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用意缘来供养三宝


   日期:2015/9/17 15: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意缘供养是指心中缘取真实物作供养,比如,看到一个非常好的物品,或者一朵美丽的鲜花,心里首先缘取这个外境,然后再进行供养。意幻供养则是以心意幻化、观想无量无边的供品作供养,虽然不一定有真实外境存在,但也有如是的功德。

  譬如,生活在现代社会中,若见到美丽的都市夜景,雄伟壮观的高层建筑,四通八达的立交桥、高速公路、地铁、隧道,或见到幽静的园林、豪华的住宅、各种便利的科技产品,都可以心缘取来供养。

  相册中平时可以准备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有时间可以缘取这些来作供养。

  遇到悦意的外境也应当供养,比如美丽的花园、清澈的河流、美妙的宫殿、悦意的树林、广大的财产、富饶的受用、以装饰品严饰的俊男美女等。无论看见任何自己喜爱或贪执的事物,都应当诚心意念供养。

  意缘供养极为方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随意行持,无论何处,遇到壮丽的山河湖海、美好的田园等,凡使人心旷神怡之境时,以虔诚的心意缘取呈献于怙主众前。同时意缘供养的范围非常广大,上至苍穹、下彻海底,近如眼前景物,远如十方清净刹土,古如万里长城,新如都市大厦,所见、所闻,一切殊妙境像,都可作供养。

  简单来说,生活中看到美景、听到美乐,随时都可以用想像的方式来供养佛,因为佛能知一切众生心,你眼里看到的美景(实际上是在大脑中显像),把它供养佛菩萨,佛菩萨一定收的到,或者用想像的方式把鲜花化作无量百千万亿供养,非常方便累积福德资量,住在都市没有美景可看的佛友,网路上很多漂亮的风景照拿来供养应该也是可行的(这句话是我个人意见了),或者逛百货公司,看到种种珍珠宝石,马上也可以意幻供养,素食餐厅好吃的菜一样可以意幻供养,实在是很好的方法推荐给大家: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随时修供养,比如见到一个悦意可爱的东西,心里观想“供养三宝”。

  下面的意幻供养、真实供养、有主物供养、无主物供养,所有供养的对境全部都是三宝,仲敦巴尊者也说:“修七支供的对境最好是三宝。”所以,大家平时修七支供时,首先要有三宝的所依,如佛像、佛经、佛塔,这样不管是忏悔还是供养,功德都是非常大的。

  为持珍宝心,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佛子功德海。

  【为了受持珍宝菩提心,我今在对境一切善逝、无有分别实无实之垢染的所有妙法以及具有无量无边如海功德的诸位圣者菩萨,】我们都希望自相续中能生起珍贵难得的菩提心,但无缘无故是不可能得到的,那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在三宝前供养,因为一切如来、不分别有实无实的正法,以及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等大乘圣者具有如同大海一般浩瀚无边的功德。

  以何种方式供养呢?【也就是三宝面前,以想获得佛果的意乐、为一切有情、供品善妙悦意、三轮清净、无有违品的垢染、回向大菩提这六种方式来供养。】

  无着菩萨说作供养必须具足六种条件,这一点,大家平时无论作什么样的供养,都一定要想到。现在许多人供养就是为了家庭、为了工作,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三宝的加持不可思议,依靠三宝的威力与加持,你们心中的愿望也有如愿以偿的机会,但从长远来看,大乘修行人在供养时最好具足以下六种条件:

  第一是为了获得佛果而供养。不管供养什么东西,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身体健康,一定要为得佛果而去供养。

  第二要为利益有情而作供养,不是为了利益自己。噶当派的大德曾说:“以前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凡夫人的行为,现在必须要重新开始另一种生活。”所以,改变以前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大多数佛教徒到目前为止,可能还没有真正发过大乘菩提心,学佛已经很多年了,但每天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自己。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要端正心态,应该为一切有情作供养。

  第三是供品应该洁净庄严。不能供养有垢染、不清净、脏乱差、腐坏的东西,一定要将最喜欢、最好看、最庄严、最清净的物品陈设在佛像和圣尊面前。

  第四是三轮清净。所供养的对境、能供养的自己、所供养的物品,这三者均以空性见解摄持,在何者皆不缘的境界中供养。这对凡夫人而言是很困难的,若实在做不到的话,那么就想:一切都是空性的,但世俗中我还是要作如幻的供养。这样也可以。

  第五是无有违品的垢染。在供养的过程中,最好是以清净心摄持,不要有嗔恨心、贪心、嫉妒心等,如果有人对上师供养,自己觉得不平衡,非要供养个更大的,这种竞争心也不好。还有,不能有吝啬心,我们在布施的时候,给十块钱实在舍不得,拿五块钱也可以,不管怎么样,发心一定要清净。

  前段时间,有一个乞丐找我要钱,当时我从包里抽出一张,一看是十块钱,心里有点舍不得,暗想“这个有点太多了,最好不要有吝啬心”,然后换一张,竟然拿了一百块钱,自己的吝啬心更大了(众笑)。最后找找找……,终于找到了一点零钱。所以有时候,我们在调整自己心的过程中,出现更大的违缘也不好说。

  第六是将供养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回向无上的大菩提,这一点相当重要。我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作供养,尽量要具备这六种条件。

  为什么要这样供养呢?为了受持珍贵的菩提心。鉴于此,大家在受菩萨戒之前一定要陈设供品。以前阿底峡尊者来藏地时也是这样,很多弟子在尊者面前求菩萨戒,尊者说:“你们在三宝所依面前好好陈设供品。”于是这些弟子尽心尽力地摆设了许多供品,但阿底峡尊者并不满意,让他们重新再做,这样反反覆覆好几次以后,尊者才非常高兴,给他们传了菩萨戒。

  所以,我们真的要受菩萨戒,为了断除自相续中的吝啬心,一定要先在诸佛菩萨面前作供养。以前上师如意宝在世时,学院每年六月初四--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日都要传授菩萨戒,这个时候,上师要求整个大经堂全部用五彩的绸缎装饰,山上的野花、塑料花、灯、水等各式供品也陈设得非常庄严,规模相当壮观。所以一般来讲,受菩萨戒之前,作一些真实供养或者观想供养是不可缺少的。

  以前学院有个法师到成都的春熙路,看到晚上的彩灯特别庄严,于是就念经观想供养,旁边的一些居士见后非常不解,忙问:“上师,你咕噜咕噜在念什么呀?”所以,真正有修行的人,看见任何庄严的东西,最先想到的就是供养诸佛菩萨。当然,人的修行是有差别的,有些人虽然道理上已经懂了,但真正遇到一些非常好的事物时,根本想不到供养三宝,反而会想:这么好的东西,要是我的该多好啊!麦彭仁波切曾说:“有智慧的人不管快乐,还是痛苦,都会将其作为修行的助缘;愚者则完全不同,快乐对他的修行没什么帮助,痛苦对他的修行也没什么帮助。”所以,愚者与智者之间确实有很多差别。

  当然,在家人由于生活压力相当重,每天有许许多多的琐事装在脑袋里,不管到哪个环境中,不可能马上以佛法摄持,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尽管如此,你们以后能不能将生活方式及心态稍微转变一下呢?作为世间人,学佛的时间很少,力量也很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应该用一种强迫的手段,不管自己的分别念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将自己的习惯稍微改变一下。

  壬二(别说)分六:一、供养无主物;二、供养身体;三、意幻供养;四、发愿供养;五、无上供养;六、赞叹供养。

  子一(供养无主物)分二:一、真实供养;二、供养彼等之原因。

  丑一、真实供养:

  鲜花与珍果,种种诸良药,

  世间珍宝物,悦意澄净水。

  【如《等持王经》中云:“十方世间界中净水、平原中所长之鲜花、珍宝等未属他者所有物皆当供养。”】世间中清净的水、平原上的鲜花、珍宝等,不属于别人所管,也无有主人的这些财物,全部可以用来供养诸佛菩萨。【世界上所有争奇斗艳的鲜花、珍贵的果实,应有尽有的各种妙药,品种各异的奇珍异宝,令人舒心悦意具八功德的净水,】虽然每个颂词后面没有写“供养诸佛菩萨”,但 “总说”已将供养的对境讲得很清楚了,就是要供养佛法僧三宝。

  我们平时见到鲜花都可以供养,比如说杜鹃花、梅花、木兰花,还有藏地的大愿花、怙主花,见到这些花之后,一定要想:这么好看的花,一定要供养诸佛菩萨。以前上师如意宝在夏天时,经常到外面的花园或鲜花遍地的草原上去,念诵仪轨供养诸佛菩萨。我们也要养成这种习惯,平时不管是在屋子里,还是去花园散步,见到这些美丽的花,马上就观想“供养诸佛菩萨”。

  “珍果”可以解释为珍宝组成的果子,或者平时我们所说的水果,比如梨子、苹果、香蕉、枇杷、芒果。

  有些在家人每天都要去买菜,这时候如果看到了很好的水果,马上应该想“供养诸佛菩萨”。同样,星期六、星期天到街上或者公园,如果看到了五颜六色的鲜花,也应当一一观想供养诸佛菩萨,并发愿:以此功德,希望我相续中的菩提心早日生起。这样一来,你去公园也是有意义的。藏地在夏天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鲜花,有一次我去宗塔草原,看到那里的花真是美得无法形容,于是心里特别快乐,赶紧拿个仪轨念诵,观想将这些花供养诸佛菩萨。所以,平时如果有这种习惯,不管我们到哪里去,肯定都有修行的机会,只不过有时候自己的正知正念不够罢了。

  “种种诸良药”指各种各样的药物,比如百合、丁香、中药、藏药等,凡是能够治病的,都可以观想供养诸佛菩萨。“世间珍宝物”,如珊瑚、玛瑙、琥珀、金、银,还有铁、铜等等,也都可以供养诸佛菩萨。

  “悦意澄净水”亦可作为供养。平时我们打水时,首先向诸佛菩萨献新,这也是一种供养。以前阿底峡尊者来藏地时说:“印度的水特别浑浊,不能供养,但藏地的水特别澄清,仅仅将水作为供养,也可以圆满所有的资粮。”

  以前法王去印度的时候,那里的水基本上是过滤净化了的,算是比较清净,但像藏地这样澄清的水,是绝对没有的,有时候到了藏地,看到这里的水、蓝天、白云,好多都是自然的供品,心里特别舒服!

  我们平时供水是最容易的,不用花什么钱,也不像买水果那样要生吝啬心,如果每天早上在佛前供七杯水,然后念一下供养咒,对我们来说并不困难,但功德却是相当大的。为什么藏传佛教中要供七杯水呢?因为释迦牟尼佛降生时在大地上走了七步,为了纪念这个缘起而供水七杯。总之,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如果见到清净的水,山谷里也好,大江大河里也好,马上就要想“供养诸佛菩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供养三宝       菩提心)(五明学佛网:供养三宝       菩提心)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不失菩提心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菩提心的邪行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100~104)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90~9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70~7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60~6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50~5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40~4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30~3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