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青灯古佛”过时了吗?


   日期:2015/8/11 7: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宗教作为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必然要受到相应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状况的深刻影响。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不仅是经济运行的一种主导模式,而且已成为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念和基本生活方式,其影响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这种影响也程度不同地反映到我国五大宗教中,从而表现出一些深具中国特色的特点。

  一是宗教表现出的市场化、世俗化与宗教思想的保守性、滞后性并存。一方面,一些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界人士不适当地追逐经济利益,重名重利,跟风赶潮,过度进入世俗生活,致使宗教所特有的超越性严重淡化。另一方面,我国五大宗教的教义思想普遍保守、滞后,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似乎游离于波澜壮阔的社会发展进程之外。这种保守、滞后不但与我国宗教自身的发展历史相比是如此,与国外同种宗教相比也是如此。

  二是宗教表面的热闹、繁荣、华丽与宗教思想建设、戒律修持的符号化、空心化并存。一方面,庄严华丽、规模宏大的宗教活动场所比比皆是,讲究排场、隆重热烈的宗教活动时时涌现,许多宗教界人士往来于国内外各种场合、频频出镜。另一方面,一些宗教活动场所特别是佛道教的寺观日益景点化、商业化,日常宗教功课仪式化、符号化、空皮化,不少宗教界人士的宗教学术研究名利化、应景化、名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宗教积极主动地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各方面都发生了历史性转变,总体稳定、和谐、健康、向上。上述现象只是苗头、支流,但如不给予足够重视,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会严重损害我国宗教的形象,也会从根本上制约我国宗教的健康发展。宗教界许多有识之士,对此十分忧虑。我国著名的宗教领袖丁光训主教、已经过世的赵朴初先生和傅铁山主教等,早就十分敏锐地觉察到这些问题,多年来一直大声疾呼并积极推动改变这种状况,现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产生了广泛影响。

  笔者认为,在当今时代,我国宗教应着眼于历史的广度和深度,立足于现实的热度和强度,找准自己的历史方位和现实定位,坚持推进宗教社会化与注重修持、规范组织建设并举。要加大宗教社会化力度。世俗化、商业化并不等于社会化,宗教社会化程度与宗教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成正比。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宗教社会化程度普遍很低,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能力不强。要切实提高我国宗教服务社会、利益人群的意识和水平,发挥其行为导向与整合、文化阐释与传播、心理调适与抚慰等功能,使其担当起理顺情绪、和睦关系、维护稳定的责任,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服务社会的责任,友好交流、抵御渗透、守护文化的责任。同时,各宗教要加强自身的思想、组织、队伍建设,使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不断汲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不断适应时代进步潮流。作为宗教界人士,一定要有使命感、责任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少一些世俗应酬,多一些“青灯古佛”、“青灯黄卷”的境界;少一些名利浮躁,多一些沉寂内省、恬淡自然的品格。 文:陈宗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青灯古佛       乐善好施)(五明学佛网:青灯古佛       乐善好施)  

 慈庄法师:自在主妇 乐善好施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乐善好施(1)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乐善好施 

 李士谦乐善好施 

 劝人念佛、吃素二十多年,心地慈悲,乐善好施,竟然被汽车轧 

 乐善好施的奶奶,为何临死显现地狱恶相? 

 信愿法师:李士谦乐善好施感召子孙很发达 

 别以为和尚就是在深山老林中、青灯古佛前,念佛打坐?抱歉, 

 孝敬父母,乐善好施 

 乐善好施,才能更幸福美满 

 冤亲债主诉说几世为僧或为乐善好施的大福报者,为何结局如此 

 戒杀放生无量寿,乐善好施无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