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恒传法师:受完五戒和菩萨戒,至今感到后者有些难以做到,一位师父说,可以在三位受五戒和菩萨戒居士前舍戒,是这样吗?


   日期:2015/8/2 14: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恒传师:您好!有一事很困惑,请师父解决,去年4月16号当天受完五戒和菩萨戒,至今感到后者有些难以做到,一位师父说,可以在三位受五戒和菩萨戒居士前舍戒,是这样吗?我想舍菩萨戒,持五戒!师父,请您开示!

  恒传法师:阿弥陀佛!戒的意义是什么?很多人尚未明白:戒就是道德,“戒”又是我们的清净心,《璎珞经》云:“一切凡圣戒,尽以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持戒,心则清净,在清净心中建立万德,建立万行,持戒能消惑业,如日出能消罪雾,持戒复本心地,犹如月出清凉,从清凉心地,修一切功德,如璎珞珠庄严法身。”菩萨道的精神就是发起上弘下化的菩提心,所以菩萨戒不但有防非止恶的摄律仪戒,更有勤修善法的摄善法戒以及度化众生的饶益有情戒。根据《优婆塞五戒威仪经》的说法:“略有二事失菩萨戒:一、舍菩提愿;二,增上恶心除是二事。“若舍此身戒终不失”所以,有两件事情会丧失菩萨戒体:一、舍弃为度众生愿成佛的愿力;二、强力助长让恶心更加增大;除了这两件事,即使色身死亡了,菩萨戒体也不会消失,另外“菩萨戒义疏”也说:“菩萨律仪方便求受,其体则兴;若舍菩提愿,若增上烦恼犯十重,其体则废若无此二缘,至佛乃废“菩萨戒”,只要有因缘受戒,戒体就会生起。但是如果舍弃成佛的菩提心,以及强力心念助长烦恼,犯十种重戒,这样戒体就会消失。若没有这两种因缘,直到成佛戒体才会消失。所以菩萨戒是尽未来际受戒,不用舍戒,舍戒就是退转菩提心了。智慧妙在《日光疏》中说,就象杀生、偷盗等是该遮止的一样,总的来讲,佛对舍戒是遮止的,所以不能轻易就舍戒,也不能去劝别人舍戒。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方可舍戒,如自己业障深重,烦恼炽盛,他人又作障碍,无法继续持戒时,可以舍戒。舍戒的三个必要:

  1、如理如法舍戒后,条件具足可再次受戒而得戒体。

  2、遇极大违缘时舍戒,可免造根本罪。

  3、如理如法舍戒后,世俗人不会诽谤、讥嫌。如果不舍戒,这时由于不能对治烦恼和违缘而去作非法行,就会被世俗人诽谤和讥嫌。印度《戒律略论》等论中说,在家人或出家僧人,在遇到很严重的违缘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舍戒。若今日舍戒而明日受戒,再舍再受,这样随便舍戒,如同儿戏,将会造下舍弃证法的重罪,故佛不予开许。另外历代传承上师一再强调,若有人以为,舍去别解脱戒做个普通人,可以多享受些世间的快乐,做世间的事务也更方便,以这种对世间法的贪著而舍戒,也有舍弃证法的严重过失。佛法分为教法和证法,受戒后相续中所得的清净的戒体属于证法。所以,无论在家或出家,以难得的人身获得戒体后,除在特殊情况下,决不可轻易舍戒,更不能因贪著世间法而舍戒。若轻易舍去了戒体,已没有机会获得出世间解脱的功德,这是历代传承上师再三强调的。若真正需要舍戒时,舍戒时所缘的人,必须是其他人,无论是在家人或出家僧人、男人或女人、老人或青年人、佛弟子或非佛弟子,只要对方能明白舍戒的话语就可以。自己的道友、亲友、阿阇黎或者一般的世俗人,都可以作为对境,只要他们明白了自己所说的舍戒语句的含义,就可舍去戒体。阿弥陀佛,愿你时时精进,早得佛果。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五戒       菩萨戒)(五明学佛网:五戒       菩萨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菩萨优婆塞戒(在家菩萨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5、不饮酒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4、不妄语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3、不邪YIN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2、不偷盗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1、不杀生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受持菩萨优婆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不持五戒的果 

 其它:五戒(李思宇) 

 惟觉法师:九十七年度在家菩萨戒会得戒和尚开示 

 惟觉法师:得戒和尚 上惟下觉大和尚于九十七年度在家菩萨戒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在家菩萨戒篇之二十八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