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在北大的演讲


   日期:2010/3/3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和钦哲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钦哲佛学讲座,于2007年3月15日~16日两天在北京大学举办。宗萨钦哲仁波切做了题为《四法印》的精彩演讲,同时中国大陆也配合发行了他的新书《正见——佛陀的证悟》。同行担任翻译的是《正见》的翻译者,台湾著名建筑师姚仁喜先生。另外加州大学罗伯特?沙尔夫教授也做了题为《传佛法到西方与传佛法到中国》的演讲。

以下文字根据宗萨钦哲仁波切的弟子姚仁喜现场翻译整理

很荣幸今天能在这所世界知名的大学做演讲,在国外时我就已多次听说过。

学习终极真理是人类的一种激情。佛教仅仅是另外一个天使,或者说寻找真理的学习工具。佛教不是一个宗教,而是寻找真理,实践真理的工具和手段。

今天我们会讨论佛教的见地,在讲见地之前,我会先谈一下为什么需要这个东西?理由很简单,因为每个人想要快乐,想要幸福,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快乐能持续长久并且唾手可得。我们也希望一种非常方便的快乐。实际上科学技术也总是在寻求快乐。什么是快乐?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和年代,快乐是不同的。所以获取快乐的方法和工具也是多种多样的。

悉达多王子已经发现我们并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快乐,就因为一个原因:我们把假的,不可靠的,无常的东西当成绝对的真相。这是无明。这一发现不是宗教上的,它是科学。就像每个人都希望拥有正牌的意大利皮鞋,但你买的是冒牌的皮鞋,而你没有勇气面对它。但是悉达多王子有这样的勇气面对它。我们可以说悉达多王子对真理做了最大程度的探索——去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而且他发现了真相——你必须接受事实,如果你接受了,你可能就不会再受煎熬。

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方法可以帮你去了解真相。不幸的是佛教现已变成了一种宗教,而人们更感兴趣的是方法而非真相。为什么要有工具/方法呢?比如说,对一个盛满了极为纯净的水的杯子来说,如果你想找水,你是看不到的,因为它是纯净透明的。水就好比真相。所以为了让你能够看见这个水,有人就在其中掺入(颜色),就像这个淡黄颜色的茶水,这帮助你看到了水。掺入是一种方法。方法是假的,并非真相本身。

再比如说,你在做一个恶梦,你梦到一头老虎,你吓坏了。你想要摆脱它。这里有几件事情可以做。第一你可以赶走那只老虎。第二你可以被浇一桶冷水。这些事情都会有帮助,但它们却不是真实的,冷水并不能赶走老虎。为什么会有老虎?因为你在做梦。

现在让我们回到见地。见地就是观念。它是驱动我们的东西,就像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个动力。比如说,我们对宝马的观念,或者觉得苗条是件很好的事情。这就是见地。然后我们有了动机。但是动机是受条件影响的。没有了杂志鼓吹它们是多好的东西,没有人会想要变苗条或者想要宝马。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就有了比如说想要变苗条的动机。然后我们就会阅读一些如何变苗条的方法,这就好比禅修。我们采取行动,比如不吃米饭,跑步等——也就是行为。所以见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见地驱动着我们。

我现在要开始介绍四种根本见地。(四法印)
第一个地见是所有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暂时而非永久的。比如说,每次当你看你的手,这里会有三个最根本的错误认识,第一你觉得你的手是一个整体而非许多部分,例如骨头,脉管等组成了你的手。我们通常将事物视为整体,事实上,这里没有所谓的手,而是一大堆分子的组合。第二你觉得今天的手是昨天的手。这不是真相。你的手每天都在老化。今天的手和昨天不再是相同的手。第三,我们认为它是独立的。如果我有时间的话我会再谈第三点。

见地使我们遭受痛苦。为什么?因为它让我们以为一样东西是持久永恒的,所以我们依附于它。我们不会想到有一天我们是会进棺材的。所以我们竭尽所能试图去保护它——这个永恒的东西。比如说,长寿,对于中国人来说很重要,就像冒牌的鞋子,因为它转移了你对真相的注意力。所以不论你做什么,你总会痛苦,因为你的见地本身就是错的。这就是我们享受不到快乐的原因,因为我们一直在意暂时性的东西。

所有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具有这个见地并不是坏事。无常是个好消息。今天的手不再是昨天的手,如果我们的手干燥了,我们会用润肤乳。没有了无常,做润肤乳的公司都会没有生意了。另外一个例子,如果你现在很穷,因为无常,所以你在将来可能会变的富有。无常并不是一种宗教上的恐吓,它是事实。

在泰国,和尚都要剃头。剃头是用来提醒你无常这件事情。这是一种宗教仪式。仪式是带领你走向真相,但是我们总被仪式所吸引而忘掉了无常。就像我刚才说的,为什么是佛教的见地?这是因为我们想要快乐。但为了变快乐,我们需要认识到所有的因缘和合都是无常。没有这个认识,即便你可以活一万年,你都不会快乐。悉达多王子知道如何真正地去寻找真相——他是非常实践性的。在他的禅修过程中,他可以通过观察知道很多的事情,比如一头鹿吃什么。但那不重要。他想要深入所有问题的根源。其中之一便是无常。

第二个问题也就是第二个见地:痛苦从哪里来?痛苦不仅仅是头痛或诸如此类。人的痛苦来自于我们得不到我们想要的,以及不得不一直生活在无常中。我们有自己爱的人,但我们是否下一次还能够见到我们爱的人呢?什么导致了这个?这里没有什么邪恶的力量。没有外境会制造痛苦。一切都是由我们对自我的执着而引起。我们有很多情绪:爱,恨,嫉妒,等等。所有的情绪都来自于我执。这是一个很大的发现。为什么?因为我们总是把自己的痛苦归咎于他人,但现在我们没有任何人可以责怪——我们唯一可以责怪的只有我执。这是个很大的课题。例如我们被教育要无我。但是佛陀并没有说自我是错的,或者说我执是恶魔。这不是宗教,只是思维无我的工具变成了宗教性的。

但我想要跟大家说一个事情,并不是因为佛陀发现自我是邪恶的,因此说执着自我是错的,完全不是那样。所以再度要说的是,第二个见地也完全非宗教性的,可是不幸的是,这种反思无我的方法又变得非常宗教性。悉达多并不是说发现了邪恶的自我,他也从来没有说过,执着自我会带你到痛苦。事实上,他发现没有自我,因此执着于自我是错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受苦,这个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佛教徒经常说,哦,我很自我,我很自私,所以我们经常批判自己,而且以一种非常伦理或宗教性的态度来批判自己.

我执的无明来自于我们总看到暂时由因缘和合所成的事物。比如,我们看这个桌子,它有脚,有木板等等。但是桌子只是那些部分组合而成的。事物组合在一起,成为了某样东西。比如我在12和14当中写了个13在纸上,你会说这是13。而如果我写在A和C之间,你会说这是B (展示纸)。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一些事物组合而成的。如果你加入另外一个成分,那它就会变成另外一样东西。比如如果我们把枕头、床单放到这个桌子上,它就变成一张床,如果我们把它砍成一片片的,它又会变成木柴。所以说自我就好比这个13和B。我们一直寻求将成分拼合在一起。心经中说,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等等。一样东西只是由许多成分组合在一起形成的。这个自我并不存在,所以执着于自我是很荒谬的。

和我执做斗争是很艰难的,因为我执是一个长久的习惯。要戒烟都是件非常难的事情,但它还算是一个新的习惯——毕竟你刚出生的时候你是不抽烟的。但是我执是一个相当久远的习惯。自我总是在寻找一个隐匿之处,一个舒适、安全而有力量的所在,例如金钱,权力,地位,以及友谊等等。如果没有自我,便会没有经济。如果人们一直在实践无我,市场会崩溃。如果没有不安全感,就不会有生意。我想这是生意的精华所在。我们总是在寻找我们没有,但我们认为我们应该拥有的东西。为了让原本不存在的自我感到更舒服,我们,从大范围来讲,正在毁灭我们的世界,比如环境。从小范围来讲,为了我们的亲人朋友,我们说我们爱他们,但其实那是因为我们爱我们自己。我们把他们放到了自我的上面,每次你需要他们的时候,你便可以利用他们。

在金刚经中,佛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所有的办法都用尽时,我们总喜欢有个救世主,或者说有某个人可以去责怪或者祈祷。有绘成金色的佛像,或者我们说金色的佛陀,那是因为我们喜欢金色。外相只是一种善巧方便。真理才是佛陀。除了真理之外没有别的佛陀。真理是没有颜色,没有形状的,它不是铜制的佛像。为了吸引人们了解真相,所以我们才把佛像涂成金色。

例如,如果我们爱某个人,我们会试图让他高兴,所以我们会做任何的事情让他高兴——这好象慈悲。因为慈悲,我们必须用尽所有的方法去让他们了解真相。但是真相是没有颜色,没有形状的。更重要的是,真相是痛苦的。比如我前几个月在印度被人邀请去参加婚礼。对那对新人,你不可能说“你们总有天会死的”,或者说“你们总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吵架的,因为你们都是人。”为了教授真理,你必须让它具有吸引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佛像涂成金色的。我们甚至还有很多别的精致的颜色,比如红的蓝的等等,为了不同的目的。这是带领你走向真理的可靠方法。对于金色的或者耳朵很大垂到肩膀的佛来说,他们会变成你男朋友或者你会和他们约会么?不。你不会和他们约会,尽管他们有着完美的外相。所以佛教的一些象征是吸引你的可信的方法,从而引领你认识真相。因为人总被外形、颜色这些组合的现象所束缚。


Q:我是学物理专业的。我读了一些佛法的书觉得被深深吸引了。我感觉我甚至可以放弃一切来追寻真理。但是我实际该怎么做呢。

A: 这是一个大问题。你在要我帮你计划你整个的人生。你需要以评判性的态度入手,去学习,去研读,去思考。不要试图变成一个佛教徒——而是要变的更具分析性。

Q: 我读了你很多的书很崇拜你,但同时也产生一些困惑,读了你的书后我觉得生命是个很大的幻象。什么才是生命真正的目的呢?

A: 我很抱歉我的书让你感到困惑——我不是有意的。生命的目的是我们应该快乐。幻象不是一个坏事情。我们需要知道怎么和幻相做游戏。就象我刚说到的老虎,如果你不知道这是个梦,这就是一个问题。如果你知道它只是一个梦,那就和它游戏吧。你可以骑在它身上,抚摸它,揪它的胡须,这都取决于你,这就是目的——与老虎共眠。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四法印)(五明学佛网: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四法印)  

 水野弘元:原始佛教的特质 二、三法印、四法印 

 吕凯文博士:四法印即佛法四维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的原理 ~ 宇宙诸法的实相——四 

 嘎玛仁波切:理解并修持四法印,就不会迷失在轮回之中 

 嘎玛仁波切:分辨佛法与非佛法的界线 四法印 

 达真堪布:由无常契入四法印 

 索达吉堪布:揭示人生真相的佛教四法印 

 达真堪布:四法印的殊胜之处 

 夏坝仁波切:依四法印判断是否为佛之正法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喂,亲爱的,这只不过是场电影!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无常是好消息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末法时期如何做一个修行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