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寂静法师:教育的核心


   日期:2015/9/18 16: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无论对子女、学生还是员工,一切教育的核心都应放在启发被教对象的孝顺心、惭愧心、慈悲心、感恩心。

  一个人只要具备了此“四心”,自可前途无量,万事大吉!其他的一切,像成绩、能力等,都属次要了。为什么呢?首先要知道:财富与成功=55%福报+30%人脉+15%技能。孝顺心是命根,可以承接父母祖宗天地的能量,成就福报。惭愧心能启发人的“知耻心”和“谦卑心”,使人纯粹高尚,远离过患与堕落;亦使人自然进取不落人后。

  《涅槃经》云: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佛说佛名经》说:“有惭愧者可名为人,若无惭愧,与诸禽兽不相异也。”孟子也说:“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易经》上又说,一个人只要占一个“谦”字,能感得天地、鬼神、人与万物的拥护,从而处处吉祥、事事顺利。慈悲心孟子称之为恻隐之心,就是愿众生乐,救众生苦之心。表现为心地柔软,不杀害众生,不伤害众生,心怀万物。它能够生长福报与健康、喜悦、无畏与吉祥。感恩心则能带给自他以喜悦和幸福,立刻提升生命的品质,快速地成熟福报与人脉。更于无形中给宇宙万物的力量架设了一个通向自己的通道。(参看《相信神奇》)

  离开了这“四心”,教育如同使人向机器与禽兽异化,可谓垃圾教育。对人性是一种毁灭,对社会对企业都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那这“四心”怎么启发呢?我们都知道,“教”又分“身教”与“言教”。只有言教,没有身教,等于无效。这就是时下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所在。

  “身教”者,须自己先做到。对父母来说,应该带着小孩去自己的父母或老师那里去,当着小孩的面给父母磕头、供养、洗脚、认错忏悔等,再让小孩自己去做。如此小孩自然就知道怎样对待父母师长了。所谓上行下效。其他三心的身教方法如法炮制。“言教”者,一本《弟子规》中这“四心”俱有。让小孩或员工背诵学习和聆听有关讲座,或看光碟,或请传统文化的教员到公司学校讲解。在企业,这还是最重要的文化管理手段和生财方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教育       惭愧心)(五明学佛网:教育       惭愧心)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