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妙祥法师:财施,法施,无畏施


   日期:2015/7/21 9: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布施有三种即:

  财施,以财物布施。这个财物对我们来讲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众生都是以钱财为生命,要是更大的布施,他都很难做到。我们学佛了,我们能知道一些因果,也知道布施的好处,所以我们一般都能做到一些。但是想真正做到财布施,这种人也不是特别多的,可能是稍少点的行,要是多了就不能了。所以这个财布施,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佛在前世的时候,曾为一个国的国王,看到老百姓受苦,他就想:“我应该把我国家里所有的库存拿出来进行布施。”他把所有的国库都打开了,所有的金宝都拿出来布施了。使本国的国民,还有别的国家的国民都来取这个财物,最后四个国库都布施空了。但他觉得老百姓的困难、灾难并没减少,后来他就打听,说我怎么样够老百姓得到安居乐业,能够远离痛苦?别人说唯一的方法那就是佛法,后来他又求无上法。

  就是说他第一个是财施,只有进行财施的人才能进行第二步——法的布施。如果财施不能施,说我能布施法施,这人次序就颠倒了,有时候是做不到的。

  只有能够进行财布施的人,才能进行下一步——法施。也就是说真正进行法施的人,才能得到法。换句话说,只有进行财布施的人才能有获得法施的机会,有法施的机会你才有真正得法的机会。它本身就是一体的,是第一步和第二步的问题。所以说财施是我们的第一步,我们平时修行,想得到“无上甚深微妙法”,首先要进行财布施。

  为什么说密宗啊——在西藏那边的人,一年的收获都要拿到寺院去布施?为什么他心甘情愿把自己一年的心血送到寺院去?因为他知道,只有财施才能获得真正的法施,所以他去努力这么做。这是第二,法施。

  第三个,无畏施,给他人以无畏。有的人在特殊环境的时候,不一定马上需要我们去施财施,人家就需要一种无畏施。世间叫什么呢?有的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都是无畏施的一种。这个无畏施,也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呢,首先不要希望得到福报,不要去抱有希望。当你有希望的时候会很痛苦的。

  我给大家讲个例子,这是我亲身的一个经历。过去没学佛之前,走到了一个市场,看到一个老年男子,岁数较大,和一个年轻女子互相争吵起来了。什么原因争吵起来了?因为这个男子行走的方向是拐弯,他就往右侧拐。前面有个女子在那儿停着,因为啥呢?是红灯,她就站着没有动。本来是正常的,按照交通规则是正确的。

  这个岁数大的男子,就因为女子站在那地方,挡他拐弯的去路了,他就骂这个女的,说这女的不对,出口非常脏。这个女的很委屈,跟他争辩了几句,这男的说的脏话就越来越多。这整个过程我在旁边看着了,我就去说:“你这不对啊,人家是按照交通规则,因为是红灯停,人家在这儿停着呢。你要拐弯,前面有人你应该下来或是慢慢拐过去,你不能埋怨人家,人家没有错。”

  我这一搭言,那男的跟我俩就吵吵起来了,吵了很长时间。警察站得挺远,他也没过来劝。后来这个男的就说:“那你们俩是一家的?”我一听这话说的不好听,我再回头一瞅,那女的早就没有影了,就剩我俩在这儿吵吵。我觉得:这何苦来的?这时候那个男的一生气,骂了几句就走了。

  他走了警察才过来,说:“这人不讲理,你别理他。”我当时回去挺生气。你说帮助人,这一片好心,最后人家不领情,人家早就脱身走了,这是一个。第二个,警察瞅了半天他也不过来,等那个人走了,警察才过来,然后就安慰两句,说那人不讲理,别跟他一般见识。

  就是说当时心里有一种不平,也感觉到可笑。为什么不平呢?当时的状况是想帮助人,但有所求,想做一个行侠仗义的人,有这么个心。所以当情况有所变化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平。所以说,当我们给人无畏施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所求心,有所求心肯定会生出很多的痛苦。

  资料恭摘:妙祥法师 《吉祥经》讲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