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星云大师:老人要懂得享福不要执着


   日期:2015/9/11 10: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经里有一则“老人国”的记载。有一个国家认为老人没有用,就把全国的老人丢弃在荒野山区。老人一多,他们也在那里成立一个独立的小国。有一天,不喜欢老人的这个国家收到外国使者带来一封国王的信函,全国上下没有人看得懂。本国的国王就下诏全民,如果有人能看得懂这封书函,将有重赏。有一个大臣自请国王容他带着书函去访求高明,隔天果然就把信函的内容解说明白,并就着书函所问难的问题,如大象的重量如何秤得、如何辨别母子马、雌雄蛇如何分辨等等,一一解答。国王很高兴,问他是如何办到的,大臣说:“这就是老人的智慧。”国王终于承认自己不尊重老人是一大错误。所以,老人不但可爱,也很有可用。

  现在社会上的老人,有时候不为家人喜欢,不但是代沟的问题,老人的唠叨,老人的固 执,老人的疾病,所谓“老病床前无孝子”,造成老人成为社会所要拋弃的东西。但是我们作为老人,要能够懂得享福,当有需要经验传授的时候,也要在青年晚辈欢喜你的情况之下,不要执着,不能一直执着过往的方法,让人觉得你太过固执,致使年轻人不喜欢你。

  老人不要倚老卖老,不要老气横秋,不要老而不化,不要老而固执。老人要有童心,要有开通的性格,能够拿得起,放得下;老人要老而有用,老而有趣,老而有才。

  老人能常保一颗赤子之心,就能返老还童,如享有“台湾毕卡索”之称的刘其伟,人称“老顽童”。老人总要有一些让人觉得他可爱的地方,像张大千的胡子、于右任的拐杖、郎静山的照相机、李天禄的布袋戏、陈达的“思想起”,这都是老人的可爱。

  老人要有不服老的企图心、旺盛力,要做一个退而不休的老人,例如有的人在家含饴弄孙,有的人到公园扫地,有的人到街上拾荒。自己能够安排自己的生活,不但自己活得自在快乐,也不会造成家庭、社会的负担。

  老人也要有智慧,能够给人一些启示上的价值。老人还要讲究专长,例如学电脑、学英文、学唱戏、学画画。老而能够读书、自修、著作、修行,日子比较容易打发。

  老人不是年纪,而是心境;老人不在身体,而在心灵。如果在自己的性格上、能力上,都能与社会有利益、有关联。在家庭能够“老做小”,能够给人欢喜,则不但不会令人讨厌,当然就能够成为一个快乐而可爱的老人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享福       固执)(五明学佛网:享福       固执)  

 净土法门法师:不要在青壮年时享福,福要到老年再来享 

 净土法门法师:切忌儿童过度的享福,否则福报享光了,中年很 

 净土法门法师:命里头有福,无论在哪个地方都享福 

 嘎玛仁波切: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享福去吗? 

 仁清法师:在世间福报享福的过程当中,同时又造了业 

 宣化上人: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净土法门法师:不要在青壮年时享福,福要到老年再来享 

 嘎玛仁波切:你的积德行善、念经拜佛,是为了去天堂享福吗? 

 印光法师:一享福​,必定要造恶业 

 净土法门法师:连儒家都讲“择善固执”,所以初学应该要执著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修福,现在不要享,临命终时再享福 

 净土法门法师:修福不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