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虚空藏菩萨经浅释(五)


   日期:2015/8/31 15: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又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若现第一义谛无生庄严,诸天及人乃至八地菩萨,皆当迷闷无能见其境界行相,善入如是深妙功德。善男子,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巧方便慧深入一切诸佛法海,离诸疑惑不依他故,智慧善巧,于诸菩萨摩诃萨中最上幢王。

  “善男子,虚空藏菩萨,是一切众生生天般涅槃大明导主,能断一切烦恼心患,善治身毒及四大病。若有众生起恶邪见,轮回迷没生死旷野,无善方便不知生天般涅槃路。若有众生称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名,至心归命,烧坚黑沉水及多伽罗香,恭敬礼拜时。虚空藏菩萨观此众生心心善根,若见众生诸见烦恼之所惑乱,若见过去善根种子心所行业,于佛法僧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余功德随所堪能。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观彼众生随所应见,于其梦中现种种形,即以方便而为说法。[1]】

  [1]无善方便不知生天般涅槃路。若有众生称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名,至心归命,烧坚黑沉水及多伽罗香,恭敬礼拜时,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观彼众生随所应见,于其梦中现种种形,即以方便而为说法——虚空藏菩萨会在梦里面教那个人佛法。有虚空藏菩萨教授、必定解脱。

  【“善男子,若有众生应于寤觉见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即于见种种形,即以方便开正直道,破诸众生恶业邪见、恶愿、恶归、恶处、恶取[2],如是计着悉令解脱,身口意业无诸邪曲,趣正直道、正业、正见、正愿、正归、正处、正取,常获亲近诸善知识,速疾舍离臭结烦恼,永免三涂八难之苦,常行善业得自在力,乃至渐渐入深法忍。若诸众生种种身病,及心狂乱、聋盲喑哑、手足拘躃、诸根不具,称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名,至心归命,烧坚黑沉水及多伽罗香,恭敬礼拜,或从乞药,或愿除愈。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即随其愿,或现梵天像,或现释提桓因像,或现毗沙门像,或现四天王像,或现焰摩天像,或现兜率陀天像,或现自在天像,或现大自在天像,或现婆罗门像,或现刹利像,或现长者像,或现居士像,或现大臣官属像,或现童男童女像,或现父母亲属像,或现执金刚像,或现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像,现如是等种种诸像,在于梦者及寤者前为说病相[3],并为分别诸药对治:‘病状如此应服此药,若如是病宜服彼药。’诸众生等既闻说已,各随所应而合诸药。若自无者,菩萨悉与。是诸众生或有一服、二服、三服,众病皆愈,或有但见所现之身病即除者。】

  [2]若有众生应于寤觉见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即于见种种形,即以方便开正直道,破诸众生恶业邪见、恶愿、恶归、恶处、恶取,如是计着悉令解脱,没有善根人,恶很多的人、邪见的人,要让他念虚空藏菩萨名字。可以得到解脱。增加善根。

  [3]若诸众生种种身病,及心狂乱、聋盲喑哑、手足拘躃、诸根不具,称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名,至心归命,烧坚黑沉水及多伽罗香,恭敬礼拜,或从乞药,或愿除愈。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或现梵天像,或现四天王像在于梦者及寤者前为说病相,并为分别诸药对治:身体不好的人,或聋盲喑哑、手足拘躃、诸根不具。念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名、虚空藏菩萨摩诃萨会在梦里面给你治病。坚黑沉水就是上等沉香,入水则沉,很贵的,或称作水沉,或黑角沉,

  《本草纲目》记:“其积年老木,长年其外皮俱朽,木心与枝节不坏,坚黑沉水者,即沉香也”

  黑坚沉水及多伽罗香:多伽罗香,释名 薰陆香。气味柔和, 微湿、无毒。活血祛毒,用处极广。

  沉香,中药名。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材。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地。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之功效。常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

  【“如是,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具大慈悲,若有众生贫穷困苦欲求大富,欲多诵习,欲乐多闻,欲求解脱,欲求离欲,欲求禅定,欲求名称,欲得第一,欲求善巧,欲得自在,欲得端正,欲求好色,欲得妙声,欲求好香,欲得上味,欲求好触,欲得饮食,欲求勇健,欲得种姓高贵,欲愿生男,欲愿求女,欲得眷属,欲求福德,欲得成就六波罗蜜,欲得巧言,欲求覆护一切众生,欲得免脱一切牢狱,欲断一切诸恶律仪,有施心者愿建立之,乃至智慧亦复如是,欲得长寿,欲愿多财得已能用;欲令悭者能行布施,其毁禁者令坚持戒,若嗔恚者令修忍辱,其懈怠者使住精进,散乱心者教修禅定,其愚痴者令修智慧;不定乘者劝学声闻,着我众生教缘觉乘,若有众生离大慈悲自惜己身舍诸众生,愿离此心生大慈悲不自护身摄取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知彼心已即现方便,令此众生舍离先心起大慈悲,不护己身不舍众生,发菩提心住四梵行。若有众生乐大慈悲,欲求救济一切众生,欲愿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阿练若处[4]若在林中、若于露地,烧坚黑沉水多伽罗香,合掌恭敬向于十方,五体投地至心归命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而便说此陀罗尼咒:

  1.阿蜜栗舍.阿蜜栗舍.迦楼尼迦.

  2.遮罗遮罗毗.遮罗珊遮罗.迦楼尼迦.

  3.罗母罗母.母楼鞞.迦陀履.

  4.摩目佉.浮楼阇婆奈.迦楼尼迦.

  5.真多摩尼.富罗耶.迦楼尼迦.

  6.萨埵舍迷.他跛夜.

  7.阿若陀梨.

  8.踣钤踣钤.罗底毗鞞迦钤.

  9.台栗致 毗鞞迦钤.迦楼尼迦.

  10.否梨夜斗.磨磨阿奢萨埵跛履.

  11.波迦夜.阿输迦伽底.

  12.娑婆呵!”

  “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或现天像,或示人像,或獐鹿像,或为鸟像,或不现形,随彼所应以诸方便而为说法,化度无量那由他百千众生,令住声闻乘、辟支佛乘及住大乘;又于少时建立众生,住于大乘得阿鞞跋致[5],乃至令得诸深三昧及陀罗尼满足十地者。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具大慈悲。若人思量乃可能知虚空边际,无能测量虚空藏菩萨摩诃萨,智慧方便大慈大悲,及三昧力成熟众生之边际者。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不可思议功德智慧。

  善男子,若有众生心无谄曲,亦不幻伪其心纯至,顺入正流所见真实,不讥彼阙不自矜高,不卑他人离诸嫉妒,不自显异矫惑众人,心本具足。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怜愍此等诸众生故,以方便智勇猛精进修善方便,除灭此等诸众生罪,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6],一切善根皆悉回向无上菩提得不退转,获大势力及精进力,为欲满足六波罗蜜故,常勤修习大慈大悲[7],乃至究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不可思议功德,勇猛[8]成就一切众生。”】

  [4]阿练若处:意味山林、原野等,谓离开人烟,不近亦不远。

  [5]阿鞞跋致是菩萨阶位之名,为不退转意,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则至此位。

  [6]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意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最高的智慧觉悟。阿耨多罗是“无上”之意。

  人很多时间都是处在无聊时间里面。有点信仰,解决人生无聊。何乐不为。无聊人喜欢说别人闲话。喜欢无中生有乱想、有点信仰,教正知正见,可以明白人生正确价值观。

  佛教三乘之一。称闻佛言教悟苦、集、灭、道四谛之真理而得道者

  佛教五乘教法是指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释迦牟尼佛为教化众生,依众生根机不同,将佛法分为五种佛法,依此五乘教法而运载众生从生死此岸度至涅槃彼岸。

  [7]常勤修习大慈大悲,乃至究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意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最高的智慧觉悟。阿耨多罗是“无上”之意。

  慈: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悲: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慈悲:佛教用语,救人苦难。形容人心肠慈善。

  《妙法莲花经·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

  大发慈悲、悲天悯人、与人为善、宽大为怀

  [8]勇猛:勇敢有力;指勇武之士.不怕一切疲劳,排除万难,勇猛前进。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以何因缘,独其顶上有此殊妙如意宝珠,以无量释迦毗楞伽宝而为围绕,光明显曜蔽于众色,不与诸余菩萨摩诃萨等?”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具大慈悲,能拔众生危厄险难。若有众生犯根本罪应堕恶趣,一切善根皆已烧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是大无明邪见黑暗清净朗日,是灭根本罪者之大良师,能拔疑箭,破善法器能令完全。

  善男子,若有众生犯波罗夷,断善根栽趣向地狱,无所归依智者所弃,悉能济拔开示真路,能洒众生臭恶烦恼令离恶趣,是升人天解脱者梯。若有众生贪愚惑乱能令觉悟,嗔恚害心及以痴暗,谤无因果放逸不信不畏未来,贪求无厌极怀嫉妒,具十恶业日夜增长;如此众生,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能除如上诸重罪业,安处人天解脱之处犹如大车。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是诸天世人所应尊重奉迎供养。”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犯根本罪波罗夷耶?若有众生犯斯罪者,善根烧然堕于恶趣离安隐处,永失一切天人之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能令此等诸恶众生,还得具足人天福乐。”】

  “若有众生贪愚惑乱能令觉悟,嗔恚害心及以痴暗,谤无因果放逸不信不畏未来,贪求无厌极怀嫉妒,具十恶业日夜增长;如此众生,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能除如上诸重罪业。”

  “若有众生犯斯罪者,善根烧然堕于恶趣离安隐处,永失一切天人之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能令此等诸恶众生,还得具足人天福乐。”

  使者师兄:没有善根的人,你教他佛法他不相信、你就念虚空藏菩萨经,回向给这个人业。回向一个月天天回向。他就相信佛法。我遇到一个黑龙江女人他;老公不相信佛法。他天天回向给他老公业,念3个月。后来相信佛法。还要念佛经。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善男子,若灌顶刹利王[9]有自在力,犯五根本罪,先所修习皆悉烧然,失安隐处远人天乐堕于恶趣。何等名为五根本罪[10]?善男子,所谓灌顶刹利王,领国土有自在力,取兜婆物及四方僧物,或教人取,是则名犯初根本罪。复次,善男子,灌顶刹利王领国土有自在力,毁谤正法,舍声闻乘、辟支佛乘,舍无上乘,又制他人不令修学,是名第二犯根本罪】

  [9]刹帝利灌顶王:刹帝利,在印度是尊贵的姓,就是一种贵族的种族,叫刹帝利、婆罗门。那么刹帝利里边有灌顶王,这灌顶王就是太子。太子受这个灌顶位,然后就可以做皇帝。在中国叫储君,在佛教里叫灌顶王。

  [10]刹帝利灌顶王五根本罪。初发心菩萨又有八根本重罪:“谓彼菩萨,宿业因缘,生五浊世,有余善根,近善知识,归趣甚深大乘之法,发无上心,智慧微浅,是初发心菩萨。又从他闻甚深空法,读诵受持,复于少智愚痴人前读诵解说,余人闻已,惊疑怖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退没,乐声闻乘,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一根本重罪。先所修习一切善根皆悉烧然,堕于恶趣,离安隐处,失人天乐及以大乘境界之乐,坏菩提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虚空藏菩萨经       烦恼)(五明学佛网:虚空藏菩萨经       烦恼)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13.烦恼与菩提 

 杨云唐居士:如梦如幻的烦恼 

 杨云唐居士:勇敢面对烦恼 

 杨云唐居士:让烦恼打开天窗 

 许士群居士:烦恼的根源分析--集谛 

 陈兵教授:烦恼的辨认及对治转化 

 惟觉法师:习气的困扰及化解烦恼之道 

 惟觉法师:如何跳脱烦恼的束缚? 

 惟觉法师:如何消除冲突矛盾与烦恼? 

 王雷泉教授:“烦恼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坛经》为中心( 

 王雷泉教授:“烦恼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坛经》为中心( 

 净界法师:为什么有些人越用功烦恼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