它的设定有关。所以,关键在于怎样看待。若从主观情绪出发,所见都是自身的设定,就会得失,就会有对立,进而引发不良心行。反之,若能以智慧观照一切,当下就能超然物外,化解一切的得失和对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北京天宁寺       心灵)(五明学佛网:北京天宁寺       心灵)  

 普献法师:忙碌的心灵 

 圣轮法师:向绿色大地取经 让心灵自由呼吸─「心净则国土净 

 圣轮法师:宽恕容忍无怨仇 海阔天空任遨游─「宽恕包容」的 

 如本法师:超越心灵之法宝 

 楼宇烈教授:佛教能净化心灵 

 赖永海教授:心灵净化与佛教的社会责任 

 李利安教授:法显精神对现代心灵环保的启示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回归心灵 

 万行法师:身心灵的修炼 

 万行法师:为人处事就是心灵的显现 

 明奘法师:企业家的心灵环保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郑石岩教授:随缘成长 第四篇 随信安住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