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皈依(四)


   日期:2015/8/13 9: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继续学习皈依。昨天讲了皈依的分类和皈依的对境、所依,今天学习皈依的方法。

  皈依也可以解释为归投、依靠。真正的皈依是在相续中立下誓言,否则不会得到戒体。若是没有戒体,就不能对治业障或烦恼。

  皈依有皈依的方法,有因皈依和果皈依。以佛为导师,法为道路,僧为道友,这是对解脱成佛的因而发的愿、立下的誓言,所以是因皈依。

  第一,以佛为究竟的导师。我们不可能随随便便地解脱,不可能无因无缘地证得无上正等觉果位,解脱成佛是有因缘的,我们只有依赖佛,才能明白、掌握、获得解脱成佛的方式、方法。

  若是不依靠佛的指导,而去指望神或仙等,他们不可能为我们指出解脱之路,教给我们解脱的方法,更不能让我们获得无上正等觉的果位。因为他们自己还在六道中,还没有获得解脱。我们若是把他们作为究竟的导师,依循他们的教导,最多能升天,能修出一些神通或者神变,不可能摆脱轮回,更不可能获得无上正等觉的果位。天道、神道或鬼道都属于六道轮回,依然有痛苦和烦恼。

  我们的父母、亲戚,世间的学者,只能教会我们怎样去降伏敌人、保护亲人,怎样去不择手段地做生意、赚钱。他们连天道、神道都无法教给我们,只能教给我们应对世间琐事、承办世间暂时利益的方法,不可能教给我们解脱成佛的方法。

  佛法里讲的阿罗汉、菩萨,以他们自己的力量也不能教给我们解脱成佛的方法,也是要依靠佛的教言。因为他们虽然解脱了,但还没有成就究竟的佛果。要解脱成佛,唯有依靠佛。佛曾经说过,他不是用手来拔出众生的痛苦、给予众生安乐,也不是用水来清洗众生的业障,他相续中的证悟、成就的功德,不可能移植到众生的相续中,而令众生直接解脱成佛;他是把自己解脱成佛的方法如实地教给众生,众生按这个方法最终能够解脱成佛。这是佛救度众生的唯一方法。所以我们皈依佛,就要以佛为究竟的导师,依照佛的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佛教我们的离苦得乐、解脱成佛的方法。

  佛曾经也是凡夫,他通过这种方法,最终圆满了福德和智慧资粮,获得了解脱、成就。我们现在以佛为唯一、究竟的导师,应该完完全全地听从佛的教导,佛让我们怎样想,我们就怎样想;佛让我们怎样说,我们就怎样说;佛让我们怎样做,我们就怎样做。

  我们要在相续中立下誓言:我们唯一的导师是佛,在解脱的道路上,只听从佛的教导,不听从包括父母在内的其他任何人的教导。这样才能获得戒体,这种决心叫皈依佛。不是为了遣除病障、魔障、坎坷和挫折,获得健康、平安,为了如愿以偿等暂时的利益而皈依,这不是真正的皈依佛。

  第二,皈依法。法是解脱成佛的方法,是解脱道,也是菩提道。通过这条道就能到达彼岸,获得解脱,所以叫解脱道;我们坚持走这条道,最终能获得究竟的菩提果位——佛果,所以叫菩提道。能对治烦恼、对治习气的是法。烦恼障碍解脱,对治了烦恼,没有了烦恼,就是解脱;习气障碍成佛,对治习气,没有了习气,就是成佛。佛法、正法能够对治烦恼习气。皈依法以后,认定、选定了这条道,只走这条道,不再走世间道、神道、善道(指获取善趣安乐的方法,修有漏的善)。

  佛法、正法是解脱成佛的方法,认定、选定这条路、这个方法,从此以后就要一心一意,不再走其他的路;只用这个方法,不用别的方法。因而,不应该再去做世间的琐事,不应该再去搞世间八法。否则就是违反了这条戒律,违背了自己的誓言。要好好地想一想,你皈依时立下的誓言是什么?有没有违背?倘若违背了,就是罪过。这不是佛制定的,而是自然的,天经地义的。

  大家还是没有真正明白什么叫皈依法。皈依就是发誓发愿:从今以后只走这条道,不走别的路;从今以后只用解脱的方法,成佛的方法,不用别的方法。但你还在不择手段地搞世间八法,每天还在为世间的琐事而忙碌,就违背了自己的誓言。在修行的道路上,舍弃誓言就等于舍弃了生命,缺失了生命你就像具腐烂的尸体,这样你的生命还有价值吗?有些人还怨天怨地,埋怨上师三宝:“我的福报、智慧怎么还不圆满?我怎么还不顺利呢?”你已经违背了誓言,舍弃了生命,还能获得成就,获得无漏的功德么?

  我经常强调基础,若是四外加行修好了,你的出离心、希求解脱之心是真的,在相续中能够真心实意地立下誓言,成就就不难了;若是四外加行没有修好,出离心、希求解脱的心是假的,虚伪的,那后面的皈依你也无法做到,都是违背自己当初的誓言的。若是真心实意地把轮回、世间看成是火坑、苦海,真心实意求解脱,你选定的解脱之路、成佛之路才是真心的。可见基础多么重要。

  立下誓言了,获得戒体了,才是真正的皈依法。小乘里讲的戒体是一种细微的物质,但是大乘佛法里,戒体完全是一种决心、一种誓言。若是没有立下誓言,没有下决心,就得不到戒体。没有戒体,就没有对治力;没有对治力,生命就失去真实的作用和意义了。

  第三,皈依僧。僧是已经跟随佛的佛弟子,在修行的道路上,相续中有了胜解、定解,是不退转、表里如一的人。若是你能把他作为榜样,跟着他学修,你也能做到不退转、表里如一,最终一定能获得究竟的成就。所以僧宝是究竟的道友,是修行道路上的伴侣,要跟他们共同进步。

  什么叫道友、善友?互相帮助,能够生起善念、做善事的是善友;互相帮助,能够在相续中生起道心、道业的是道友。现在你要皈依僧,就是选定了道友、善友,就要下决心、立誓言:从今以后,这些菩萨是我的道友、善友,是我的伴侣。我现在只有善友、道友,不能有其他的朋友,其他的伴侣。以前的夫妻、朋友现在也应该成为善友、道友,而不应该成为恶友。

  在此处主要是以菩萨为榜样,跟着菩萨学:菩萨想什么,我们想什么;菩萨说什么,我们说什么;菩萨做什么,我们做什么。就像猴子模仿人一样,人在它们面前挠身,它们也跟着挠身;人吃东西,它们也跟着人学。我们跟着菩萨学,这叫“以僧为究竟的道友”。

  你们要明白皈依的真实含义。总祈请菩萨保佑自己是世俗心,是凡夫的心态,不是一个真正修行人的做法。自己应该勇敢一点,依佛的教导,跟着佛菩萨们学,去救护众生。在这里我们以菩萨为道友,不是求菩萨来保护我们,而是要像猴子学人一般地向菩萨学,这样,我们就能尽快地获得无畏的果位。

  不用佛菩萨来保护我们,以僧为究竟的道友,这种决心叫皈依僧。在相续中能够真实地下决心、立誓言,才能得到戒体,才是皈依僧。

  皈依佛、法、僧,是皈依三宝。除此之外,我们也要皈依上师。首先观察上师,然后依止上师,最后修持上师的意行。

  这里说的上师,指的是具德的上师。将上师的意视为佛,视为究竟的导师;将上师的语视为法,视为究竟的道路;将上师的身视为僧,视为究竟的道友。上师的意是智悲双运——有大悲心、大智慧。你完全可以相信,他能引导你,让你解脱成佛。上师的语、上师所说的法是从本性中、从觉性中自然流露,完全是正法,都是依佛的教言而宣讲的佛理,你可以绝对相信,依上师的教法能够解脱成佛;上师的身是僧宝,你可以把他作为修行的榜样,跟着他学:上师想什么,你也想什么;上师说什么,你也说什么;上师做什么,你也做什么,这不会有错。所以,将上师的身视为僧宝,视为自己究竟的道友。上师的身口意就是佛法僧,就是三宝的总体,是最亲最近的皈依处。

  如理如法地皈依上师,实际上就是皈依三宝。皈依三宝里包括了皈依上师,皈依上师里也包括皈依三宝。显宗里主要强调的是皈依三宝,但是也包括了皈依上师;密宗里主要强调的是皈依上师,但是实际也包括了皈依三宝。很多人都不明白什么叫三皈依、四皈依。三皈依与四皈依是你们自己下的定义,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只是强调的不一样而已。皈依三宝也是皈依上师,皈依上师也是皈依三宝。明白了三宝与上师的真实意义以后,才会打开心灵之门,才会去除心灵上的疑惑。之前是你自己不精通,实际上是一个意思。

  以上讲的是因皈依,还有果皈依。果皈依主要是想获得三宝的果位,是对三宝的果位——佛的果位所下的决心、立下的誓言。这是果皈依。

  皈依佛,就是下决心,立下誓言:“我要获得佛的果位。”佛分法身佛和色身佛。色身佛主要是依所化众生的福德力而显现的,他不是真正本体上的佛。法身佛本具佛的十力、四无畏、十二不共同功德、二十一种无漏功德。

  果皈依时,皈依佛是最究竟的。获得法身佛的果位,才是最究竟的皈依。

  皈依法,就是下决心、立下誓言:“我要获得法,尤其是获得证法,我要让法融入自己的相续;我要获得法的功德,尤其是获得证法的功德,要在自己的相续中具有且圆满持证法即戒、定、慧的功德。”这就是皈依法。前面是以法为道路,现在是以法为想要获得的结果而发誓发愿。法有教法和证法,教法是经、律、论三藏。教法不仅仅是这些词句,真正的教法是三藏的意义,发誓、发愿不仅要记住这些词句与内容,而且能记在心里,纳入相续,获得教法的功德,叫持教法。

  证法是戒、定、慧三学。果皈依里的皈依法,是发誓、发愿要将证法的功德纳入自己的相续,在相续中真正有戒、定、慧,并且要圆满三学,这叫持证法。

  皈依法不是究竟的果皈依,因为你真正领悟了佛法的含义的时候教法就不需要了。证法也是,在获得上上果位的时候,下下就不需要了,所以教法、证法都是暂时的,不是究竟的皈依。

  皈依僧。下决心、立誓言:“我要获得僧众相续中无漏的功德、证道。相续中的道心、道业就是证道,是已经获得的成就,已经证悟的道理。僧是一地以上的菩萨,发誓、发愿要获得他们相续中无漏的功德,尤其是将他们相续中获得的成就、证道(证悟的道心、道业、道理)纳入自己的相续而做的皈依,这也是果皈依。

  果皈依是想获得三宝的功德与成就,僧宝不是究竟的皈依处:僧所获得的成就不究竟,智慧还没有圆满。比如,一地的菩萨在获得二地的时候,就会失去一地的成就、道心。皈依僧也是不究竟的。

  还有一种,可以说是皈依自己,就是自己的心为佛宝,语为法宝,身为僧宝,这是皈依自身三宝。自己的身口意清净了,就是佛法僧。所以下决心,立誓言,让自己的身口意得以清净,立即成为佛法僧三宝,这个时候,自己也是佛法僧三宝的总体:你的意清净了,就是法身佛;你的语清净了,就是佛法、正法;你的身清净了,就是僧宝。为什么说上师是三宝的总体呢?上师的身口意是清净的,已经完全成为佛法僧三宝了,所以说他是三宝的总体,而且本来就是,而不是把非观为是。若是你有智慧,有成就的话,你自己也可以成为三宝的总体,你可以不皈依其他,就皈依自身三宝,这个时候自身三宝和外在的三宝都是一体的,自身和法界是一体的。

  大家应该有正知正见,有智慧,如理如法地皈依,这样才会获得成就。不然在表面、形式上,糊涂、盲目地皈依,你跟着上师或师父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上师三宝面前立下了誓言,而又违背了誓言,欺骗上师,欺骗三宝,欺骗所有的父母众生,这样的皈依没有功德,只有罪过。所以,大家要处处提醒自己。

  佛讲了,不如法修行,正法反成恶趣因。皈依应该是件很好的事,是解脱的一个方法,成佛的一个助缘,但是在你这里不如法,正法变成了恶趣的因。现在很多人听到了皈依的功德,都想获得这样的功德或利益,就贪心地跑来皈依,然后期盼着能获得这些功德和利益。过了几天、一个星期或一个月,没有得到什么利益,就开始怀疑了。你这样,没有皈依。

  今天如实地给大家讲了什么是皈依,对照一下,自己是这样如法地皈依的吗?如果没有如法地皈依,怎么能得到皈依的功德和利益呢?皈依的功德和利益非常大,仅仅皈依的功德,仅仅皈依所获得的利益也是不可思议的。但皈依不是那么容易的!真正能够皈依三宝,进入佛门,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没有一定的善根,没有一定的福德,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我们要学习皈依的方法,学习怎样皈依。

  平时修皈依的时候,要观想皈依境。在皈依境的面前发誓发愿,就是在上师三宝的面前皈依,发誓发愿。观想很重要。

  首先,观想佛菩萨、上师三宝就在自己的前上方,这个利益非常大。《中论》里讲:“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无论是属于轮回的还是涅槃的一切法,都离不开空性,因为诸法的本性都是空性,所以一切都可以成立、实现。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以后,就会生起信心,之前不一定。现在很多人都怀疑,自己头顶上、前上方有上师三宝吗?只是这样想就有吗?现在你还没有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所以会这样想。当你明白了缘起性空的道理以后,就不会有这种想法了。其实上师三宝无处不在,没有固定的位置,没有固定的方向,哪里都有,但是凡夫有分别心,很难理解、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以凡夫的分别念制定了一个固定的位置、固定的方向,就是前上方。

  将自己的住处观想成由各种珍宝组成的清净刹土,美妙悦意,平坦光滑又晶莹,非常清净。凡夫喜欢珠宝,一说珠宝就觉得肯定是清净的、圆满的,所以,用珠宝来形容清净、圆满。

  我们修皈依的时候,先观想自己周围的环境也是清净、圆满的,这样不会影响你修法,因为一切观为清净了、圆满了,可以说心里都放下了,不然肯定还会想周围的人或是周围的环境,他人在干什么,窗户有没有关,门有没有锁……这样就会影响你的修行。所以将一切观为清净、圆满,就放下了,可以一心一意地修皈依了。周围的这一切本来就是清净的、圆满的,不清净、不圆满是你自己的业障,你自己的烦恼。所以,要放下一切分别的心态和杂念。

  在自己的前上方,有一颗如意树。我们的本性、空性才是真正的如意树,在这里没有说本性、空性,而是用如意树来形容。如意树有五枝,东南西北和中央五个方向各有一个如意树枝,枝繁叶茂,百花齐放,硕果累累,极其圆满,蔓及各方,遍布东南西北整个虚空界。

  中央的树枝上,有八大狮子宝座,宝座上面有莲花座,莲花座上面有月垫和日垫,上面安住着本体为三世诸佛的总体、无等大悲宝藏具德的根本上师,形象是邬金大金刚持——邬金莲花生大士,莲师的面部朝向自己,安坐在前方的虚空中。有些人对上师的信心,超越了对本尊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本体是本尊,形象是上师;有些人对本尊的信心,超越了对上师的信心,这个时候是上师为本体,形象为本尊。上师是三宝的总体,对自己来说,自己的根本上师是最亲、最近的皈依处,所以要把上师观想在重要的位置上。上师头顶上方一层层地安住着普贤王如来、金刚萨垛等传承上师,这样的境相就是师宝,都在前上方注视着自己。

  上师前面的树枝上,即东边的树枝上,安住的是释迦牟尼佛,周围由迦叶佛、拘留孙佛贤劫千佛等十方三世诸佛(主要是化身佛)所围绕,在注视着我等众生;右边的树枝上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金刚手菩萨等大乘僧众。这些诸菩萨都站立着;左边的树枝上有舍利子、目犍连等小乘僧众,他们也是站立着;上师后面的树枝上就是代表法宝的这些显密经典。法宝经函层层叠叠,金光闪闪的格架中央,最上方陈列着六百四十万颂大圆满续部,所有的函头、标签都对着自己,经函光芒四射,自然发出“啊勒、嘎勒”(古印度的字母)各种咒语的声音。这就是法宝。

  中间是师宝,前面是佛宝,左右是僧宝,后面是法宝——上师三宝。还有很多空行护法围绕着,女性护法面朝里,保护里面的成就不往外失散;男护法脸朝外,阻止外面的违缘、障碍和魔障进入皈依境坛城内。上师、佛法僧以及善神护法围绕着这样一个浩瀚无际、密密麻麻的皈依境,从坛城中发出各种光芒,照射着我等一切众生,上师、佛、僧众们都慈悲地注视着我们。

  我们在这样一个殊胜的所依境前面做皈依。做皈依时不仅仅是自己,现世的父亲在右边,现世的母亲在左边,怨敌、魔障在前面,其他一切众生都围绕着,这样一个庞大的队伍一起在所依境前发誓、发愿皈依上师三宝,做因皈依、果皈依,立下誓言。

  观修完毕以后,念诵皈依颂:“真实三宝善逝三根本,风脉明点自性菩提心,本体自性大悲坛城中,直至菩提果间永皈依。”外、内、密的皈依都有了。外皈依就是皈依三宝,内皈依就是皈依三根本,密皈依就是皈依气脉明点。

  观想皈依境的时候不能盲目,要认真地观,清楚地观。然后在这样一个所依境面前,发自内心的发誓、发愿,这样才能获得戒体,才能真正地皈依上师三宝,踏进佛门。

  皈依上师三宝的时候,不能虚伪,要真心实意,表里如一,发自内心地做皈依,这非常重要。否则,是善是恶还不好说。如果糊弄,就是糊弄自己;如果欺骗,就是欺骗自己。最后伤害的是自己,遭受损失的也是自己。希望大家都能明白这些道理,能明白真实的皈依的涵义和内容,然后去如理如法地皈依。

  佛讲了犯错误有四种原因:一个是不知道,一个是不相信,一个是烦恼重,一个是习气重。烦恼重,习气重,这个暂时没办法。佛、上师们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你们现在不是不知道,而是不相信、不去做,就是刚强难化,那就没办法了。

  我们是人,不能和畜生一样;我们是学佛的人,不能和普通人一样;我们是明理的人,不能跟盲修瞎炼的人一样。得人身不容易,闻到佛法不容易,有这么好的机缘和条件更不容易。得到了人身,没有好好利用,没有发挥它的真正作用;闻到佛法了,但不修持正法,没有让自己解脱成佛,就跟畜牲没有区别了!要珍惜人身、珍惜佛法、珍惜机缘!什么叫珍惜?好好地利用机会就是珍惜。

  皈依的基础、皈依的对境、分类、方法都已经讲完了,大家应该有正知正见,如理如法地皈依。只有这样,才能踏进佛门,才能成为真正的佛教徒,才可以开启一切正法之门。大家要明白,信佛应该像个样,学佛应该像个样;信佛就应该明明白白地信,学佛就应该明明白白地学,这些都很重要。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思考题:1、什么是因皈依?什么是果皈依?它们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2、为什么说法身佛是究竟的皈依处?怎样去理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皈依       解脱成佛)(五明学佛网:皈依       解脱成佛)  

 吴润江上师:密宗皈依真义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三、皈依三宝的建立 

 圣轮法师:浅释「皈依三宝」的殊胜谛 

 惟觉法师:皈依三宝的介说 

 李志夫教授:三皈依与现代社会伦理 

 净界法师:我们怎么去皈依阿弥陀佛的功德? 

 三遮三修明教授 无限生命修皈依 

 怖畏轮回恶趣苦 皈依三宝求庇护 

 进入佛门第一课 认识皈依须明辨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正信与皈依篇 

 成观法师:三皈依要义 

 傅味琴居士:学修三皈依(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