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空杯对人生


   日期:2010/4/27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空杯对人生


有许许多多散落民间的小故事,信手拈来,就能引出一段经典哲理。

  有位年轻人,因为某些事业上的不明之处而跑去请教一位得道高僧。

  “我觉得自己一直在努力,从不曾放松过对业务的钻研,为什么就得不到老总的赏识呢?”年轻人还未坐定,就气喘吁吁地向高僧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高僧不说话,示意年轻人落座,并拎起茶壶开始为他沏茶。

  “我的学历也不低呀,与办公室里的同事们比起来,我这个硕士起码应该算得上中高等了,可是为什么有几个连学位都没有的,反而能得到老总的重用呢?”年轻人继续提问。这时,愁眉深锁的他看到自己面前的杯子已经快满了,但高僧似乎还没有停止倒水的意思,还在一个劲儿往杯子里倾倒着开水。

  “大师,大师,杯子已经满了!”年轻人慌忙提醒高僧,但是,高僧却依然没有停止手里的动作,任茶水溢出了杯子,并顺着桌子流淌开来,然后滴下桌沿。

  年轻人手足无措,想找个新的空杯子接水,遍寻四处却没有;眼看着那杯水满当当的茶水越溢越严重,地上都快淌成一条小溪了,年轻人急了,一把端起那杯茶,“哗”地泼向了门外。

  高僧暂停了手里的动作,笑眯眯地看着年轻人把杯子放回到桌子上。茶壶嘴再次倾斜,一线清水缓缓注入空杯子的刹那间,年轻人以掌击额,惊喜地叫了声:“我明白了!”然后冲高僧深深鞠了一躬,转身而返。高僧在脚步轻快的年轻人身后颔首微笑,依旧一言不发。

  年轻人悟到的道理其实很简单:杯子只有空了,才可以装水。同样的道理,只有空的房子才可以住人,只有空空的山谷才能传荡回声……每一个容器的价值皆在于它的“空”,“空”是“有”的可能与前提,“空”是“有”的最初因缘。有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空”是一种度量与胸怀。佛经里有“一空万有”,“真空妙有”之说,可见“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心就像是个口袋,东西装得少时叫“心灵”,多一点时叫“心眼”,再多一些叫“心计”,很多时叫“心机”。我们每个人做事情,大都是依心行动的,心里想要的东西越多,欲望越多,做起事来程序就越复杂,身心也就越疲累。佛学里提倡“不贪”,就是要我们学着放下诸多不必要的贪欲,让自己心性清静,去追求一种自然,适意,淡泊,温和的人生,这,与那首著名的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诠释的佛学精髓——“真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对“空”,我们还可以解读为“谦虚”。这种美德能激发人的进取心,在事业上达到更大程度的突破:它还能调整人精神的视力,使本来鼠目寸光的人看得高远,看到更多更美的新希望。上文提到的那位年轻人,或许就是自以为有了“半杯水”,所以才会自满,从而不思进取,对新事物更是少了应有的好奇心,目光也越发短浅,继而怨天尤人了。

  相信那位年轻人回去后,一定会张开虚心的耳朵去聆听,敞开虚怀若谷的心去接纳,随时倒空他杯中的旧茶水,用空杯去迎接人生新的可能,并不断装下新的欢喜与感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空杯       境界)(五明学佛网:空杯       境界)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二十一、三个禅的境界——完结篇 

 其它:略论善导往生净土的境界“报土论”(谢路军) 

 王雷泉教授: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用功的境界与心态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开悟的境界与悟后保任 

 黄夏年教授:宝峰禅师的境界 

 楼宇烈教授: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道必然会有境界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走出闭关中的境界 

 张秉全居士:依一实境界起修,速得疾入菩萨种性 

 明一法师:永嘉大师说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