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头七”与佛教有什么关系?超度对亡者有什么帮助?


   日期:2015/8/22 10: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编者按:昨天是天津爆炸案的头七祭,各大网站都有相关报道。可能有些人会提问:头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些年来,每逢重大灾难头七各大寺院都会举行超荐法会,那么“头七”与佛教有什么关系?从佛教教义的角度有没有相应的说法?超荐法会对于亡者有何益处?  

  盂兰盆系梵语音译,意思是“救倒悬”。

  “头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丧殡习俗,习惯上认为“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一般认为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应该于魂魄回来前,给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后必须回避,最好方法就是睡觉,睡不着也应该躲入被窝;让死者魂魄看见家人会令他记挂,便影响他投胎再世为人。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到了“头七”当天子时回家,家人应于家中烧一个梯子形状的东西,让魂魄顺着这趟“天梯”到天上。人死后头七返家探视这一种说法,据说是出自《西藏度亡经》(又名《中阴救度密法》),不过头七习俗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而且在不同地区“头七”习俗也不尽相同。

  “头七”与佛教有什么关系?从佛教教义角度看有无相应说法?超荐法会对于亡者有何益处?

  说起“头七”,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佛教术语——“超度”。《地藏经》称,初死的人如果生前多造恶业,死后又没人为他追荐,其神识就可能投生到饿鬼、地狱等恶道中去。在死者“罪福未定”的七七四十九天内,以“善愿功德力”回向死者,使他不投生于地狱等恶道而转生人天等“善趣”,俗谓“超度”。超度之俗,大约始于梁武帝所创的盂兰盆会。盂兰盆系梵语音译,意思是救倒悬,即解救沦落地狱、饿鬼中的众生的倒悬之苦。大概到唐代时,民间就已盛行超度之风。如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记载:“村人遂于陂中设斋超度。”超度具体内容包括念佛、诵经、营斋、做道场等,又有超升、超生、超拔、超幽等等不同说法。

  那么,超度亡魂的原理是什么?佛教认为,人命终后到未受报轮回之间,就是中有即中阴身阶段,中阴身的寿命极于七日而死,死而复生,未得投生机缘,则迟至七七日,到七七日,罪业审定,方受其报。此间亲属为亡者修追福,则转劣而为胜云。《古婆沙论》五十三曰:“尊者奢摩达多说曰:中有众生,寿七七日。尊者和须蜜曰:中有众生,寿命七日,所以者何?彼身累弱故。”《瑜伽论》曰:“此中有若未得生缘,极七日住;若极七日,未得生缘,死而复生,极七日住;如是展转,未得生缘,乃至七七日住,自此以后,定得生缘。”《地藏菩萨本愿经》曰:“圣女又问:‘此水何缘而乃涌沸?多诸罪人及以恶兽?’无毒答曰:‘此是阎浮提造恶众生新死之者,经四十九日后,无人继嗣为作功德、救拔苦难,生时又无善因,当据本业所感地狱。’”

  在其他经论著作中,同样也有相关记录。如《释氏要览》云:“人亡,每至七日,必营斋追荐,谓之累七,又云斋七。《瑜伽论》云:‘《中阴经》云:中有,极寿七日。若有生缘,即不定。若极七日,必死而复生。如是展转生死,乃至七七日住。自此已后,决定得生。又此中有七日死已,或于此类。由余业可转中有种子,便于余类中有生。’今寻经旨,极善恶无中有。既受中有身,即中下品善恶业也。故论云:余业可转也。如世七日七日斋福,是中有身死生之际,以善追助,令中有种子不转生恶趣故,由是此日之福不可阙怠也。”《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云:“普广菩萨语四辈言:‘若人临终未终之日,当为烧香,然灯续明,于塔寺中、表刹之上,悬命过幡,转读尊经,竟三七日。所以然者?命终之人,在中阴中,身如小儿,罪福未定,应为修福,愿亡者神使生十方无量刹土,承此功德必得往生。’”

  因此我们大概可以判断,“七七”这种说法可能源自佛教,但是“头七”具体民俗又有不同源头(民间信仰或道教等),并非全部来自佛教。

  延伸阅读:民间“头七”相关习俗

  在不同地区“头七”习俗也不尽相同。

  一、烧七。从死者卒日算起,丧家每隔七天就要举行一次烧纸祭奠,共计七次四十九天,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民间传说,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尽,七年魄尽,所以要过“七期”和三周年。民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说死者从去世之后,在七七四十九天内,每隔七天阎王要审问亡魂一次,故“七期”又称“过七灾”。在烧七时,丧家要在大门口挂白纸灯笼,表示家有重孝。头七在家设灵牌,焚香明烛,供献酒肴祭奠,余下六七都到坟地化纸钱。一般以一、三、五等单七祭礼较隆重,亲友皆至,孝子要哭灵;二、四、六等双七,亲友不来,孝子只烧纸、不哭灵,称为“空七”。其中“三七”和“末七”尤为最重要,每逢这两个“七”日,亲友都要到坟上烧纸祭奠,孝子也要大哭一场。“末七”又称“尽七”,丧家大都要诵经礼忏,亲友也要送冥币、香、纸、大蜡、金银斗等祭奠。

  二、冲七。“烧七”若与夏历的初七、十七、二十七相逢,谓之“冲七”或“犯七”,认为亡魂“逢七有灾,冲七有难”,在关中的耀县和陕南的丹凤县,除认为“冲七”是忌期外,还以“烧七”与月中的初八、十八、二十八相逢也是忌期。俗云:“逢七逢八,铜锤铁钗;烧七烧九,阎王请吃酒。”认为烧七遇到七和八的日子,阎王要拷打亡魂,遇到这种情况,要提前或推迟一天祭奠。关中一些农村遇到“冲七”时,孝子要给死者坟顶插纸伞,意在协助亡魂躲避灾难。陕北的延长县,在“冲七”的先一天下午,就要剪若干白纸旗,由子女、儿媳从家门口沿途插到坟前,将亡灵请回家中祭奠,以避过灾劫。插白旗意在引路,据说亡魂如果来不及回家,可藏于白旗下躲难。

  三、出煞。各地农村还有一种极端迷信鬼神的“出煞”陋习。“出煞”又称“回煞”,据说人死后其魂魄犹存,在七七四十九天前,死者的阴魂要回家一次,具体时间由道士推算。届时,丧家把香烛酒食摆好,在地上铺一层炭灰或草木灰,用以检验死者回来的足迹。用竹竿一根,隔一尺贴纸钱一张,立在门口台阶上或插于死者落气之屋的房檐下,据说阴魂见此就会进屋。用土罐装一煮熟了的鸡蛋置于房屋角,以此贿赂殃神(俗称鸡脚神),让死者鬼魂在家里多待一会儿。这时一家老少躲得远远的,待规定的时间过去之后,先将一串爆竹丢进屋内,爆完才可以进家。满百日和周年时,还要烧纸祭奠。在人死后的半年或一年时,再给死者做一次道场。此俗1949年后已摒弃。

  四、守七。民间有“守七”的习俗,死者自去世之日起,其家属每隔七日要设祭一次,直到七七四十九天第七个七日俗称“断七”为止。其中以“头七”和“六七”(或 “五七”)最为隆重。“头七”晚上祭祀死者,至亲好友厮守通宵,午夜吃“头七馄饨”,派人到他人地里“偷菜”,目的是要被偷之家咒骂,据说骂得越凶,财发得越快。而被偷之家常会察觉近旁人家“烧头七”的隐秘而噤若寒蝉。在死者第五个或第六个七日忌日,其家属请僧侣或道士做法事超度,叫做“六七”,遍请亲友前来参祭。死者已出嫁的女儿,于“六七”的前一天晚,置办三牲、果品前来祭祀,人称“烧六七羹饭”,这祭桌一直设到“六七”忌日的下午。“断七”以后,丧礼才告结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头七       超度)(五明学佛网:头七       超度)  

 妙量法师:玉树 我们在一起 -- 为玉树兄弟姐妹祈福超度 

 仁焕法师:超度的心要 

 仁焕法师:超度与品位 

 慧净法师:戚继光诵《金刚经》超度部属的故事 

 宽运法师:闻者动容 见者同悲──香港佛教界啟建南丫岛撞船 

 慧净法师: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真正的大孝──以念佛超度祖先 

 传喜法师:元宵节慧日寺蒙山施食超度法会师公开示 

 开愿法师:我们平时念佛念咒回向给冤亲债主,真的能超度吗? 

 传喜法师:心灵座谈及超度纪实 

 传喜法师:昔日战场 超度阵亡 

 传喜法师:持守斋戒 放生超度 

 传喜法师:超度婴灵忏悔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