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发现心中的肿瘤


   日期:2015/9/4 21: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壬二(破嗔于自己与亲友行善作障者)分二:一、破嗔于世间法作障者;二、破嗔于福德作障者。

  癸一(破嗔于世间法作障者)分二:一、阻碍赞誉者并非有害;二、将阻碍赞誉者视为有益。

  子一(阻碍赞誉者并非有害)分二:一、赞誉无有利乐;二、不应喜之。

  丑一、赞誉无有利乐:(别人的赞叹实际上没有利益,不要太执著这种名声。)

  受赞享荣耀,非福非长寿,

  非力非免疫,非令身安乐。

  世间上的人非常执著赞美和荣誉,“人活着应流芳百世”、“名乃天禄”等这些说法,充分体现了名声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为了提高知名度和威望,这些人可谓殚精竭虑、不择手段。而大乘行人对名声的态度,则是不破不立,一个人若有智慧、有能力、有利他心,名声自会像玛拉雅檀香的香味般遍于十方,任谁也无法阻挡。但若有人无端加害,令自己的名声扫地,为此生嗔也不应理。

  不管从因明、中观哪个角度讲,名声和荣誉虚无缥缈,根本不存在任何实义,它到底能带来什么利益呢?名声如果能带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那追求名声也未尝不可,但实际上你再有名声,最后离开人间时,延长半天的寿命也不可能。现在的那些明星歌星,生前虽然风光无限,但死时也跟平常人一样,名声起不到丝毫作用,无法增加自己的福德寿命。那名声能否让你身强力壮、无病健康,带来身心上的安乐呢?也不可能。除了一些虚妄执著之外,它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故为了名声而绞尽脑汁,整天苦思冥想,完全是一种愚痴之举。其实树大招风,没有名声最好,修行人理当默默无闻。

  有些人可能想:“为了弘法利生,我必须要有名声,不然我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怎么像高僧大德那样广度众生呢?”那也不一定。如果你真的有慈悲功德,威力的光芒自然会普照十方,我们藏族有句俗话:“纯金即使埋在地里,也会发出灿灿金光。(挖金者通过仪器探测,很容易发现哪里有金。)”高僧大德无论隐居何方,不需要宣扬自己,有缘弟众也会如蜜蜂般云集。所以,真正的名人,从来用不着自我宣传,而那些自我宣传的人,往往不是真正的名人。

  其实有名声也不见得是好事。以前上师如意宝讲此颂时,引用过贡塘•丹毕准美尊者的一个教言说:“名誉的雷声阵阵地响起,福报的云雾渐渐地消散。”所以,福报不太大的人,名声轰动一时之际,很可能像秋天的苍蝇一样,马上就要不行了。

  然而,世间上不明此理之人,对名声的追求特别过分。有些人在单位里获得一些奖,到台上领奖时激动得直哆嗦,说话也语无伦次,好像马上要哭起来了。去年有一个宗教会议,几个出家人也是得了奖,他们领奖时特别兴奋,光光的头上一直散发着喜气。实际上作为出家人,若对名声看得过重,到底有没有看破世间,这方面也值得观察。

  现在是末法时代,有些出家人很喜欢名声,经常宣扬自己,自己写传记,或找旁人写传记。很多人也叫我帮他们翻译传记,但除了一些公认的大德以外,谁的传记我都不翻译。我们佛教徒何必宣传自己呢?佛法如是的殊胜,只要宣传佛法就可以了,希望大家以后不要帮人写传记,说他是第几世的活佛,是某某高僧大德的转世,这对众生有利还是有害,真的非常难说。我们现在需要宣扬的,就是慈悲菩提心。至于个人的宣传,好也可以,不好也可以,修行人本应舍弃今世。

  我们每次放生时,经常有人发一些介绍资料,说某某上师是如何如何,希望你们以后不要发了!这次学习《入行论》,是为了大家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并不是用来宣传、化缘的场所。如果你要搞这些,最好不要参与我们的团体,你搞你的世间法,我们默默无闻地学习佛理,哪怕一个众生将本论学得善始善终,我们也是随喜无比,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目的。至于一些神通和宣传,这是我们不搞的,的确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对人类和平、弘扬佛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如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医学奖,这种名声我也非常随喜。但是这一点,获奖者自己也不希求。

  我们作为修行人,最好不要看重虚名。人的根性不同,以前法王如意宝也讲过,有些人贪财,有些人贪名,有些人贪感情,有些人贪地位……每个人的执著方向不相同,但这都是不好的。真正的修行人,当以佛教无我无私的精神来摄持,倘若做不到这一点,那在短暂的人生中,修行是不可能成功的。

  总之,大家应以智慧细致入微地去观察,自己哪个地方毛病最严重,肿瘤长在哪个部位,要用正知正念的刀把它割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正常人!

  名声对我们的福报、长寿、能力、健康、身心五个方面,没有任何利益。对此很多人可能并不这么认为,尤其是现在社会上的有些人,他们认为首先必须要获得名声,有了名声以后,财富、能力、健康等也会随之而来,所以他们日以继夜地为名声而奔波,为名声而劳累。但以佛教的理念来分析,所谓的名声,只不过是暂时让人自我陶醉的方法而已,真要破析的话,名声并无任何实质。我们作为修行人,尤其是出家人,搞名利是最不好的事情。而真正学佛的居士,也不要像不懂因果的人那样,拼命贪执世间八法。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在见解方面有一定的问题,所以每个人要先从见解上摆正过来。为什么这么讲呢?小时候读书虽然很重要,不读书的话,尤其是如今在多元化的世界中,没有知识的人寸步难行,做任何事情相当困难。但我们以前受到的教育,全部是不存在前后世、业因果的唯物论,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很多人就像《涅槃经》所说的那样,“不信后世,无恶不作”,仅仅为了眼前的利益,他们不顾虑后世、不顾虑今生,做各种没有实义的事情。

  我经常想:像这样的佛教教育,任何高等院校中都是没有的。学校里研究的就是物质的结构分类、事物产生的作用等,至于心的奥秘、前后世的因果道理、对名声的破析,在哪个领域都难得一见。其实,佛教的慈悲观和智慧观,真的非常有价值,这一点并不是自吹自擂,世间上具公正见解的知识分子也承认。你们可以看到,东西方国家的许多知识分子,现在纷纷将目光投到藏传佛教这片神秘的领域上,假如没有任何理由,现在人还是有一定的取舍智慧,不会那么容易上当。

  以前学校里学过“名声是要希求的,地位是要获得的”,有些人就对世间八法的耽著越来越强。若是这样的话,佛教的理念就会在相续中越来越弱,最后自己也跟这些人一同陷入轮回的泥坑。因此,大家在修行过程中,务必要观察自相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名声       索达吉堪布)(五明学佛网:名声       索达吉堪布)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二十一章 名声丧本 

 苏行三博士: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二十一章 名声丧本 

 妙祥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二十一章 名声丧本 

 索达吉堪布:济公的另二句话: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索达吉堪布:临终注意事项与丧事办理之细节 

 索达吉堪布:爱箭的痛苦 

 索达吉堪布:对学密女众​的忠告 

 索达吉堪布:邪YIN的可怕果报 

 索达吉堪布:所有不幸都是自己所致,而不能怨天尤人 

 索达吉堪布:如何善巧地跟人谈话? 

 索达吉堪布:当观少女身背后,臭气显露九孔门 

 索达吉堪布:什么样的人加持力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