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2014净土大经科注菁华汇集(十七)


   日期:2015/7/13 6: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 人临命终时,最后的这一剎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威势,你的威德、势力你带不走,没有一样能带走。第一句是身体,这个肉身带不走,一切诸根都败坏了,身体带不走。第二句说你的家亲眷属带不走,你所亲爱的人永远不再见面。第三个说你的威势,你做的大官、你发的大财没有一样能带走。「辅相大臣」,这是对国王讲,你的宰相、你的大臣带不走;「宫城内外」,你居住的宫殿、城市;「象马车乘」,这讲你的交通工具;「珍宝伏藏」,你所收藏的这些金银珠宝,你也带不走。你的身体是假的,临命终时诸根散坏,眼不能见了,耳不能听了,鼻不能呼吸,口不能说话,身体不能动,这叫散坏。你的家亲眷属不能跟你走,你的一切地位、权势、财富,一样带不走。要肯放下。你有一桩事情放不下,可能你就不能往生。为什么?那一桩事情障碍你往生,你去不了。要样样放下,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那你决定得生,而且生到极乐世界品位很高。

  2. 一定要心地清净平等善良。最理想的就是一句佛号,我们求什么?求往生极乐世界。在这个世间决定不要去争、不要去求,于人无争,跟什么人都好处;于事无求,对什么人都没有利害关系,我无求。你求的我不求,我不妨碍你,你争的我不争,我不要,跟什么人都相亲相爱、都和睦相处,没有利害关系,对一切人事物都要恭敬。我们不跟人对立,不跟事对立,不跟一切法对立,没有对立。自以为是。很多人都有这个烦恼,总认为自己想的是对的,别人想的是错误的,这个要放下。能够放下自己的成见,采取别人的意见,人家欢喜;纵然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态度上要缓和。我们以自以为是、傲慢的态度对人,不知不觉得罪多少人。你在有权有势的时候,人家不敢对你怎么样,你的权势失掉之后没有人理你,那个时候你就知道苦。

  3. 念佛不是说念多少,功夫。功夫指什么?你念佛号有没有妄想、有没有杂念。如果有妄想、有杂念,把你念佛的功夫破坏了,天天念,天天漏掉,还是没有办法,换句话说,一定得放下。海贤老和尚说得好,念佛去,只有念佛是真的,其它都是假的。真的不掌握住,假的放在心上,完了,你一切都完了,多可惜!佛门里修的一点人天福报,如是而已。

  4. 贪瞋痴慢的习气没有断,来生到哪里?到三途。三途里头最容易去的,畜生,畜生愚痴。你自己这么好的机会遇到了,你没有掌握,这叫愚痴。畜生,我们看见,堕到畜生道不容易出来,为什么?牠愚痴。牠要变成一只鸡,牠自己老想到鸡就是牠的身体,死了以后还投鸡胎。畜生道要论多少次,不是一次就了了。如果你堕个十次、二十次、三十次,很难出头,为什么?成习惯了,这是畜生道最可怕的事情。饿鬼、地狱就更不必说了,麻烦大了,所以说恶道决定不能去。

  5. 「称赞如来」,对人要称赞,尽量找他好地方,赞扬他;不好地方不说,也不要放在心上。人找不到十全十美的,总有过失,但是他也会有好处,要找到一个人,恶人,一条善找不到的,你也找不到。他都有善,只是善多恶少、恶多善少,有差别。人心念头,善恶混杂,取其善不取其恶,这就能称赞了。互相称赞好,家和万事兴。「广修供养」。供养不分善人恶人,要用平等心,特别要用慈悲心,对待贫穷苦难的人,更要加意去照顾他们、去帮助他们。

  6. 「随喜功德」,一定要会,别人做好事情我们随喜,决定不能障碍。障碍别人的好事,果报是什么?果报是我们自己将来有好事别人也障碍我们,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你愿意吗?何况如果这个好事是利益众生的,这一障碍众生的利益得不到了,这个因果责任你要负责。他这桩好事功德愈大、时间愈长,你将来堕在地狱里头,那个罪业就愈深、愈重,受的苦是你无法想象的,时间之长也是无法预计的。随喜,别人好事我随喜,等于我做的一样,他有多大的功德我也有多大功德,何乐而不为之!为什么要去障碍别人?随喜别人,别人随喜我;障碍别人,别人将来障碍我。业因果报,丝毫不爽,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明了,不明了,造作的罪业有时候非常可怜。

  7. 「请转法轮」。大家想修福,世间什么样福报最大?请法师讲经的福报最大,没有比这更大的。一切好事里头没有比讲经更好,为什么?讲经帮助人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冥阳两利。这个地方有法师讲经,听众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听众更多,这是很多同学都有这个经验。更殊胜的,就是「请佛住世」。这是什么?建立道场,请法师常住这个地方,不但常住讲经,还常住这个地方培养人才,这个功德真大。

  8. 学佛要学忍辱波罗蜜,忍辱仙人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受什么样的委屈都不必说话,这样消自己的业障,增自己的功德,不要去申冤,不要去报复,不可以。大乘,尤其是净宗,心目当中看一切众生都是佛,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决定没有毁谤。他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我还是感谢他,为什么?替我消业障。我这一世没有造那么重的业,也许前世造了,多生多劫以前,保不住。欢欢喜喜的接受,什么冤枉都愿意承当,好,心上没有事情,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我们对这个世间什么都不求,只求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们跟任何人都能处得很好,于人无争,于世无求。有求有争就有冲突,我们没有求,没有冲突,跟什么人都没有冲突,真的是清净平等觉。

  9. 住持三宝起作用,看到佛像,想到觉而不迷;看到经典,想到正而不邪;看到出家人,想到净而不染,这叫真修行。如果看到出家人就批评这好人那坏人,你在造业,你将来会堕地狱,错了!这不是我们的事情,我们不可以批评,我们只能赞叹。所以赞叹,佛法就兴;批评,佛法就消灭了。我们不知不觉在批评,那就是造灭佛法的事,这个罪业很重。我们赞叹,不批评。

  10. 你要真正搞清楚、搞明白,极乐世界不能不去。我们现在这个缘分太好了,这个缘分要舍弃,那你叫真错了,你这一生所犯的过错没有比这个更大的。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下定决心非去不可,这个世间全放下了。不跟人争,你们要争你们去争去,你们要的全拿去,我全不要了。有一桩事情放不下,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的障碍。统统放下,没有一样放在心上,心上只放阿弥陀佛,就对了。

  11. 佛菩萨应化在这世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怎样?无住,没有把这个境界放在心上,所以他能够教化众生,他能够处理得正确。理事给你讲清楚、讲明白,心里痕迹都不着,就是说决定不能把它放在心上,这叫功夫。修行人到有功夫,就是功夫得力了,这真有受用。功夫得力什么?不造业,他来生决定在西方极乐世界,他决定不再搞轮回了。在这个世间无论受什么样的冤枉,吃什么样的亏,受什么样的伤害,都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是恶业,为什么?你会起怨恨,你会起报复,那就是生生世世没完没了,再报来报去,那真叫迷惑颠倒。所以要像老和尚一样能忍,人家打他两耳光,能忍;吐他一脸唾沫,能忍,不跟他计较。这是什么?不造轮回业,根本不要放在心上。

  12. 佛给我们讲了,我们明白了,我们能把它放下吗?不能。为什么?习气太重,染污的时间太久,无量劫染到今天,哪有那么容易放下的。那样容易放下那是什么?那是上上根人,那不是凡夫,那是再来人。每一个往生的人,无论他用什么方法念佛往生,真正往生都不是凡人。大乘经上告诉我们,每一个往生的人过去生中无量劫来生生世世都是佛弟子,这一生当中遇到这个法门,得一切诸佛如来的加持,他生起信心、生起愿心,放下万缘,他往生了。这话说得有道理。那我们自己要晓得,理上讲得很清楚,事上我们自己要努力,努力做什么?放下,没有别的,放下就作佛去了;不放下,一定要知道,继续搞六道轮回。那我们想想,我们愿意继续搞六道轮回,还是愿意放下,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情执要放下,财色名利要放下,说到最后,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就跟海贤和尚一样,你就入他的境界了,他也能加持你。

  13. 吃东西讲求味道、讲求营养,穿衣服讲求质料,现在很多人讲求名牌,这都是造业。为自己,造业比较轻一点;要伤害别人,造业重。高处长今天在此地,没走,他给我一个信息,是附体众生透的,女孩子在外面穿着很暴露,会引起别人邪思,果报都在地狱,这是恶业。妳说我没做坏事,妳穿的衣服暴露就是坏事,妳自己不知道,将来堕地狱的时候后悔莫及,那时候迟了,来不及了。我们能不能劝人?不能劝,劝了她怨恨,她说我们是老古董,跟不上时代。这是什么时代?地狱的时代,确实我们是没有跟上。所以今天妇女这个打扮,天主教、基督教的修女,伊斯兰教的妇女打扮,那是最好的,把头、整个身体都包了,正确的,好的。

  14. 帮助众生的事情要随缘,不要去攀缘,攀缘就错了。攀缘是我要想怎样怎样,错了,随缘好。有缘分,尽心尽力,为什么?好事,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情,对社会有利益,有好处。对佛教有好处,对国家有好处,对世界和平有好处,有这个缘就做。没有这个缘可别去找,要找就错了,那叫攀缘,那不叫随缘。

  15. 佛法之衰,一代不如一代,到最后的几百年当中,经典可能完全都不见了。最后的一百年,所有经典都没有了,《无量寿经》存在,留在世间一百年。一百年之后,《无量寿经》也没有了,只剩下一句阿弥陀佛佛号,这个佛号还留一百年。在那个时候听到这句佛号能信、能愿、肯念,都能往生,只是愈来机会愈少了。这些事情搞清楚、搞明白,我们就会生勇猛心,机会太难得,我遇到了,决定不肯放弃,我一定牢牢的把它抓住,我们决定在这一生当中成就,这就对了。

  16. 凡是负面的、不善的决定要禁止。所以佛给弟子(在家弟子)制定的五戒、十善就是标准,这就属于制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这是五戒。十善里面把五戒扩张了,把不妄语开为四条: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再加上意业,就是起心动念,不贪、不瞋、不痴,加上前面不杀、不盗、不YIN,这就是十条。这是佛法的根本戒,对谁说的?对一般人说的,这是世间法。学佛,必须要具足五戒十善才有资格入佛门,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不能入佛门。

  17. 一定要觉悟,人世间太苦了,特别是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善人少、恶人多,做好事苦,非常辛苦,干坏事有人帮忙。※我每天念佛念十万声,我对人瞧不起,我对人不尊重,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为什么?你那十万声佛号是从没有恭敬心那个妄心念出来的,不作数。※后不再造,这叫真忏悔。在佛菩萨面前忏悔了,忏悔完了还造,还照干,这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我们的业障忏除不净,原因就是在此地。怎么忏悔?着重在真心,改过自新。自己的过失,叫发露忏悔,可以向大家报告,我知道错了,我承认过失,从今而后不再犯同样的过失,所以它跟儒家讲的不贰过是一个意思。

  18. 业障,业就是造作,正在造这叫事,造完之后就叫业。我们念佛为什么不能往生?佛是念了,敌不过业力。我今天二十四小时,多少时间念佛,多少时间在造业?你说我今天做了十个钟点的功课,二十四小时还有十四个小时你在造业。那十四个小时造业的力量强,十个小时念佛的力量弱,依旧敌不过。所以念佛不能往生,道理在此地。

  19. 六道众生业习非常重,为什么?不知道随喜,不知道随喜的功德之大。人能随喜,傲慢嫉妒这些障碍都没有了。看到别人好,别人超过自己,能生欢喜心,这个难得,这是大德,你的功德不在他之下。在他之下怎么样?嫉妒、障碍,想方法破坏他,不让他成就,那就造罪业了。你看到欢喜赞叹,他有多大功德,你就有多大功德,甚至于你的功德超过他。现在我们看今天社会,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随喜太少了。看到什么?看到竞争,看到斗争。特别是同一个行业,不择手段的破坏别人,一味希望自己成就超过一切人,一切人都不如我。这个念头不好,这个念头是什么?自私自利,这个念头就是缺德,它不是功德,没有道德。

  20.  随喜的反面就是嫉妒障碍,嫉妒障碍要看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看它的影响。影响的时间愈长,面愈大,那个罪就愈重。如果这个人是个好人,我们嫉妒他,我们要破坏他的好事,那他的好事是利益众生的,破坏怎么样?众生不能得利益。这个结罪不是跟他结,他能够利益多少众生,他能够利益一千人、一万人,你要向这一千人、一万人结罪,麻烦可大了!如果他影响若干年,或者十几年、二三十年,这个罪,时间愈长罪就愈重。障碍佛法很麻烦,释迦牟尼佛的法运,后面还有九千年,你要是把它破坏,后面九千年的人没有闻法的机会,这个责任你要承当。

  21. 要能包容。学海贤老和尚的忍辱波罗蜜,收电费的人打了他两耳光,他接受了。旁边人看到看不惯,要想去跟这个收费人理论,老和尚说算了,息事宁人,完全不计较。对于毁谤的人,他何尝不知道,无需辩论,也不必计较,时间久了真相自然明白了,何必去争,成就忍辱波罗蜜。不但不怨恨,还感谢他,他来考考我,看我六波罗蜜修得怎么样。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工作里面,在处事待人接物,成就圆满的六波罗蜜。你要不然在哪里修?特别是人事环境,顺境不生贪恋,逆境不生瞋恚,这就是功夫。功夫都在日用平常当中,与我们取西方净土的品位有很大的关系。

  法语恭录自-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71~80)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大经科注       菁华汇集)(五明学佛网:净土大经科注       菁华汇集)  

 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回 第四一五集 

 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回 第五集 

 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回 第四集 

 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回 第三集 

 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回 第二集 

 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回 第一集 

 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五回)(第14集) 

 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五回)(第13集) 

 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五回)(第12集) 

 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五回)(第11集) 

 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五回)(第10集) 

 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五回)(第9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