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照法师:如何获得快乐与调好人际关系


   日期:2015/7/13 8: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快乐不是独享,而是共享。有独享的快乐,叫“寂静涅槃”,禅定的快乐也是独享的,但大部分快乐是共享的快乐。

  我们修学佛法,要发度一切众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对于在家居士,一家人天天在一起,要让家人都感觉到快乐;如果一家人在一起都感受不到快乐,我们想在别的地方找到快乐基本上是没有希望的。家庭的快乐叫天伦之乐,是上天安排给我们的快乐。如果在事业上、在同事之间,我们也能感到快乐,这是额外的快乐。

  中国古人对于天伦之乐很在意。所以婚嫁讲究门当户对,就是彼此的价值观念、人生教育要差不多,这样在一起能够互相理解,否则,张三李四各说各的。比如西方有公历,东方有农历,西方过阳历的年,东方过农历的年,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样彼此不相交融。

  那么人际关系要处理好,怎么处理法?

  快乐的秘诀里面说,处理人际关系要换位思维。当然,换位思维也不是很容易的。当你痛苦的时候、你觉得被欺负的时候,说换过来想想是他被你欺负,你想得到吗?就像你今天被打了一拳,你说要想你打了他一拳,好像想不到。但是从修行上说,只要能够深信因果,那一定能够想得到,换位思维就变得很简单。我们今天觉得自己被骗了,不要报怨,因为实际上我们以前就是这么骗别人的。佛法是相信因果的,所有发生的一切一定是有原因的。在自己身上有这个原因,所以相应的结果才会落到自己的头上,而不落到别人的头上。

  对于这一点,普通的人觉得理解不了。我们是佛弟子,能深信三世因果,就很容易理解。三世因果当中,对于人际关系有句话讲:“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有缘方聚;子女是债,讨债还债,无债不来。”关系的存在一定要有债务在这里。那到底他是来还债,还是来讨债?大家看看就知道。有些人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来还债的,一个是来讨债的,债讨完了他会走掉,也可能是夭折。当然,如果你行善积德,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福德根基培养好了,这个讨债的人可能会早一点离开,而还债的人会过来。

  十几年前,很多菜市场门口都有一个工商所,那里放着监督的公平秤。在摊贩那里买了菜,可以到公平秤上对一下,对上了就没问题,对不上可以回去找摊贩。我哥哥以前就在菜市场卖过菜,他就懂得秤给别人一斤只有九两二三,如果低于九两,工商部门就会来找他算账,而九两以上他们基本上不来找。因为菜买回来放在那里会缩水,所以他总是少秤不到一两给别人,造业。

  特别是做买卖的,他的秤上面是有文章的。秤杆子里面有水银,水银是能流动的——秤给别人斤两少的时候,秤尾巴会翘起来,表示我多给你了;秤给自己时秤尾巴会往下低,表示我少拿了你的,实际上斤两已经多了。

  有个人一辈子天天就用这杆秤,攒了很多钱,生了两个儿子,家产很富有。可是临死时很痛苦,躺在那里好久都死不了。他儿子很孝顺,就问父亲:“您有没有什么放不下的?”

  他就看着那杆秤,对儿子说:“我们的家产都是靠这把秤赚来的。”

  “这把秤这么厉害?怎么能赚到家产?”

  “你们不会用,要是你们会用了,也能赚。”

  他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儿子。告诉以后,儿子说:“您放心,我们会用了,您安心走吧。”他就走了。走了之后,他的两个儿子一想,父亲怎么这么缺德,怎么能这样赚人家的钱呢!就把这杆秤摔断了。他们心里觉得有愧,还经常拿出很多钱来,力所能及地布施,做一些好事,积些德,生怕自己家里遭受不测,并且也去信佛。父亲走之前,两兄弟各家都生了一对双胞胎,都长得很壮实、很漂亮,长到七八岁了;结果信佛没多久,这四个孩子全夭折了。

  两兄弟很伤心,怎么也想不通:父亲这么缺德,还养我们两个这么好的孩子;我们的心这么好,怎么四个孩子都夭折了?于是就跑去找师父。师父跟他们说:“你们放心,这是你们父亲的业报,这四个孩子本来是来要债的,既然你们现在已经完全改过了,他们就离开了。不久你们还会有四个孩子,不过这四个是来报恩的。”过了一段时间,他们两家果然又生了两对双胞胎。

  很多时候,我们凡夫眼光短浅,看不见到底是什么原因感召了自己的生命状态。事实上,我们的身体、我们的人际关系,都是由自己种的因所造成的。一念善心、一念恶心都会改变结果。因果是分明的,但是因变成果还需要缘。如果你已经种下了因,而结果还没有现前,那就在缘上改变,结果自然就改变了,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我们都有成佛的因,可是我们的贪嗔痴烦恼一大堆,这是下地狱的因——十法界所有的因我们都有。哪一种因的缘先成熟,哪一个果就先现前。所以,大家现在要抓紧机会好好修行用功,解脱成佛。成佛之后,过去下地狱的因还在,怎么办?我们就再创造下地狱的缘,成佛以后要想下地狱,那是易如反掌。下去干嘛?去度众生。

  释迦佛来到我们娑婆世界,也要遭受生老病死的果报。佛是不是还要轮回?不需要轮回,但是他过去一定有轮回的因,现在才来这里接受这个结果。这个结果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痛苦。地藏王菩萨在地狱里度一切众生,也不会有任何痛苦。

  从因到缘的过程,实际上是“因缘果报”。“因”是主因,是原先、先天已经有了的;“缘”是现在的努力。在现在的努力当中,我们主要是改变身、口、意这三业,其中身体的行为和语言主要改变的是我们的依报,而意业是将正报依报一起改变。

  在上面讲的故事中,两兄弟的起心动念是善心,符合天理,所以恶的缘就不成熟了。如果他们的四个孩子长大,可能成为败家子,那他们后面的痛苦就非常多,所以要让恶的缘马上停止。如何才能停止?善心的力量要超过恶果的力量才能停止。

  我们现在发起要利益一切众生的菩提心,发起感恩的心,或者是发起忏悔所有业障的心。如果这种心力超过身体病痛的业力,身体的病痛马上就好转;如果这种心力超过了人际关系的恶缘,那人际关系的恶缘马上就消失,善缘就现前了。如果心力不足,善心不够,菩提心发得不究竟、不彻底,那么力量就很弱,会有一点改善,但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我们还会遵循原来的业报往前走。

  算命的人算不准修行人的命,因为修行人的心念会转变果报——把恶的业果当作善的业果来看待,恶的业果就此转变了。比如说生病了,恶果现前,修行人认为生病是一件好事情,是在消除自己的业障。对于修行人来说,咳嗽感冒是身体的年检,就像现在汽车执照每年都要年检,如果年检不合格了,违规操作要罚款,罚完了就好了。所以咳嗽感冒两天,病过去了又合格了,还可以继续用。修行人对于人生的苦难遭遇,都当作是消除业障来看待,遇到恶人恶缘当作来磨炼自己来看待,所以平常人认为的恶果,在他这里形成不了恶的受报。

  对于人际关系,如果我们深信因果,自然就心安理得。相信因果的人,对于痛苦的遭遇也很开心,就像过去欠别人的债,现在还给人家了。小偷偷我们的东西,我们也要高兴,以前欠他的,现在还给他了。我们要是不高兴,在那里骂人家、生气,好了,来生又要遭受被人骂的结果;种下了这样的因,一定会有结果的。

  除了深信业果以外,还有持戒——佛法把这些生命当中最宝贵的、获得快乐的方法都告诉我们了。持戒,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要诀。我们在这个国度,要遵守这个国家的法律;在这样的社会,要遵守这个社会的公共道德;在家庭当中,一定要遵守家庭的规则,中国人一定要遵守中国人的家庭规则,美国人就遵守美国人的家庭规则;在单位里上班,要遵守单位的制度;在这个寺院住,要遵守这个寺院的共住规约;佛弟子就要遵守佛弟子的戒律。

  戒律的学习,并不是很古老、很死板、很遥远的事情,而是在教会我们当下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有这么一个共同的规约,大家去遵守它,这是获得快乐的一个基本秘诀。凡是不遵守规则而产生的一切后果,都会给我们带来痛苦;那么对于它带来的痛苦,一定会由自己去承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人际关系       深信因果)(五明学佛网:人际关系       深信因果)  

 果煜法师:人际关系的离合 

 露意丝·海:生命的重建 第十章 人际关系 

 体慧法师:深信因果 止恶行善 

 大安法师:修净土法门要深信因果 

 智随法师:灵岩遗旨 壹、悲化有情 一、深信因果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二 3 深信因果才能“正 

 白云禅师:人际关系与说话技巧 

 悟演法师:人际关系 

 法藏法师:如何反复的运用「迂回之术」,使修行与人际关系皆 

 传喜法师:深信因果改造命运 

 深信因果,戒YIN得福 

 戒邪YIN---寿康​宝鉴白话文(转载)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