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佟爱国居士如何念佛


   日期:2015/8/24 11: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如何念佛

  “阿—弥—陀—佛—”!这句阿弥陀佛圣号,您会念吗?

  “过去以为很简单,不就这么念吗?”

  “真是不会念,就是口念。”

  佟爱国老师在开示中说:“这一生修学,最最重要的就是,把这句佛号念好。”

  这句佛号,我们能否念的入心?

  “妄念纷飞。”

  “念念这个念头就跑了。”

  “杂念纷飞,一点都控制不住。”

  念佛方法不当,反而更起业障。

  “越用功,就觉得自己这身体哪块都不行,快死了那样的感觉。”

  “真是活不了了似的,好像那血液流干了那种状态。”

  佟爱国老师在开示中说:“我们头部要是绷紧以后,就会作病了。因为他不懂安住在这种清净无为的状态下。。。。。。”

  佟爱国老师真诚指导,开示念佛摄心诀窍:

  “这个念佛,我们终生最好用一个腔调。”

  “呼吸调匀,全身放松。”

  “听清楚这句佛号,不间断地听。”

  “你不发急,你用了力。不是用力地听,是静静地听。听自己心中所念的这个无声之声。当我们耳根一收摄的时候,来关注自己的内心,来听自己内心。当这个时候,我们的六根就要都摄住了。”

  “念佛不障碍呼吸,呼吸不障碍念佛。”

  “我们的信愿力越足,我们这句佛号,就会念得越好。信愿的标准,是放得下。”

  “要静静地念,静静地听。”

  “达到不念它自己就念,到这个时候,我们听到的像录音机一样的声音,你就会感觉到,山河大地都在念佛。”

  大众心开意解,茅塞顿开。

  “这么好的指导方法,从来没人给说过。所以是迷茫了二十年,我今天终于得到了。”

  “佛法有的时候感觉是很深奥的,但是通过佟老师这么一讲,一下就明白了。”

  由迷茫到清楚。。。。。。

  “对于我们这些修学净土念佛法门的人来说,太珍贵了。”

  由烦躁到清凉。。。。。

  “法味很浓,听起来很过瘾。”

  由难受到喜悦。。。。。。

  “那种轻安的感觉,一点不累。”

  “念念念,法喜又出来了。”

  由恶浊到清安。。。。。。

  “一下就明白了,就收回来了。”

  “这种轻安的感觉,我都要飞起来了,我都没有脚了。”

  由妄念纷飞到杂念不起。。。。。。

  “真的妄想就少了。”

  “差不多这一个小时,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没有妄念。”

  “就可以马上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敬请收看记录片——

  妙音居士学念佛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全世界的人们,因为依赖于科技的进步,正在片面追求物质的享受,疯狂地掠夺着地球上有限的资源。为了追求豪华的物质生活,人们挖空心思去辛勤劳作,无形中整天在做自己欲望的奴隶,无论外国人,还是中国人,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人们心中没有了幸福与安逸的感受,快速的发展节律,逼迫得人们为了生存,而不惜一切代价,去适应环境。然而,在短暂的人生中,却充满着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和五阴炽盛苦,特别生老病死苦,让人们倍感八苦煎熬。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似乎看不到脱离苦海的希望。但是,我们这个世界上,却有一批人生活得很自在,他们是学习佛陀教育的修行者,这些佛弟子因为得到佛陀开示的宇宙人生的真理,他们踏上了离苦得乐之路,走向了了脱生死轮回的修行大道。这种人,才是真正的觉者。

  佛法不是宗教,不是迷信。而是对一切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遇到佛法。我们应该怎样修持呢?首先我们要选择法门,因为佛陀讲了无量的法门,我们必须选一种来学习。我们众生的根性不相同,不是所有的法门都走得通。只能选择适合我们根基的法门。那么适合我们根基的法门,究竟是哪个法门呢。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已经为我们选择了法门,佛在大集经上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现在正是末法时代,所以,我们必须选择净土法门。印光祖师说:“末法时期,无论有善根无善根,皆当专修净土。净土法门度化的对象,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地狱众生,三根普被,上智下愚,利钝全收,老少咸宜。”修学净土法门,能够在这一生中,就能了生死,出轮回。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圆证三不退。一生补处,必定修成圆满佛果。这是净土法门,无比殊胜的地方。选择净土法门之后,我们要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这就是念佛。念佛的修持方法。起源于净宗五经一论。佛在这部《无量寿经》上,为众生讲出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阿弥陀佛,要以信愿持名之法,普度一切念他名号的众生。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十念必生愿”,是整个佛法的顶尖高峰。是我们净土法门,念佛修持的根源。但是,这句阿弥陀佛佛号,要念得摄心,念得清净,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许多居士们,因为不知道如何念佛,越精进越出问题。

  北京密云念佛人王振军居士说:“过去以为很简单,不就这么念吗?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或者说太多的理解。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么念不就行了吗?”

  河北唐山念佛人净心居士说:“如果没有人指导念佛的话,那自己是不会念佛的。”

  北京怀柔念佛人马永俊居士说:“真是不会念,就是口念,就像祖师大德说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亦枉然。我真使劲喊,以为使劲喊就能压住杂念,”

  北京密云念佛人龚淑清居士说:“那我念佛就紧念佛,绷着劲念,就这样把自己变成个木头。”

  河北承德念佛人王凤梅居士说:“我以前念佛,读经很精进的,我自己这么认为,因为我都是按佛在世时修行的时间,去确定时间去修行的。是每天十点睡觉,二点半起床,读经。念佛。拜佛。每天是三百拜。”

  本片编导者念佛人忏悔师兄说:“四点多钟就进佛堂,一直念到晚上八点多钟。可是,很有意思的就在这里了。就是我们在精进念佛的时候,我们自以为很精进,自以为自己在很用心,可是,却让自己这个身心,完全得不到愉悦。”

  河北唐山念佛人净心居士说:“有时候会感觉到呼吸非常地紧张。然后自己也放松不下来。”

  河北承德念佛人张泽栋居士说:“嘴上念佛,心里想的不是佛号,关于一些五欲六尘那些事。”

  河北承德念佛人李冬梅居士说:“念念这个念头就跑了。就是跑了多长时间,自己都不知道。”

  北京怀柔念佛人马永俊居士说:“杂念纷飞,一点都控制不住。为什么我使大声念,就是想把杂念压下来,没办法。为什么说迷茫,就一直迷茫。”

  北京密云念佛人龚淑清居士说:“浑身发紧,就浑身那肌肉都紧张。腿也麻,脑袋也疼,脑瓜皮不敢碰。”

  北京密云念佛人王振军居士说:“这个脊椎膀子整个身体,很僵硬,念七天下来以后,觉得这个身体不舒服。”

  本片编导者念佛人忏悔师兄说:“我们在精进的时候,是越念越难受。越念越绷着脑袋,越念身体越僵硬。越念进了念佛堂,心里就难受。”

  河北承德念佛人王凤梅居士说:“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身体越来越糟糕。就睡眠也不好,然后就到了什么程度,就是好像真是活不了了似的。好像那血液流干了那种状态。”

  本片编导者念佛人忏悔师兄说:“虽说学佛有七年时间,二十年了,我不会念佛。”

  北京怀柔念佛人马永俊居士说:“二十年了,我不会念佛。”

  河北承德念佛人李冬梅居士说:“这么多年就是不会念佛。”

  不会念佛,这是时下许多念佛人的通病。一句佛号简单四个字,念出声来是容易,可是,要念得没有杂念,没有牵挂,清净欢喜,甚至功夫成片,伏断烦恼,一心不乱,最终把阿弥陀佛念来,预知时至,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念佛人,修学的难度了。时下,一万个念佛人当中,只有二三个人能往生。不会念佛,这是广大净业行人,面临的最迫切的修学问题。

  2012年3月,为了学习念佛,本片的编导者和来自北京密云、怀柔等地的一些居士们,来到了这个位于偏僻山村的净土道场。

  道场里指导念佛的老师,正是纪录片《生命奇迹》、《念佛治癌记》、《法之宝贵,择师之重要》、《佛子过YIN欲生死关》的主人公,佟爱国居士。看过佟爱国居士纪录片的人,都会对佟爱国,为濒临危垂的蒋素珍老人助念的事件,感到不可思议。2003年,已经78岁的蒋素珍老人患了骨结核晚期,卧床不起。佟爱国用断食饮水念佛的方法,带领一班居士们,为老人念佛35天后,老人奇迹般地恢复了身体,能干活,做家务。从2003年到今天,已经86高龄的蒋素珍老人依然健康地存活着。精神饱满,人家说她年轻了。蒋素珍老人高兴地笑着说:“这吃饱了呆着,吃饱了念佛。心里没那些杂乱事,它就豁亮呗。”有人问:“这心就真的清净了。” 蒋素珍老人乐呵呵地回答道:“嗯,啥也没有了,就等着往生了。就求着往生啊,天天求啊。”老人念佛也很得力,一直是佛号不中断。让人赞叹这句阿弥陀佛佛号的无比殊胜。其实,这句佛号如此得力,关键要看念佛人,是怎么念的。佟爱国护持蒋素珍老人的时候,用了极大的真诚心念佛。在违缘四起的时候,也不改护持往生的愿力,一句佛号,完全具足了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才发挥了无比的威力。

  本片编导者念佛人忏悔师兄在采访佟爱国时问:“35天助念念佛,我们可以从那个《生命奇迹》看到,好像把蒋素珍老人那个病骨结核晚期、结肠炎两种病都念好了。原来瘫痪了,不能走了,现在也能下床走路了,到现在还存活着是吧。”

  佟爱国回答:“她现在身休很健康,今年86岁了。”

  本片编导者念佛人忏悔师兄问:“那这个是不是也说明念佛,这个佛号的威力,要念得好,才发挥出来是吧。”

  佟爱国说:“对,你这个念佛的威力念得好,你比如说他要是,这个本人要治病的话,他得自己念得好。你看一句阿弥陀佛就是阿伽陀药,无病不治,你看它不但能治我们众生的病,它还能治无情众生的病。就是有情、无情它都能治。你看那个钟,原来就是快呀还是慢。”接着,佟爱国举蒋素珍老人家里的一只石英钟,买来的时候一天老是快40多分钟,蒋素珍的老伴天天调。可在佟爱国带着一帮居士为蒋素珍老人助念的日子里,蒋素珍的老伴调好钟后,一帮居士为蒋素珍老人轮班助念,两小时一班,蒋素珍老伴发现这石英钟走时准了,感到十分惊奇,不可思议。后来不念佛了,这石英钟开始两天走时准确,后来慢下来,到最后又回来了原来慢40多分钟的老样子。

  本片编导者念佛人忏悔师兄问:“这说明什么?”

  佟爱国说:“这说明阿弥陀佛这句佛号,确实是阿伽陀药。无病不治。但是无病不治,你得能够如理如法。你确实能够念进去了,确实如理如法,它才能治。如果你不如理如法,它就不能治。也就是它的能量,它达不到那个程度,它就是这个道理。”

  本片编导者念佛人忏悔师兄问:“那也就是说,佛号的威力不可思议,但是也要念得好,才发挥作用。”

  佟爱国回答:“对对对,会念才发挥作用。所以说,假如说我们念佛要念到就像蒋素珍老人这样,比如说念念的,好像身体都没了这样,有好多的病都会痊愈了。也就是你这个病,用这个阿弥陀佛就能治疗了,它有这个功力了。当我们念佛,还生烦恼,那就很难有这个功效。而且念佛杂念还很多,也很难收到这个功效。这个时候,那我们就得吃药、打针、输液,我们必须得用这个辅助。也就是说,我们念佛功夫不够的时候,吃药、打针、输液,也可以说以这个为主,然后以念佛为辅,当我们果真念佛念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念了,这个治病,可以说以念佛为主,以这个吃药为辅,甚至说可以放弃吃药,那就可以了。”

  本片编导者念佛人忏悔师兄说:“您这么一说,让我想起了刘素云居士,她得了最难治的红斑狼疮,对,红斑狼疮是很难治的病,但她会念佛,她真把这个病给念好了。”

  佟爱国说:“对,这就说明刘素云居士,人家念佛,往念佛三昧这个方向发展了。她入进去了,所以说,她就能把世上最难治的病,她能治好。所以这就是念佛的功力。”

  护持蒋素珍助念产生的奇迹,让佟爱国对于念佛法门和这句阿弥陀佛佛号的殊胜功德,更加增进了信心。2006年,在地藏轮的指引下,佟爱国为了弘扬佛法,又给不信佛的村民刘志云念佛断食饮水,治疗肺癌。在整个过程中,佟爱国顶住压力,用极大的真诚心,感化整个村庄的村民念佛。刘志云在经过十一天的断食饮水念佛治疗后,也奇迹般地恢复了身体。

  刘志云兴奋地说:“我这样现在好了,我在家都能走到这,没问题了。”

  然后,2009年,3年后,刘志云因心包积水病故。我们可以在记录片中看到这样一个细节,佟爱国在2006年,就给了刘志云四条戒令,让刘志云坚守不犯。佟爱国当时对刘志云说:“这个禁忌我说了以后,你能做你就做,不能做你就别做。也就是,你想寿命长呢,你就做。你要是想我很快又要受罪,又要得病,寿命短,那你也可以不做。这第一个呢,不能杀生,你能做到吗?第二个呢,不抽烟不喝酒。这能做到吗?第三个呢,得素食。第四个告诉你最重要的一条,我为什么把最重要的一条放到第四位,因为四跟死相似,是不是?所以把最重要的一条,放到第四个里。第四个,绝对不能过夫妻生活了。把你这个病治好,靠的最大的是啥呀,靠的是阿弥陀佛这种磁波,再加上自己的元气,二力一和合,对不对。当你有夫妻生活的时候,就会损伤你的元气,当你元气损伤后,阿弥陀佛的力量就加持不到你了。你明白这个道理吗?我告诉你的这个忌口,这各个方面,你一定得记住,我希望你啥呢,你应该好好学佛,对你以后非常有利的。如是你不好好学佛,对你以后恐怕是没有利。但是我又不能强制你,这就在你自己了。是不是?这就跟那个前面有两条路似的,你看一条是这个险路,一条是那个平安的路,那怎么样选择,就在你自己了。是不是,刘爷爷?”

  刘志云在前面佟爱国给他开示时,不停地点头,态度诚恳,表示明白。这时又回答:“确实是,在于我自己了,以后。”

  但是,当时虽明白道理的刘志云却触犯了禁忌。一年后。信佛之心开始动摇,又不能坚持念佛,所以他只得到了延长寿命三年的好处。照理里,当年78岁的蒋素珍老人,患病较重。年纪又大,应该是蒋素珍老人,先往生离世的。但是因为蒋素珍老人念佛、吃素,学佛信心坚定,所以一直到今天,一直健康地存活着。念佛与不念佛的果报,完全不一样。村人勉励蒋素珍老人,说:“好好用功,将来往生,好给我们大家做证明啊。”

  在《佛子过YIN欲生死关》这部记录片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佟爱国的修行历程。尤其是他在远离人群的地方,背诵《无量寿经》和念佛的这一段。让我们知道了念佛得清净心,最粗浅的功夫怎么修持,在这间小屋里,佟爱国从早晨睁开眼睛到晚上闭上眼睛,无论砍柴做饭走路去厕所,都不间断背经,开始功夫不纯熟,做饭砍柴虽然口里背着经文,但有一半心在做事上,等把事情做得特别熟练时,心可以几乎完全在听清经文上,事上偶尔观照一下,就不会出错,就这样修行了一段时间,佟爱国觉得自己的心境又上了一个台阶,把经文停下来时,心中清清净净,没有一个杂念。这样可以保持,不愿再想一切红尘事情,绵密地提起这一句阿弥陀佛圣号。

  佟爱国说:“就这样,一直用功一直用功,有一天晚上,我在外头,一边走着一边背经,然后天黑了,我一进屋,我发现我心根本没有出声背经,是在心里背经。心里一背,就有这个背经的声音。像录音机一样,当时我还以为谁在学我,我说,是不是周围有鬼神呢,我向周围看了看也没有。我说,是不是我着魔了。我心里就很纳闷,当时,不知道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后来,我停下来呢,发现它也停下来,我又继续背经呢,这个声音,又继续出来。后来我一想,我心想一下,北京。哎,又有北京的声音。我心想一下,天津,就有天津这个声音。我心又想一下,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哎,又有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声音。像念佛机一样,清清楚楚。当时,我以为我着魔了,我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在这时呢,其实,我就想,去问一问老法师,但是,离得又这么远,又没有能力去问。正在我这心里来回徘徊,正在这个时候,我妹妹又找到了一本李炳南老居士所讲的开示,在这个开示里我找到了答案。”李炳南老居士是一代大德,净空老法师的恩师,他在书中这样回答同修提问。“你念佛有声音了吗?这个大家可懂得。有声音的,念得多么低,也有声音,嘴不念出来心想,也有声音。你问问这些上学的他就懂得。所谓“心弦”就是:心与弹琴的弦一样,心也有声音。你一想阿弥陀佛,这一念出为声音,你有声音,你这声音不杂乱,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法身无所不在,佛到之处皆有光(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也无边)。佛光之中。阿弥陀佛诸菩萨都有,皆是光。你的声音出来,出来的声音往哪里去?往佛光里去。佛光上哪儿去?上你的声音里头去了。声与光合起来,你就是阿弥陀佛。光与声合起来,阿弥陀佛就是你。声光合在一起,你不往生往哪里跑呢?如此算你功夫到了,这就是修行‘证功夫’的方法。” 佟爱国接着说:“虽然看到李炳南老居士这段开示,但是觉得这还是刚刚进步一点儿的小功夫。”

  虽然佟爱国说念佛出现“心弦”是小功夫,但是,我们知道在现如今,很多念佛的同修们连这个小功夫也够不着。可见这一句佛号,想要念得得力,也绝对不能轻视这里面的修学要领。我们安住在这个小山上之后,就要从头开始学习念佛了。因为大家平常不在一起共修,所以彼此并不熟悉。当大家集中在一起念佛时,首先一个问题,就是大家念的佛号五花八门。佛号的念法很多种,我们许多念佛人也是喜欢多种腔调念佛。大家听到喜欢的佛号,自然就会去模仿。受持。而许多念佛人,喜欢跑道场。每个道场的佛号念的调,都不一样,往往在不同的时段,念着不同调的佛号。那我们究竟该念什么调呢?

  佟爱国说:“这个念佛,我们终生最好用一个腔调。也就是我们现在念佛,用什么腔调,把自己的腔调定下来,终生不变。这是最好的。为什么呢?这里有几点好处:第一,当我们这一生,念一个声调,也就是用一个声调,来念佛的时候,你会念得特别熟。到临终的时候,你非常容易提得起来。而且,你用这一个声调,到临终的时候,你提起来之后,它这里含有很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它能帮助你往生。另外一点,我们有些老念佛的,可能会知道,当我们念佛,念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即使在心想,或者不念的时候,在我们的耳边,都会出现像小录音机一样,它在不停地念。我们有些老念佛的,就能体会得到。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念佛这个声音,就非常重要了。也就是我们一开始的时候,就用这一个腔调,到我们出现像小念佛机一样念佛的时候,就是我们不出声音,它照样有声音,我们自己能听得见,别人听不见。当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用这一个腔调念佛,这个腔调不变,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开始念佛,到出这个小录音机似的,都是这样念,都用一个腔调,这对你的修持,这是直线上升,这非常有好处的。”

  看来,念佛终生用一个调很关键。这便于我们得定。也利于我们往生时,佛号提得起来。用一个腔调念佛,也可以说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佟爱国专门为大家录制了自己念佛的声音,这个佛号不急不慢,大家都非常欢喜。就这样,我们开始在这个往生堂里共修念佛了,大家以绕佛为主,听着念佛机的声音,一字一步开始学习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起共修的居士当中,有很多是念佛多年的老修,他们发心很大,也很精进。但是,很多居士们承认,在念佛时杂念纷飞,并且得不到欢喜和清净。

  北京密云念佛人王振军居士说:“就觉得大声念,或者说是使劲念,觉得这个挺好,挺摄心。”

  北京密云念佛人龚淑清居士说:“就是说我听着这句佛号了,我就高兴,我就追着佛号念,而且我还喜欢追顶念佛,越念越高兴,越高兴越紧张,就那样式的。”

  河北承德念佛人李冬梅居士说:“那个时候念佛,就是妄念特别多,不知道该怎么压,也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对治它。”

  本片编导者念佛人忏悔师兄说:“妄念纷飞,我真的有这种感触。就是在念佛的时候,这个佛号一念不打紧,你平常难以想象到的妄心、妄念,过去小孩时候留下的一些印象,这些事全给你翻出来,你所有经历的一些事情,稍微给你留下一点刺激的事,都会在你念佛的过程当中,不断地浮现在你的脑海当中。你口里念这个佛号,想听这句佛号的时候,那简直千难万难了。有这么多妄念,有那么多杂念,又不能让它有。所以说就拼命地把声音放开,放得很大,拼命地用自己的耳朵听。毕竟我也知道念佛要自己听进去的,这样绷着脑袋念,你可以想象那种感觉是什么感觉。”

  北京密云念佛人田淑云居士说:“刚开始来的时候,头三天,差一点都没坚持住。”

  河北承德念佛人刘亦飞居士接嘴说:“然后突然就这么整天整天地走,然后就腿脚都有点痛,身体上有点支持不住。”

  河北承德念佛人李冬梅居士说:“浑身疼,从肩膀到腿都是疼的。”

  河北承德念佛人刘亦飞居士接嘴说:“老是看那个钟表,就是没到点。到点了就能歇一会儿了,就老想着能歇一会儿。”

  河北承德念佛人张泽栋居士说:“反正就是东想西想,就是人在那儿,心早就飞了。”

  北京密云念佛人王振军居士说:“觉得这个身体不舒服,没有那种很轻松的感觉,当然说有的时候呢,也有小小的法喜,那种所谓的法喜。但是,身体不轻松。”

  北京密云念佛人龚淑清居士说:“越用功,就觉得自己这身体哪块都不行,快死了那样感觉。”

  河北承德念佛人王凤梅居士说:“我这些症状都有,失眠,完了还有上火、下寒。”

  辽宁丹东念佛人张俊蓝居士“一紧张了头得病,胃得病。肠道得病,我都有。”

  本片编导者念佛人忏悔师兄说:“在这个精进的这段时间里,我自认为很精进,其实是什么呢,是在盲修瞎练。”

  看来,要想在念佛堂里,把佛号念得轻安自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佟爱国看到大家这样,就及时地启动了佛七仪式。在佛七仪式上,他把自己多年修学的宝贵经验拿出来为大家开示。这场珍贵的开示,彻底改变了大家不会念佛的状态。

  佟爱国说:“在这个佛七当中,大家想一想,有精进佛七和普通佛七。精进佛七呢,我们初学者打不了,也很难打,因为那种精进,大家的体力、心力都不能跟上。打普通佛七呢,这个还比较容易。虽然说比较容易,对初打佛七的人,也很有难度。咱们大家没打过佛七的人,在这里占多数,打过佛七的人占少数。所以我这里,重点是按着没打过佛七的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来引导大家。我希望这个过程,又能够帮助大家,让大家知道怎么样念佛。我们大家,感觉到修学很多年了,学习佛法很多年了,大家的心呢,觉得有进步,但是觉得进步不大,觉得自己的这个心,不知道应该安住在哪里。有的人很简单地说,安住在佛号上呗。是安住在佛号上,我们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心,是天天都安住在佛号上吗?那你就不办事了吗,对不对。你就没有不念佛的时候吗?那不念佛的时候,你办事的时候,你的心,安住在哪儿呢?大家平时在办事的时候,这个心,总在外面的事上转。也就是说,这件事,完了之后下一件事,下件事,完了之后又下一件事,他的心总在计划打算着,他下面的事情。这个眼往外观,耳往外听,想把这个心收回来,这个时候很少很少,甚至说在念佛的时候,念经的时候,把这个心收回来了,收回来一会儿,又放出去了。哎,觉得把这个心放出去,在外面的事上,这个心,这好像是自己的家乡一样,像自己的家。然后,如果把这个心收回来,安住在念佛上,或安住在念经上,自己觉得就好像是上了刑具一样,觉得这个不是自己的家,觉得很生疏。觉得这样一会儿是舒服,但是舒服是舒服,念经念佛的时候又回到了外面的事情上。大家有这个感觉吧?觉得啥呢,我念经念佛的时候,正是我修行的时候,想腾出点时间来,想把心安下来很难,就有难度。”

  本片编导者念佛人忏悔师兄说:“这个真的是很神奇的一件事,佟老师他似乎知道每个人的心里在想什么,他也似乎知道,大家在念佛当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他会把他自己,对我们大家这种念佛的状态,进行很准确很详细的一个评估。然后,拿出方法来告诉你,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

  佟爱国说:“我告诉大家,我的心住在哪儿呢?要么念佛,要么把这个心,住在非常清净的状态上。也就是把心收回来,收在自己的心里。这个心常常要内收,不要把它常常在外头。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的话,你这一生的受益,会非常非常大的。这是一个人,学习过程中的分界线,你学得好,学得不好,就从这里,就这一关,非常非常重要。你果真这个心能够内收了,你的学习肯定要好,你的心不能内收,不能常常地内收,你的学习肯定要差。大家听这个声音,你们可以闭上眼睛,”

  佟爱国敲响了引磬,第一声清脆悠长,第二声同样如此。他说:“好,大家来回答我的问题。你们听到几次引磬的响声?”大家回答:“两次。”

  佟爱国说:“两次。那我要问一问大家。第一次,听这个引磬响声的时候,大家听到了,这是肯定的,对不对。大家想一想,在这两次引磬的响声中间,是不是有一个不响的时候?(是)那大家想一想,在这两次的中间,大家听着了吗?(听到了。)听到了什么?(没有声音 回音)这个回音,也算响声之内,这是一个响声的延长。大家说,听到了‘没有声音’。这个回答是非常正确的。那我要问大家了,引磬响的时候,大家听到了声音,当引磬不响的时候,大家又听到了没有声音,是这么个道理吧。(是)大家再仔细观察,引磬的响和不响,是不是变化的呢?大家看一看是不是变化的?(是)引磬的响和不响,这是变化的。大家再仔细观察,你们听到引磬的响声和听到没有引磬响声,这个听有变化吗?(没有)没有变化,对不对。(对)大家想一想,这个听是没有变化的。大家再仔细观察,这个听没有变化,我们把它设定为:“能听”。这个引磬的声音,有声音和无声音,我们把它设定为:“所听”。这个大家能懂吧?(能)大家想一想,当我们听引磬,有声音和无声音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是不是只有‘能听’和‘所听’?对不对。(对)我们把这‘所听’,设定为啥呢,外面的一切事物。把这个‘能听’,设定为我们的心地。能听,所以,在听到引磬的声音时候,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哪一个重要环节呢?你的心,是在听外面引磬的声音,还是在去听和观照这个‘能听’,大家想一想,既然有‘能听’和‘所听’,那我们心,这个听和观照的位置,是关注在‘能听’上,还是‘所听’上。(‘能听’上 ‘所听’上)有的说‘能听’上,有的说‘所听’上。我告诉大家,如果你的心常常关注在‘所听’上,就是外面引磬的声音,这叫啥呢?这叫听的是外面的声尘,这个大家明白吧?(明白)如果你把自己的心,关注在‘能听’上,也就是这里观照自己的‘能听’[佟爱国把手放在自己的左胸上]要听自己能听那一块,这个位置。这时,你就把心,自然就收回来了。这个大家能明了吧(能)也就是,当我们听引磬的声音的时候,你这个心力,你这个心所观照的,所听的在哪个位置,这很重要。究竟是外面的声音,还是这个‘能听’。如果,我们把听外面的引磬声,把这个心,由听外面的引磬声,收回来,来听和观照,自己的‘能听’这一部分,我们的心就收回来了。就向内收了。这个大家明白吧(明白),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关键的修学。也就是在我们的修学路上,好多人都在这个关口上,就给卡死了。他的心就收不回来,为什么收不回来呢,一个是他习气业障太重了,一个是他没有那么大的心力,他不懂这一点,也就是,他不懂得收回来这一点,这样的人会觉得,我做了很多好事,我就很有功德了,我往生可能就有把握,不是这样的。我们大家在这里要知道,把你的心收回来,这才是最有功德的。我告诉大家,如果我们把这个心收回来,来观察来听,这个‘能听’,你能够守住自己的心,‘能听’这一面,而把外界的环境忽视了,你能常常把心住在这里,我告诉大家,这就是你相似的清净心。这就是无为的开始。这个大家明白吗(明白)。《金刚经》上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那什么是无为呢,大家可能不懂。我告诉大家,你把心收回来,来观察自己的‘能听’,来去听自己的‘能听’,来把这个心守住到这里。从这里开始,就叫做无为。也就是说,你能把心安住在这里的时候,这个状态,也就是这个清净无为的状态,不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我们耳根一收摄的时候,来关注自己的内心,来听自己的内心,当这个时候,我们的六根就要都摄住了,当我们的内心摄住了以后,我们能安住在这种清净无为的状态下,这是心。身体,再能安住于放松,呼吸匀称的状态下,在这个状态之下,大家想一想,提起一句佛号,当我们心里,念这句阿弥陀佛的时候,阿——弥——陀——佛——,我们不是去执着外面的声音,要把自己内心里念的这句阿弥陀佛,把它念好。当我们外面要是放着喇叭,也在念阿弥陀佛,我们跟它一起念的时候,大家要记住,不要听外面喇叭的声音。要自己内心里念出来,只是用外界喇叭的声音,扶持自己,能把这句佛号声念出来,跟它相应就行了。把自己的心呢,要守摄住自己内心里念的这句佛号声,当这句佛号一念出来的时候,这句佛号声,就是‘所念’,即使不出声,心里也有个无声之相,这是‘所念’。在自己的心中呢,还有一个‘能念’,在这个时候,这句佛号念出来了,我们究竟把心安住在‘能’上呢,还是‘所’上呢?也就是说,把心安住在‘能念’上,还是‘所念’上。大家是不是这块,还有点模糊。我今天告诉大家,在我们念佛的时候,我们学净土法门的,要把心安住在‘所念’上。所念就是指,我们所念出来的这句阿弥陀佛佛号上。出声的时候,安住在这句佛号上。也就是听清这句佛号。不出声的时候,要听自己所念的无声之声这个佛号。这是把心安住到了‘所’上。这时你也许会问,上次不说把心收回来,安住在‘能’上吗?不是听‘能’吗?现在,你怎么又说去听‘所’了?你这样一讲,把我们讲糊涂了。大家有没有这种情况。对不对。我告诉大家,唯有我们念佛号的时候,把心安住在所念的佛号上,把自己的心安住在所念的佛号上,也就是听清所念的佛号上,这为啥呢?这为‘有’。也就是在我们心中‘有了’这句佛号,‘有了’我们把它听清楚。这是从‘有’上下功夫。我们大家念佛的时候,这句佛号,每个字,一念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听得特别清楚,有声音,不管是无声之声,还是有声之声,总而言之,内心里有一个相。念佛的相。比如说我念‘阿’,就会有一个‘阿’的相。这个大家明白吗?(明白)可是在念‘弥’之前,是不是有一个不念的地方,是个空白。也就是没有声响,连无声之声也没有。是不是有个空白。对不对。在这个空白的时候,其实我们听的是没有声音,这个没有声音,仍然是声尘。也就是说,我们听的还是‘所’。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虽然听的还是‘所’,但是心就会很静。这个时候,与听这个‘能’,也就是心里能念这个‘能’。譬如说禅宗,他也念这句阿弥陀佛,但是他重点是在哪儿呢,他听这个‘能念’,就守住‘能念’这块,这是禅宗的修法。我们净土宗的修法,是听啥呢,是听念出来的这个声相。也就是,听的是这个‘所’。可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把这个‘所’,听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也就是所念的佛号,听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但大家要知道,假如说我念佛停止的时候,要知道,把这个心要回到守住这个‘能’,也就是说,‘能念’‘所念’‘能听’‘所听’,要把这个心守住这个‘能’。当佛号停止的时候,守住这个‘能’,当佛号不停止的时候,听的是佛号,但是把其他的妄念给排除,就是不要了。当我们心清净的时候,只有这一个念头,是佛念,在念佛。当我们内心妄念纷飞的时候,我们要静静地听这句佛号声,也就是说,当我们内心清净的时候,我们能在清净心中提起这句佛号,当我们内心不清净的时候,我们静静地,能通过这句佛号,使我们的心变得清净。我们把心用在只听自己所念的佛号上,这就是印光大师所说的‘由有念入无念,不虚入品之功’。大家想一想,如是这里心只住在‘能’上,保持离缘第一义的状态,这是禅宗的修法,甚至说,禅宗参话头的时候,他也把心住在‘能’上,这是从哪儿入呢?这是从空入,从空入有。从空入,印光大师说‘由无念入有念,反受落空之祸。’这很难入啊。不管是从有念入,还是从无念入,到最后的结局,都是帮助我们能所双亡,见到自性。当我们提起这句佛号的时候,我们要把每一个字,都要听得清楚。比如我念‘阿弥陀佛’四个字,‘阿 弥’,念‘阿’和‘弥’之间,是不是有一个没声音的阶段。你看在念‘阿’和‘弥’之间,有一个没声音的这个阶段,那我要问问大家了。我们念‘阿’念‘弥’,在念出这个字的时候,我们听得清清楚楚,那中间还有一段没声音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听着呢吗?非常非常重要啊,大家一定要把我讲的这一段,一定要搞明白。如果你搞明白的话,我告诉大家,对你这一生修行,以及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就是非常非常重要,这是很多很多念佛人,都是把这儿给忽视了。好。大家回答我这个问题,在念‘阿’和‘弥’之间,你这个听,在听上呢吗?(没有 听着呢)大超说没有,别人说有时候听,有时候没听,我告诉大家,这就是我们心,它在干什么呢?我们自己有时都不知道,因为确实是有时候听,有时候没听,你看有时候念着佛,其实打着别的妄想,你看有时候念着佛,听得清清楚楚。我告诉大家,当你把这句佛号,听得清清楚楚的时候,在念‘阿’和‘弥’中间这个空白的这一段,虽然说没有声音,我告诉大家,你也在听着。为什么呢,你听到的是没有声音。大家想想是不是?你看,有声音出来的时候,你听到的是有声音‘阿’,没有声音的时候,你听到的是没有声音。但是你听,还在听。如果你不听的话,你怎么知道它没有声音呢?对不对。说明你这个听,还在听。 ‘弥’,这个 ‘弥’一出来的时候,这个字一念出声的时候,你看,你又听见 ‘弥’了,又听见声音了。那我们大家想一想,在念‘阿’的时候,和没念出声的时候,然后又念‘弥’的时候,又没有声音的时候,然后又念‘陀’,这有声音了吧,然后,又进入没有声音,然后,最后念‘佛’,你看这个过程,它总有有声音的时候,没有声音的时候,是不是这样交换的?我们大家想一想,它是这样交换的,我们的听间断了吗?(没间断)如果我们好好念佛的话,清清晰晰地听的话,我们这个听,根本就没间断。我告诉大家,我们念佛的功夫从哪儿产生?就从这儿产生。当你提起这句佛号的时候,你这个听能够不间断,清清晰晰地听,而没去想其它的,你的念佛功夫,非常非常容易产生,非常非常容易增长。我们大家功夫不增长,都是啥呢,他没有把这个不间断地听做好。为啥呢,他是间断地听,他这会儿念着阿弥陀佛。。。。。。你看,念着念着,又想到了哈尔滨,想到了长春,想到了沈阳,又想到了自己的闺女,想到自己的儿子,甚至说,想到了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妻子,自己的父母,你看总想这些,甚至想他们的状态。大家想一想,这么一打妄想,你这个听,是不是间断了?你这个听,总是间断的话,我告诉大家,你的功夫很难成。你念佛很难得力,而且,你这个念佛也很难生定。就是这个道理。当我们要是不间断地听,这个听让它不间断,而且特别清晰的话,我们的妄念就自然而然地就会减少了,我们这种定力自然就产生了。把这句佛号听得特别清晰,这是慧。这个听不间断,就是定。你看,这个听不间断,这是定。听得特别清晰,这是慧。因为你只有这样,听不间断,只有有这个定的情况下,你才能降伏你的欲望,妄念等等一切烦恼,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我们提起这句佛号,得会念。所以过去,我也常对他们讲,如果我们要念佛,尽量休息好了,然后念佛。不能啥呢,我们一边念佛一边打瞌睡,这样又进入了无明了,就是无明又增长了。或者一边念佛一边打妄想,你看这两个都是念佛最大的弊病。所以说,我们要把觉睡好,然后,在提起这句佛号的时候,就要非常清晰地去念,而且听得不间断。这样念佛,你念一个小时,你就会有一个小时的收获。你念十个小时,就会有十个小时的收获。你果真用你的真诚恭敬心静静地这样去念下去,我告诉大家,你念一个小时,可能胜过别人念一个月的,甚至可能胜过别人念一年的。这是真的,这是用功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大家在念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重点。就是要把它听清楚,而且不间断。默念的时候,起初嘴唇要动,哪怕有微动,或者口动之相也可以。这个时候,如何摄心呢?当我们心中,提起这句佛号的时候,细细听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内心就会有一个无声之声,也就是说,我们起心念佛的时候,在自己的内心里,它有一个声相,念佛的声相,但是,没有发出声音。我们要细细地听,我们内心里的这个声相。这个声相,我们管它叫无声之声。当我们静静地听这个声音的时候,我们就把自己的心摄受住了,这颗心就不往外驰了。所以,我们默念佛号的时候,就这样摄心。这句佛号的声音,已经扎在了他的‘八识’田中,这个种子,种熟了,它自然流出来的,就是这个声音。如果回去之后,自己念佛,听自己的声音,也就是自念自听,但是念佛的这个调,最好不变。就这样坚持下去,一直到往生。就这样念着佛,安祥往生。这是最好。好,我们念佛的时候,念“阿 弥 陀 佛”。大家看着,在这时,吸一口气。吸一口气。一次就到小腹,这样你气才能吸得足。吸一口气,然后,再念“阿 弥 陀 佛”。在念这句佛号的时候,把气就呼出来了。也念完‘佛’了,这气也呼完了。呼完了之后,然后再吸一口气,这个吸气的时候,口不能闭着,要鼻子跟口一块往里吸气,也就是一起吸,这是我们出声念佛的时候“阿 弥 陀 佛”。在第一句佛号跟第二句佛号之间吸气,正好吸完,第二句佛号“阿”字开始。要这样呼吸,这样呢,这是出声的时候,其实这样锻炼一下,出声的时候,这个呼吸很难调得那么匀称,所以我们重点,把这个调节呼吸用在不出声的时候,出声的时候,以我们这声音为主,以锻炼为主;不出声的时候,那才是我们真正好好做功夫的时候。当不出声,这个呼吸怎么呼呢?这跟出声时就不一样了,不出声时,你平时先把呼吸调匀,比如说。吸气、呼气,吸气、呼气,吸气时,小腹要往起隆起,呼气时,小腹要逐渐凹陷。不出声时的呼吸,大家要记住,就不用口了,只用鼻子呼吸。呼吸要均匀、细长,而且配合放松。所以我们平时把这呼吸可以练一练,对自己念佛,降伏妄想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当把呼吸练习好了,念佛也练习好了。但是这样练习的时候,不要整天调呼吸,这样你会累,到最后不知道怎么调了,也就是每天拿出一段时间练习呼吸,再拿出时间练习念佛。呼吸也练习得熟练了,念佛也念得熟练了。然后再把两个融到一起。融到一起是什么状态呢?我给大家演示一下,随着你呼吸的长短,这个佛号也在不停地念,如果你细心一观察,可能是念一句佛,吸一次气,把气呼出去,又念一次佛。如果你气息比较长,可能会一句半,可能会两句。随着不同的人,气息的长短不一样,在每一次呼吸,念佛教次数也不一样。如果我们把两个都练熟练了,会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念佛的时候,只是听清佛号,没有关心到一呼一吸,念几次佛,也就是说,呼吸它在呼吸,念佛我在念佛。跟我念佛没有关系,这个没有关系是指自己的意识里,没有想呼吸,而呼吸自然就很匀称。初期的时候,我们可以反复来观照一下,观照一下,自己的呼吸在什么状态,就是念佛时观照。如果状态不对,赶紧把它调正,调正以后,又不管它了,又继续念佛,过一段,再观察观察自己的呼吸状态。如果以后,在念佛的时候很熟练,把心只安住在佛号上,不管呼吸了,把呼吸忘了,可是呼吸,也在正常地呼吸。这时,就把心全住在念佛上,就可以了。虽然说念佛不间断,呼吸也没注意它,而呼吸自然均匀,自然正常地呼吸。这样久而久之,我们的身心才会真正的安定,法喜就会出来。这样呼吸不障碍念佛,念佛不障碍呼吸,这样,我们的功夫才能上进。如果我们平时,把呼吸要是调好,对帮助我们降伏烦恼,降伏欲望,我告诉大家,也至关重要。”

  本片编导者念佛人忏悔师兄说:“要问山中路,需问过来人。佟老师他自己确确实实通过他十多年的修学,精进的念佛修学,他自己走过来了,他知道念佛会有这么多的障碍,会有这么多的难处,所以他通过自己的修学走过来,克服了这种障碍和难处。所以他把这个路,很正确地给大家指出来,所以他的开示,他所讲的这些法,拿出来,我们就可以用。马上就可以用到自己念佛的过程当中,马上解渴,马上解决问题。这就是从小处,从细微处,给你送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就非常非常宝贵了。说实在话,很多居士也说,念佛念了这么多年,甚至有念佛念了二十多年都不知道怎么念的,也从来没有人把念佛讲明白的,真的是这样。佟老师的法,就是把念佛给你讲明白了,把最小的,解行上的这些事,给你说清楚了。让你直接在行上,用得着。所以我觉得他讲的这些法呢,对于我们这些修学净土念佛法门的人来说,太珍贵了!”

  北京怀柔念佛人马永俊居士说:“几次开示,我就觉得都是对我讲的,我特别需要,真是一句废话都没有,所以说每次听的时候,我都认真地听。太解渴了。我的土话说,就是太解渴了。真是甘露法雨,我太需要了。所以说我听完了之后,我感动得都落泪。这么好的指导方法,从来没人给说过。所以说迷茫了二十年,我今天终于得到了。所以说我一定要珍惜,所以说我认真地念,在佛堂里,认真地念,效果真明显。那种轻安的感觉,一点都不累。”

  北京密云念佛人王振军居士说:“佛法,有的时候感觉是很深奥的,但是通过佟老师这么一讲,一下就明白了。感觉法味无穷,法味很浓。听起来很过瘾。”

  河北承德念佛人李冬梅居士说:“听了以后,就知道这个心应该往哪用,这个耳朵应该怎么用,眼睛应该怎么用,往哪用呢,眼睛跟耳朵就是不要去看别人,不要去听外头的声音,不要去看外头的这些事物,不要去听外头的声音,就是往自己心里头去听。”

  本片编导者念佛人忏悔师兄说:“念佛这个听,这个音声,是给谁听的呢?是给我自己听的。所以我要听清楚自己的声音,让我自己听,这才能够摄心。所以我把这个注意力,专注力,开始就慢慢地回收回来,让我自己听我自己的声音,当人用心来听自己的声音的时候,你会发现,外界的声音没有了,外界的人无论怎样去怪腔怪调、拖长音,你关注不了了,你关注的是自己的声音,所以说自己听自己的声音,外面的这个干扰有多大,感觉不到了。相反的,外面的这个干扰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增上缘,你自己念佛更能得力了。又用这种方式念,念念念,法喜又出来了。”

  河北承德念佛人王凤梅居士说:“就是通过佟老师讲,更加明确,就是得学会把这心收回来,这个心收回来,这是自己的家,就像佟老师讲的,把心回到自己这大本营,这个我特受益。”

  “佟老师讲的是,阿 弥 陀 佛,中间这空隙,以前没有感觉到这个空隙,空隙经常出现它就跑了,杂念就跑了。来了。杂念来了,你不管它,不管它,它还来。现在呢。你要把中间那个阿 弥 陀 佛。这个看住了,中间这看住了,真的妄想就少了。”

  北京怀柔念佛人马永俊居士说:“我的杂念没有了,一个小时很快就过了。我还没念够,又到点了。这种轻安的感觉,因为我领众的时候,拿着那引磬,我都要飞起来了,我都没有脚了,所以说我走得快,我根本就没有这种感觉,就像飞起来一样轻安。”

  学会了把心内收,把佛号听清楚,并听清自己念的佛号,不间断。这个修持方法,可以说是立竿见影。无论对于老修还是初学,都十分有效果。现在,大家在念佛的时候,轻安自在的感觉,慢慢出来了。但是,在听自己念的佛号时,大家还是觉得很费力。

  本片编导者念佛人忏悔师兄说:“在念佛的过程中,我可能在三分钟之内,我会有无数的妄念,因为在念佛的当中,只要佛号一出口,前一分钟,你可能会用力地去摒除自己的妄念。但是一分钟过后,这个妄念开始频繁地出现,脑中的那些杂念、杂波、妄念,它是源源不断地出来。”

  北京密云念佛人刘元其居士说:“妄念吧,见缝插针,非常非常多,所以,一点一点全部伏住不容易。”

  本片编导者念佛人忏悔师兄说:“你要跟这些妄念怎么作斗争,那只有把自己的声音再提高,再用力去听,这时又累了。”

  河北承德念佛人李冬梅居士说:“用力去听,非常用力去听,我刚开始也是非常用力去听,然后就感觉脑袋疼。”

  河北唐山念佛人净心居士说:“在大家一起打佛七的时候,会有很多人一起在念,因为你听到的,大家的声音会比你自己的声音更大一些,所以听得就会很用力,很辛苦。”

  佟爱国开示说:“念佛的时候,发急,听的时候,发急。有的说了,我不发急,你不发急,你用了力。这个大家能明白吗?就说你念佛的时候,你用了力,听自己念这句佛号的时候,你又用了力,这是很关键很关键的事情,你一用力,坏了!你这里一用力就坏了,用力久了,用力严重了就会作病;用力用得不严重,你念佛也很难得力。当大家妄念、牵挂很多的时候,如果不用力,那自己的心就收不回来。所以会逼得大家去用这种力,当逼得大家用这种力,这种力用久了,就容易出毛病。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到临终往生的时候,也是静静地提起这句佛号,去往生。并不是说,用急躁的心使劲地念,去往生。并不是这样的。如果这样念去往生了,品位也很低。所以说,我们为什么用力,就是因为要排除这些杂念,排除这些牵挂,逼得自己用力。我告诉大家,当我们提起这句佛号的时候,不要努力地去排除这些杂念,这个大家明白吗?当你不去排除自己杂念的时候,你就不会用力了。那有的人会说了,不排除自己的杂念,念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排除自己的杂念。我不排除它,那怎么能行呢?是不是这个道理?(是)你们谁会背《无量寿经》,背头一段,大娘会背,好,大娘你上前面来,你背一下;等一会儿,就是你先到前面来,然后王居士,你也到前面来,你念佛,然后大娘你背经,你念佛你背经,谁还会念《往生咒》?好,我说开始的时候,大家就各自开始自己的,然后我呢,念佛。然后,在这里,你们大家要注意静听,静听啥?静听我念佛的声音。不管别的,就主要听我念佛的声音。好,咱们开始吧。(佟老师念“阿 弥 陀 佛”的声音与背经、念咒的声音混合在一起。)好了,大家回去吧。我为啥让这么多人,各自念各自的呢?我意思就给大家表示一下,比如说他们念的咒、背的经,念的其他的,都是妄念。而我念的这句佛号,是我们的正念。我给大家这样举例子,大家明白吧?也就是,当我们静静地听这句佛号的时候,是不是无法排除他们所念的声音?排除不了吧。也就是,当我们提起这句佛号的时候,我们的杂念还很多。在这个时候,不要使劲地去排除杂念,不排除它,怎么办呢?就像刚才,我们听外面引磬声音的时候,我们把心静下来,来在这些杂念里,析出这句佛号,也就是自己念的这句佛号,要静静地把它听清,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清楚就行了。不要急于求成,一下子就想清晰了。这个大家明白吗?(明白)当你把心静下来,定定的,这样去听自己的佛号,我告诉大家,你听久了,自然你定力就来了。这个定力,就是你能把这个心的收摄力,就是专注力,自然就来了。而是你这样念久了,它自然就能把这句佛号听清了。当把这句佛号听清的时候,你的心专注在这佛号里的时候,我告诉大家,那些妄念,你不用赶它,它自然自然地就要减少,直到消失。这个大家明白吗?(明白)开始的时候,是逐渐地减少了,逐渐逐渐地就好像这些杂念不清楚了,没了。但是还有啥呢,好像还有波动。但不知道这个妄念是什么了,这叫妄波。再用功久了,这个妄波也就没了,它要通过这么个过程。所以说,在这些杂的念头里,我们就把我们念的这句佛号把它听清楚,这样静静地听下去,用功久了,水到渠成。如果我们这样去念佛,我们才能入这个念佛的正修行路。”

  北京密云念佛人王振军居士说:“放松身体,然后静静地去念,不要用力,静静地去听,听自己的佛号,而不是听大家的,也不是听念佛机的。这个要领过去是没人告诉过的,自己也不会用的。”

  本片编导者念佛人忏悔师兄说:“因为我们烦恼习气太多太多,我们没有定力,所以妄念不断。但是,不那么用力了,不那么用力去排除了,不需要绷着脑袋,绷着这颗心,僵直着身体去念了,所以越来越发现什么呢,轻松,放松地去念佛,对于排除这些杂念,特别特别有好处。你看,有老师在旁边跟你这么说,你自己行持当中再行持,就马上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辽宁丹东念佛人张俊蓝居士说:“过去就是六根摄不住,就老往外跑,不是东啊西啊,什么事都来,因为咱们过去接触的也比较多,就六根接触的都出来了,就是随着境界跑,特别是听,你看念佛机,我随时都带,就听它,没往回收,这次听了光盘,一下就明白了,就收回来了。”

  本片编导者念佛人忏悔师兄说:“当我念佛一分钟之后,起妄念的时候,我不再像以前通过声音用力去听排除它了,我让它自然而然起这个妄念,然后不理会这个妄念,开始摄心听着自己的佛号,一会儿这个妄念它自己真的走了。因为你在听的时候,肯定是用的心,用的心听见自己的佛号,那个妄念自然而然就除掉了。开始念佛又听得清楚自己的佛号了,又可以保持一段时间。”

  北京怀柔念佛人马永俊居士说:“这么好的指导方法,从来没人给说过。所以是迷茫了二十年,我今天终于得到了。所以说我一定要珍惜。所以说我就认真地念,在佛堂里头,认真地念,效果真明显,那种轻安的感觉,一点也不累,充满法喜。”

  “以前也成天咣咣磕头念佛,想唱念就唱念,想慢念就慢念,真的没有,这个真是得的这个法喜。”

  “差不多这一个小时,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没有妄念,我觉得太受益了!”

  用放松的状态,去听清楚自己的佛号,不要逼着自己用力,把心完全内收,不要使劲跟自己的杂念对抗,只是轻松地听就好了。这个方法培养我们的定力,也让很多人进入轻松念佛的状态,法喜自然出来。但是,问题又来了。很多不太用心,信愿心还不具足的同修,还是觉得散乱。佟爱国在连续的佛七开示中,他又为大家找到了对治的方法。

  佟爱国说:“这个佛号,一天天地念,有的人在念佛堂里,念得很不欢喜。好像是在靠点,哎呀,天怎么还不黑呀。哎呀,怎么还不到中午啊,怎么还不到吃饭时间呐。所以说,这个心里非常非常地苦。在念佛的时候,有这样的人吧?(有)你看,再好一点的呢,虽然说念佛,不觉得很苦。但是,也不觉得快乐。就这么凑合着混吧,混个时间,别人念,我也在念,能把这个时间盯下来就可以了。这样的人,虽说不是那么太苦,但是,也没有大的快乐。我们的内心里,快乐不快乐,甚至快乐到什么程度,决定着我们的信愿力。这个大家明白吗?(明白)我们的信愿力越足,我们念这句佛,就会念得越好。我们的信愿力不足,我们念这句佛,就念得很辛苦,念得很苦。所以说,我们念佛的信愿力,就好比我找世间人给我送这本书,送往北京所开的价钱一样,开的价钱越高,送书的人越快乐。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念佛,我们的信愿力越足,我们这句佛号,就会念得越好。我们的心里,就会越快乐。所以说,在我们念佛之前,这个信愿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个信愿力,它要贯穿着我们生活的始终,乃至生生世世。所以,我们大家在念佛的时候,当自己的内心里起了变化,这个变化是快乐,还是烦躁,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检查自己的信愿力了。如果越念越快乐,说明自己的信愿力足。当然,这是在念佛方法正确的前提条件下。如果越念越烦躁,心里产生烦恼,就是我们的信愿力不足。所以,我们净土法门三个总纲领,就是“信愿行”。这个信愿力,非常非常重要。印光大师说:‘往生与否,全靠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要靠持名之深浅。’可见这信愿力,在我们净土法门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那么,我们在念佛中,要检查啥呢?要常常地检查,检查我们的信愿力,足还是不足。如果不足,毛病出在哪里?这个人学习佛法诚敬心不够,就说明,在自己的内心里有五欲,有其它的东西在往下拽,在障碍你。所以说,你这种诚敬心就很难发出来。我自己学习佛法十五年了,我自己感觉到非常受益,我仔细观察,我这么多年,就是靠的一念诚敬之心。回过头再一教别人的时候,发现他们与我的区别,就是诚敬的程度不够。所以,我这么多年学佛,就是因为这念诚敬之心帮助了我。但是,我为什么有这念诚敬之心呢?它的原动力从哪里来的呢?那是因为我重视生死,我是因为啥入的佛门,是因为学佛可以不死,因为在世间,我感觉到人生最大的事就是死亡。如果能把死亡解决了,那该多好。所以,我是因为能够不死而学的佛法。对于死亡这件事,我把它看得十分重要。在这个世上,再也没有比这一点更重要的了。所以,我觉得自己生到这个世上,命中注定要死,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所以说,后来闻到佛法才知道怎么解决。因为我重视生死,所以才能够发起这念心,要好好地学习佛法。既然要好好学习佛法,诚敬心自然就伴随着而出来了。再一点,我们无始劫来,都造了无量的地狱之业,通过学习佛法,也知道了地狱的可怕,也知道三恶道的可怕,我看到这些,可以说很恐惧。在这种恐惧心的起始下,使我更发起了要好好学习佛法的这念心,这样呢,这个诚敬之心也伴随着出来了。这是我把这念诚敬之心,给它分成多个角度,你看,它是多个力出来的。从多个点出来的。还有当我发现,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过去父母,佛说:‘一切男人为我父,一切女人为我母’,我们生生世世跟无量众生,都互做过父母,那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该有多少多少啊!我们这么多的父母,他们有可能在三恶道里受苦啊,甚至有的在地狱里受极重苦啊!我们大家想一想,我们对今生的父母要发出这念孝敬之心,那我们对生生世世的父母,更要孝顺啊。那我们的这念孝顺之心,从何而来呢?这是自己的本能,应该这样做的。我们既然知道,生生世世有无量的父母,在三恶道里受苦,如果是我,我非常想救度他们。可是自己想救度他们,自己又没有本领,又没有能力,多想具备这种能力。在佛法里发现,只有成佛、成菩萨,才具足这种能力。来救脱自己和生生世世的父母,既然把佛法学好,能成佛成菩萨,才能救度生生世世的父母,那我们学习佛法,一定要好好地学,一定要虔诚、精进。在这种力量的促使下,一定要好好学习佛法。随之,这念诚敬之心又伴随着出来了。我仔细观察,这一念生死之心,了生死之心、怕堕地狱之心、救度生生世世父母,也就是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心。在这三种心里,这一念诚敬之心就伴随而出。当然说,这三种心,这是我说的,我的发心,其实还有其他方面的发心,我今天主要讲的,在我发心中,比较主要的,比较重要的这种发心。我们这一念诚敬之心伴随而出以后,你再学习佛法就会特别认真。就会特别精进,特别细心,也特别小心,恐怕把佛法学错,诚敬之心自然伴随而生,自然伴随着你的学习,我的这念诚敬之心是这样发的。好多学佛的人,也可能是这样发的。但好多学佛的人,为啥这念诚敬之心发出的不够,可能他们对了脱生死,对怕堕地狱,对救度自己生生世世的父母,也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他们这个心还没发出来。这个心对自己来说,可能还没有达到特别重要的地位,如是这几种心发出来了,诚敬之心自然就伴随而出了。可是有的人又问了,我这几种心很难发出来,即使发出一点,都感觉到特别不足,或者说,都感觉到特别假,好像发不出那种圆满的心,那我这诚敬之心又怎么产生呢?我告诉大家,生死之心,怕堕地狱之心和‘众生无边誓愿度’之心,如果你不能好好地把它发出来,不能在这里勇猛精进,这说明啥呢?说明你无始劫来的善根不够。你的善根不够,你这几种心就发不出来。这几种心发不出来,诚敬之心也发不出来,诚敬之心发不出来,你学习佛法的心力就不够。你学佛就很难学好。所以根本在哪里呀,根本在这里呀。那有的人又会问了,我这三种心发不出来,我诚敬之心也发不出来,那说明我过去生中没有善根呐,或者善根非常小啊,那恐怕我这一生就不行了吧?我告诉大家,我们幸亏遇到了净土法门。印光大师说:‘末法时期,无论有善根无善根,皆当专修净土。’要知道,我们遇到净土法门,是我们多生多劫的福报啊。我们有这样大的福报,纵是我们过去生中的善根很低,如果我们闻到佛法后,努力精进,因为知道自己过去生中善根较差,这一生就要勇猛精进地来补。所以说,要在自己的内心里,把了脱生死的心放在第一位,把怕堕地狱的心放在第一位,把‘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望放在第一位。久而久之,通过精勤地学习,你的善根会在这一生成熟,也照样能了脱生死。你们把这几种心提起来,诚敬之心,自然油然而生!你们再学习佛法,就会学得好。我们看这个,这面是尖的,中间是圆的,它这里有很大的空间,是不是,我们大家想一想,如果我把尖的这头冲下,把它立到这,大家说它能立得住吗?(立不住)是不是立不住,对不对。假如说我们把这个尖端这块儿跟这个桌面的接触处,是不是有个点,如果我们把这个点,给作为啥呢?就你刚才我跟大家讲的,在这颗清净的心地中,保持住这句佛号,在念佛中,能够保持这颗清净的心,果真能这样了,我们把最下边这个点,给当成是这个位置,是不是,比如说,从下面这个点再往上,再往上,整个这些个都是诸佛菩萨的位置,佛、菩萨、阿罗汉,也就是说圣贤人,但是说,这个点这儿还有一部分,就是从圣入流,还有一部分,比如说还有这么大块儿,就入圣流了。在入圣流之前,跟我们现在能体会的这颗心,这个顶点这块儿,还有一段距离。比如说从入圣流一直到顶端,我们管它叫,像《金刚经》上所讲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比如说这都是无为法,这是贤圣,我们从这个点往上,这是入圣流了。逐渐地入圣流,达到入圣流,然后达到成佛、成菩萨、成阿罗汉,这都是圣贤人。我们所能触及到的,触摸到的,就是刚才我给大家讲的那个点。清净的心中提起佛号,在念佛时,保持这颗清净的心地。再往上,大家就体会不到了。但是大家粗略地可以体会,这都是诸佛、菩萨、阿罗汉,也就是圣贤人,我们是在这个点上,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保持在那个程度的时候,才在这个点上。那往上修行,必须得长久地保持下去,而且达到见思烦恼脱落、尘沙烦恼脱落、无明烦恼脱落,是不是依次往上修学呀。这个大家明白吧,所以说从这儿往上,一直到圣流往上,我们就不谈了。为啥不谈了,因为大家也感觉不到,也触摸不到,但是就能知道,往上是圣人就行了,对不对。我们谈啥呢,我们谈与我们接近的,这样有什么好处呢,能够帮助我们当下的修学。既然这个点是这样的,就相当于清净的心中,提起一句佛号这个点,在我们净土法门中。那大家想一想,我把它往这儿一放,随便往这儿一放,它能立得住吗,是不是立不住?刚才这个刘居士,可能代哪个居士提的问题,她说了,当念这句佛号的时候,有的时候妄想就来了,有的时候杂念就来了,甚至导致自己很难念下去佛,是不是这样说的。那大家想一想,这个点就好比我们念佛的时候,不让它起妄想,想让我们念佛的时候不让它起妄想,而且还要保持下去,大家看看这个点,就像这个,我暂时把它叫做一个小坛子吧,看,能立得住吗,是不是立不住。如果要让人把它立到桌面上,它立不住,我说你必须得给我立住,他立了三天,立了五天也立不住,他还愿意立吗?(不愿意)不愿意立了吗?我们念佛也是这样,我们天天念佛,烦恼还特别多,念念的,这个烦恼从内心里就起来了,谁还愿意念,就不愿意念了,还不知道原因在哪里。你看自己念佛念不下去,原因还不知道在哪里。不是心烦了,就是身体难受了。总是拽着自己念不下去,总是妄念纷飞,总是好像这事那事在牵着自己。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觉得念佛,我能坚持一个小时,这就不错了。好像在念佛当中,都在坚持着这个感觉。大家想一想,你一有坚持这个感觉,你念佛就很难念好了,这是真的。就像这个坛子一样,它的底下是尖的,很难立得住呀。你看怎么立,它也立不住。大家想一想,它为啥立不住,因为它没有基础。我们拿来一个架子,给它作为一个基础,大家看看能不能立住,是不是很简单,你看这架子往这儿一放,我把它一立,这很容易立住了,就这么容易。你看它立住以后,它动不动啊,它不动。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是),它为啥能立住,底下有个架子,它就立住了。是因为这个架子是它的基础,是因为它有了基础,它才能立得住。这个大家明白吗?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它怎么能立得住呢?有一个基础,你看自然就能立住了。我们把坛子底下的这个点,作为我们念这句佛号,保持清净心,我们比喻是这个。在清净心中,提起这句佛号,就等于你到这个点了。到这个点,保持下去,往上才能入圣流,修成圣贤人,可是它立不住就不行啊,要想达到这个程度,让它保持下去,必须有基础,要有架子。这个基础,在佛法里叫啥?这个基础是不是叫十善业。我告诉大家,这个基础叫十善业。如果没有十善业作为基础,大家拼命地念佛,也很难立住啊。我们学佛,第一要有戒律,戒律是修学佛法的基础。我们把三皈五戒展开来,把五戒展开来,就是十善,其实就是十善业。所以说,十善业是修学整个佛法的基础。不论你修学哪个法门,你十善业不足,修学哪个法门都立不住。你纵然有很高的根基,你很聪慧,我告诉你,你也学不成。为啥呢,没有基础。没有基础,修学哪个法门就好比这样(他把坛子从架子上拿下往桌上一放)你看很难立住不说,还碰到佛像了吧。碰到佛像代表啥呀,不但很难立住,还丢了佛菩萨的脸,丢了佛法的脸呢,是不是?学了多年了,还丢了佛法的脸。学了多年了,还可能诽谤佛菩萨,心想这佛法不管用啊,怎么我学佛这么多年了,我咋还这么倒霉,是不是。你立不住,原因出在哪里,十善业不够,基础不够。所以,这个基础不够,我们念这句佛号的时候,就会妄念纷飞,杂念特别多。导致自己很难念下去,自己念起佛来放不下,不但内心里放不下,身体有点苦,也放不下。所以,当我们念佛,非常有难度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定要去检查自己的信愿力够吗?可能信愿力不够啊。信愿力不够,你这念诚敬之心出不来啊。还检查自己啥呢,为什么念不下去,毛病究竟出在哪里。好像是心里有牵挂的事,放不下啊。还有的人会感觉啥呢,我觉得我也没有什么事了,怎么妄想这么多呢,所以这得靠啥呢,我们无始劫来的妄想习气都太重了,太重了,这要靠我们长久地薰修啊。所以大家要想念佛能够念下去,念佛能够保持清净的心地,念佛能够念得舒适、快乐,必须得修好十善业。我们想一想,我们想要降伏我们内心里以及身口上的十恶业,把十恶业变成十善业。这十恶业我在这里怎么比喻呢,好比把这一棵大树放倒,大家想一想,如果把这棵大树,要想把它放倒,甚至把这棵大树清理干净,我们砍这棵树的枝叶,能不能把这棵大树放倒啊,(不能)能不能把这棵大树在这块地里清理干净啊(不能),不能吧,可是我们好多人修学,在身口上下的功夫很大,他的表相已经表现得很好很好,但就是内心里的贪、瞋、痴不转。如果我们砍这棵树,从地皮以上,这树干上砍,大家想一想,容易不容易把这棵树放倒啊,还是比较容易放倒的吧,虽然说比较容易放倒,这代表啥呢,这个树干,代表我们内心里的念头,如果我们修学,要是改变内心里的念头,大家想一想,是不是光比表面上下功夫、从身口上下功夫要强了?也就是说,我们把每一个念头,都变成正确的念头,然后念头正确了,我们自然就会有正确的行为,这就容易一些了,也就是我们修学,比较容易了。可是,虽然把这树放倒了,这棵树、树干、枝叶都清理走了,大家想一想,底下还有啥呀,(树根)还有树根,想把这棵树,这棵树比喻我们所造作的恶业,身口意所造作的恶业,想把这棵树清理干净,在这块地里还得把树根清走。对不对。这个树根代表啥呢,代表我们内心里的心态。我们有了错误的心态,就会起错误的念头,有了错误的念头,就会有错误的语言和行为。大家看,是不是为个过程?比如说,我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人很贪钱,他很贪钱,是不是内心里有贪的状态?对吧?内心里有了贪的状态,有一天他就会想了,我要去抢银行。大家想一想,他去抢银行还没抢的时候,是不是内心里起了抢银行的念头?然后到了那天他拿着枪去抢银行了,去抢银行的时候,口还要说话,身体还要造作。是不是这个道理?身体的造作、身体的行为这犯的是身业,抢银行的时候,口里所说的话,造的都是口业,大家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我们看假如说这个人没有贪钱的这个心态,我们再设想一下,这个人还会有抢银行的念头吗?不会了吧,没有了抢银行的念头,他就不会去抢银行了,对不对。也就是说,他的言语造作和身体行为就没有了,对不对?所以说,我们要转掉内心里这个贪的心态。比如说这个人,转掉内心里贪的心态,是非常主要的。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啊。(是)这个心态就好比那个树根,我们都看到那些放树的,树放倒了,树枝叶别人拿去烧火了,当柴用了。树干有材料的别人把它买去,打家具或者用到有用的地方,可是这个树根还在地里埋着,第二年春天,你去一看,这个树根上又冒出了许多新芽,到夏天一看,又长了很多新枝,是不是这样?也就是说,我们的修学,从念头上来改,做好十善业也很难呐。所以从哪里改呢,要从转心态上改。这样我们生活中,应该怎样去改呢?我告诉大家一个方法,这个方法,也是我常常用的。当自己遇事的时候,我们大家都会遇到事情吧?遇事的时候,不要去光想着别人的毛病;遇事的时候,先观察自己内心里的念头,也就是我们的身体,眼耳鼻舌身,跟外界接触的时候,我们内心里就会起念头、起变化,当与五欲六尘接触的时候,观察清楚我们内心里的念头,我们动的是什么念头?用这个念头来跟十善业相对比,就是用十善业,来对比这个念头。究竟是十恶业,还是十善业?比如说那个人,动了抢银行的念头,这个念头一动,我们用十善业一对,不杀生,不偷盗,这是偷盗,是不是偷盗的念头?你看一对,是偷盗的念头,有的人在这里一对,是偷盗的念头,我不偷了,就行了。也不去往深层次理解了,理解到这儿,我不做了或者在犯法,我不做了,就得了。然后平时该怎么修学,还怎么修学。他没去再深一步的理解。假如这个人是我,我会怎么做呢?动了抢银行的念头,一发现是偷盗,这个偷盗,我不能去做了。紧接着,我要再往下细细思维,我为什么动抢银行的念头呢?大家想一想,是不是得这样理解啊?(是)我为什么动这个念头,我仔细一想,我贪钱。是因为内心里,我有贪钱的这个欲望、这个心态,所以才起了抢银行的念头。是不是得这样找啊?找出来了,我有这个贪钱的心态。不行,我一定要改过来。我有贪钱的心态,这不好。我既然学佛了,它跟佛法不相应,而且这个心态,贪钱,我再跟十善业对照一下,八不贪,九不瞋,十不痴。八不贪,可是我这是贪钱啊。贪钱跟不贪,正好是相对立的。这个贪钱是十恶业,我要把这十恶业转过来,把这个贪的心态转过来,转成不贪。我这样讲,大家明白吗?(明白)所以,遇到每一件事的时候,要观察自己的心念,然后再进一步观察,自己的心念,起自于哪个心态,然后把哪个心态转过来。如果转这些心态,大家想一想,是比较容易了吧。这好比啥呢,好比我们挖那个树根。你看,这个树根往上不需要挖呀,这棵树根,就是地皮往上不需要挖,地皮往下得需要挖呀,把这树根才能挖出来呀。我们挖这个树根的时候,把主要的树根都给它砍断了,然后再一撬,把这个树根就拔出来了,拔出来给它移走,让它离开这块土地。这一点,就好比我们找到了贪钱的这个心态,把它给转化过来了,以后不贪钱了。可以这样比喻。这个大家能明白吗?(能)那大家想一想,这个树根是移走了,主要的根,是我们把它砍断的,可是这地里呢,还埋着点砍断的那一部分根。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然后还有很多须根,也就是很小的许多根。那我们要想把这棵树完整地从这块清净的土地上给它移走,移得特别干净,可是地里面,还剩下许多细小的根,还有砍断的主根那部分,是不是还没有移干净?对不对。(对)所以我们找到了,比如说这个人找到了不贪钱,这是十善业,贪钱是十恶业,我要转成不贪钱,十善业,那不贪钱,大家想一想,不贪钱了,这个人会导致啥呢,钱我不贪了,我贪好吃的。甚至说,知道贪好吃的也错了,哎呀,我不贪好吃的了。我贪好穿的,我贪穿得好。贪穿得好,检查出来也错了。不行还得改,又发现啥呢。发现贪自己一台好车,然后又发现错了,把这个贪好车的心态改过来,又发现自己贪啥呢,贪一套好的房子,贪一个好的环境,大家想一想,这个贪心,这个贪的状态,这个贪的心态,总是换。是不是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总是换,我不贪这个了,贪那个,不贪那个了,还贪别的。这样要想去除贪心,就又好难好难。这就是因为,我们这一生修学,这个贪心都很难去掉,原因就在这儿。很难给它拔根,根在哪呢?根就是前边有个贪。这个贪里,包括贪一切,也就是说这个心态的背后,还有一个总心态,总心态是啥呢,是贪。然后分心态是贪钱、贪车、贪房子,甚至贪家亲眷属,等等等一切。然后才产生念头,然后再有行为造作,大家看是不是这个过程(是)要知道,佛法是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呀。当你勤修戒定慧的时候,自然是让你息灭贪瞋痴。我们要把总的贪瞋痴息灭。所以说,我不贪这个了,贪那个,总是换对象,也很难把整个贪心去除,这样的修学。也有难度。所以,我们必须怎么办呢?遇事的时候,找自己的心念。从自己的心念,观察自己贪什么了这个分心态,从这个贪什么的分心态里,再回到自己的主心态。然后,真正连根拔除,是把自己的主心态,贪心去掉。这个贪心去掉以后,你的牵挂就没了。牵挂没了,这在佛法里,这叫放得下啊。这个大家明白吗?(明白)你能够放得下,你这句佛号才能念好。我们为啥念不好,妄念纷飞,就是因为放不下。放不下,是因为啥呢,是十善业不足。十善业不足的原因在哪里呢?贪心。所以,我告诉大家,真正要想把这句佛号念好,你必须要放得下。要放得下,就必须修好十善业。要想修好十善业,必须把最根本的贪心降伏。降伏自己的贪心,这是整个修学的根本!当一个人不贪了,不但说钱财不贪了,物也不贪了,大家想一想,他的贪心一降伏的时候。咱们现在不敢说断,这断,那功夫太深了。我们能把贪心降伏了,你什么也不贪了,你怎么能起瞋恚心呢?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你贪心降伏了,瞋恚心也就降伏了。瞋恚心降伏了,你再学正确的法,愚痴心也降伏了。贪、瞋、痴就被你降伏了。贪、瞋、痴是意业,那我们贪、瞋、痴降伏了以后,大家想一想,还会不会起贪、瞋、痴的念头呢?不会起贪、瞋、痴的念头了吧,当不会起贪、瞋、痴的念头了,那还会不会有贪、瞋、痴的行为呢?念头都不会起了,那行为自然就没有了。我们只有这样做,我们这个基础才能打好。我们这个基础打好,最后能放得下,这才好。这个信愿力的标准在哪里呢?我在这里,用一句话告诉大家,这个标准,就在于你是否能够放得下。也就是说,信愿的标准是放得下,如果你放不下,说明你的信愿力不足。我们大家在念佛的时候,往往被自己的一个心念,就给拽跑了,听不清佛号了。你被哪个心念拽跑了,就说明你的牵挂在哪里了。所以,我们在打佛七念佛的时候,要常常检查自己的内心,能够把我们牵跑的这些杂念,都是什么,我们把它列出来,记住,然后,再针对每一个杂念,针对每一个重要的执着,来把它解开。把它解开这叫做看破,然后再放下。你这句佛号,才能念得好。”

  佟爱国在他的开示中,把看破、放下作为检验自己是不是真信切愿,往生西方的标准。这找到了念佛人的病根。为什么时下一万个念佛人中,真正往生的只有二三个人呢,就是真干、真放下的人少!我们所在的这个念佛堂的名字叫往生堂,如果让大家在里面念佛,不往生不能出这个屋子,恐怕也没有几个人在里面念了。所以大家念佛用的心是牵挂的心,放不下的心,这些心态都是轮回心。用轮回心修学净土法门,不仅念佛不得力,这一生也不太容易往生。知道了这一点,每一个来学习念佛的同修们,都生起了惭悔。警惕之心。

  北京怀柔念佛人马永俊居士说:“锅漏匠站着往生,我说我也要站着往生。反正我想跟他学习,向锅漏匠学习。向莹柯法师学习。”

  北京密云念佛人田淑云居士说:“我一生念佛不能让他白念了,这回有佟老师开示,我这回决心特别大,我把那些一生的坏习气,连根拔掉,然后用佟老师的这个念佛方法,往生。”

  北京密云念佛人刘元其居士说:“我这一生的愿望,就是想坐着往生。”

  北京密云念佛人龚淑清居士说:“这一声佛号,我一定要念得绵绵密密,把自己的身心调得特别舒适,然后端身稳坐去见阿弥陀佛去。到那时候再感激这一会,这里面的同修和这里的老师,是我最大的恩人。”

  本片编导者念佛人忏悔师兄说:“反正已经到这个地方来了,放下和放不下都是一样在过,你把它放下,其实你没有缺少什么。你放不下,也会让你的心里边有负担。莫不如把它放下,放下之后你没缺少什么,这个世界照样在正常地运转,人们照样的在来来往往,你没有失去什么,你的家亲眷属,照样好好地生活着。为什么自己给自己套一个无形的枷锁呢?所以我想了,放下也是一天,不放下也是一天,何不如就放下,就什么牵挂都没有了。那么,体验到一点放下这个境界,念佛就开始得力一点。”

  当我们的自发心被唤醒的时候,整个念佛的磁场也改变了,大家的佛号念得摄心了,所有学念佛的同修们自发地精进了。每天早上四点,天气十分寒冷,但是同修们都坚持早起念佛、礼佛,一直到晚上二十点,全天的念佛才结束。往生堂里的同修们,逐渐进入状态,大家深深受益,但是,当大家一发心精进修学时,各自的业障就开始来了。本地的李居士,在念佛到第八天的时候,家中突然失火,只好退出了佛七;好几个居士,也是家里突然出现事情,不得已退出佛七;

  “请问家里出什么事?”

  北京密云念佛人韩玉洪居士回答:“我那个小孙子不合适,然后,他爸他妈还走了。我们家只有他爷一个人抱着,弄不了。早上给我打电话,我这实在弄不了,他们都走了,我没法弄,你赶紧回来。我找人开车接你去。我说可别这样,”

  连一贯精进的王振军居士,也在二十天后,因家中父亲生病,退出了佛七。北京密云念佛人王振军居士说:“家里姐姐打电话,让我赶紧回来,有几次催我,当时我也请教佟老师,那么佟老师说有两个办法,一个你就是回去,还有一个那么你就留下,留下呢,当然说这个关系到老父亲万一真不行了,怎么办?这个看我能不能放下。佟老师没这么直接说,但是我当时,确实很挂念老人家的身体,因为八十多岁了,所以我决定回来,没听佟老师的另一个方法,就是继续打佛七,把佛七打圆满。可是回来以后呢,确实父亲身体很虚弱,很严重。但是通过我回来,然后过了几天,身体就慢慢好转了。那么我感觉到了什么呢,这次考验我没过关。我如果说,采取佟老师的另一个方法,这样我过了一关,我父亲也仍然过一关,这样在法上,肯定我就进了一大步。所以我回来以后,父亲慢慢好转,这我心里当然很高兴,但是从另一点我很失落,从法上来说,我考试没合格。”

  佟爱国老师针对这个现象,开示说:“当我们精进修行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很多障碍。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障碍呢?因为,我们精进修行,是为了脱离三界六道,我们在这三界六道里,还有很多怨亲债主,当我们一精进修行,他们的感觉好像我们要走了,他们就会来讨债。比如说,有一个人,在本地欠了二十个人的债,也就是说,欠了二十个人很多钱,当他还没有要离开本地的时候,可能没有人跟他要帐,当听说,这个人要离开本地,甚至到国外去居住,这个时候恐怕这二十个人都要来讨债。为什么呢,是因为怕这个人走了,自己以后讨债讨不到了。我们念佛精进,亦复如是。当我们精进的时候,我们这些怨债主感知了,他们以为我们准备要走,欠他的债务,他就该来要。当然说,这个债务,有的是报恩,有的是报怨,有的是讨债,有的是还债,也是这样的。总而言之,是跟我们有缘的众生,他们要来障碍。这是从我们怨亲债主这一方面说,另外一点大家要知道,我们生生世世,无始劫来,有可能每个人都会障碍别人修道,当我们障碍别人修道的时候,这种下了因,所以,我们自己想精进修道的时候,别人也会来障碍我们,这时,就结下了果。也就是说,这是因果。可是,我们一个人要想精进的时候,应该如何转化这种缘分呢?我记得,过去我在山上修行念佛的时候,我想打一次佛七,也就是说,断食七天,念七天佛,正在我有这个发心的时候,我就想了,我想,明天就要进入这个七的第一天了,不知道在这个期间,还会有什么业障来临,结果快晚上的时候,我的妻子就来了。她告诉我,孩子有病了,腹泻特别厉害。我一听,业障来了。怎么办?一种情况,是随顺这个缘分,去给他看病。一种情况,是万缘放下。我当时想,既然我明天进入打七,打七,意味着自己的精进。既然想精进,就要放下这三界六道的一切事物。我又一想,如果我现在寿命已经到了,现在就快死了,那这个世上的人,我还能帮助谁呢?纵然是自己的亲人,也帮助不了了。所以念头一转,不如放下!我又一想,我明天就要进入打七,如果我的孩子有病了,他障碍了我打这个七,我回去了,给他看病,其实,还增加了孩子的业障。因为,我这个七没打成,是孩子障碍的。所以,会增加这个业障。我又一想,如果我万缘放下,我这个七打成功了,我的念佛精进了,我在这个七当中,有了进步,我的孩子纵然是长一场大病,他毕竟是我的逆增上缘。他没有障碍我打这个七,而且在这个七之前,还帮助我放下,这样,我的孩子是有功德的。因此,我就跟我的妻子说,我说,你回去吧。你爱上哪里看,就上哪里看。我不回去,我明天还要打七。如果我现在要是死了,你找谁去?难道说还不看病了吗?然后,我的妻子流着眼泪走了。大家想一想,我们刚要一精进的时候,业障,它就会来。得靠啥转过来,靠我们这一念坚定的道心。靠我们能够看破、放下。我放下了之后,把这个七打完,然后,我的妻子又来了,我问她,孩子怎么样了?她说,孩子好了。大家想一想,我放下了,他反而好了。我放不下,这个七没打成,还增加了孩子的罪业。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精进的时候,一定要转这一念。但转这一念,能够万缘放得下。这是非常好,这是在心理上,但是大家不要听我这么说,孩子长病也不给看了,自己去精进去了。得看什么情况,因为这里我不管孩子,还有他母亲管,是这个道理。假如孩子有病了,非常紧急,就自己一个人,那我们不能不管。要知道,放下,在这时是内心里放下了,但是管,还要管,因为没别人管,那自己就要负这个责任。这个大家明白吗?(明白)所以,不能因此而耽误了孩子的生命。这也是不对的。所以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所谓死的,我能看破,能放下,这是死的。也就是心无牵挂。但是事相上,我们还要根据当时的情况,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虽然说做,但这里,心是放下的。这就是《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上所讲的,‘可以为世间事,不可以有世间意’,就是这个道理。不可以有世间意,就是能够看得破,放得下,可以为世间事,是根据情况的不同,而做世间的事。所以,我们精进的时候,业障来临的时候,也是对我们考验的时候。看我们的内心,应该如何安住。放得下还是放不下,这非常非常重要。古德讲‘道人无亲,以法为亲。’这是最重要的,因为跟法特别亲,所以他的内心世界里,跟任何人也不是很亲。比如说我,跟任何人都不是很亲,谁走进了法,跟我就亲了,谁走不进法,即使我的家人跟我也不亲。原因在哪里,相隔。他们执着梵中的东西,是好东西,我不执著着了。我执著啥呢,我执着法。因为只有法才能帮助我,了脱生死,往生极乐。只有法才能帮助我,去帮助众生,自利利他。所以,梦中有再多的家亲眷属,醒来的时候,都是一场空。何必太执著,我们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死死生生,大家想一想,得有多少家亲眷属。我们享受的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你看生老病死,种种苦难。我们受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我们今生,执着现在的家亲眷属,那过去生的家亲眷属呢,因为忘了,就不执著了吗?未来的家亲眷属呢?所以,不如我们在这里不执著了,我们把自己的家亲眷属,变为法眷属,也就是自己住在法上,那外面怎么办呢?你住在法上,跟自己的家人就不和合了,也不能那样做。要知道,外相上怎么办呢?凑合凑合就行了,应付应付就行了。这个大家明白吗?(明白)要应付,为了和谐,为了家庭和谐,你要应付着这个家人,能够大家和谐就可以了。自己的内心里要记住,与法相应。所以,一个真正的修道人,到一定的时节,他的内心里,只是充满了法。他生活的是法的世界,决不在这些儿女情长上用功,自己的家亲眷属也好,一切情执也好,绝对不能障碍自己的法。决不能障碍自己,逐渐地契入‘道人无亲,以法为亲。’这样,我们才能够断除对三界内一切人、事、物的贪爱。我们只有断除,对人、事、物的一切贪爱,我们才能安住在法上,安住在道上。”

  佛七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二十八天,凡是坚持下来的居士们,都无比欢喜,身心愉悦,来自北京密云的龚居士原来一直绷着劲念佛,念得头皮碰都碰不得,一身的毛病,佛七结束后,她惊讶地发现,这些毛病,都在正确的念佛中祛除了。

  她说:“我觉得我这次用这种方法念佛,我这儿不疼了,原来我念佛这块胸疼,前胸后背都疼,我现在这块不疼了。再一个就是放松,放松这神经肌肉,我觉得这是最大受益。头皮不疼了,这脑瓜皮咋弄都不疼了,好几天就不疼了。我就怕睡热炕,睡了热炕以后,我就咯黄痰,我感觉着这次来的时候,我想的是啥呢,这个应该是我真话,不会打妄语,因为来的时候我就觉得,来这几个同修,大家都没睡过火炕,因为我上次,在王师兄那块打七的时候,回去以后,我也是满嘴起大泡,也是睡热炕睡的,那炕也很热。我就想着,这炕头我来住,让我来遭这个热,我能挺住。我说,他们一个岁数比我大的,那个比我小,我说也别让她受苦,我就在这炕头吧。我这会儿认可了,我说眼前一切都是该我受的,我就睡了那个热炕以后,我在炕头煲了那几天以后,然后我就开始咯那个黄痰,就是都从鼻子里面出来,都是什么硬的,梆梆硬就像嘎巴似的,还有血,可是就那么咯的话,我不觉得痛苦。应该咯了能有,田居士他们走的,那天是正式好的,正好是半个月。现在都清除了,啥事都没有了,是在排毒,应该是排毒。现在身体很轻松,我现还走起路来很轻松。”

  来自北京怀柔的马永俊居士是一个医生,他一直认真地听开示,恭敬地绕佛、念佛,马居士的家里有一个诊所,他出门修学一个月,诊所全靠着他的老伴看着。马居士用放下的心,认真地打完了四个七。结果一回家,令他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马居士说:“我有生以来,就没(离家)超过半个月,上回参学就是半个月,这回出去整整一个月,我在那儿修的,也挺轻安,说实话真懒得回来,法喜充满。没想到家里的变化也挺大,我爱人本来不会看病,一看,等我一回来就问。我这回没给你弄什么,我纯挣五千块钱。而且进了四次药。进药每次就要一千多块,你看加到一起多少钱,哎呀,我在家也挣不了这么多。”

  按理说这诊所没有医生,一定会关门的,结果靠马居士的太太认真打理,诊所不仅没有关门,反而纯挣了七千多块钱。这让马居士觉得很欣慰,真放下去念佛修学,就真得佛力加持。结果,往往都是好的感应。

  马居士说:“她什么都不会,我一走我就说,这家交给你了,你怎么处理,我都没意见,我就准备把它全交给她,我就走了。”

  马太太说:“这就是奇迹,我就说是佛菩萨给的。不是我的能力,可不是我的能力。”

  马居士的感应还不止这个,他的儿子患病多年,儿媳妇因为工作忙,一直没有时间照料,结果这次,马居士打完佛七回家的第三天,儿媳妇竟然主动请假来照顾。

  马居士说:“我就马上想到,这就是佛菩萨加持,我不是有这个疑问,怀疑嘛,我这个任务交给谁,我的儿子这个病。回来之后,我正在有这个问题的那天,恐怕佛菩萨就已经在我儿媳妇身上,就已经有了加持了。你看,她动了这个念头,她要把我儿子带出去治病,而且,她平常就是休息一天都不休,休一天假都不休,这回要停止几个月的工作,发心为我儿子治病,不好不回来。现在在那儿照顾还挺好。”

  由迷茫到清楚,由烦躁到清凉,由难受到喜悦,由恶浊到清安,在一个多月的学习念佛中,因为有善知识的提携,我们学会了怎样念佛,也体会到念佛的殊胜。可是,还有很多不会念佛的净业行人,我们真诚希望大家,都能有缘遇到这张光碟,并受益。学会念佛,念好佛。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无量劫来最重要的一件大事!

  人身难得今已得

  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生不向今生度

  更向何处度此生

  祝愿大家早登极乐,莲品增上,早日回到自己的家乡——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本篇文章摘自佟爱国老师录像《如何念佛 》 可以在百度搜索。

  常寂光居士恭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佟爱国       念佛)(五明学佛网:佟爱国       念佛)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怎样念佛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上﹞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