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永建法师:学佛人之间如何互相称呼


   日期:2015/7/22 7: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信众:师父您好!为什么在家居士都要以师兄相称,而不是师姐、师妹、师弟,这在佛法上有规定吗?

  永建法师答:这里称“师兄”,一是表示我们学佛的人,都是追求觉悟的,这种生命是很伟大的,所以呢象大丈夫的行为。把追求解脱作为人生的目标,这是一个大丈夫的行为,这句话不是有意去轻慢女性,是对我们学佛人的一种赞美,有大丈夫的含义。还有一个为什么不称师弟,因为我们相互之间都要尊重对方,同时自己很谦卑,所以称别人师兄。如果有个人跑来“师弟、师弟”,这个显得傲慢、很贡高。喊“师兄、师兄”,我们会很谦卑,把别人尊为师兄,我们甘居下位,这个是我们佛弟子的一种觉悟的状态,恭敬别人,自我谦卑,一种非常好的状态。所以一般我们佛教界都是这样子的。有的人,他很奇怪,称出家人师兄,这个不可以的,因为你做三宝的弟子,所有僧人的形象你都应该称师父,我这里是代说一句。

  信众:那么师父啊,对方确实小,那这个时候称法名吗?

  永建法师答:嗯,很多的时候都是称师兄啊,称法名也是可以的,互相的,你称他师兄,他称你师兄。有谦下的意思,谦卑、谦下,破除我执,你喊别人师兄,可以去除我慢,去除我执。所以称“师兄”,本身这里面有很多文章,这本身也是一种修行。

  信众:师父,那么对方是女的,也是师兄吗?是不是说男人比女人尊贵?

  永建法师答:女居士也是师兄。佛教讲男女平等,意指佛性上的平等,人人均有佛性。然而,我们不可不承认男与女在生理及心理状态上仍有相异之处。一般而言,色身上,男众较女众勇猛强健、障碍较少;心理上,男众比女众少嫉妒、瞋恨、计较……。因此,我们希望女居士跳脱女众的柔弱,学习男众的大丈夫气慨。且看古代花木兰代父从军,被称为女中丈夫,即是一种褒扬的意思。经中亦常赞叹出家之行:“善哉大丈夫,能了世无常,舍俗趣泥洹,希有难思议。”对于男女一律称为“师兄”,并非表示对女众的歧视,而是对发心修行善法(无论出家或在家)的称扬,及赞叹勇于担当的精神。“兄”之一字,亦有表示尊重、恭敬对方的意思。此外,不使用其他的称呼,是因“师”这个字,有师法、学习的意思。大众薰修悉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能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见贤思齐,互相学习,即能进步、成长。 佛陀在《首愣严三昧经》中说的:“善男子!发大乘者,不见男女,而有别异。所以者何?萨婆若心,不在三界,有分别故,有男有女。”--对于一般的凡夫俗女,一旦发起菩提心,则立即超越了男女的差别,因为道心是没有男女的。在《涅盘经》里,佛陀说:“如来性(佛性)是丈夫法故,若有众生,不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男儿身,我说此辈是女人,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女儿身,我说此人是男子。”

  信众:师父,那么如何称出家人呢?

  永建法师:称呼出家人,其法名特加“上下”两字,其意义何在?割爱辞亲,识心达本,解无为法,是名沙门(梵语sramana)。出家人为了自度,必须上乞如来正法,以滋润法身慧命,故法名加个“上”字;自度亦不够,看众生沉沦苦海,六道往返不休,受尽无量逼迫,对下发起悲愍救度之心,普令大地一切众生远离苦海,度脱三界(梵语trayodhatavah),故法名加个“下”字。简而言之,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出家修行者禀怀如是宗旨而行道,方不负三宝之恩德。

  称呼出家人“师父”,可以说是在家人对出家人最稳妥的一种称呼。不论男女长幼、德行高低,只要是出家人,乃至刚刚落发剃染的沙弥,既现清净僧相,都理当受到在家人的尊重,都应称为“师父”。

  如为了现场区分,在家人需称呼出家人法号时不可单呼其号,一般要称呼某某“法师”或某某“师父”。(此“师父”非彼“师傅”,“师傅”一词是对世间手艺人的称呼,对出家人应称呼“师父”为正确。)在家人去寺院,宜称呼出家人在寺院的执事名称,如“住持师父”、“监院师父”、“知客师父”等,也可称呼“亲某师父”。切记不能因年龄或职位的不同,称呼出家人“大师父”、“小师父”等。对一般出家人,为易区别,可加法名,称某某“师父”、某某“法师”。 如称呼大德高僧,一寺长老,年长比丘(和尚),为示尊重,往往略去法名,直接尊称为“长老”、“老法师”、“老和尚”、“上人”或“师父”、“法师”。而对年长比丘尼(尼姑)当尊称为“师太”、“尼师”、“法师”、“师父”。

  称呼“某师”、“亲某师”,是直接在法名后加一“师”字的称呼方法,一般用于出家人中长辈对晚辈,或平辈道友之间的称呼。在家人这样称呼出家人是不正确的,犯过失。同样身份人的相互称呼“师兄”表示尊重。“师叔、师伯、师弟、师姐、师妹”等是世俗的称呼不宜使用。询问出家人的尊称法号时。一般可以这样问:“请问师父的德号上下?”“上下”是指法号中的两个字,比如一位出家人法号叫“了缘”,那么就是“上了下缘”。不可问师父“您贵姓”,因为出家人皆以“释(即“释迦”)”为姓,习惯上省去“释”姓。

  信众:师父,请问居士之间如何相互称呼?居士如何称呼自己?出家人又如何称呼自己?

  永建法师答:居士之间,称呼师兄,也可以称呼对方某居士,如王居士、周居士等,除非菩萨戒诵戒等特殊场合,不宜称呼某“菩萨”,更不可对鸡狗等众生称呼菩萨。在家人自称,不称呼自己某某居士,宣化上人在“莫自称居士”中讲到,居士是一尊称,具十种德才能称为居士。因此学佛人应由别人称自己为居士,而不宜自称为居士,以免有自赞之嫌。在师前,不可称“我”字。当视关系而自称“后学”、“门生”、“晚学”、“末学”、“学人”或“弟子”、“学生”等,也不必称不慧、不才、不佞、小可等。网名等别号也不应使用佛菩萨大德等重名,也不能冠以“释某某”。

  佛在世的时候,没有法名,沙门之间称呼为“朋友”、“某某比丘”,《南传大般涅盘经》:“阿难,朋友一词为现时诸比丘互相沿用的称呼,于我去世后不应再用。阿难,年长的比丘应呼年幼比丘的名或姓,或称朋友;但年幼者应称年长者为「大德」或「尊者」。”

  出家为僧,不可再以世间的叔伯兄弟等称呼人。在化斋、化缘中也是如此。虽对方布施,可以称之为施主,但一般人还不算习惯,主要是早已被一些戏剧影视将和尚、施主演得不成样子,有人一听很容易就联想到演戏上了。所以一般化斋、化缘时也没有直接称呼对方为施主。

  下面二种称呼,不适宜在家居士用来称呼出家人:其一、称“师兄”或“某某师兄”。出家人与出家人之间才可以互称师兄、师弟。有的在家居士,称其皈依师的出家弟子为师兄,甚至觉得自己皈依时间早而称后来的出家弟子为师弟,这是不正确的。称皈依师的出家弟子,同样称“师父”或“法师”,因为我们皈依的是三宝,并不是只皈依某一位师父。在家居士即使再年高有德,修行时间再长,也是三宝弟子,尊重三宝,方合佛制。若不依佛制,不仅慢僧,也是慢佛、慢法,身为三宝弟子,谨当避免。

  其二、直称法名“某某”。在家居士对出家人直呼法名,大不恭敬。如世间出于对教师传授知识的尊重,即使自己没有在他下面亲自受教,也都不直呼其名,而称“王老师”、“李老师”等,何况身为三宝弟子对传授佛法的出家人,更应当尊重。在家居士是否恭敬尊重出家人,反映出他本身的德行、品质,出家人并没有因此而得到什么或失去什么。

  出家人受到在家居士的恭敬尊重,应当谦下自问:“我的德行修持,是否堪为人师,值得信众的尊重?”因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出家人受到人家的不敬,也应当反观觉照:“我哪里德行有失?”而不应当责怪人家不尊重我。

  在家居士怎样正确称呼出家人呢?对寺院的方丈或者住持,应该叫大和尚;对受过具足戒的比丘(比丘尼),应该叫长老、老法师、法师、师父。还有按照寺院执事叫,比喻:当家师、知客师、僧值师等等,或者统一叫法师也可以。对沙弥(沙弥尼),也应该叫师父。各位千万要注意,不要叫出家人什么师兄师弟,否则罪过很大。背后或者书信,应该称上某下某大和尚、上某下某法师、上某下某师父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互相称呼       永建法师)(五明学佛网:互相称呼       永建法师)  

 传喜法师:为什么学佛的人互相称呼“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