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打破“富贵不过三代”的教子六字诀


   日期:2015/9/5 13: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俗话说“富贵不过三代”,但据调查,曾国藩及其四兄弟家族,绵延至今190余年间,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没有出一个纨绔子弟。如此长盛兴旺之家,在古今中外皆属罕见,原因当归于曾国藩的教子有方。归纳起来,曾国藩教子的内容主要有六项,即“勤、孝、俭、仁、恒、谦”六字。

  1、勤 曾国藩认为子女教育中“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他提倡“勤理家事”、勤奋学习、勤劳工作,反对奢侈懒惰,“不可厌倦家常琐事”。针对子弟生长于富贵家庭、惯于养尊处优的特点,曾国藩特别强调戒骄奢、倡勤俭、主敬恕、不忘本。他认为“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从不准许子女睡懒觉。在家里男要扫地、种菜,女要做饭、织布。妻子、女儿跟他同住江宁(今南京)两江总督府时,他规定她们白天下厨做饭菜,夜晚纺纱织麻到深夜,而且天天如此。

  2、孝 “百善孝为先”,曾国藩提倡“尽孝悌,除骄逸”。他教育子女在家敬老爱幼,出嫁后尊敬公婆。

  3、俭 曾国藩认为“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家事忌奢华,尚俭”。他自己的日常饮食,总以一荤为主,非客到,不增一荤。其穿戴更是简朴,一件青缎马褂一穿就是三十年。他不准子女积钱买田,衣勿华美。对子女的婚姻,他认为品德为上,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曾国藩深刻认识到:“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也矣。” 人的本质有好逸恶劳的一面,如果父母蓄积足够的钱物让子女花销,他为什么还去吃苦呢?结果坐吃山空。如果“一无可恃”,则逼得他们去奋斗、去谋生、去立业,结果能成大器。

  4、仁 曾国藩教育子女仁义待人,认为“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深刻地指出骄奢的害处,“盖达官之子弟,听惯高议论,见惯大场面,往往轻慢师长,讥弹人短,所谓骄也。由骄而奢,而YIN,而佚,以至于无恶不作,皆从骄字生出之弊”。为此他告诫子弟:“家门太盛,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人人须记此二语也。”“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声骂仆从为首,戒惰以不晏起为首。吾则不忘蒋字街卖菜情景,弟则不忘竹山坳拖碑车风景。昔日苦况,安知异日不再尝之?自知谨慎矣。” 他要求曾纪泽、曾纪鸿等日修“四课”:“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他要求子女“守先人耕读家风,不要有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添茶。”不许子女斥骂仆佣,不许轻慢邻居,不许仗势欺人。

  5、恒 曾国藩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穷,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牛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于此三者,曾国藩特别看重“有恒”。他教导曾纪泽:“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常者,恒也。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做到有恒,既是易事,又是难事。说易,因为人人可以做到。说难,就在于难坚持,坚持几天可以,坚持几个月就难了,坚持几年、十几年,一辈子更难了。然而,只有“守常”,才能获得成效。曾国藩结合自己的体验,对儿子说:“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蓄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因此,他反复要求儿子“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6、谦 曾国藩一生谦虚诚敬,谨慎持重,整肃端庄,他教育子弟也要借此修身,“以勤劳为体,以谦逊为用,以药佚骄”。在对子弟的为人教育中,他多次强调主敬恕。他说:“圣门教人,不外敬恕二字。”又说:“作人之道,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曾国藩写的“忮求诗”中有“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二语,他教育子弟待人宽厚、宽容,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叮嘱:“子侄辈须以敬恕二字常常教之。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恕则不肯损人利己,存心渐趋于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富贵       宽容)(五明学佛网:富贵       宽容)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20.富贵常在、慧命永存 

 惟觉法师:如何追求真富贵 

 刘先和居士:生命在宽容中延伸 

 清净法师:认识因果 第九章 心怀宽容 

 仁焕法师:如何才能富贵双全 

 其他日籍作者:宽容与和解的精神(中村元)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佛说二十难中有富贵学道难,佛为什么这 

 周齐教授:大肚弥勒——宽容、和善、智慧、快乐的象征——由 

 宽运法师: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一 

 宽运法师: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二 

 宽运法师: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三 

 宽运法师: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