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只有一种情况可以说他人的过失


   日期:2015/7/27 11: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智藏按:按照圣者教言:“(做为普通修行人)不要说任何人的过失。一个人说别人的过失,就像是拿金盘子去沾不净物,他自相续在一刹那被污染了”,也许只有一种情况可以说别人之过失——那就是将来我等修行好了,有了成就,具备了摄受弟子的功德,成了具德之善知识,为摄受、引导弟子.........

  一、金刚道友之间不要互相评论,说长道短

  “或欲评论他”这是凡夫极易犯的过错。很多人说话,一开口就说别人的短处,好像没有说别人过失,自己就很难过;一提起某某人有如何之短处就眉飞色舞,心里特别舒服。其实,评论他人,揭露他人的过失,毫无意义。法王如意宝说过:“如果你是为摄受、引导弟子,指出弟子的过失是应该的,历代金刚上师也是这样做。但金刚道友之间不要互相评论,说长道短,这样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凡夫人之间以烦恼心去评头论足,唯有造口业。所以希望大家在日常中观清净心,切不可去图一时之口快,而招致无边痛苦。

  “或欲诋毁他”——诋毁,即是诃他过失,诽谤他人。对一般人来说,这样做也只有徒然造恶业,无论你是有因,抑或无因,你诃责诽谤他人,必会损毁自己与他人。凡夫对他人的诋毁,绝大多数是出于嫉妒等烦恼,而给他人扣“黑帽子”。世人也说:众口铄金、闲言蜚语是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等等,诋毁对人的伤害确实非常厉害,大家或许多多少少有过这方面的感受。以前噶当派的博朵瓦格西,持戒非常清净。当时寺庙附近有一位姑娘对他产生了世俗情爱,用了许多花招想打动格西,但丝毫没有起到作用。那个女人因而转爱为恨,决计报复。后来她与别的男人生了一个小孩,小孩生下来不久,她趁格西正在给很多弟子转法轮的时候,将小孩抱到博朵瓦格西面前说:“你的小孩你自己管吧,我不要了。”格西当时心里想:“不论怎么样,可能是我的业障现前了,这个女人也是可怜啊……”于是就泰然地接过小孩,说:“好,那就由我抚养吧。”那时他的弟子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有些因此而舍弃了博朵瓦格西,有些甚至还诽谤格西。后来,那个女人良心发现,也为格西的悲心所感动,便自己说出真相,到格西面前忏悔。当然,像格西博朵瓦这样的修行人并不怕这些诽谤,但因这个女人的恶意诋毁,许多人也对格西造了大恶业,这个罪业有多大,我们无法去想象!

  现在这个时代,有些人特别喜欢诋毁他人,闹得社会上谣言纷纷。大家一定要头脑清醒,对种种捕风捉影的传言,切不可轻易相信附和,在日常中也不要说任何人的过失。一个人说别人的过失,就像是拿金盘子去沾不净物,他自相续在一刹那被污染了,他自己也就变成了不清净的人。作为修行人,心里应恒时保持清净意乐,不去诋毁他人。如果烦恼炽燃,想要诋毁别人时,应及时反省:“唉,我是一个修行人,在上师面前听了这么多法,也受了菩萨戒,现在不应该有这种恶念,如果我去诋毁他人,那自己修持菩提心又有什么功德呢?”以此立即将自心控制,牢牢地关闭言行的“开关”,防止自己的嘴巴往外吐“脏水”。

  二、大菩萨宁可死,也不说别人的过错

  佛在经中说过:“大菩萨宁可死,也不说别人的过错”。因为:说别人的过错是在断自己的慧命,如果被你攻击的那个人已经修成罗汉或菩萨果位,你攻击他,如同鸡蛋碰石头,自己反而被撞下地狱,一下地狱就是千万劫,远远超出你一生的生命,大菩萨很有智慧,所以宁可死也不说别人的过错。

  三、管好自己的身口意三门,别让它们造业

  达真堪布:把自己管好就行,把该修的法修好就行,别管那些闲事。有的人特别爱管闲事,爱挑别人的毛病,这个人不行、那个人不对,总是说些长短是非。不能轻易地评论别人。我们也不是佛,没有那么高的智慧,也不知道他人的发心动机是什么,所以无法知道别人是善是恶,是对是错,你把自己管好就行。管好自己的身口意三门,别让它们散漫,别让它们造业。

  你到清净的道场,没有好好护持自己的身口意,造业了,这么清净的道场被污染了,这么有修有证的道友,你给他们造成障碍了,罪过也非常严重,以后要感受不可思议的恶报。清净的道场肯定有很多世间和出世间的护法,都一定会惩罚你的,你今生也不可能得到好的果报,来世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应该把一切观为清净圆满。本来就是清净圆满的,你现在认识不到,这是你的业力,不是别的问题,你应该忏悔。

  四、不要轻易说别人的缺点和毛病

  达真堪布:说别人不爱听的话,说别人的缺点和不足,这都是恶语。你让他伤心,让他生气,他所做的善根就会被摧毁,这就等于你摧毁了他的善根。这个罪过非常严重。所以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说别人的缺点和毛病。有的人说:“我是为了他好”。如果你真是为他好,也得看看,你有没有调伏他的能力?你们之间有没有这个缘分?你得看好!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你们之间没有这个缘分,你却说他的缺点,不但不能让他改正,反而还会让他生气、烦恼。如果你明明知道是这样的结果还要这样做,那就有一定的罪过。因为你发心不正确,将来要感受果报的。在因果面前谁也躲不了!所以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伤害他人。

  五、观察他人过失的本身就是一种过失

  不要以为自己微不足道,不要以为自己无足轻重。无论是在家居士还是出家人,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佛法,代表着上师。很多人都是通过我们的行为去看佛法、看上师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能将佛法传播开来、燃遍大地的火种。尽管我们还是凡夫,我们还不能像诸佛菩萨一样具足圆满的慈悲与智慧来救度众生,但是我们可以在生活当中,在自己的位置上如理如法地修行。打铁还须自身硬。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翻天覆地的改变,通过自己温和善巧的言行,通过自己高尚的品德,让他人去了解佛法,认识佛法,走近佛法,接受佛法,最后修持佛法。这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这也是救度众生。

  有些人错误地理解了救度众生的含义。他们对佛法的了解及自己本身的修持都有偏差,言行也不如法,但却以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去进行所谓的“救度众生”,结果是到处造业,到处伤害众生。有的将他人引向歧途;有的没等救度他人,却先被他人影响,偏离了修行的正道。

  在末法时期修行,会有无数的违缘与障碍,我们周围的环境,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如果我们自己没有正知正见,这种强大的力量足以将我们好不容易对佛法、对修行生起的一点点信心摧毁或淹没。所以修行的初期,不要妄想去救度众生,只要把自己修持好,就是救度众生了。

  我无数次地说过,修行是修正自己——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与行为。要将佛法当镜子,但只能照自己,不能照别人。业不重不生娑婆,无始劫以来,在辗转轮回的过程中,我们造下了无数的恶业,积累了无数的恶习,其中的一个习气就是让我们习惯于将目光向外,习惯于去看他人的缺点与过失。其实,无论我们自认为修行有多么好,我们依然有恶劣的习气与习惯,在这一点上,我们同其他人没有区别。我们自己——所谓的修行者尚且烦恼习气深重,很多事情连我们自己都做不到,我们连战胜自己都很难,为什么还要用种种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呢?我们连控制自己都很难,还能要求那些不修行的凡夫怎么样呢?

  所以无论我们自认为修行有多好,我们毕竟还是凡夫,我们无法像诸佛菩萨那样洞察、测量与了解他人的心。我们无法确定自己所看到的在他人身上所显现的善与恶、对与错是实质性的,还是表面上的;是因缘果报还是业障烦恼;是上师三宝、诸佛菩萨的化现,还是上师三宝对他人的加持而成为我们修行的对境。如果我们只是根据自己的标准与喜好,去妄加观察、评论、修正甚至指责他人的过失,是极容易造业的。

  观察、评论他人的过失,这本身就是一种过失。

  眼睛没有错,外境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心。当我们能够看到他人的所谓的缺点与过失的时候,说明我们的心与行为已经不纯正了。能够看到别人的缺点与过失是我们自己的业障,就像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脏脸。如果对此不加以警觉和修正,我们的修行就会与正法背道而驰。这一切不仅让我们的修行没有任何功德,相反还会造下无边的罪业。

  所以我们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品质,善于去观察、发现、欣赏生活与他人美好善良的一面,然后将之变为一种习惯。这样我们在思想与行为上才能逐渐变得高尚与纯粹,这样才能真正与佛法相应。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