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行禅


   日期:2015/9/9 15: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行禅可以让人非常愉悦。行禅时我们独自缓行或与朋友偕行,可能的话最好是在风景优美的地方。事实上,行禅就是享受行走的过程—不是为了到达,而仅仅是行走本身—它的目的是为了让行禅者存在于当下这一刻,觉知我们的呼吸与行走,享受每一步的快乐。因而,行禅时的我们必须抖落所有的担忧与焦虑,既不被未来拖曳而行,也不会让过去锁住我们前行的脚步,而是能够全然享有当下的一刻。我们可以执着孩子的手行禅,在平和中踏出我们的每一步,感觉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尽管我们一直都在行走,但我们的行走通常更像一种奔走。这样的奔走,如同用双脚在大地上书写焦虑和悲伤。行禅是一项极好的修习,我们只有以这种方式行走,才能将平和与安详刻印在世界的每一片土地之上。任何一个孩子都能做到正念下的行走,我们成人也可以,若是心怀如此热望,我们就能做到。如果我们能够踏出正念下的第一步,我们就能踏出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直至每一步。当我们以平和、快乐的心境踏出每一步时,我们就是在为全人类的平和与快乐事业作贡献。

  我们外出行禅时,步伐要比平时更缓慢,同时协调呼吸和步伐的节奏,使两者和谐一致。比如,如果呼吸一次前行六步,我们可以在行走每一步时念道:“吸、吸、吸,呼、呼、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认我们的每一次呼吸。每次当我们以一种名称称呼某一事物时,这种事物就会变得更加真实,就好像我们说到朋友的名字时一样。

  当然这要因人而异,如果你的肺适宜八步一呼吸而不是六步,那就八步;如果仅适宜四步一呼吸,那就四步。同时,吸气和呼气时的步数也不必遵循教条,可以自行调节。比如,你可以吸气时走三步,呼气时走四步。只要你行走时感到快乐、平和与喜悦,这就是修习行禅的正确方式。

  要觉知双脚与大地的接触。行禅,如同用我们的双脚去亲吻大地,它带给大地以平和与安宁,让大地分享我们爱的体验,这是行禅的精神。我们已经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现在是时候由我们去好好呵护她了。有时,当我们看见一些美好的事物—一棵树,一朵花,又或者是一群嬉戏的儿童—这时我们会驻足欣赏,但同时意念继续跟随着呼吸的节奏,以免自我纠结于心中浮起的杂念而在心中失去这朵花,而当我们想要继续行走时,只要抬脚继续行走即可。行禅时,每一步都能提起一阵清风,让我们的身心都焕然一新,让脚下的鲜花生机焕发,这是一种心的境界。只有当我们不再因将来和过去自扰,懂得生活只有在当下才能寻得时,行禅才是快乐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行禅       觉知)(五明学佛网:行禅       觉知)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八觉知 普济众生觉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六觉知 布施平等觉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四觉知 常行精进觉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三觉知 心无厌足觉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二觉知 多欲为苦觉 

 蒋维乔居士:因是子静坐法续篇 第四章 觉知魔事 

 其它法师:论信行禅师及三阶教 

 黄国达居士: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第四讲:觉知与觉醒 

 黄明尧居士:一行禅师与正念禅——《一行禅师文集》感言 

 游祥洲教授:一行禅师的正念禅——序《步步安乐行》中文版 

 慧光法师:觉知如镜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觉知魔事 一、烦恼魔 二、阴入界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