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钟南山院士告诉你:生病一半问题都出在心理上


   日期:2015/8/16 11: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领军人物钟南山

  他认为:生病一半问题都出在心理上!

  79岁的钟南山身体健康得不可思议,他说,健康往往是单行线,就像空心玻璃球,工作则像空心皮球,玻璃球摔落下来会碎,不会跳起来,但皮球掉下来还会跳起来。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听听他的健康秘诀:

  生病的一半问题都出在心理上

  人体健康有五大决定因素:父母遗传占15%,社会环境占10%,自然环境占7%,医疗条件占8%,生活方式占60%;

  健康的六大基石是:心理平衡、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早防早治、绿色环境。

  一切不利的影响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人一旦产生坏情绪,一方面可造成身体耗氧,另一方面通过交感神经系统使心跳增快、血管收缩,会导致一些重要器官供血、供氧不足,特别是大脑和心肌缺氧。

  有人统计过因肿瘤死亡的病人,大概1/3是治疗不行死亡的,1/3是过度治疗死亡的,有1/3则是吓死的。

  一个人每天平均可以产生3000个癌细胞,每个人都会产生,但多数人并不得肿瘤,这是为什么呢?肿瘤细胞一出现就会被内部卫士NK细胞杀死。当一个人经常情绪低落,不开心,他的NK细胞分泌系统功能会被抑制。所以从肿瘤角度来说,心理平衡非常重要。

  健康从学会呼吸开始

  忙完一天的工作,可以用三两分钟进行下深呼吸,以便让自己卸下一天的疲劳感,使身心进入到安宁的状态。这种深呼吸减压法,不仅调节心态,而且能够调节心律,对降低血压也有帮助。

  呼吸时,微垂眼帘,慢慢由鼻孔吸气,吸气过程中,胸廓会自然地上提,腹部会慢慢鼓起,再继续吸气,使整个肺充满空气,这时肋骨部分会上抬,胸腔会扩大,5~10秒后屏住呼吸停顿2~3秒钟,之后再慢慢地呼气,然后再开始新一次的呼吸。

  这种深呼吸减压方法的要点,一是不要大口呼吸,要平静地一呼一吸,二是要深,安静地深呼吸。一定让吸进的空气暂停一下,再慢慢呼出,腹部要鼓起来。

  深呼吸助人减压,缓解绷紧的神经,由压力造成的颈部不适也可以得到减轻。当然,前提一定要在空气良好的环境进行。

  生活有目标更长寿

  生活有目标,长寿概率高。可通过设定追求目标来保持心态,一切为实现这个目标而服务、努力,那么周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就不以为然了。

  比如一些人在退休后还坚持工作,活得很开心,身体也很好,但是无所事事的人身体就不行了。

  韩国有这么一个研究,43000个受试者,有生活明确目标的人占60%,无明确生活目标的占5%,不确定的占35%。追踪了七年,第二组3000人病死或自杀,比第一组多一倍。

  不过,追求也不能太苛刻,应该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追求,而不是漫无边际的追求,人要知足。

  老人要像小鸟一样作息

  老年人作息应该恢复到自然天性,就像鸟一样,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床。所以我赞成早睡早起,从晚上11点半睡到早晨7点,7个半钟头,再加上中午有半个小时的休息,这样每天能够保证8小时睡眠。即使周六、周日,由于都有工作,也是保证这样的作息。 因为日间的周期太长,老年人精力不够。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太一样。有的可能早睡早起,有的人晚睡晚起,像毛主席一般是晚上一两点钟,到早上九十点钟才起来。但无论如何,要相对规律一些比较好。

  把锻炼看做与吃饭一样重要

  要把身体锻炼看做与吃饭、睡眠、工作一样,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世界卫生组织曾对1645例65岁以上老人作了4.2年前瞻性研究,每周步行4小时相比每周步行小于1小时的,心血管发病率减少69%,病死率减少73%。

  锻炼需要有个好心情。美国的研究人员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分别给三组人不同的信息,一组是正面的,比如小孩考试得了第一名;一组给中性的信息,比如所订的家具送到了;第三组给劣性信息,比如家里有人出了不幸,结果发现给予劣性信息的人,身体耗氧特别快。

  当然,锻炼本身也是一种调节情绪的好办法,当你心情不够好时,最好结伴锻炼,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变心情。

  体质上升期(0~28岁)要参加体育锻炼,羽毛球、乒乓球、马拉松、游泳等活动都不错;

  体质下降期(28~49岁),就不要参加竞技运动了,进行体质锻炼;

  到老年体质衰退期(49岁后)就要进行功能锻炼,保持功能正常。最推荐的运动是快速步行(>120步/分)、游泳和太极(年长者)。

  许多中年人肺都是黑的

  我们平常呼吸用鼻子,鼻子有纤毛,一些异常物质进去,会通过喷嚏打出来。到了气管,到了细胞,这些细胞上面有小的纤毛,就像麦穗似的,以一分钟1000到 1500次的速度晃,上面有细胞分泌黏液,然后覆盖纤毛表面。当我们呼吸多了粉尘,就会通过分泌物排出来。如果我们一天都在外面参加什么集会,第二天痰是灰色的,这是健康的运载功能,把有害的东西排出来。

  肺泡里有很重要的巨噬细胞,一些有害的细菌、微生物到了肺泡出不来,那么巨噬细胞给它吞噬了,然后存在肺里。如果一个城市污染比较严重,那么肺到一定年龄就会沉积很多炭尘等。在广州50岁以上的人,把肺切开一看,都是黑色的。

  40岁以上常常抽烟的人,大家都知道经常查查血压,每年也做糖尿病检查,都有指标。但是慢阻肺什么指标?最重要的就是肺功能,每年都应该做肺功能检查。

  我常常这么跟病人说,你别想现在,想想二三十年以后你是什么样子。你别说现在年轻,什么都扛得住,喝多点酒没有关系,第二天就好了,吃多点无所谓,抽烟也无所谓。

  但是想想二三十年后你会怎么样,像我这么大岁数会怎么样?我接受了教训,加强了二级预防,现在还不错,还可以打篮球,也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做好疾病的预防。

  钟南山说,锻炼和吃饭同样重要。今年79岁的钟南山仍在坚持锻炼,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每周他都会抽出3—4天下班后的时间,进行40—50分钟运动。

  大学曾破400米栏全国纪录

  相比于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成就,钟南山在运动领域取得的成绩对公众来说相对陌生。从小就喜欢并一直参加竞技运动的钟南山,因为跑步成绩突出,曾在中学和大学有两次成为专业运动员的机会,但再三考虑,他选择了继续读书,投入到医学事业中。

  作为一名非职业运动员,在1959年的第一届全运会上,还在北京医学院读书的钟南山以54.2秒的成绩打破了当时400米中栏全国纪录。北医大至今还有几项由他创下的运动纪录无人能破。

  “我测得的百米速度最快是11秒2,在1959年。”他对新快报记者透露,印象中挺举最重举过100公斤,卧推是70公斤,“没有测过这些项目的极限数据,当时主要为了增强力量参加田径比赛,做这些肌肉锻炼。”

  至今坚持每周锻炼三四次

  时至今日,钟南山依旧保持着锻炼习惯。他说,在日常看病、门诊、查房、会诊、带研究生、科研等繁忙的工作之余,每周三四天的下班后,他都会抽时间在家进行40—50分钟的锻炼,“主要是在跑步机上先快走后跑约25分钟,锻炼下肢、内脏;然后做做杠上撑起(一口气20个)、引体向上(一口 气10个)以及仰卧起坐,锻炼上肢力量。有时候一两周全家还会出去游泳一次。”在平时工作出差时,钟南山也会带上拉力器,在房间做做拉力运动,徒手做俯卧 撑、仰卧起坐等。

  几十年如一日的锻炼,使钟南山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很多,“除了不能再参加大运动量的比赛,感觉年龄对我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我现在还可以承担日常的所有工作,这跟坚持身体锻炼有很大关系。”在他看来,锻炼和吃饭一样,同样是体能的需要,同等重要。

  对于全民健身,钟南山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年轻人应多参加竞技运动,包括各种球类、跑步等,中老年人最推荐的运动是快步走、游泳和太极。”

  谈个人健身:从小喜欢参加竞技运动,至今坚持全身肌肉锻练炼

  您现在是否还坚持健身?主要做什么运动?

  钟南山:我现在还在第一线工作,跟普通医生一样,看病、门诊、查房、会诊、带研究生、科研以及参加一些会议等,还是非常忙,空闲时间很少。所以这几年比较多的是在家锻炼,这样节省时间,在外面的锻炼得少。一个星期大约有三次或者四次健身,一般放在下班回家吃饭前。

  我在家有一个跑步机,一般是快速走后跑步,前后约25分钟。跑完了做上肢运动,我在家里安了一个单杠,用来做引体向上(主要锻炼背阔肌和肱二头 肌),也做了一个简单的双杆,做杠上撑起(主要锻炼胸大肌和肱三头肌),还会做做仰卧起坐锻炼腰腹,以及用拉力器做各种拉力锻炼。竞走跑步主要锻炼下肢、 内脏,引体向上、杠上撑起、仰卧起坐主要锻炼上肢力量,这样全身肌肉都有锻炼到。加起来一次锻炼40-50分钟。我也喜欢游泳,因为现在时间不允许,有时 候全家一两周会出去游泳一次。只要有时间,我都会保持这样的运动。以前喜欢打篮球,现在就比较少打了,不能参加大运动量的比赛,因为年纪大了还是要注意, 对抗性的运动比较少了。

  您每次锻炼做仰卧起做、杠上撑起、引体向上是限定次数去做?

  钟南山:对,一般来说是设定次数。杠上撑起一般一口气做20个,引体向上一口气做10个,做完就不做了,不是做不动了,是适可而止。因为一方面我时 间比较紧张,另外主要是到我这个年龄,保持体能很重要,不是以增强体质为主。增强体质是在原来体能基础上更好,那不容易,需要很多时间来锻炼,我没有那么 多时间,现在很重要的就是保持体能,有一个好的体能才有好的精力,才能承受日常的工作。

  您什么时候养成的锻炼习惯?

  钟南山:小的时候我喜欢竞技运动,那个时候还没有锻炼的概念,什么运动都喜欢,游泳、跑步、踢足球,打篮球等,我比较突出是跑步。以前锻炼只是一个 不自觉的行为,是自己喜欢。因为锻炼后有充沛的精力,我慢慢体会到这样的好处,就慢慢变成了自觉的锻炼,从不自觉到自觉,再忙,时间再紧张,也要挤出时间 来锻炼身体,不管场地如何。我现在还是喜欢一些快速的运动,省时间,可能将来再老一些游泳会是主要的。

  我很多同学不到我这个年纪,甚至是早十年前身体就已经不行了。他们不像我,把锻炼作为像吃饭、睡觉一样的生活一部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生病       心理)(五明学佛网:生病       心理)  

 唐仲容居士:佛教的心理学 

 陈兵教授:修行者异常心理调治(节选) 

 陈兵教授:佛法对科学心理学及现代文明的启迪 

 王雷泉教授:《特异心理学纵横谈》译后记 

 李利安教授:当代人间佛教所面临的核心理论问题 

 成观法师:佛教心理学与弗洛依德心理学之比较 

 傅味琴居士: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50~55 

 傅味琴居士: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40~49 

 傅味琴居士: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30~39 

 傅味琴居士: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20~29 

 傅味琴居士: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10~19 

 傅味琴居士: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