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多行善法 福慧双修


   日期:2010/4/14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多行善法 福慧双修

平时多用心 远离贪嗔痴

  
“十善”是五戒的延伸,乃身、口、意三业所行的十种善业,与“十恶”是相对的,离十恶则成十善。
  

十善包括:“身”三善法——以“护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戒YIN”离“邪YIN”; “口”四善法——以“诚实语”离“妄言”,以“柔软语”离“恶口”,以“调和语”离“两舌”,以“质直语”离“绮语”;“意”三善法——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嗔恨”,以“因缘观”离“愚痴”。

以不净观离贪欲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不能和睦相处的原因,在于“明争暗斗”,民间如此,官场也是这样,多数都在争斗中生存,这实在使人感到心痛。为什么争斗呢?原因就是一个字“贪”。因为贪图财色、名利、地位,所以你争我夺,不得安宁。
  
世间大部分都是为满足“身躯”的享受而产生贪念——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好的。用要用好的;为了这个污臭不净的身躯,不知造了多少恶业。
  
为何说身躯不净?水忏文中有段话:“九孔常流不净物,”人身就是一层皮肤包着骨肉脓血。从九孔流出来的,都是屎尿痰涕。大家想想,人身有哪处是干净的?何必为了它与别人斤斤计较,造作恶业?
  
身躯虽是不净之物,但是人人心中都有一块非常清净的宝地,那就是“佛性”。此身能造恶,亦能修习善法,所以学佛者应该时常“观身不净”来摒除贪念,并且利用这个身躯积极地布施行善,开启心中的“佛性”。
  
除了身外财物的布施,这个身躯也能布施。佛陀本生经中有割肉喂鹰的故事,佛在《无量义经》中也说:“头目髓脑悉施人。”现在医学非常进步,不仅可以在往生后捐赠器官或遗体,活着时就能捐血或捐髓,既能救人又不损害自己身心的健康。我们一直在呼吁器官捐赠、骨髓捐赠,以及遗体捐赠,因为这个身躯迟早会败坏,何不在它有用的时候布施出来帮助别人呢?
  
学佛要看淡名利、地位、修行是为了众生,一切劳动都是为了众生;心中常存此念,就不会产生贪欲。
  
若执著于此不净之身躯而作种种恶业,实在可悲可怜,唯有善业利用此知,积极行善, 精进修行,才能提升人格,增进道业,不枉来这人间走一回。

以慈悲观离嗔念


  佛陀说:“当知嗔心甚放猛火。”人时常因为嗔怒而乱了行为,一发脾气就六亲不认,损人又害已,如果希望自己不论遇到什么状况都不会动怒,时时予人亲切和蔼的感觉,则必须有非常柔和的心念,而柔和的心念源自于“悲”。
  
一天,佛陀的弟于舍利弗和罗睺罗出去托钵,受到一群无赖戏弄,有人把泥沙放进舍利弗的钵内,有人打罗睺罗一拳,血从面颊流了出来。但他俩都不会理会那些无赖的欺侮,径自走了,舍利弗告诉罗睺罗:“你不要生气,我们要怜悯众生,起慈忍心,这是佛陀教我们的,这是我们修行的逆增上缘。”
  
罗睺罗流着泪回答说:“我没有生气,也没有埋怨,我很感谢佛陀教导我们慈悲心念与忍耐的功夫。佛陀一生为了众生辛勤地教化,而众生却仍如此顽劣,心中充满憎恨,逞强欺弱。社会的动乱与天下的灾祸,就是起因于众生缺少慈忍心。我是因为悲悯他,才流泪啊!”
  
学佛者若像他俩一样,用慈悲心看日常生活中的人、事,自然能够拥有非常柔和、清明的心念,即使面对逆境亦能忍耐,不现怒容,不出恶言,并且怜悯那些作恶业的人,而不生怒之心。
  
若社会上人人以慈悲心与忍辱的行为相互对待,哪还会有动乱与灾祸?必然是人人幸福、处处吉祥啊!

以因缘观离愚痴

  
世间一切现象皆由因缘和合而成,建于因缘,则随着业力流转六道之间:觉察因缘,则能放下执著,解脱烦恼缠缚;把握因缘——珍惜并善加运用修学法与救度众生的因缘,就是福慧双修的人间菩萨。
  
许多人学佛只是为自己考虑,只在意自己能不能得度了脱生死,没想到应该学习佛陀的慈悲与勇气——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以救度娑婆世界苦难众生为修行的目标。如果每位学佛的人只想自利而不愿利他,如来家业就无法延续下去,苦难众生就无法得度。
  
唯有启发心中的长情长爱,把握帮助众生的因缘,才是彻底远离愚痴,得到真正的智慧。
  
远离十恶,奉行十善,会很困难吗?其实人人都可以做到,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必须“多用心”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行动,语言及思想,审慎思维是善还是恶?若有恶的成份,赶紧改过来,朝善的方向去做。只要能够持续不断努力,身、口、意,就会愈来愈清净。
  
一个真肯用心的人,才能深切体会佛陀的教法,并且以坚强的决心与毅力身体力行,逐渐“超凡入圣”;而不肯用心的人,日子过得迷迷茫茫,造了什么业,自己都不晓得,这样的人生不是很可悲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福慧       双修)(五明学佛网:福慧       双修)  

 净界法师:禅净双修 

 杨惠南教授:禅净双修的类型及其理论基础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福慧双修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身心双修方为究竟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有没有男女双修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 

 陈兵教授:密教双修必具的条件是什么? 

 陈兵教授:如何福慧双修? 

 传明法师:关于禅净双修 

 仁焕法师:福慧双修 

 温金柯博士:海纳百川以成其大--谨以「福慧圆满」赞颂导师 

 其它:论学佛必须福慧双修的重要意义(游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