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一切道之法中,哪一法最殊胜?


   日期:2015/8/2 22: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切道之法中,哪一法最殊胜?

  三弟子问阿底峡尊者:一切道之法中,哪一法最殊胜?

  佛讲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脱离痛苦的方法,都是解脱烦恼的方法,都属于“道之法”。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也是种形容,法门是无边的,因为众生的根基和意乐是无边的。

  阿底峡尊者说:“知识里,领悟空性为最殊胜。”

  我们现在学佛修行不是要学知识,而是要学智慧。若是学不好佛法,佛法只会变成知识,不会变成智慧。现在,藏地、汉地有很多这样的人,理论上很精通,嘴里很会说,但这都是知识,不是智慧。智慧是对治烦恼,对治习气的。

  现在很多人都经常会说“某某人有智慧”,有些人也觉得自己很有智慧。其实按佛的教言,世间没有智慧。智慧只有两个,就是无我和空性。其他的都是知识,不是智慧。世间没有真正的智慧,只有相似的智慧。相似的智慧就是相似的证悟无我的见解、相似的空性的见解。但相似的见解不是真正的见解,相似的智慧不是真正的智慧。

  无我和空性二者都是超越世间的。若是不超越,就不能对治烦恼,不能对治习气。所谓的世间,不是指你这个人的体壳,也不是你的言语和行为,而是指烦恼和习气。是属于世间还是属于出世间,在于相续中是否有智慧,是否有烦恼和习气。若是你没有烦恼,没有习气,就是超越了,就不是世间的,而是出世间的。所以智慧是超越的,无我和空性的智慧才是智慧,其它的都不是智慧。为什么说“知识里,领悟空性为最殊胜”?若是你没有真正证悟空性,佛法也只是种知识,不是智慧。有空性的见解,有无我的智慧,才能对治烦恼,对治习气,才能解脱,才能成佛。

  怎样才能证悟空性?只有一条途径,就是实修,就是消业积福。比如,在唯识宗里,尤其是中观里,讲了很多逻辑。通过这些逻辑,可以将万法抉择为空,但这也是相似的空性智慧,不是真正的空性智慧。我们先通过逻辑把万法抉择为空,在相续中具有相似的空性见解,在这个基础上消业积福,最后就能在相续中生起真实无伪的证悟空性的智慧。

  有些人说:“空性是最重要的,我现在应该学中观了,应该修空性了”。你说的也许有道理,但你学中观,修空性,没有一步登天的,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消业积福。这次你们上山供灯、供水等,都是消业,都是积福。通过这些方法才能消掉业障,才能圆满福报。资粮具足了,才会真正证得空性。有的人想走捷径,认为直接修空性就能领悟。不可能!若是你没有消业,没有足够的资粮,直接去禅修,也能进入状态,但这都是世间的禅,不是出世间的禅。寂止和胜观是双运的。寂止是定,但寂止对治不了烦恼,更不可能毁坏轮回之根——我执。胜观是智慧,是无我和空性的智慧。

  现在一些修行人,尤其是一些修“禅宗”或修“大圆满”的人,认为自己直接修禅,直接安住就可以了。没有这么容易啊!没有足够的资粮,不可能开启智慧。一般要达到如一禅、二禅、三禅、四禅等世间的禅,也是非常难的。打坐时间长了,也许能定下来,能进入状态,但那是无想禅,是无记的状态。在无想禅里,在无记的状态中,也会有一些乐觉受,明觉受,无分别觉受。有的人说,有一次我打坐的时候进入状态了,一切分别念都没有了,这是不是见性?是不是已经可以了?不一定!这里有标准,你用这些标准对照一下。

  三种觉受里的无分别觉受,就是没有分别念。有时候特意生分别念也生不起来。但这只是一种觉受,不是见性,不是证悟,要明白这一点。还有一些人在打坐入定的时候,会出现乐觉受和明觉受。乐觉受就是喜乐,心里会有无比的喜乐,世间任何一种喜乐都无法能够与这种喜乐相比。但这也只是一种觉受,不是真正的禅,不是真正的乐空无二的大乐。明觉受就是看外物是透明的,能看到房屋外、山外很多很远的东西。觉受和证悟不一样,这只是觉受,不是证悟。

  什么是证悟?什么是成就?烦恼减少了,我执减少了。这样可能会见性。虽然见性以后也会生烦恼,但是这个烦恼没有力量。就像被拦腰割断的毒蛇,没有咬人的力量了。虽然嗔恨心上来了,也许一下子又没有了,没有骂人、打人、伤害人的力量。

  我们讲过寂止和胜观,寂止是禅定。定也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我们现在修大圆满法,这是慧中修定,先修智慧。这一点和显宗有所不同。显宗是定中修慧,而密宗,尤其是大圆满法是慧中修定。我们强调的是胜观,就是智慧。若是没有定,智慧无法能生起来;若是有福报、有信心,智慧能生起来! 那种上上根基的人就是这样,先生起智慧,然后在慧中修定。先找到自心,回归当初,然后在这当中一点一点修。我们有一种窍诀,就是如老房子滴水一般。以前的房子都是土房,上面的土特别厚。水渗进去,漏水的时间特别长,几天内都是不断滴、滴、滴……也许心漂泊的时间太长了,流浪的时间太长了,在这里待着有点困难。但是心已经找到归处了,有落脚的地方了,可以回来了。安住一会儿,安住一会儿,再安住一会儿……慢慢、慢慢地就能连起来,这样也就有定了。所以智慧是很重要的。

  ——摘自达真堪布上师《噶当教言讲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真堪布       殊胜)(五明学佛网:达真堪布       殊胜)  

 傅味琴居士:要以殊胜的功德来纪念释迦佛成道 

 傅味琴居士:佛法给了我们殊胜的缘 

 圣轮法师:浅释「皈依三宝」的殊胜谛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 

 传喜法师:殊胜的地藏菩萨圣号 

 张秉全居士: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六 

 张秉全居士:学习《净土决疑论》摘记——印光法师殊胜开示之 

 张秉全居士:发大菩提,生真信愿。竭诚尽敬,唯佛是念——印 

 张秉全居士:八句名言,往生津梁——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三 

 张秉全居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张秉全居士:印光大师殊胜开示的句解之一 

 张秉全居士:持诵《普贤行愿品》,利益殊胜难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