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7】


   日期:2015/8/20 8: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61、靠自力和靠佛力的具体含意是什么?

  靠自力,须深明教理,依教修行。修行功深,断惑证真,方出生死。靠佛力,纵不明教理,未断惑业,但能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临命终时,决定蒙佛亲垂接引,往生西方。既生西方,见佛闻法,悟无生忍。即此一生,定补佛位。此是佛力,又兼自力。谓信愿持名,是自力能感于佛。誓愿摄受,垂慈接引,是佛力能应于我。感应道交,故得如是。

  律教禅宗,最初须深明教理,依教修行。修行功深,断惑证真,方出生死。若教理不明,则盲修瞎炼。若非得少为足,便是著魔发狂。纵使理明功深,亦颇断惑,倘有丝毫未尽,依旧不出苦轮。直待惑业净尽,方可出离生死,尚去佛地甚大悬远。更须历劫进修,始可圆满佛果。譬如庶民,生而聪慧,读书学文,多年辛苦。学问既成,登科入仕。由其有大才能,所以从小渐升,直至宰相。官居极品,再无可升。于群臣中,位居第一。若比太子,贵贱天渊,何况皇帝。毕世为臣,奉行君命,鞠躬尽瘁,辅治国家。然此相位,大不容易。半生勤劳,通身能耐,到下场头,不过如是。若学问才能,稍不充足,则不能如是者有百千万亿也。此是自力。学问才能,譬深明教理,依教修行。位至宰相,譬修行功深,断惑证真。只可称臣,不是敢作君,(臣决定不敢作君。臣欲作君,除非托生皇宫,为皇太子。修余法门,亦可成佛,但与净土较,奚啻日劫相倍。读者须善会其意,勿泥其词。然依华严末后一著,等觉菩萨,尚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正与托质皇宫,为皇太子,意义相齐。净土法门,得华严一经,遂得如大海之横吞万川,如太虚之总摄万象耳。猗欤大哉。)譬虽出生死,尚未成佛。学问不充,不能如是者甚众,譬惑未断尽,不出生死苦海者甚众也。念佛法门,纵不明教理,未断惑业,但能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临命终时,决定蒙佛亲垂接引,往生西方。既生西方,见佛闻法,悟无生忍。即此一生,定补佛位。此是佛力,又兼自力。谓信愿持名,是自力能感于佛。誓愿摄受,垂慈接引,是佛力能应于我。感应道交,故得如是。又若深明教理,断惑证真,则往生品位更高,圆成佛道更速。所以文殊、普贤、华藏海众,马鸣、龙树、诸宗祖师,皆愿往生也。譬如托生皇宫,一出母胎,贵压群臣,此是王力。迨其长大,学问才能,一一充足,全能承绍大统,平治天下,一切臣宰,皆听诏谕。此则王力自力,兼而有之。念佛法门,亦复如是。未断惑业,仗义佛慈力,往生西方,便出生死,犹如太子初生,贵压群臣。既往生已,惑业自断,定补佛位,犹如太子长大,承绍大统,平治天下也。又惑业,如马鸣、龙树、诸宗祖师,已登补处,如文殊、普贤、华藏海众,皆愿往生者,犹如昔镇边鄙,不堪承绍,今居东宫,不久登极也。祈尽舍旧习,于此法门,极生信愿,专精修习,则无尽烦恼,不断顿断,无量法门,自然证入。其圆成无上佛道,度脱无边众生,若操左券而取故物矣。尚勉之哉,尚勉之哉!(《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七第1395页 净土问答并序)

  62、念佛往生有哪三种不可思议的力?

  佛力、法力、众生心力均不可思议。

  可知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众生心力不可思议。一切众生皆具不可思议之心力,由无佛力、法力加持,则只能造业,不能得其受用,徒具佛性,了无所益。一旦闻善知识开导,归命投诚,与佛慈誓,感应道交,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回视六道往还,如轮上下者,不胜怜悯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三第195页 复独山杨慧芳居士书一)

  63、依普通法门评论净土法门的错点在哪里?

  错在不知佛力不可思议。

  净土法门,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其利益与普通法门,大不相同。古今多有依普通法门,论净土法门,由兹自误误人,而又自谓宏法利生者,不胜其多。其最初错点,在不察佛力与自力之大小难易,以仗佛力之法门,硬引仗自力之法门,而欲平论,致有此失。使知佛力不可思议,不能以具缚凡夫修持之力,相为平论,则凡一切疑惑不信之心,化为乌有。(《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第481页 复善觉大师书)

  64、如何认识仗佛力特别之因果?

  良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良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统摄律、教、禅、密之宗,贯通权、实、顿、渐之教。于一代时教中,独为特别法门,其修证因果,不得以通途教义相绳。古今多有深入经藏,彻悟自心,于此法门,不生信向者,以死执仗自力通途之教义,论仗佛力特别之因果之所致民。使知此义,则其信向修持之心,佛也不能阻止矣。以此法门,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故得九界同归,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宣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一第720页 无量寿经颂序)

  65信愿念佛之力与不仗佛法力之自力有什么不同?

  仗自力了生死无分。仗佛力得超凡入圣。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如天普覆,似地均擎。上之则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则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诚可谓三世诸佛之总持法门,一代时教之特别妙道也。但以法门大而摄机溥,用力少而得效速,致稍通宗教者,皆藐视之,谓为愚夫愚妇之修持法门。而不知佛力自力之大小难易,不可以语言文字形容也。以一切法门,依戒定慧力,修到业尽情空地位,方有了生死分。业尽情空,岂易言哉?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况思惑乎?纵令见地高深,以烦惑未断,仍旧轮回。再一受生,退者肆有十千,进者亿少三四。自力之不足恃,敢矜已智,而不随顺如来誓愿摄受之道乎?修净土法门者,但具真信切愿,志诚恳切,如子忆母而念。其平素所作所为,不与佛法世谊相悖。则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纵丝毫惑业未断,带业往生者,其所得尚超过业尽情空之阿罗汉上,以种性不同故。况已断者又何待言。以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众生心力不可思议。合此佛法二不可思议之力,俾自心之力,得以圆显。(此自力,与不仗佛法力之自力迥别)固与专仗自力者,奚啻恒河沙数之天渊悬殊也。是知此之法门,不可以一切普通法门之道理论,以是特别法门故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一第1741页 思归集发刊序)

  66、念佛人为什么要自审自知根基?

  念佛人如果自知自己的根基,就会做到愚者安愚,不杂用心,专修净业,即生定获往生,所谓其愚不可及也。若智者不以其智自恃,犹然从事于仗佛慈力,求生净土一门,是之谓大智。

  来书颇合善导专修之说,又契吾人庸劣之机,喜甚。众生习气,各有所偏。愚者偏于庸劣,智者偏于高上。若愚者安愚,不杂用心,专修净业,即生定获往生,愚不可及也。若智者不以其智自恃,犹然从事于仗佛慈力,求生净土一门,是之谓大智。倘恃已见解,藐视净土,将见从劫至劫,沉沦恶道,欲再追随此日之愚夫,而了不可得。彼深通性相宗教者,吾诚爱之慕之,而不敢依从。何也?以短绠不能汲深,小楮不能包大,故也。非曰一切人皆须效我所为。若与我同卑劣,又欲学大通家之行为,直欲妙悟自心,掀翻教海,吾恐大通家不能成,反为愚夫愚妇老实念佛往生西方者所怜悯。岂非弄巧翻成大拙,腾空反坠深渊乎哉?一言以蔽之,曰自审其机而已矣。吾人但安分守愚,一任举世之人尽作通家,俾佛法大明于世,众生尽得度脱而已。快何如之!师寿处祈亦以此言告之。弘一师拟僻居深山,可谓笃信真修之士矣。欣慰无量。(《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248页 复永嘉某居士书九)

  67、净土法门为什么最要在有信愿?

  有信愿,则决定肯认真修持。肯修持,则即可得往生之益。

  净土法门,乃极难极易之法门。说其难,则大彻大悟、深入经藏者,尚不信。说其易,则愚夫愚妇,至诚恳切念,即能临终现诸瑞相,往生西方。彼大彻大悟、深通经论者,犹不能望其肩背。良以一则弃佛力,以专主自力;一则专仗佛力,而由佛力以引发自力。以佛力、法力、自心本具之力,三法契合,故得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也。此法最要在信愿。有信愿,则决定肯认真修持。肯修持,则即可得往生之益。非如禅宗、密宗,要常有善知识教导,否则,或恐入于魔道,则佛也难救矣。但依光所说而行,决定不会有危险,及不得实益之虑。(《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八第143页 复习怀辛居士书)

  68、如何认识自力了生死与仗佛力了生死的区别?

  仗自力了生死,皆须功深,断惑证真,见思烦恼丝毫无余。仗佛力,至诚恳切,心与佛合,心与道合,临命终时,自能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一切法门,皆须自力功深,断惑证真,见思烦恼丝毫无余,方了生死。断见惑已,即证初果,预圣流,名须陀洹,尚须七生天上,七返人间,而断思惑,渐证四果罗汉之位,生死方了。念佛法门则不然。只要至诚恳切,心与佛合,心与道合,临命终时,自能蒙佛接引。品位高下由修持之深浅定之。极乐四土,虽生同居,位亦不退,即能顿超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带业往生,全仗佛力,喻如有大石百千万个,欲过海者,装于大火轮中,即可不沉而运于他处。否则撮土之沙,亦即下沉。自力欲了生死,犹如舍舟过海,除非有羽能飞,否则未有不堕溺者。仗佛力了生死,犹如稳坐船中,片刻即到彼岸。(《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四第362页 世界佛教居士林观音成道日开示法语)

  69、为什么说今日张三、明日李四的人往往欲求益反受损?

  不要听人说何法,便修何法。今日张三、明日李四。口头上说得天花乱堕,心地上丝毫也用不著。我佛法门无量,总要量自己身分,择法而修,莫使求益反损也。

  我佛法门无量,总要量自己身分,择法而修,莫使求益反损也。净土法门,是十方诸佛下化众生、诸大菩萨上求佛道所常用之法门也。根无大小,皆可修持,有大便宜,快修快修。不要听人说何法,便修何法。今日张三、明日李四。口头上说得天花乱堕,心地上丝毫也用不著。所以古来大法师、大宗师,对此净土法门,莫不提倡。有不提倡者,不知此法门之广大故也。今试言之,唯此法门,未成佛前,仗以自修,已成佛后,赖以度世。三根普被,凡圣兼资。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种子,高之不能超此外,卑之亦能预其中。广大圆满,无以复加矣。证诸《华严经》,善财菩萨经历百城,遍参知识,其第五十三次至普贤菩萨所,其时善财已证等觉之位,与诸佛齐等。而普贤为之赞叹如来胜功德后,对彼善财及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教以广发十大愿王,以此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良以圆满佛果,舍此末由也。其闻此法者,最下亦是初发心菩萨。修此十大愿王功德,皆须回向西方,方能胜进。再证诸十六观经,下品下生,是五逆劣根。临命终时,地狱相现,遇善知识,教以念佛,仗佛愿力,灭罪往生,即得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净土法门,神妙难思,敬于此信得极者,修此法门,万牛莫挽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一第1719页 世界佛教居士林释尊成道纪念日开示法语)

  70、为什么不能现生断惑证真而又不仗佛力者则非愚即狂?

  净土乃特别法门,全仗佛力。若能现生断惑证真,不仗佛力,亦不为过,若不能,则非愚即狂也。今之大通家,类皆如是。哀哉!

  然听经如为修持净业,发明自力他力之所以然,则其利大矣。若止求通达教义,不以净土为事,则断惑证真,恐无此力,带业往生,又以不生信愿,虽有佛力,莫由依仗,则成有因无果之业识茫茫人耳。须知一代所说,皆属自力法门,乃通途教理。净土乃特别法门,全仗佛力。若能现生断惑证真,不仗佛力,亦不为过。不能现丰断惑证真,而又不仗佛力,则非愚即狂也。今之大通家,类皆如是。哀哉!(《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第1442页 复周群铮居士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法师       念佛)(五明学佛网:印光法师       念佛)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怎样念佛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上﹞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